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史·吉林卷》以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
义、历史唯物主义为准则,以生产力为主线,实事求是
地记述了吉林省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电力工业
史丛书的一个卷册。
一、本书的时限,上溯到1908年吉林省开始有电,
下至2000年结束。
内容时限:
1908-2000
目录
封面
图片
中国电业史志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吉林电力工业史编辑委员会
总序
序言
凡例
目录
序篇
总论
第一章 电力生产恢复与新发展起步(1949~1952年)
--
第一节 积极整修设备,续建复建电力设施
--
第二节 安全生产工作的创立
--
第三节 建立新的生产机构和职工队伍
第二章 实施“一五”计划电源建设高速发展(1953~1957年)
--
第一节 丰满发电厂大型水电机组建设全面展开
--
第二节 兴建高温高压热电联产机组
--
第三节 中小型火(热)电机组相应发展
--
第四节 新中国第一项220千伏大型输变电工程建成
--
第五节 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
第三章 电力工业在“大跃进”和调整中前进(1958~1965年)
--
第一节 继续加强电源建设
--
第二节 “大跃进”对电力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电力建设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
第四节 调整管理体制适应电力工业发展
--
第五节 安全经济生产在调整中加强
--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事业在调整中加强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为电力工业带来勃勃生机(1977~1985年)
--
第一节 加快电源建设
--
第二节 全省220千伏主电网建成
--
第三节 全面整顿提高企业素质
--
第四节 企业内部改革增强活力
--
第五节 实行农电行业归口管理
第六章 深化改革电力工业阔步前进(1986—1995年)
--
第一节 实施新战略电源建设有新发展
--
第二节 集资办电推动电源建设
--
第三节 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新发展
--
第四节 实施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五节 开展企业升级达标和创一流活动
第七章 电力工业在改革与发展中迎接新世纪(1996~2000年)
--
第一节 电源建设向大机组高参数挺进
--
第二节 输变电工程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
第三节 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第四节 电力市场建设与运营试点
--
第五节 农网改造城乡用电同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
第六节 开展创建一流电力企业活动
附录
分论
第一章 不断进步的勘测设计
--
第一节 勘测设计单位的组建与发展
--
第二节 勘测工作及技术装备不断提高
--
第三节 务实求新的科学技术研究
--
第四节 设计能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二章 电力建筑安装企业的创建与发展
--
第一节 施工企业的创建
--
第二节 施工技术装备的发展
--
第三节 施工技术与工艺的提高
--
第四节 施工企业的后勤基地建设二
--
第五节 施工企业援外和开拓省外市场
--
第六节 建筑安装企业管理的变革
第三章 曲折发展的火电建设
--
第一节火电建设的起步
--
第二节 火电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第三节 执行“发展战略”火电建设出现新面貌
--
第四节 实施“发展战略”,推动热电联产发展
第四章 水电、风电建设成绩斐然
--
第一节 水电资源分布及开发状况
--
第二节 松花江干流水电建设的进展
--
第三节 松花江上游水电开发建设初展雄姿
--
第四节 体现平权对等原则的界河水电建设
--
第五节 小水电建设星罗棋布
--
第六节 迅速崛起的风电建设
第五章 电网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50年代孤立分散的电网
--
第二节 电网的修复和升压改造
--
第三节 全省220千伏电网的形成
--
第四节 500千伏电网建设
--
第五节 城市电网建设
--
第六节 电网的通信建设
第六章 火(热)电厂生产的发展
--
第一节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
第二节 强化节能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
第三节 搞好检修,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
第四节 设备技术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
第五节 满足燃料供应,改革管理体制
--
第六节 加强环保管理,环境得到改善
--
第七节 电厂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发展前进中的水电生产
--
第一节 水电生产的恢复和走向规范化
--
第二节 水电生产的发展
--
第三节 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
第四节 机电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的起步与发展
--
第五节 水工建筑物运行和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八章 电网运行与调度通信水平的提高
--
第一节 电网调度机构和指挥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电网运行方式的发展和变化
--
第三节 继电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
第四节 电网通信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电网调度自动化建设向现代化迈进
第九章 供电生产的艰辛发展
--
第一节 变电运行与检修走过的曲折道路
--
第二节 加强送电运行与检修
--
第三节 逐步完善城市配电网
--
第四节 降低电网损失
第十章 用电营业的发展及电力市场运营
--
第一节 用电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
--
第二节 用电管理的开创和发展
--
第三节 电力市场建立并逐步走向规范
--
第四节 加大影响企业经营的电费热费回收力度
--
第五节 电价机制的建立及改革
--
第六节 电能计量技术进步与管理手段的创新
--
第七节 加强行风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第十一章 农电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
第一节 农电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
--
第三节 加强农电安全经济生产
--
第四节 农村安全用电措施的实施
--
第五节 农电管理工作的加强与体制改革
--
第六节 农村用电和市场开拓
第十二章 安全生产及技术监督的发展
--
第一节 安全生产在波折起伏中前进
--
第二节 安全管理逐步加强
--
第三节 发展中的技术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章 电力修造事业的开创和发展
--
第一节 修造企业的建立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
第二节 发电设备修造和生产在起伏中艰难前进
--
第三节 输变电器材生产的发展
--
第四节 改造和生产变压器适应安全生产需要
--
第五节 电能计量校验装置和开关柜的生产
--
第六节 水工设备制造
第十四章 电力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电力工业的推动
--
第一节 科技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科技队伍发展壮大和科技工作开展
--
第三节 新机组调试的发展和提高
--
第四节 科技管理工作促进了科技发展
--
第五节 电机工程学会的建立及其科技活动的开展
第十五章 开展教育培训培养各类人才
--
第一节 职工文化教育的开创和发展
--
第二节 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和培训基地建设
--
第三节 专业技术培训的开展和职工素质提高
--
第四节 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推动新型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五节 开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工中等专业教育
--
第六节 职工高等教育的举办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
--
第七节 全日制电力职业技术教育的创办和发展
--
第八节 普通电力高等学校的建立和发展改革
第十六章 多种经营事业的开创与发展
--
第一节 企业和职工队伍发展壮大
--
第二节 产值和利税不断增长
--
第三节 产品开发销售和发展战略
--
第四节 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
--
第五节 企业资产的积累和增长
--
第六节 积极探索改革和发展趋向
专论
--
一、执行“山、散、洞”方针建设发电厂变电所的沉痛教训
--
二、辽源发电厂开展群众性小指标竞赛是推进电力生产发展的创举
--
三、发展热电联产的经验与问题
--
四、值得关注的油母页岩发电
--
五、电网调峰调频的艰辛历程
--
六、发电侧电力市场试运营简记
--
七、吉林省电力工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
八、施工修造企业工程和产品质量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后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史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