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志 上

东营市志 上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东营市的自然与经济领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83-1995

出版时间: 2000年05月

目录

封面
东营市志 上
版权页
图片
-- 黄河河口卫星影像图(1996年8月)
-- 东营市政区图
-- 东营市中心城城区简图
-- 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挂牌仪式
-- 江泽民题词
-- 1999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左五)到东营市和胜利油田视察
-- 196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副王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前右三)到胜利油田视察
-- 1985年3月4—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前左三)到胜利油田和东营市视察
-- 1991年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前右五)到胜利油田和东营市视察
-- 199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前右二)到东营市和胜利油田进行调查研究
-- 1994年7月11-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右二)到东营市调查研究
-- 1090年11月11—12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右二)到东营市和胜利油田考察指导工作
-- 1998年6月5—7日,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春亭(右五)到东营市检查指导工作
-- 黄河人海口河海交汇处
-- 黄河口日出
-- 黄河三角洲新生地
-- 野生芦苇
-- 秋天的黄须菜
-- 黄河口湿地
-- 珍禽乐园
-- 1964年4月20日,胜利油田第一车原油外运,先由汽车运至辛店,再由火车转运南京炼油厂
-- 60年代初石油职工居住的“地窝子”
-- 90年代胜利油田职工住宅小区
-- 石油会战初期,指挥部就驻扎在东营村这幢房子里
-- 1993年建成的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综合楼
-- 孤东海堤
-- 石油工人战井喷的壮烈场面
-- 胜利油田发现井--华八井旧址
-- 钻塔林立
-- 浅海钻井平台
-- 1986年6月22日,东营市与美国米德兰市结为友好城市
-- 1997年5月21-22日,UNDP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1998年11月10日,由东营市承办的1998年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对外招商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 收获小麦
-- 棉花丰收
-- 草场及畜群
-- 万亩稻田
-- 人工刺槐林
-- 花卉大棚
-- 荷塘
-- 引黄闸
-- 赶海
-- 远洋捕捞渔船
-- 山东广饶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区
-- 山东华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造纸生产车间
-- 东营市棉纺织厂纺织车间
-- 东营市百货大楼内景
-- 农贸市场
-- 东港全封闭式一级汽车专用公路
-- 胜利黄河大桥
-- 东营火车站
-- 东营飞机场
-- 东营港
-- 西城街景
-- 东城新世纪广场
-- 东城住宅小区
-- 仙河镇鸟瞰
-- 大王镇别墅楼
-- 石油大学
-- 东营市一中
-- 东营市是吕剧故乡。图为地方吕剧团演出场景
-- 广饶关帝庙大殿
-- 天鹅湖
-- 黄河水体纪念碑
-- 1920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
--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鬻和黑陶壶、杯
--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鼓、陶壶和彩陶鼎
-- 对虾
-- 梭子蟹
-- 文蛤
-- 黄河口黑陶
-- 苇编制品
-- 《东营市志》稿评审会与会人员合影
-- 东营市史志办公室人员合影
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东营市志》编纂委员会
《东营市志》编审人员
序 一
序 二
凡 例
目录
综 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行政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 置
---- 第二节 境域隶属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划变更
---- 第二节 现行区划
-- 第三章 区、县概况
---- 第一节 东营区
---- 第二节 河口区
---- 第三节 广饶县
---- 第四节 利津县
---- 第五节 垦利县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地 层
---- 第二节 构 造
---- 第三节 岩浆岩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地 势
---- 第二节 地貌类型及分布
-- 第三章 气 候
---- 第一节 气候类型与特征
---- 第二节 日 照
---- 第三节 气 温
---- 第四节 地温与冻土
---- 第五节 气压和风
---- 第六节 降 水
---- 第七节 湿度与蒸发
-- 第四章 水 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海 域
--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 壤
---- 第二节 植 被
----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生物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与涝灾
---- 第二节 风 灾
---- 第三节 风暴潮灾
---- 第四节 雹 灾
---- 第五节 地 震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分布与密度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构成
---- 第二节 民族构成
---- 第三节 年龄构成
---- 第四节 城乡人口构成
---- 第五节 行业、职业构成
---- 第六节 文化构成
--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婚姻状况
---- 第二节 家 庭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生育控制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
----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
---- 第四节 组织机构
第四编 黄 河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河 段
---- 第一节 河 道
---- 第二节 河 口
---- 第三节 滩 区
-- 第三章 河 防
---- 第一节 河 堤
---- 第二节 险 工
---- 第三节 护 滩
---- 第四节 防 洪
---- 第五节 防 凌
---- 第六节 水文观测
---- 第七节 河防通信
---- 第八节 抢险堵口纪实
-- 第四章 河口治理
---- 第一节 治理方策
---- 第二节 勘测规划
---- 第三节 研究试验
---- 第四节 治理工程
-- 第五章 水沙利用
---- 第一节 水沙资源
---- 第二节 引水设施
---- 第三节 水沙用项
-- 第六章 河务行政
---- 第一节 治河机构
---- 第二节 治河经费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第五编 石 油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油气勘探
---- 第二节 东营凹陷
---- 第二节 沾化凹陷
---- 第三节 海滩地区
---- 第四节 极浅海地区
-- 第三章 油气开发
---- 第一节 胜坨油田
---- 第二节 孤岛油田
---- 第三节 孤东油田
---- 第四节 埕岛油田
---- 第五节 东辛油田
---- 第六节 渤南油田
---- 第七节 乐安油田
---- 第八节 原油集输、运销与加工
---- 第九节 天然气开发
-- 第四章 配套系统工程
---- 第一节 供水工程
---- 第二节 供电工程
---- 第三节 通讯工程
---- 第四节 交通工程
---- 第五节 防护工程
-- 第五章 石油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成果
---- 第二节 科技交流
---- 第三节 对外合作
-- 第六章 机构 队伍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会共青团组织
---- 第三节 二级单位
---- 第四节 队 伍
第六编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土地经营方式改革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四节 农场改革
---- 第五节 改革开放试点县
-- 第三章 企业改革
---- 第一节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第二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三节 股份制企业
---- 第四节 企业集团
---- 第五节 企业兼并与破产
---- 第六节 企业领导体制改革
---- 第七节 企业内部制度改革
-- 第四章 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商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供销社体制改革
---- 第四节 物资流通体制改革
---- 第五节 外贸体制改革
-- 第五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 第六章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
---- 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
----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财税体制改革
---- 第四节 物价体制改革
-- 第七章 体改机构
第七编 农 业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综合农业区划
--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
-- 第四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蔬菜瓜类
---- 第四节 耕作制度
---- 第五节 品种改良
---- 第六节 肥料施用
---- 第七节 植物保护
---- 第八节 新技术推广
-- 第五章 农机具
---- 第一节 传统农具
---- 第二节 现代农机具及农机化水平
---- 第三节 农机管理与服务
-- 第六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饲草饲料资源
---- 第二节 畜禽饲养
---- 第三节 畜牧产业化
---- 第四节 畜禽品种及改良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六节 畜牧科技
-- 第七章 林 业
---- 第一节 树种资源
---- 第二节 育苗选种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经济林生产
---- 第五节 林业场圃
---- 第六节 森林保护
-- 第八章 水 产
---- 第一节 海洋捕捞
---- 第二节 海水养殖
---- 第三节 淡水养殖
---- 第四节 水产品加工
---- 第五节 渔政管理
-- 第九章 水 利
---- 第一节 基础设施
---- 第二节 配套灌区
---- 第三节 饮水工程
---- 第四节 抗旱防汛防潮
---- 第五节 水利管理
-- 第十章 农牧场
---- 第一节 广北农场
---- 第二节 渤海农场
---- 第三节 黄河农场
---- 第四节 南郊畜牧场
---- 第五节 畜禽良种场
-- 第十一章 管理机构
第八编 工 业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工业结构
-- 第三章 电力工业
---- 第一节 发 电
---- 第二节 供 电
---- 第三节 用 电
---- 第四节 电业管理
-- 第四章 石油化学工业
---- 第一节 石油加工
---- 第二节 化 肥
---- 第三节 橡胶制品
---- 第四节 专用及有机化学产品
---- 第五节 基本化学原料
-- 第五章 机械电子工业
---- 第一节 石化通用机械
---- 第二节 电工电器及通讯器材
---- 第三节 农业机械
---- 第四节 仪器仪表
---- 第五节 汽车零配件及汽车修理
---- 第六节 其 它
-- 第六章 纺织工业
---- 第一节 棉纺织
---- 第二节 印 染
---- 第三节 针 织
---- 第四节 服 装
-- 第七章 一轻工业
---- 第一节 制 盐
---- 第二节 造纸及纸制品
---- 第三节 印 刷
---- 第四节 酿 酒
---- 第五节 制 药
-- 第八章 二轻工业
---- 第一节 塑料制品
---- 第二节 工艺品
---- 第三节 皮 鞋
---- 第四节 家具及木材加工
---- 第五节 金属制品
-- 第九章 建筑材料工业
---- 第一节 水泥与水泥制品
---- 第二节 墙体屋面材料
---- 第三节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 第四节 玻璃、玻璃纤维与玻璃钢
---- 第五节 建筑门窗
-- 第十章 管理机构
第九编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行 业
---- 第一节 工 业
---- 第二节 建筑业
---- 第三节 运输业
---- 第四节 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
----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
-- 第三章 管 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科技管理与人才培养
第十编 交 通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公 路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桥梁
---- 第三节 公路运输
---- 第四节 公路养护
-- 第三章 铁 路
---- 第一节 铁路建设
---- 第二节 车 站
---- 第三节 客 运
---- 第四节 货 运
-- 第四章 水 运
---- 第一节 大清河航运
---- 第二节 黄河航运及横渡
---- 第三节 小清河航运及横渡
---- 第四节 海 运
-- 第五章 空 运
---- 第一节 机场建设
---- 第二节 机场试航
-- 第六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第十一编 邮 电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邮 政
---- 第一节 邮 路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节 投 递
-- 第三章 电 信
---- 第一节 电 报
---- 第二节 长途电话
---- 第三节 市内电话
---- 第四节 农村电话
---- 第五节 移动通信
-- 第四章 机 构
---- 第一节 市邮电局
---- 第二节 区县邮电局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镇体系
---- 第一节 建市前城镇体系
---- 第二节 建市后城镇体系
-- 第二章 城市规划
---- 第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详细规划及专业规划
---- 第三节 规划管理
-- 第三章 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
---- 第一节 道 路
---- 第二节 桥 梁
---- 第三节 路 灯
---- 第四节 排 水
---- 第五节 供 水
---- 第六节 供 气
---- 第七节 供 暖
---- 第八节 市容环境卫生
---- 第九节 城市公共交通
-- 第四章 城市园林绿化
---- 第一节 公 园
---- 第二节 绿 化
---- 第三节 城市雕塑
---- 第四节 园林科研
---- 第五节 园林绿化管理
-- 第五章 主要公共建筑
-- 第六章 房地产开发与房产管理
----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 第七章 测绘勘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勘测管理
---- 第三节 勘测成果
-- 第八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设 计
---- 第二节 建筑安装施工
---- 第三节 工程管理
-- 第九章 县城及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乡镇建设
---- 第三节 村庄建设
-- 第十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五节 土地法制建设
--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第二节 环境监测与科研
---- 第三节 环境管理与治理
-- 第十二章 管理机构
第十三编 国内贸易
-- 第一章 概 述
-- 第二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经营规模
---- 第三节 商业网点
---- 第四节 商品购销
---- 第五节 饮食服务
---- 第六节 商办工业
---- 第七节 经营管理
-- 第三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第三节 百货土产日用杂品经营
----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五节 棉花购销
---- 第六节 废旧物资收购
---- 第七节 饮食服务
-- 第四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粮油征购
---- 第三节 粮油销售
---- 第四节 粮油调运
---- 第五节 粮油仓储
---- 第六节 粮油加工
---- 第七节 饲料加工
-- 第五章 物资购销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金属材料
---- 第三节 煤 炭
---- 第四节 机电设备
---- 第五节 建筑材料
---- 第六节 木 材
---- 第七节 化工、轻工材料
-- 第六章 石油产品经营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购 销
---- 第三节 网点建设
-- 第七章 医药品经营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经营品种
---- 第三节 药品采购
---- 第四节 药品销售
---- 第五节 地产中药材收购
-- 第八章 烟草经营
---- 第一节 经营机构
---- 第二节 烟草专卖
---- 第三节 烟草市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