曲阳县志

曲阳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曲阳县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8年10月

目录

封面
曲阳县志
《曲阳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曲阳县志》主要评审人员
分管、参加、协助过修志工作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图片
-- 曲阳县政区图
-- 县城一角
-- 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
-- 县城商业大楼
-- 县城影剧院
-- 胡耀邦题词-雕刻之乡
-- 雕刻厂景
-- 县城南部雕刻学校
-- 西方肖像
-- 唐代宫灯
-- 卧佛
-- 雄鹰
-- 大钵
-- 孩儿枕
-- 龙首壶
-- 瓷制观音
-- 县城东部保定泰利陶瓷有限公司
-- 保定地区灵山火力发电厂
-- 县太行水泥厂
-- 县化肥厂
-- 希望的田野
-- 王快水库
-- 肉牛育肥
-- 鸭梨丰收
-- 红枣飘香
-- 网箱养鱼
-- 1北岳庙德宁之殿
-- 2修德塔
-- 3灵山聚龙洞
-- 4威风锣鼓
-- 5民间花会
-- 县城东部烈士陵园
-- 全国民兵战斗英雄李殿冰(中)及其领导的游击组
--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右)
-- 1945年9月初解放曲阳城
-- 白家湾宾馆
-- 1994年9月10日《曲阳县志》评稿会留影
目录
卷一 概述
卷二 政区建置
-- 第一章位置区域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区域
-- 第二章建置区划
---- 第一节 行政建置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清末曲阳城关示意图
-- 第三章 乡村概况
---- 第一节 乡镇概况
---- 第二节 村落概况
卷三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地质构造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低山
---- 第二节 丘陵
---- 第三节 平原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 四季
---- 第二节 气候要素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 类属与分布
---- 第二节 等级与肥力
-- 第六章生物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植被
---- 第三节 野生动物
---- 第四节 微生物
-- 第七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利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灾害种类
---- 第二节 年度灾情
卷四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四节 人口流动
-- 第二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生活动
---- 第二节 节育技术
---- 第三节 计生机构
卷五 基础设施
-- 第一章水利
---- 第一节 河道治理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水利设施
---- 第四节 农田灌溉
---- 第五节 水利管理
-- 第二章 能源
---- 第一节 网电建设
---- 第二节 水火发电
---- 第三节 供电用电
---- 第四节 燃料供应
---- 第五节 新能源开发
-- 第三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交通干线
---- 第二节 乡间道路
---- 第三节 桥梁涵洞
---- 第四节 路政管理
---- 第五节 客货运输
-- 第四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五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乡村建设
---- 第三节 建筑行业
---- 第四节 城乡建设管理
---- 第五节 环境保护
卷六 农业
-- 第一章农业体制
---- 第一节 土地私营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农业区划
---- 第一节 浅山果、林、牧区
---- 第二节 丘陵矿、林、烟、粮区
---- 第三节 平原粮、油、菜区
---- 第四节 河套综合开发区
-- 第三章作物种植
---- 第一节 农作物
---- 第二节 农田建设
---- 第三节 农技农艺
---- 第四节 农作机具
--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 树木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果技术
---- 第四节 林果经营
---- 第五节 林业管理
-- 第五章 畜牧水产
---- 第一节 家畜家禽
---- 第二节 畜禽饲养繁殖
----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 第四节 水产业
---- 第五节 畜牧水产管理
-- 第六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行业规模
---- 第二节 企业门类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卷七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 第二节 国营工业
---- 第三节 集体工业
---- 第四节 个体工业
-- 第二章采煤业
---- 第一节 地质勘探
---- 第二节 矿井开采
---- 第三节 技术设备
---- 第四节 安全生产
---- 第五节 销售收益
---- 第六节 开采管理
-- 第三章雕刻业
---- 第一节 雕刻厂家
---- 第二节 产品工程
---- 第三节 工艺技术
---- 第四节 销售收益
---- 第五节 雕刻艺文
-- 第四章 制瓷业
---- 第一节 生产厂家
---- 第二节 陶瓷产品
---- 第三节 工艺技术
---- 第四节 销售收益
-- 第五章 其他工业门类
---- 第一节 建材业
---- 第二节 化工业
---- 第三节 机械制造业
---- 第四节 金属制品业
---- 第五节 纺织缝纫业
---- 第六节 食品加工业
---- 第七节 其它加工业
---- 第八节 采掘冶炼业
卷八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第三节 合作商业
---- 第四节 个体商业
-- 第二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食品副食品购销、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 第二节 食品副食品购销
---- 第三节 饮食服务业
-- 第三章 粮油棉购销
---- 第一节 自由市场购销
---- 第二节 粮油棉征购
---- 第三节 粮油储存
---- 第四节 粮油供应
-- 第四章 物资购销
---- 第一节 原材料购销
---- 第二节 农用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五章 农副产品购销、对外贸易、废品收购
----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二节 对外贸易
---- 第三节 废品收购
卷九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税务
---- 第一节 财政制度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税务
-- 第二章金融保险
---- 第一节 金融体制
---- 第二节 流通货币
---- 第三节 储蓄信贷
---- 第四节 金融管理
---- 第五节 保险
卷十文化科技
-- 第一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民间文艺
---- 第二节 群众文艺
---- 第三节 专业文艺
-- 第二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收听收看
---- 第二节 机构器材
---- 第三节 广播电视节目
---- 第四节 录像放映
-- 第三章 档案著述
---- 第一节 档案
---- 第二节 著述
-- 第四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建筑文物
---- 第二节 石刻文物
---- 第三节 定瓷文物
---- 第四节 其他文物古迹
-- 第五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学普及
---- 第二节 科技研究
---- 第三节 科技推广
---- 第四节 科技队伍
卷十一 教育
-- 第一章教育体制
---- 第一节 办学体制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考试制度
---- 第四节 教育方针贯彻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教育
---- 第二节 中学教育
-- 第三章 专业、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第四章 教育事务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研教改
---- 第三节 教育行政
---- 第四节 教育机构
卷十二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设施
---- 第二节 医疗队伍
---- 第三节 医药药政
---- 第四节 公费医疗
-- 第二章防疫保健
---- 第一节 卫生防疫
---- 第二节 妇幼保健
---- 第三节 爱国卫生
-- 第三章体育
---- 第一节 民间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参加省、地区级比赛
---- 第五节 体育机构、设施
卷十三 政党团体
-- 第一章 中共曲阳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党务工作
---- 第四节 纪律检查
-- 第二章 中共曲阳县领导活动
---- 第一节 政治领导活动
---- 第二节 经济领导活动
---- 第三节 思想领导活动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其他人民群团
-- 第四章 国民党、三青团、其他旧团体
---- 第一节 国民党曲阳县地方组织
---- 第二节 三青团及其他旧团体
卷十四 政权政务
-- 第一章政权机关
---- 第一节 参议会
----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 人民代表
---- 第六节 基层政权机关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级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县级政府工作
----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 第三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统计管理
---- 第三节 审计管理
---- 第四节 资源管理
----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六节 物价管理
---- 第七节 标准计量管理
---- 第八节 其他经济管理
-- 第四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人事制度
---- 第二节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退职、退休、养老
---- 第五节政纪监察
-- 第五章民政
---- 第一节 基层选举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四节 救灾、救济、扶贫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婚丧管理
---- 第七节 区划、地名管理
-- 第六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 人民政协会议
----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
---- 第三节 政协委员
卷十五 军事
-- 第一章兵役武装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驻军
-- 第二章 兵事战斗
---- 第一节 兵事
---- 第二节 日伪罪行
---- 第三节 抗日战斗
---- 第四节 敌伪工作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民兵抗日斗争故事
---- 第三节 民兵支前
---- 第四节 民兵训练
---- 第五节 民兵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卷十六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公安机关
---- 第二节 对敌斗争、专政
----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四节 社会治安管理
---- 第五节 消防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检察机关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 审判机关
---- 第二节 审判工作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关
---- 第二节 司法行政工作
卷十七 民情习俗
-- 第一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公职人员生活
---- 第二节 务农人员生活
---- 第三节 工商各界人士及职工生活
-- 第二章习俗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婚丧庆祭习俗
---- 第三节 岁时节令习俗
---- 第四节 禁忌习俗
-- 第三章 宗教、道会门
---- 第一节 宗教
---- 第二节 道会门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语汇
卷十八 人物
-- 知名人物传记
---- 蔺相如
---- 李左车
---- 杜弼
---- 杜台卿
---- 王安中
---- 邸顺
---- 邸常
---- 邸浃
---- 杨琼
---- 李进
---- 苏老谦
---- 彭桂生
---- 彭桂萼
---- 彭桂秋
---- 孙玉惠
---- 王志仁
---- 孟臭货
---- 赵金科
---- 张翠琢
---- 井国彦
---- 赵建庵
---- 牛树才
---- 张晓东
---- 王延春
---- 韩长海
---- 胡志发
---- 李殿冰
---- 阎进忠
---- 张桐
---- 曹成福
---- 王振明
---- 侯德章
---- 冉英敏
-- 部分人物简介
---- 邸珍
---- 关思义
---- 王道
---- 贾麟
---- 李应春
---- 田郊
---- 王恩
---- 高昭
---- 焦长发
---- 魏儒珍
---- 陈家荫
---- 田海舫
---- 宿习生
---- 苟昌五
---- 张厚之
---- 张二刚
---- 辛振尧
---- 杨敬之
---- 刘松涛
---- 吕 铮
---- 武振范
---- 冯国玺
---- 常玉林
---- 王植范
---- 官韶光
---- 王长江
---- 许世平
---- 葛振林
---- 夏义奎
---- 焦德秀
---- 葛士英
---- 张李明
---- 和谷岩
---- 张学书
---- 王增寿
---- 张伸勋
---- 卢进桥
---- 宿世芳
---- 王生堂
---- 杨俊科
-- 革命烈士名录
卷十九 大事记
-- 远古至清朝末年
-- 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爆发
--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卷二十 杂记
-- 驻曲单位
-- 重大事故
-- 奇闻异事
-- 碑文选编
-- 诗歌选抄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