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院志》(1948-1985)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院志》(1948-198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上限起至1948年,下限至1985年底,按年记事。我院建国前只分内、外科等几个科室,比较简陋,建国后随着业务发展,分科日益精细,本志按发展的轮廓实事求是记载史实。由于十年动乱,档案记载不金或资料散失,有些史实难以做到完备不缺,在编写中以“存真、求实”为原则。

内容时限: 1948-1985

目录

封面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院志
说明

前言
图片
-- 乌市友谊医院
-- 一九四九年医院平面示意图
-- 一九五0年医院平面示意图
--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平面图
-- 友谊医院业务指挥系统
-- 历年职工人数及病床数曲线图
-- 历年工作人员增减表
-- 历年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增减情况表
-- 历年门诊及病房任务完成情况表
-- 历年病房任务完成情况图
-- 历年少数民族人员数
-- 一九八五年我院各民族比例图
-- 历年护士人员数
-- 附图
-- 徐宪明
-- 罗诚
-- 刘金俚
-- 李继贤
-- 李仲伟
-- 王士珍
-- 郎连甫
-- 林毅
-- 高长远
-- 阿衣明
-- 潘哲
-- 王留柱
-- 张守霞
-- 辛兆礼
-- 王文绍
-- 热西提
-- 张海珊
-- 田有光
-- 乔利民
-- 周云
-- 1949年接受民国迪化中央医院病房、门诊等建筑581m2
-- 1952年建、1955年精神病房、1960年改为职工宿舍
-- 1953年由卫生厅配管的美国麻醉机我院开展新疆省首例气管内麻醉
-- 1953年我院外科在进行手术
-- 1953年化验室检验师许永寿利用杜勃氏目力比色计开展生化检验
-- 1954年乌鲁木齐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在本院草坪合影
-- 1954年建外科病房楼
-- 1956年欢送苏联专家院长等回国纪念
-- 1957年4月第一批下放劳动锻炼的我院干部
-- 1956年眼科医师徐光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0年任付院长
-- 1956年我院收治新疆第一例眼球包囊虫病(手术前)
-- 1956年医院南面职工宿舍、系院长王士珍和王文绍、王继绪、徐光斗等专家住宅
-- 五十年代锅炉房
-- 1957年王士珍院长、郎连甫付院长、查房听取刘星吾等中西医师汇报病情。
-- 1957年我院收治新疆第一例眼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前)
-- 1957年我院收治新疆第一例肾脏血管脂肪平滑肌瘤切除
-- 1957年建门诊部
-- 1960年我院职工托儿所。该处是帝俄在乌鲁木齐所建的第一幢洋房,历史有百余年。原系苏联商务处,后为苏
-- 1957年我院第一批参加乌鲁木齐市青年渠义务劳动的同志
-- 1957年我院第一批参加乌鲁木齐市青年渠义务劳动的同志
-- 1958年中苏妇产科专家共同检查病人
-- 1958年建职工食堂
-- 1958年大炼钢铁在院内所建土高炉
-- 1959年五官科护士周希达、马瑞莹给病人做治疗
-- 1959年口腔科曹华英医师给病人做治疗
-- 1959年药剂科依明发酵葡萄干制作酒精
-- 1959年放射科读片
-- 1959年我院派往西芷阿里地区的医疗点
-- 1959年8月第二批下放劳动锻炼的我院干部
-- 1959年我院护校学生在头屯公社劳动锻炼
-- 1959年庆祝国庆十周年我院职工文艺演出
-- 1959年在安宁渠我院农场挖土豆
-- 1960年内科医师田有光给医病人做治疗
-- 1960年新疆医学院妇产科主任陆敏在我院抢救危重病人总结会上发言
-- 1960年内科医师叶子振、许祖正在做试验
-- 1960年妇产科下地段普查妇女病
-- 1960年在我院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
-- 1960年在三坪乡搞付业生产
-- 1960年在南山板房沟挖土豆、备冬菜
-- 在度过三年困难时期、本院养猪解决职工肉食供应
-- 1970年我院赴西芷阿里地区医疗队
-- 1970年我院赴西芷阿里地区医疗队
-- 1971年我院派出的医疗队在吐鲁番火焰山公社的地头学习毛主席语录
-- 1971年我院派出的医疗队在吐鲁番火焰山公社巡回医疗
-- 1978年4月我院赴叶城县医疗队
-- 1983年我院由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 1984年乌鲁木齐地区第二期药剂进修班学员在做化学实验
-- 1984年拆除原1949年接收民国迪化中央医院房产
-- 1984年外科系新大楼建成后的手术室一角
-- 1985年我院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医院
-- 1985年我院在新疆工作三十年的全体职工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院志目录
第一篇 医院概况
-- 第一章 医院地形地貌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单位住地人口状态
-- 第二章 医院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解放前医院状况
---- 第二节 解放后医院的发展
---- 第三节 医院沿革
-- 第三章 医院任务及现状
---- 第一节 医院任务
---- 第二节 医院现状
第二篇 医院行政管理
-- 第四章 医院机构设置
-- 第五章 医院各级工作人员变迁情况
-- 第六章 落实各项政策
---- 第一节 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
---- 第二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三节 落实民族政策
---- 第四节 培养专业人员
-- 第七章 机构改革
---- 第一节 医院领导班子改革
---- 第二节 建立新的规章制度
---- 第三节 院容院貌的改革
第三篇 医疗护理
-- 第八章 历年业务科室设置
-- 第九章 历年医疗任务完成情况
-- 第十章 历年差错事故
-- 第十一章 历年建立规章制度情况
-- 第十二章 地段保健及巡回医疗
---- 第一节 地段保健
---- 第二节 巡回医疗
-- 第十三章 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情况
---- 第一节 西医
---- 第二节 中医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十四章 护理工作
---- 第一节 护理机构及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护理工作的开展
---- 第三节 护理技术的进展与提高
---- 第四节 历年优秀护士及从事护理工作30年名单
-- 第十五章 历年疾病分类
第四篇 教学、科研及支援基层
-- 第十六章 教学
-- 第十七章 科研及新技术
-- 第十八章 支援基层
第五篇 医疗器材及药品管理
-- 第十九章 医疗设备发展和建立医疗设备机构
-- 第二十章 药品管理及药剂工作
第六篇 医技科室发展与管理
-- 第二十一章 放射科
-- 第二十二章 检验科
-- 第二十三章 特检科
-- 第二十四章 麻醉科
-- 第二十五章 病理科
-- 第二十六章 供应室
-- 第二十七章 其他
第七篇 经济收支及基本建设
-- 第二十八章 医药卫生事业费的基本情况
-- 第二十九章 基本建设
-- 第三十章 固定资产的购置
---- 第一节 大型固定资产
------ 1、汽车
------ 2、医疗设备
---- 第二节 一般固定资产
---- 第三节 图书杂志
第八篇 人物志
-- 第三十一章 历届医院领导人
-- 第三十二章 历届各科室领导人
-- 第三十三章 高级知识分子
-- 第三十四章 著名中西医
-- 第三十六章 苏联专家
第九篇 其它方面
-- 第三十七章 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三十八章 退休人员及待业青年的安排
---- 第一节 对退休人员的安排
---- 第二节 对待业青年的安排
-- 第三十九章 图书室情况
-- 第四十章 工会组织情况
-- 第四十一章 我院的民主党派
第十篇 单位大事记
-- 第四十二章 医院的成立
-- 第四十三章 两院合并
-- 第四十四章 十年动乱
-- 第四十五章 光辉的历程
-- 第四十六章 新的起点
资料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