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民族志

巴东县民族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书体例采用章节分述的结构形式,分为民族源流和民族分布、民族关系、民间文艺、民俗、方言谚语歇后语、宗教、文物名胜、民族工作、民族人物等九章,另配民族工作大事记、概述、附录、后记等内容。

出版时间: 1997年02月

目录

封面
巴东县民族志
图片
-- 巴东老城一瞥
-- 巴东港口
-- 春到土家山村
-- 土家房舍——吊脚楼
-- 秋临农家
-- 土家婚俗——交杯酒
-- 情在千针万线中
-- 迎亲路上
-- 撒尔嗬
-- 踏青路上
-- 逍遥杠上回老家
-- 抵杠
-- 扳手劲
-- 举石锁
-- 皮影戏
-- 堂戏
-- 电视入农家
-- 木莲花
-- 千年银杏
-- 桔园笑声
-- 巴山松王
-- 娃娃鱼
-- 中华猕猴桃
-- 巴人军乐——虎钮錞于
-- 耳杯(战国)
-- 铜敦(战国)
-- 石器
-- 陶壶(汉)
-- 铜斧、铜钺(战国)
-- 巴氏剑(战国)
-- 秋风亭
-- 神农溪秀色
-- 巫峡秋实
-- 格子河石林
-- 野三关民族初级中学获得殊荣
-- 覃遵荣老师——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
-- 沿渡河民族小学
-- 张鸣谦在野三关
-- 细沙河天主堂
-- 茶店陶瓷工艺厂
-- 长岭水泥厂
-- 民族服装厂获殊荣
-- 李云祖
-- 民族志定稿会
-- 民委工作人员合影
-- 神农架林区

凡例
目录
概述
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1~1994)
第一章 民族源流和民族分布
-- 第一节 民族源流
---- 一 土家族
---- 二 汉族
---- 三 其他民族
-- 第二节 民族分布
---- 一 土家族
---- 二 汉族
---- 三 其他民族
第二章 民族关系
-- 第一节 历代统治者与少数民族上层的关系
-- 第二节 反压迫反剥削斗争中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反对外国不法传教士斗争中的民族关系
-- 第四节 民主革命斗争中的民族关系
-- 第五节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的民族关系
--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关系
第三章 民间文艺
-- 第一节 戏曲
---- 一 堂戏
---- 二 皮影戏
-- 第二节 歌舞
---- 一 喜庆歌舞
---- 二 祭祀歌舞
-- 第三节 歌谣
---- 一 山歌
---- 二 小调
---- 三 风俗歌
---- 四 号子
---- 五 童歌童谣
-- 第四节 器乐
---- 一 唢呐调
---- 二 锣鼓调
-- 第五节 神话 传说 故事
第四章 民俗
-- 第一节 岁时
-- 第二节 婚嫁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衣 食 住
---- 一 服饰
---- 二 饮食
---- 三 住所
-- 第五节 崇拜
-- 第六节 禁忌
第五章 方言 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第六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道教
-- 第二节 儒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耶稣教
-- 第五节 宗教事务管理
第七章 文物 名胜
-- 第一节 文物
-- 第二节 名胜
第八章 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民族工作机构
-- 第二节 民族成份普查和鉴定
-- 第三节 贯彻民族法规 逐步落实政策
---- 一 财政三照顾政策
---- 二 民贸三照顾政策
---- 三 民族发展资金
---- 四 民族教育基金专款
---- 五 民族地区职工津贴
-- 第四节 发展民族经济
-- 第五节 发展民族文化
-- 第六节 培养民族干部
第九章 民族人物
-- 邓玉麟
-- 田采堂
-- 覃正军 覃正谷
-- 陈尊山
-- 陈宗培
-- 覃厚存
-- 向伯欧
-- 谭贤群
-- 谭孔耀
附录
-- 一 重要史料辑录
-- 二 巴东县民族志编纂委员会
-- 三 巴东县民族志编辑人员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