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志

中宁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中宁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公元前114-1985

出版时间: 1994年07月

目录

封面
中宁县志
中宁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中宁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员
照片
-- 河套水乡,塞上江南一隅
-- 名贵中药材:宁安枸杞
-- 荣获全国优秀苹果称号的中宁金冠
-- 盛产稻麦的中宁川区大地
-- 中宁县城西街
-- 中宁黄河大桥夜景
--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办公楼
-- 中宁境域遥感图
-- 1986年7月15日举行中宁黄河大桥通车典礼,参加典礼的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黑伯里、交通部副部长王
-- 河曲映日
-- 泉眼山黄河护岸码头
-- 七星渠清水河渡槽
-- 固海扬黄干渠泉眼山泵站
-- 泉眼山水电厂
-- 七星渠古城水轮泵站
-- 悠悠运行的跃进渠
-- 跃进渠的农户小水车
-- 长山头水库的石坝和固海渠渡槽
-- 秧苗开始返青的稻田
-- 收获季节的枸杞园
-- 沟、渠、路、林、田配套建设的基本农田
-- 小麦、玉米、苏子三种三收田
-- 跃进渠灌区的红枣林
-- 天景山的羊群
-- 县畜牧局的良种猪繁殖场
-- 渔家的早晨
-- 南部山区特产:甘草
-- 中宁枸杞制品厂的系列产品
-- 碱沟山煤矿
-- 中宁电厂
-- 中宁县针织厂织布车间
-- 北京双合盛啤酒厂宁夏分厂
-- 中宁县化肥厂
-- 中宁县水泥厂
-- 长庆输油公司的惠宁输油线终点站:石空输油站
-- 宁卫公路清水河大桥(山河桥)
-- 县城大十字商场
-- 县城枸杞、果菜批发市场
-- 农村集市
-- 中宁县医院
-- 中宁中学
-- 中宁县图书馆
-- 武英峰顶的西夏牛首寺(大西天寺)
-- 始建于唐代的石空寺
-- 中宁清真寺
-- 中共宁夏党委书记黄璜到牛首山石峡沟视察中宁浆鳞鱼化石出土地址
-- 明代清水河改道工程遗迹:坝头子
-- 始建于西夏的鸣沙安庆寺永寿塔
-- 明长城遗址
-- 胜金关的烽火台:直隶墩
-- 余丁乡黄羊湾岩画
-- 1988年7月21日遭冰雹大风击断击倒的大树
-- 1949年9月14日,中宁县城夹道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城
-- 1949年9月19日,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代表曾思玉(后排正面者)与国民党八十一军代表马惇靖在东街宁夏
-- 1949年9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左一)、政委李志民(左二)、副司令员耿飚(正面
-- 杨得志(背面)、耿飚(左一)在中宁会见兰州赴宁夏和平谈判劝降团团长郭南浦(右一)
-- 1949年9月,国民党宁夏团重点设防的阵地:牛首山主峰
-- 人民解放军六十四军《前卫报》报导中宁解放的消息
-- 在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的防共碉堡线上,扼中宁——金积公路要隘的彰恩堡高家嘴碉堡
-- 民国30年(1941)宁夏省民政厅制作的中宁县城乡保甲、门牌号码图上的第八乡张恩堡部分
-- 光绪十二年(1886)赵良才、王恩美起义祭旗处:疃卜郎滴水崖
-- 1931年12月,李天才、张自箴在中共宁夏组织的领导下举行宁安堡踏营起义处:南洋行
-- 1990年3月,副县长曹宁安和人武部部长、政委带领165名应征入伍青年去乘火车时,在县城受到群众夹道
-- 县人武部部长张文祥(右二)在民兵训练基地指导基干民兵进行军事训练
-- 康滩乡田滩八队农民张秀英1968-1989年先后送四个儿子当兵,被群众誉为“子弟兵的好母亲”。图为人
-- 1992年6月19日,县委在毛泽东“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发表30周年纪念活动中举办党政领导军事活动日
-- 秋收在即的中宁川区
-- 灌木群集的米缽山主峰一带
-- 新渠柳岸
-- 固海渠长山头灌区河西垦区
-- 位于黄河右岸中卫县永康乡申家滩的七星渠进水闸
-- 同心渠渠首配套建筑物:七星渠羚羊寺节制闸
-- 跃进渠石空沟排洪渡槽和退水闸
-- 七星渠红柳沟渡槽
-- 位于黄河左岸中卫县镇罗乡孟家河沟的跃进渠进水闸
-- 在茨园隙地晾晒枸杞子
-- 宁安乡朱营村的蔬菜大棚
-- 古城奶牛养殖场的牛群
-- 县水产养殖场的精养鱼池
-- 轿子山西麓的清水河防洪(土拜)(山河(土拜))
-- 天景山东簏的疃卜郎村
-- 1971年胜金关黄河护岸工程工地
-- 初春的壮龄茨园
-- 中宁枸杞新品种:宁杞二号
-- 古城乡的黄花菜园
-- 中宁电网新建古城变电所在安装设备
-- 座落在龙坑的舟塔铁合金厂
-- 运送宝中铁路铺轨器材的专车通过中宁南站
-- 中宁县枸杞香醋厂的名优产品
-- 中宁县磁性材料厂的烧结车间
-- 朱营村农民范海龙和他兴办的中宁县第二水泥厂
-- 国营百货公司
-- 大十字商场的家电专柜
-- 1988年遭冰雹击的玉米田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耕作方式
-- 中共宁夏党委书记李学智在县委书记张居正陪同下,视察县科委的枸杞综合利用试验成果
-- 县政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刘培英长期坚持育种试验,培育出“9711”等优良品种
-- 在新堡乡蹲点20年的宁夏农科院枸杞专家钟鉎元(中)在田间进行技术指导
-- 人民公社社员用拉线法学习水稻插秧
-- 县科委从甘肃引进的香料玫瑰花
-- 宁安二校教师在指导学生作业
-- 在回民家中诊治的乡村医生
-- 县文艺宣传队的创作:枸杞舞
-- 中学生运动会的跳栏比赛
-- 双龙山石空寺石窟的泥塑群
-- 在鸣沙镇养马村的天主教堂
-- 国画:母与子
-- 1990年9月15日的《中宁县志》初稿评审会议
-- 县志编委会领导张劲、田效文、曹宁安、刘靖国与县志办公室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中宁县地图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卷自然环境志
-- 第一篇地质
---- 第一节构造
---- 第二节地层
---- 第三节史前生物化石
---- 第四节地震地质
-- 第二篇地貌
---- 第一节黄河冲积平原
---- 第二节清水河下游洪积平原
---- 第三节天景山、米钵山山地
---- 第四节牛首山——烟洞山山地丘陵
---- 第五节中宁北山山地
-- 第三篇气候
---- 第一节气温
---- 第二节降水
---- 第三节蒸发量
---- 第四节风沙
---- 第五节霜
---- 第六节灾害性天气
-- 第四篇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篇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壤肥力
-- 第六篇植被和野生动物
---- 第一节植被
---- 第二节野生动物
-- 第七篇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光热资源
---- 第三节水资源
---- 第四节矿产资源
---- 第五节生物资源
-- 第八篇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灾
---- 第二节冰雹
---- 第三节旱灾
---- 第四节风灾
---- 第五节冷冻害
---- 第六节病虫害
---- 第七节地震
第二卷人口志
-- 第一篇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密度
-- 第二篇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第二节机械变动
-- 第三篇人口构成
---- 第一节年龄构成
---- 第二节性别构成
---- 第三节民族构成
---- 第四节文化构成
---- 第五节职业构成
-- 第四篇婚姻 生育 家庭
---- 第一节婚姻和生育
---- 第二节家庭
-- 第五篇计划生育
---- 第一节宣传和机构
---- 第二节节育技术措施
---- 第三节地方法规
第三卷行政建置志
-- 第一篇州 县建置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置县纪事
------ 附:中卫、中宁分县总图
---- 第三节县域变迁
-- 第二篇行政区划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 第三篇政区概况
---- 第一节城关镇
---- 第二节各乡、地区、吊庄
---- 第三节自治区属国营农场
-- 第四篇地名考录
---- 第一节眴卷县故治考
---- 第二节丰安县故治考
---- 第三节沙泉驿故址考
---- 第四节边远地名考录
---- 第五节历史地名录
第四卷城乡建设志
-- 第一篇县城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县署
---- 第三节街道
---- 第四节公共设施
-- 第二篇集镇
---- 第一节新堡
---- 第二节鸣沙
---- 第三节石空
---- 第四节古城
---- 第五节恩和堡
---- 第六节枣园堡
---- 第七节渠口堡
---- 第八节长农
-- 第三篇乡村
-- 第四篇建筑业
---- 第一节施工队伍
---- 第二节建筑设计
---- 第三节质量监督
-- 第五篇房产业
---- 第一节公房建设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六篇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状况
---- 第二节污染防治
第五卷党派 群众团体志
--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党在中宁的早期活动
---- 第二节中共宁夏工委中宁支部
---- 第三节边区党组织与中宁的联络
---- 第四节党员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 第五节中共中宁县委员会
---- 第六节县委工作机构
---- 第七节基层组织和党员
-- 第二篇中国国民党及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一节国民党中宁县党部
---- 第二节三青团中宁县团部
-- 第三篇民主党派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宁县支部
----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中宁县支部
-- 第四篇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农会
---- 第三节共青团
----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工商界团体
第六卷政权 政协志
-- 第一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选举
-- 第二篇政府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县政府
---- 第二节中宁县人民政府
---- 第三节县人民政府所属机构
---- 第四节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三篇检查院 法院
---- 第一节检察院
---- 第二节法院
-- 第四篇人民政协
----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工作和机构
第七卷政务志
-- 第一篇公安
---- 第一节公安机构
---- 第二节社会治安、消防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二篇司法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人民调解
---- 第三节公证、律师业务
-- 第三篇民政
---- 第一节烈士的褒扬和抚恤
---- 第二节军烈属的优待和补助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抗灾救灾
---- 第六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七节迁移安置
---- 第八节禁烟和改造游民
-- 第四篇劳动人事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职工队伍
---- 第三节干部队伍
---- 第四节工资
---- 第五节劳动保护
第八卷军事志
-- 第一篇战事
---- 第一节古代战事
---- 第二节近战战事
---- 第三节现代战事
-- 第二篇武备
---- 第一节军事设施
---- 第二节古代防务
---- 第三节民国防务
---- 第四节当代防务
-- 第三篇兵役
---- 第一节古代兵役
---- 第二节民国兵役
---- 第三节当代兵役
第九卷水利志
-- 第一篇河南老灌区
---- 第一节七星渠沿革
---- 第二节七星渠中宁段干渠设施
---- 第三节七星渠的支干渠
---- 第四节七星渠的支渠
---- 第五节七星渠干渠扬水站
---- 第六节北滩渠
---- 第七节机井
---- 第八节灌溉面积
-- 第二篇河北灌区
---- 第一节跃进渠的修建
---- 第二节干渠建筑物
---- 第三节旧渠裁并
---- 第四节支渠
---- 第五节扬水站
---- 第六节灌溉面积
-- 第三篇长山头扬灌区
---- 第一节固海渠中宁段
---- 第二节同心渠
---- 第三节泉、井、洪灌溉
-- 第四篇排水
---- 第一节南河沟
---- 第二节北河沟
---- 第三节河北灌区干支沟
---- 第四节农田排水网络
-- 第五篇治河治山
---- 第一节黄河治理
---- 第二节长山头水库
---- 第三节清水河改道工程
---- 第四节山区泉、井
---- 第五节水土保持
-- 第六篇管理
---- 第一节灌溉管理
---- 第二节渠道养护
---- 第三节水利经费
---- 第四节管理机构
第十卷农业志
-- 第一篇农业体制
---- 第一节封建经济关系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互助组、合作社
---- 第四节农村人民公社
---- 第五节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六节县办农场
---- 第七节自治区属国营农场
-- 第二篇耕地
---- 第一节耕地开发
---- 第二节园田建设
---- 第三节土地管理
-- 第三篇农作物
---- 第一节品种
---- 第二节种植面积
---- 第三节产量
-- 第四篇农技农艺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肥料
---- 第三节栽培技术
---- 第四节防治病、虫、草害
-- 第五篇农业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改良农具
---- 第三节农业机械
-- 第六篇管理机构
---- 第一节县属行政机构
---- 第二节县属经营管理机构
---- 第三节自治区国营渠口农场
---- 第四节自治区国营长山头机械化农场
第十一卷枸杞志
-- 第一篇品质 用途
---- 第一节营养成分
---- 第二节药用
---- 第三节食用
-- 第二篇栽培品种
---- 第一节栽培简史
---- 第二节良种特征
---- 第三节园地分布
-- 第三篇茨园建设
---- 第一节园地条件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节定植
-- 第四篇茨园管理
---- 第一节园地耕作
---- 第二节施肥
---- 第三节灌水
---- 第四节整形修剪
---- 第五节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秋果生产管理
-- 第五篇采收 加工
---- 第一节采收
---- 第二节分等包装
-- 第六篇经济效益
---- 第一节产量、产值
---- 第二节经销
---- 第三节茨乡收益
第十二卷林业志
-- 第一篇植树造林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成片造林
---- 第三节农田林网
---- 第四节四旁植树
-- 第二篇果树
---- 第一节苹果
---- 第二节红枣
---- 第三节杂果
-- 第三篇林场
---- 第一节国营林场
---- 第二节集体林场
-- 第四篇林木管护
---- 第一节山林权属
---- 第二节林政管理
---- 第三节防治病虫害
---- 第四节管理机构
第十三卷畜牧 养殖志
-- 第一篇草场
---- 第一节草场类型
---- 第二节草场管理
-- 第二篇畜禽饲养
---- 第一节畜禽种类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篇渔业
---- 第一节天然捕捞
---- 第二节人工放养
-- 第四篇养蜂
-- 第五篇管理机构
---- 第一节畜牧管理机构
---- 第二节渔业经营管理机构
第十四卷工业志
-- 第一篇结构与布局
---- 第一节行业结构
---- 第二节主要产品
---- 第三节工业布局
-- 第二篇国营工业
---- 第一节县属企业
---- 第二节部属、自治区属企业
-- 第三篇集体所有制工业
---- 第一节二轻工业
---- 第二节乡办工业
---- 第三节镇办工业
-- 第四篇私营工业
---- 第一节采煤业
---- 第二节纺织业
---- 第三节砖瓦业
-- 第五篇管理机构
---- 第一节县属机构
---- 第二节自治区属机构
第十五卷交通 邮电志
-- 第一篇交通线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部管、自治区管公路
---- 第三节县(乡)管公路
---- 第四节铁路
---- 第五节航道
---- 第六节管道
-- 第二篇交通设施
---- 第一节桥梁
---- 第二节渡口
---- 第三节运输站点
-- 第三篇运输
---- 第一节运输工具
---- 第二节国营运输
---- 第三节集体运输
---- 第四节个体运输
---- 第五节车辆维修保养
-- 第四篇公路交通管理
---- 第一节道路养护
---- 第二节交通监理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五篇邮电
---- 第一节驿传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经营管理机构
第十六卷商业志
-- 第一篇商品购销
---- 第一节粮油
---- 第二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三节石油
---- 第四节主要土特产品
---- 第五节肉、菜、副食品
---- 第六节日用工业品
---- 第七节医药
-- 第二篇商业体制
---- 第一节国营商业系统
---- 第二节国营粮食系统
---- 第三节国营农业机械供应公司
---- 第四节自治区所属各国营公司
---- 第五节供销合作社
---- 第六节集体店、组
---- 第七节私营商业
-- 第三篇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四篇农贸市场
第十七卷财税 金融志
-- 第一篇财政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第三节监察审计
-- 第二篇税务
---- 第一节农业税
---- 第二节工商税
---- 第三节税务机构
-- 第三篇金融
---- 第一节货币
---- 第二节农村信贷
---- 第三节工商信贷
---- 第四节储蓄
---- 第五节公债、国库券
---- 第六节保险
---- 第七节金融机构
第十八卷国民经济管理志
-- 第一篇计划管理
---- 第一节五年计划
---- 第二节中长期计划
---- 第三节基本建设与产业结构
---- 第四节物资管理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二篇物价
---- 第一节市场物价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第三篇工商行政
---- 第一节工商企业登记
---- 第二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三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四节经济检查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四篇计量
---- 第一节计量制度
---- 第二节计量管理
第十九卷教育志
-- 第一篇教育制度沿革
---- 第一节社学、私熟、义学
---- 第二节学堂、学校
-- 第二篇教育行政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篇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学前班
-- 第四篇小学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教学、教研活动
-- 第五篇中学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完全中学简介
-- 第六篇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职业教育
---- 第二节师范教育
---- 第三节农业教育
---- 第四节“大跃进”、“文革”时期的县办院校
-- 第七篇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扫盲教育
---- 第二节职工业余教育
---- 第三节教师函授教育
---- 第四节广播电视教育
-- 第八篇教师
---- 第一节队伍状况
---- 第二节培养、培训、进修
-- 第九篇经费 设施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施
第二十卷科技志
-- 第一篇科技试验及成果
---- 第一节科技试验
---- 第二节科技成果
-- 第二篇科技服务
---- 第一节水文测报
---- 第二节气象测报
---- 第三节地震监测
-- 第三篇科技队伍
-- 第四篇科技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三节科技团体
第廿一卷文化新闻志
-- 第一篇群众文化
---- 第一节群众文化机构
---- 第二节群众文艺活动
-- 第二篇戏剧
---- 第一节秦腔和眉户戏
---- 第二节皮影戏
-- 第三篇广播电影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节电视
-- 第四篇图书著述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著述
-- 第五篇文物名胜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古建筑
---- 第三节古墓葬
---- 第四节金石
---- 第五节馆藏文物
---- 第六节名胜
第廿二卷卫生志
-- 第一篇卫生防疫
---- 第一节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计划免疫
---- 第四节卫生防疫单位
---- 第五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篇医疗
---- 第一节中医医疗
---- 第二节西医医疗
---- 第三节医疗单位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五节医政、药政管理
-- 第三篇妇幼保健
---- 第一节新法接生
---- 第二节妇科病查治
---- 第三节幼儿保健
---- 第四节妇幼保健单位
第廿三卷体育志
-- 第一篇学校体育
---- 第一节中学体育
---- 第二节小学体育
---- 第三节课外体育活动
-- 第二篇群众体育
---- 第一节职工体育
---- 第二节农村体育
----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 第三篇传统体育
---- 第一节武术
---- 第二节其它
-- 第四篇体育竞赛
---- 第一节参加省、区竞赛情况
---- 第二节县运动会
-- 第五篇机构 设施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第廿四卷民族民情志
-- 第一篇民族
---- 第一节汉族
---- 第二节回族
---- 第三节东乡、满、蒙古等族
-- 第二篇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道教、基督教
-- 第三篇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职工生活
-- 第四篇风俗
---- 第一节汉族风俗
---- 第二节回族风俗
-- 第五篇方言
---- 第一节语音系统
---- 第二节常用特殊词语
---- 第三节语法特点
-- 第六篇谣谚
---- 第一节歌谣
---- 第二节谚语
第廿五卷人物志
-- 第一篇人物传
---- 钮廷彩
---- 王恩美
---- 王祯
---- 贾仁
---- 王光临
---- 胡维祯
---- 张文泰
---- 肖汉兴
---- 张自箴
---- 宋朝栋
---- 王含章
---- 马少林
---- 李子和
---- 李天才
---- 孙殿才
---- 张子华
---- 张致善
---- 刘志高
---- 王栋
---- 戴鸿儒
---- 蒋占荣
---- 陈钰
---- 李吉武
---- 李佐才
-- 第二篇人物表
---- 第一节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省(区)部级模范、先进人物
附 录
-- 一文献
-- 二中宁县边界文献辑录
-- 三碑记
-- 四古代诗词
-- 五地方歌曲
《中宁县志》纂修始末
《中宁县志》撰稿人名单
中宁县纂修专志单位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