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科学客观地记叙黔西南州文化发展的轨迹,记叙黔西南州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展示黔西南州民族文化的厚重底蕴。

内容时限: 1628-2009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图片
编纂机构和成名名单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文化机构
--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文化机构
---- 第一节 各县民众教育馆组织机构及人员经费
---- 一、安龙县民教馆
---- 二、兴义县民教馆
---- 三、晴隆县民教馆
---- 四、兴仁县民教馆
---- 五、普安县民教馆
---- 六、贞丰县民教馆
---- 七、册亨县民教馆
---- 八、望谟县民教馆
---- 九、黔西南地区8县民教馆组织及经费一览表
---- 十、贵州省县立民众教育馆中心工作(民国29年)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活动内容
---- 一、教导部(组)活动
---- 二、生计部(组)活动
---- 三、艺术部(组)活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化机构
---- 第一节 黔西南地区文化行政机构
---- 一、兴义地区文化科
---- 二、兴义地区文化局
---- 三、黔西南州文化局
---- 第二节 黔西南州文化局党组
---- 第三节 黔西南州文化局内部机构设置
---- 一、内设科室及职责
---- 二、其他内设机构及工作职责
---- 第四节 黔西南州文化局下辖事(企)业单位、行业协会
---- 一、黔西南州图书馆
---- 二、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剧团
---- 三、新华书店黔西南州中心支店
---- 四、黔西南州文化用品厂
---- 五、黔西南州青少年儿童文化娱乐中心
---- 六、黔西南州电影机构
---- 七、行业协会
---- 第五节 各县(市、区)文化行政管理机构
---- 一、兴义市
---- 二、兴仁县
---- 三、安龙县
---- 四、贞丰县
---- 五、晴隆县
---- 六、普安县
---- 七、册亨县
---- 八、望谟县
---- 九、顶效开发区
-- 第三章 黔西南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一、州文联第一届代表大会
---- 二、州文联第二届代表大会
---- 三、州文联第三届代表大会
---- 四、州文联第四届代表大会
---- 五、州文联第五届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州文联下辖协会
---- 一、州作家协会
---- 二、州戏剧曲艺家协会
---- 三、州音乐家协会
---- 四、州美术家协会
---- 五、州舞蹈家协会
---- 六、州书法家协会
---- 七、州摄影家协会
---- 八、州民间文艺家协会
---- 九、州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
---- 十、州影视家协会
---- 十一、州盘江奇石协会
---- 十二、州诗词楹联协会
---- 十三、州盆景协会
---- 十四、州书法篆刻协会
-- 第四章 文化机构工作
---- 第一节 党组工作
---- 一、党组
---- 二、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
---- 三、办公设施和办公条件的改善
---- 四、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
---- 五、文化产业
---- 第二节 文化带和文化艺术之乡建设
---- 一、文化带建设
---- 二、文化艺术之乡建设
----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 一、娱乐业管理
---- 二、网吧、电玩业管理
---- 第四节 文化项目建设
---- 一、城市文化建设
---- 二、农村文化建设
---- 三、文物保护
----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
---- 三、黔西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四、黔西南州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六节 文史资料
---- 一、文史资料的征集
---- 二、文史资料工作取得的成果
---- 第七节 文化艺术教育
---- 一、黔西南州民族舞蹈班
---- 二、歌舞团舞蹈培训部
---- 三、文化馆、站干部培训
---- 第八节 新闻出版市场管理
---- 一、新闻市场管理
---- 二、书刊(报)出版
---- 第九节 出版印刷
---- 一、民国时期的出版印刷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出版印刷
---- 三、改革开放后的出版印刷
---- 四、重印《兴义府志》
-- 第五章 文化企(事)业单位工作
---- 第一节 图书馆、书店
---- 一、黔西南州图书馆
---- 二、书店
---- 第二节 文化用品厂、青少年活动中心
---- 一、文化用品厂
----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
---- 第三节 电影发行放映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电影放映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电影放映机构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电影放映
---- 四、影片发行和技术管理
---- 五、电影放映宣传
---- 六、电影发行放映人员的考核和业务技术职称评定
-- 第六章 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机构
---- 第一节 文物管理和保护机构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文物机构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物机构
---- 第二节 文物保护单位
---- 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 四、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篇 社会文化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戏剧曲艺
---- 一、戏剧创作
---- 二、部分戏剧家简介
---- 第二节 音乐
---- 一、民国时期音乐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音乐
---- 三、音乐创作
---- 第三节 美术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美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美术
---- 三、部分美术家简介
---- 第四节 舞蹈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舞蹈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舞蹈
---- 三、部分舞蹈家简介
---- 第五节 书法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书法艺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书法艺术
---- 第六节 摄影
---- 第七节 民间文学
---- 第八节 文艺评论
---- 第九节 奇石
---- 一、盘江奇石协会
---- 二、盘江奇石
---- 三、以“贵州龙”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
---- 四、申报“中国观赏石之乡”
---- 五、盘江奇石主要获奖情况
---- 第十节 影视
---- 第十一节 兴化文联
---- 第十二节 群众文化学会
---- 第十三节 诗词楹联协会
---- 第十四节 书法篆刻协会
第三篇 民族民间艺术
-- 第一章 布依戏剧
---- 第一节 布依戏剧的形成
---- 一、源流
---- 二、形成
---- 第二节 布依戏的发展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布依戏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布依戏
---- 三、改革开放后的布依戏
---- 第三节 布依戏的形式
---- 一、剧目
---- 二、剧目选例
---- 三、布依戏获奖剧目
---- 第四节 布依戏的表演
---- 一、行当体制沿革
---- 二、表演技法
---- 三、布依戏身段谱
---- 第五节 布依戏的曲调、音乐、唱腔
---- 一、曲调
---- 二、伴奏曲牌
---- 三、唱腔结构及调式旋法特征
---- 四、音乐声腔的改革与发展
---- 第六节 民族乐器、伴奏及定弦
---- 一、布依族乐器
---- 二、苗族乐器
---- 三、伴奏和定弦
---- 第七节 舞台美术
---- 一、舞台陈设
---- 二、装扮服饰、化妆、道具
---- 三、道具
---- 第八节 演出习俗
---- 一、请“老郎”点“符浪”
---- 二、打加官
---- 三、“扫台封箱”
---- 第九节 戏班与戏队
---- 一、兴义巴结戏班
---- 二、册亨者术戏班
---- 三、路雄戏班
---- 四、达戏班
---- 五、保和班
---- 六、册亨乃言戏班
---- 七、安龙龙广大寨戏班
---- 八、安龙马鞍营戏班
---- 九、兴义南笼戏班
---- 十、安龙邑皓戏班
---- 十一、册亨板万戏班
---- 十二、册亨弼佑布依戏队
-- 第二章 傩戏、曲艺
---- 第一节 傩戏
---- 一、苗族傩戏
---- 二、布依族傩戏
---- 三、汉族傩戏
---- 第二节 曲艺
---- 一、布依“八音坐唱”
---- 二、曲艺——“削肖贯”
---- 第三节 花灯
---- 一、陈氏花灯
---- 二、布依族花灯
---- 三、苗族花灯
-- 第三章 民族歌舞
---- 第一节 民歌
---- 一、古歌
---- 二、浪哨歌
---- 三、大调
---- 四、竹筒情歌
---- 五、“斗坛搭吟”(即“小打音乐”)
---- 第二节 民族舞蹈
---- 一、布依族舞蹈
---- 二、苗族舞蹈
---- 三、彝族舞蹈
-- 第四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间文学
---- 第二节 民族戏师及民间艺人
---- 一、民族戏师(演员)
---- 二、民间艺人
第四篇 文学
-- 第一章 文学艺术沿革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文学创作
---- 一、明清文学
---- 二、民国时期文学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艺创作
---- 第三节 部分作家和作品简介
-- 第二章 艺文选萃
---- 第一节 小说
---- 一、西去无车路
---- 二、一把折叠伞
---- 第二节 散文
---- 一、心系南疆万缕情
---- 二、嗨!好绿的瑞士
---- 三、我是你掌上的匆匆过客
---- 四、神树林的神威
---- 五、风送流霞付金陵
---- 六、山中小屋
---- 第三节 诗歌
---- 一、东方之门(散文诗)
---- 二、秋思(3首)
---- 三、高原潮
---- 第四节 报告文学
---- 英雄与激流的握手《金奖之师》选章
附录
-- 党员承诺制度
-- 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
黔西南州文化局考勤制度
-- 黔西南州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局贯彻落实州委“1+7”文件精神实施方案
-- 黔西南州文化局党务公开制度
-- 黔西南州文化局组织生活会制度
-- 黔西南州文化局党员服务群众制度
-- 黔西南州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局党组织实行五项制度健全党内关怀机制
编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