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红星一场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红星一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管局红星一场是一家多种经营的企业。本志记述了红星一场发展的历史以及在农业、工业、党群组织建设、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49-1998

出版时间: 2001年10月

目录

封面
红星一场志
献给红星一场创建五十周年
版权页
红星一场史志编纂委员会
《红星一场志》编撰人员
《红星一场志》初稿撰写人
《红星一场志》审定单位
图片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管局红星一场地理位置示意图
-- 兵团哈管局红星一场行政区域图
-- 红星一场精神
-- 兵团副司令员毛乃舜题词
-- 兵团政委王传友题词
--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题词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副主席朱德(前排左三)视察哈密垦区时,与农五师干部和红星一场老工
-- 2001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胡锦涛(前排右三)视察红星一场
-- 2000年8月9日,兵团政委陈德敏(右二)、司令员张庆黎(右三),由哈管局局长林国扬(左二)陪同,考
-- 1990年8月21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嘉玉(前排左三)、兵团副政委司马依·买合苏提(前排左二),由
-- 1994年6月,兵团副司令员文克孝(前排左二),由哈密地委书记黄昌元(前排左一)、哈管局局长张立才(
-- 红星一场党委一班人在规划农场的城镇建设
-- 1990年1月11~13日,红星一场召开第四次党代会
-- 1992年1月11~13日,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红星一场首届职代会
-- 红星一场首届职代会
-- 1991年2月5日,全国“三八”红旗手张万秀(前排左一)、老八路杨明德(前排左二)参加职代会
-- 红星一场召开三届十一次职代会
-- 1997年8月20日,召开共青团第四次代表大会
-- 红星一场党委召开新时期宣传工作会议
-- 新党员入党宣誓
-- 表彰金婚夫妇
-- 《红星一场志》编审人员合影
-- 红星一场场部办公大楼
-- 连队职工住宅区
-- 新光开发区办公室
-- 场部职工住宅楼
-- 机械收割小麦
-- 座座“银山”高如云
-- 科研人员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通过专家评审鉴定
-- 科研人员深入棉田调研
-- 农场培育的葡萄新品种
-- 罐头生产
-- 农场开办白云石矿
-- 农场铸铁管材制品
-- 喜运丰收棉
-- 农场运输车队
-- 农贸市场
-- 抓鱼
-- 特色养殖业
-- 圈养育肥羊
-- 育肥猪
-- 肉鸽
-- 哈密瓜
-- 苹果
-- 贡梨
-- 李子
-- 葡萄
-- 大枣
-- 加强军事训练
-- 练好军体拳
-- 射击
-- 集结待命
-- 民兵队伍
-- 中学教学楼
-- 语音教学
-- 微机打字
-- 红星一场“两基”教育评估通过兵团验收
-- 幼儿教育
-- 医院门诊楼
-- 优生优育
-- 先进的医疗设备
-- 红星一场医院被兵团评审为“一甲医院”
-- 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 “红星杯”文艺会演
-- 退休职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
-- 社火
-- 运动会开幕式
-- 农场为参加“哈密瓜节”自制的“屯垦戍边”大型彩车
-- 职工篮球比赛
-- 老年书法比赛
-- 黑板报展评
-- 民族团结联欢会
-- 农场与地方开展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 婚事新办
-- 为乡民义诊
-- 支援灾区
-- 向受灾人民捐款
-- 扶贫助残
-- 便民服务
-- 兵团副政委王贵振(右二)考察新光开发区(2000年9月)
-- 开发荒漠
-- 挖渠
-- 引水造田
-- 开发区建成万亩优质果品基地
序 一
序 二
凡 例
目录
概 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 制
-- 第一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团场建制
---- 第二节 场属单位
-- 第二章 场部 自然村 连队
---- 第一节 场 部
---- 第二节 自然村
---- 第三节 农业连队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位置 面积
-- 第二章 地质 地貌
-- 第三章 气 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日照 辐射 气温 霜期
---- 第三节 降水 湿度
---- 第四节 风速 风向
-- 第四章 水 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 质
-- 第五章 资 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矿产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第六章 土 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耕地养分
---- 第三节 土壤盐分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干旱洪涝
---- 第二节 大风干热风
---- 第三节 大雪严寒
---- 第四节 盐碱 地震 冰雹
---- 第五节 病虫害
第三编 人口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人 口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管理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第四编 经济建设
-- 第一章 综 述
---- 第一节 经济结构
----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垦区开发
---- 第一节 垦荒建场
---- 第二节 农田规划
---- 第三节 碱地治理
---- 第四节 水 利
---- 第五节 电 力
---- 第六节 农业区划
---- 第七节 开发新光
---- 第八节 土地利用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作周期
---- 第二节 种植结构
---- 第三节 作物种类及品种更新
---- 第四节 主要作物产量
---- 第五节 种植技术
---- 第六节 植物保护
---- 第七节 种 子
---- 第八节 农业科技
---- 第九节 农业经营
-- 第四章 林园业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园艺生产
---- 第四节 果树品种
---- 第五节 果树栽培
----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七节 林园效益
--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种类
---- 第二节 饲草饲料 品种改良
---- 第三节 疫病与防治
----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效益
-- 第六章 农 机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 第三节 农机种类及数量
---- 第四节 农机维修 保养 革新
---- 第五节 田间作业
-- 第七章 工业副业
---- 第一节 采矿业
---- 第二节 脱水菜
---- 第三节 粮油(棉)加工
---- 第四节 散热器
---- 第五节 果 品
---- 第六节 综合服务公司
-- 第八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道路 桥涵
---- 第二节 运 输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九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设备
---- 第二节 管 理
---- 第三节 工程施工
---- 第四节 安全生产
---- 第五节 经营状况
-- 第十章 商 业
---- 第一节 机构网点
---- 第二节 服务行业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
第五编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计 划
----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二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经 营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纳 税
-- 第三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 第三节 土地的权属
---- 第四节 土地档案管理和资产管理
---- 第五节 法制管理
-- 第四章 审计 统计 保险
---- 第一节 审 计
---- 第二节 统 计
---- 第三节 保 险
-- 第五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物资储存与管理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 第六章 劳动 工资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力管理
---- 第四节 工资管理
---- 第五节 劳动保险 职工福利
---- 第六节 劳动保护 安全生产
第六编 党政工团
-- 第一章 中共红星一场组织
---- 第一节 党的各级组织
---- 第二节 党委工作部门
---- 第三节 党 员
---- 第四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 思想政治工作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七节 干部工作
---- 第八节 信访工作
---- 第九节 统战工作
---- 第十节 老龄工作
---- 第十一节 业余党校
-- 第二章 行 政
---- 第一节 团场行政机构和工作部门
---- 第二节 营、连行政机构
---- 第三节 施政要略
---- 第四节 人民代表选举工作
---- 第五节 档案 史志
-- 第三章 工 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届职工(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劳动竞赛
---- 第四节 企业民主管理
---- 第五节 工会建设
---- 第六节 庭院经济
---- 第七节 妇女工作
-- 第四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团的主要活动
---- 第四节 少先队工作
-- 第五章 政事纪要
---- 第一节 政治运动
---- 第三节 揭批查
---- 第四节 落实政策
第七编 民政 群众工作
-- 第一章 民 政
---- 第一节 优抚 助残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民族 宗教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殡葬管理
-- 第二章 群众工作
---- 第一节 地方支援农场
---- 第二节 农场支援地方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 第四节 兵地共建
第八编 政 法
-- 第一章 治安保卫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二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民事调解
---- 第二节 法律服务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 第四节 综合治理
第九编 军 事
-- 第一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兵 事
-- 第二章 民 兵
---- 第一节 队伍建设
---- 第二节 训练与值勤
-- 第三章 兵 役
---- 第一节 征 兵
---- 第二节 优抚与退伍安置
第十编 教育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教 育
---- 第一节 普通教育
---- 第二节 成人教育
---- 第三节 教师队伍
---- 第四节 教学设施
---- 第五节 教育管理
-- 第二章 医疗 卫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队 伍
---- 第三节 技术 设备
---- 第四节 医疗制度
---- 第五节 对外医疗
---- 第六节 卫生防疫
----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三章 体 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第十一编 科技 文化
-- 第一章 科 技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活动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二章 文 化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群众文艺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通讯报道
---- 第五节 报纸 广播 电影 电视
第十二编 社会新风
-- 第一章 红星精神
---- 第一节 艰苦创业
---- 第二节 勤俭节约
---- 第三节 崇尚绿化
-- 第二章 民族情谊
---- 第一节 《两家人的故事》
---- 第二节 续《两家人的故事》
---- 第三节 生命,是军垦农场给的
---- 第四节 红星一场亚克西
-- 第三章 农场新风尚
---- 第一节 抢险救灾
---- 第二节 尊老爱幼
---- 第三节 助人为乐
---- 第四节 喜事新办
---- 第五节 优秀少年
---- 第六节 十星级文明户
第十三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烈士和已故职工名录
---- 第一节 人物传
------ 杨天禄
------ 陈炳林
------ 蓝生俊
------ 吴三德
------ 申习智
------ 崔锡刚
------ 张万秀
------ 高怀荣
------ 许海山
------ 姜桂显
------ 任显贵
---- 第二节 四十八团烈士名录(1947~1952年)
---- 第三节 红星一场已故职工名录(截止2000年底)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1998年在册老八路简介
------ 杨明德
------ 刘培林
------ 张善全
------ 王玉卿
---- 第二节 历任正团(场)职领导人简介
------ 朱庭云
------ 鱼正东
------ 章零
------ 王绪
------ 刘凤林
------ 杨晓峰
------ 刘占山
------ 黄俊生
------ 杨楷
------ 仇朝先
------ 刘汉民
------ 郑莱
------ 李耀亭
------ 李胜早
------ 马伯奇
------ 谢瑞林
------ 张道勤
------ 蔡怀庚
------ 苏培业
------ 秦忠民
------ 杭鹤皋
------ 石兆玉
------ 单顺才
------ 席长学
------ 王顺清
------ 张江武
---- 第三节 英模先进人物简介
------ 白玉祥
------ 曹根广
------ 腾祥增
------ 杨道杰
------ 周永泽
------ 王月惠
------ 李宗伟
------ 王世安
------ 党茂生
------ 穆逸民
------ 高新岭
------ 段小芹
------ 陈江
------ 苏文军
-- 第三章 人名录 人物表
---- 第一节 参军 支边 退伍军人名录
---- 第二节 1998年底红星一场机关副科级以上(含副科级)在职主要领导干部名表
---- 第三节 1998年底红星一场基层单位在职主要领导名表
---- 第四节 1998年红星一场在册副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名表
---- 第五节 红星一场离休干部名录
---- 第六节 红星一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表
附 录
-- 一、文献辑录
-- 二、文章摘编
-- 三、1999~2000年红星一场大事记略
表格索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