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院志(1898-1998)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院志(1898-199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是中国第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被纳人中华之最系列,今年是建院100周年。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医院经历了清代,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然而,医院在人员、设备、技术和规模上的建设,则是解放后才发展壮大起来的。

内容时限: 1898-1998

目录

封面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院志
编纂领导小组
主要编写人员
题词
-- 广州市市长林树森题词
-- 广州市副市长陈传誉题词
-- 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罗惠娟题词
-- 广东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题词
--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刘邹鲁题词
--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院长钟南山题词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医科大学教授沈渔邨题词
-- 陈绮绮同志题词
-- 广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范孟浩题词
-- 广州市卫生局局长叶国雄题词
--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院长马崔题词
图片
-- 医院创办人嘉·约翰(John Keer)。
-- 著名精神病学家、已故院长、名誉院长莫淦明。
-- 建院初期的行政办公楼。
-- 建于1953年的,山四路门诊部。
-- 建于1965年的荔湾路门诊部。
-- 于1957年接管的芳村疗养所。
-- 1969年,我院接管广州市工人疗养院,成立江村疗养院,现称江村住院部。
-- 建于1965年的鹤洞住院部,1997年7月因该用地用于兴建卫生系统职工宿舍而撤销。
-- 解放前和50年代的水疗池。
-- 医院正门。
-- 1987年落成的住院大楼。
-- 科技楼外景。
-- 重建后的荔湾路门诊部。
-- 优美宁静的住院环境
-- 中心实验室
-- 在建的十一层住院大楼(模型)。

前言
机构示意图
目录
第一部分(1898-1949年)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芳村惠爱医癫院的创办与变迁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创办人及创办经过
---- 第三节 院名与人事更迭
---- 第四节 员工人数与住院病人数
---- 第五节 医护状况与治疗效果
---- 第七节 宗教活动
---- 第八节 其他
------ (一)乙卯年大水中的惠爱医院
------ (二)关于盗卖善产的争端
-- 第三章 市府接办至广州沦陷的精神病院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接办与承受全部物业经过
---- 第三节 院名与院长更迭
---- 第四节 员工数与核准留医病人数
---- 第五节 医护状况与治疗效果
---- 第六节 财务状况
---- 第七节 其他
------ (一)收治由加拿大遣返病侨
------ (二)收治由印度遣返之病侨
-- 第四章 广州沦陷时期的精神病院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天主教教会接办经过
---- 第三节 院名、院长或负责人
---- 第四节 员工数与留医病人数
---- 第五节 医护状况与医疗效果
---- 第七节 宗教活动与医院管理
-- 第五章 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夕的精神病院
----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派员接收经过
---- 第二节 院名与院长更迭
---- 第三节 员工人数与病床数
---- 第四节 医院科室设置与管理
---- 第五节 医护状况及医疗效果
---- 第六节 财务状况
第二部分(1949.12-1978.12)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人民政府派员接收经过
---- 第二节 院名更迭
---- 第三节 院长、副院长或行政负责人更迭
-- 第二章 党、政、工、团及民主党派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
------ 一、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二、历届院党支部正、副书记、支委及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
-------- (一)党支部正、副书记及支委名单
-------- (二)党委正、副书记及委员名单
-------- (三)党委属下党支部正、副书记名单
------ 三、党员人数统计及党员与职工人数比例
------ 四、政治理论学习
---- 第二节 行政组织
------ 一、院务委员会
------ 二、行政机构的设置
------ 三、行政管理机构历任负责人和任期
-------- (一)院办公室历任负责人和任期
-------- (二)医务科历任负责人和任期
-------- (三)人事科历任负责人和任期
-------- (四)保卫组历任负责人和任期
-------- (五)总务科历任负责人和任期
------ 四、医院的规章 制度
---- 第三节 工会和工代会
------ 一、工会的建立与发展
------ 二、历届工会正、副主席名单
---- 第四节 共青团
------ 一、团组织建立与发展
------ 二、历届团组织正、副书记名单
------ 三、团组织主要活动与成果
---- 第五节 民主党派
---- 第六节 当选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第七节 政治活动大事记
-- 第三章 业务工作
---- 第一节 医院的任务
------ 一、医疗
------ 二、预防
------ 三、科研
------ 四、教学和培训专业干部
------ 五、社会任务
---- 第二节 病床数、职工人数与病床比例
---- 第三节 各项医疗指标与业务工作量
------ 一、历年专科门诊量
------ 二、平均开放床位数
------ 三、历年出入院病人数,病床周转次数和使用率
------ 四、治愈率、病死率、诊断符合率
---- 第四节 医、防、科、教科室设置与变更
------ 一、住院部
-------- (一)芳村住院部
-------- (二)鹤洞疗养所
-------- (三)芳村疗养所
-------- (四)太和疗养所
-------- (五)江村疗养所
------ 二、门诊部
-------- (一)芳村综合性门诊部
-------- (二)珠玑路门诊部的建立
-------- (三)中山四路门诊部的建立与变迁
-------- (四)荔湾路门诊部的建立与发展
-------- (五)各门诊部历任负责人名单
------ 三、防治科
-------- (一)沿革
-------- (二)历任负责人名单
-------- (三)精神病防治活动及成果
------ 四、司法鉴定组
------ 五、药房
------ 六、检验室
-------- (一)沿革
-------- (二)历任负责人
-------- (三)仪器购置与更新
-------- (四)检验项目与成果
------ 七、放射科与理疗室
------ 八、脑电图室
------ 九、工娱疗室
------ 十、图书、资料、病案行政大组
-------- (一)图书室
-------- (二)资料室
-------- (三)病案室
-------- (四)医疗器械修理组
------ 十一、供应室
-------- (一)沿革
-------- (二)历任负责人与工作人员数
-------- (三)供应室扩充与消毒设备更新
---- 第五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 一、广东省精神病研究所与医院合作关系
------ 二、广州市精神病防治院研究室
------ 三、广州市精神病防治院病理解剖室
------ 四、学术年会与学术交流
------ 五、国际交往
------ 六、本院历年的科学论著
---- 第六节 诊疗技术发展与进步
------ 一、前言
------ 二、诊断技术方面的发展
-------- (一)特殊检查
-------- (二)物理生化检查
------ 三、治疗技术的进展
-------- (一)建国后沿用的几种疗法
-------- (二)建国后开始使用的几种疗法
------ 四、中西医结合
---- 第七节 护士学校概况
---- 第八节 其他教学与培训
------ 一、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举办专业训练班
------ 二、接受个别单位进修
------ 三、在职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
------ 四、为大专院校提供教学基地
---- 第九节 社会任务
------ 一、各种医疗队
------ 二、兵检工作
------ 三、农村巡回医疗队
------ 四、协助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筹办经过
-- 第四章 后勤工作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基本建设
---- 第三节 水电设施
---- 第四节 热能供应
---- 第五节 电话设施
---- 第六节 汽车班
---- 第七节 职工食堂
---- 第八节 营养室
---- 第九节 职工保健室
------ 一、沿革
------ 二、历任负责人与医护人员更动概况
------ 三、职工保健制度
------ 四、职工体检
------ 五、办理入院手续
------ 六、职工计划生育状况
---- 第十节 托幼事业
---- 第十一节 洗衣部
---- 第十二节 财务
第三部分(1979-1998.6)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节 院长、副院长(副主任)更迭
-- 第二章 党、政、工、团及民主党派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
------ 附:医院党组织结构图
------ 一、历届党委正副书记及委员
------ 二、党委工作机构
-------- (一)、政工组
-------- (二)、保卫组
-------- (三)、党委办公室
------ 三、纪律检查委员会历届书记、副书记、专职纪检员及委员
------ 四、党委下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
-------- (一)、机关党支部
-------- (二)、一科党支部
-------- (三)、二科党支部
-------- (四)、临床党支部
-------- (五)、临床一支部
-------- (六)、临床二支部
-------- (七)、临床党支部
-------- (八)、鹤洞住院部党支部
-------- (九)、江村住院部党支部
-------- (十)、门诊部党支部
-------- (十一)、辅助科党支部
-------- (十二)、后勤党支部
-------- (十三)、离退休党支部
-------- (十四)、离休党支部
-------- (十五)、退休党支部
------ 五、党员人数统计及党员与职工人数比例
-------- 附表 1
------ 六、政治理论学习
------ 七、纪检工作
------ 八、先进党支部与优秀共产党员
---- 第二节 行政组织
------ 一、行政机构的设置
------ 二、行政管理机构历任负责人
-------- (一)、医疗卫生组
-------- (二)、办事组
-------- (三)、院办公室
-------- (四)、人事科
-------- (五)、总务科
-------- (六)、财务科
-------- (七)、基建办公室
-------- (八)、医务科
-------- (九)、信息科
-------- (十)、科教科
-------- (十一)、保卫科
-------- (十二)、护理部
-------- (十三)、膳食科
-------- (十四)、设备科
-------- (十五)、卫防科
-------- (十六)、门诊部办公室
------ 三、行政管理机构职能范围
------ 四、医院各管理委员会及领导小组
------ 五、医院的规章 制度
------ 六、表彰
---- 第三节 工会和职代会
------ 一、工会的恢复与发展
------ 二、历届工会正副主席
------ 三、历届工会的主要活动及成果
-------- (一)、履行工会“维护职能”,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 (二)、履行工会“参与”和“建议”职能,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 (三)、履行工会“教育职能”,培养“四有”职工队伍
-------- (四)、职工生活
-------- (五)、职工文体活动
------ 四、配合医院任务,搞活工会工作
------ 五、职代会的建立与活动成果
---- 第四节 共青团
------ 一、历届团委正、副书记
------ 二、团组织主要活动与成果
---- 第五节 民主党派的建立与发展
------ 一、中国农工民主党
------ 二、致公党
---- 第六节 当选省、市、区人大、政协代表情况
-- 第三章 业务工作
---- 第一节 医院的任务
---- 第二节 病床数、职工人数与病床比例.
------ 附表 2
---- 第三节 各项医疗指标与业务量
------ 一、历年专科门诊量
-------- 附表 3
------ 二、历年出入院人数
-------- 附表 4
------ 三、历年病床周转次数和使用率
-------- 附表 5
------ 四、治愈率、病死率、诊断符合率
-------- 附表 6
---- 第四节 医、教、研、防科室设置与变更
------ 一、芳村住院部
-------- (一)、一科部
-------- (二)、二科部
-------- (三)、一科部
-------- (四)、二科部
-------- (五)、三科部
-------- (七)、一科部
-------- (八)、二科部
-------- (九)、一科部
-------- (十)、二科部
-------- (十一)、三科部
------ 二、鹤洞住院部
------ 三、江村住院部
------ 四、门诊部
-------- (一)、芳村综合门诊部
-------- (二)、荔湾门诊部
------ 五、卫防科
------ 六、药剂科
------ 七、辅助科
-------- (一)、心理组(临床心理室)
-------- (二)、司法鉴定组
1、司法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
3、计生检查
-------- (三)、检验室
1、历任负责人
2、仪器购置与更新
3、检验项目与成果
4、人员配备情况
5、中心实验室
-------- (四)、放射科
-------- (五)、脑电图室
-------- (六)、心电图、B超、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脑平稳室
-------- (七)、工娱疗室、音疗室
-------- (八)、供应室
------ 八、信息科
-------- (一)、图书馆
-------- (二)、病案室
-------- (三)、统计室
---- 第五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 一、广州市药物依赖治疗康复研究所
------ 二、广州市精神卫生研究室
------ 三、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神经电生理研究室
------ 四、中心实验室(临床药理实验室、分子遗传实验室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 五、科研立项
------ 六、学术交流
------ 七、国际交往
-------- 1、外国(地区)专家学者到访交流
-------- 2、派出专家学者出国(地区)访问交流
------ 八、医院历年的科学论著
---- 第六节 诊疗技术发展与进步
------ 一、诊断标准的应用
------ 二、量表的应用
------ 三、治疗手段方面的进展
-------- (一)、药物治疗
-------- (二)、其他治疗手段的开展
------ 四、心理测验与临床量表使用
------ 五、戒毒工作
------ 六、病历书写的改进
---- 第七节 护理工作概况
------ 一、护理管理体制的变革
-------- (一)、由二级管理改为三级管理
-------- (二)、护理人员院内调配及聘任由护理部管理
------ 二、病房管理
------ 三、完善和建立各项护理规章 制度
------ 四、护理人员培训、教学及学术交流
-------- 附表 8
---- 第八节 护士学校概况
------ 附表 9
---- 第九节 其他教学与培训
------ 一、举办专业训练班
------ 三、在职医务人员外出进修
-------- 附表 11
------ 四、人材引进
------ 五、为大专院校提供教学基地
-------- 附表 12
---- 第十节 社会任务
------ 一、兵检工作
------ 二、协助增城县筹建精神病院
------ 三、医疗队
-- 第四章 后勤工作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基建维修
---- 第三节 仪器设备
------ 附表 13
---- 第四节 水、电、汽设施
------ 一、水
------ 二、电
------ 三、汽
---- 第五节 通讯设施
---- 第六节 洗衣部
---- 第七节 汽车房
---- 第八节 托幼事业及计划生育工作
------ 一、幼儿园
------ 二、计划生育
---- 第九节 五金维修、花圃、环卫、门卫等
------ 一、五金维修组
------ 二、花圃环卫组
------ 三、门卫组
------ 附:保安队(护院队)、民兵组织
---- 第十节 收费室
---- 第十一节 职工厨房
---- 第十二节 营养室
---- 第十三节 服务公司和印刷厂
---- 第十四节 荔湾区长寿西路耀华西街宿舍
------ 附 医院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