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县城乡建设志

信丰县城乡建设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信丰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县城建设、乡镇建设、城镇建设管理等。

内容时限: 618-1987

出版时间: 1987年08月

目录

封面
信丰县城乡建设志
版权页

编写说明
目录
编篡机构和人员
图片
-- 信丰县县城全景(一)
-- 信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二)
-- 信丰县城乡建设局办公大楼(三)
-- 信丰县建筑设计室(五)
-- 信丰县建筑公司(六)
-- 烈士陵园(七)
-- 北宋古建--大圣寺塔
-- 嘉定桥(九)
-- 上图:桃江大桥(十)
-- 下图:水北大桥(十一)
-- 长寿宫(老年活动中心)(十二)
-- 杨家祠堂(十三)
-- 上图:曾家大屋(十四)
-- 左图:民国时期建的叶家大屋(十五)
-- 上图:解放前城内的板房(十六)
-- 下图:解放前城内居民的土瓦房(十七)
-- 解放后城郊农民的砖瓦房(十八)
-- 左图:八二年私人建设的商业、居住多功能房屋.(十九)
-- 砖木结构的人民医院(二十)
-- 砖木结构的邮电局(二十一)
-- 砖混结婚的农资公司(二十二)
-- 砖混结婚的人民医院门诊部(二十三)
-- 砖混结婚的物资局(二十四)
-- 砖混结构的税务局(二十五)
-- 框架结构的食品公司仓库(二十六)
-- 框架结构的工商银行(二十七)
-- 正在兴建中的水东大街(二十八)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沿革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清、民国时期
---- 第二节 解放初期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城乡建设局党政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组织负责人的配备
---- 第三节 行政负责人的配备
-- 第三章 局务管理
---- 第一节 局务工作的职权范围
---- 第二节 分管部门的管理工作
第二篇 县城建设
-- 第一章 城池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县城旧貌
---- 第三节 县城新貌
-- 第二章 街道
---- 第一节 清代、民国初期的街道
---- 第二节 建国前街道的修建与扩建
---- 第三节 建国后的街道建设
---- 第四节 街道路面建设
-- 第三章 公共工程建设
---- 第一节 古迹建筑
---- 第二节 防洪工程
---- 第三节 排水工程——下水道
---- 第四节 桥梁修建
-- 第四章 公益事业
---- 第一节 供水设施
---- 第二节 城区照明
---- 第三节 城区绿化
---- 第四节 陵园建设
---- 第五节 人民广场
---- 第六节 文教卫生建筑设施
---- 第七节 省、地属工业建筑设施
-- 第五章 住宅建设
---- 第一节 清时期县城的公有产房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有产房
---- 第三节 建国后公有产房
---- 第四节 公产房维修
---- 第五节 房屋结构和住宅造价、出售
第三篇 镇、乡建设
-- 第一章 加定镇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镇址的变迁
---- 第三节 镇办企业和公益事业
-- 第二章 工矿区的两个镇
---- 第一节 铁石口镇
---- 第二节 大桥镇
-- 第三章 六大乡、圩建设
---- 第一节 大塘埠乡、大塘埠圩
---- 第二节 小江乡、小江圩
---- 第三节 安息乡、安息圩
---- 第四节 古陂乡、古陂圩
---- 第五节 大阿乡、大阿圩
---- 第六节 小河乡、小河圩
-- 第四章 新建的乡、圩
---- 第一节 油山乡、油山圩
---- 第二节 金盆山乡、金盆山圩
第四篇 城镇建设管理
-- 第一章 建筑业管理概况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建筑管理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建筑管理
-- 第二章 建筑业管理设施
---- 第一节 审批、施工、验收程序
---- 第二节 建设资金
---- 第三节 建筑材料
---- 第四节 建筑劳力
-- 第三章 建筑设计
---- 第一节 建国前和建国初的设计
---- 第二节 设计室成立的经过
---- 第三节 领取省颁发的设计证书
---- 第四节 建筑设计发展阶段
---- 第五节 房屋建筑风格和款式
-- 第四章 建筑技术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建筑技术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建筑技术
---- 第三节 建国后建筑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建筑工具的演变与现有设备
-- 第五章 房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房管理
---- 第三节 住房分配
---- 第四节 公房租金
---- 第五节 拆迁安置与补偿
---- 第六节 土地划拨
---- 第七节 私房代管
---- 第八节 房屋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