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志

富平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4年10月

目录

封面
富平县志
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富平县志>编辑成员
<富平县志>办公室成员
<富平县志>审稿序列
图片
-- 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富平城区东北角
-- 民国十五年(1926)富平治城全景
-- 中共富平县委办公大楼
-- 富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富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协富平县委员会办公楼
-- 富平县公安局大楼
-- 富平县农业银行
-- 富平县邮电局
-- 富平县供销联合社
-- 富平县综合大市场
-- 富平县医院住院楼
-- 富平县烟草专卖局
-- 富平县乳品一厂
-- 富平县氮肥厂
-- 赵老峪
-- 大水峪
-- 小秦王离宫遗址—玉镜山
-- 凤凰山
-- 三寨水库
-- 红星水库
-- 富平农业科技中心
-- 小麦喜获丰收
-- 王寮乡纳衣坊村油菜连年夺高产
-- 张桥镇的大片棉田面积
-- 留古乡联合村的烤烟
-- 闻名遐迩的富平奶山羊
-- 本县畜种之一秦川牛
-- 本县畜种之二关中驴
-- 富平火车站站台
-- 迤山中学校园
-- 杜村幼儿园
-- 迤山中学教具厂
-- 阿宫腔《九江口》剧照
-- 刘集芯子
-- 皮影《当柜子》1989年获得省第三届艺术节铜奖
-- 1961年10月4日,国务院付总理陈毅(右一)在北京怀仁堂亲切接见富平阿宫剧团全体人员
-- 1961年10月,富平剧团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国务院付总理习仲勋(左一)的亲切接见
-- 1961年10月4日,中宣部付部长周扬(右一)在北京怀仁堂接见富平阿宫剧团全体人员
-- 县乳品一厂生产的宝塔牌全脂奶粉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 流曲乔山琉璃工艺厂生产的“唐三彩马”、“九龙壁”1988年荣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
-- 县童车家具厂生产的外贸产品S—232豪华婴儿手推车
-- 富平玻璃器皿厂生产的系列产品
-- 富平石刻
-- 富平黑陶
-- 老庙老鼓
-- 香包
-- 面花
-- 薛镇乡办水泥厂
-- 陕西省手扶拖拉机厂生产的南泥湾12型手扶拖拉机属国家定型产品
-- 县农机一厂研制生产的秦丰牌4DL—130型小麦割晒机,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 庄里合儿柿饼
-- 流曲琼锅糖
-- 风味食品——太后饼
-- 集古村的九眼莲藕
-- 雷村花椒
-- 流曲线线辣子
-- 喜结良缘
-- 丧葬风俗
-- 西魏文帝永陵
-- 唐中宗定陵
-- 唐顺宗丰陵
-- 唐代宗元陵
-- 唐文宗章陵
-- 唐懿宗简陵
-- 唐 圣佛寺塔
-- 唐 美原法源寺塔
-- 金 觅子铁佛寺铁佛像
-- 战国 釜
-- 清 瓷
-- 周代编钟
-- 齐村天主教堂
-- 康庄烈士陵园
-- 雷村乡唐顺宗丰陵附近的千年柿树王苍劲挺拔、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 1989年5月,省长候宗斌(左七)、渭南行署专员郝景帆(左三)由县长张耀明(右五)陪同,视察流曲乡北
-- 庄里镇南北大街
-- 集资兴建的张桥镇第二初级中学
-- 县招待所餐厅
-- 孙喜贵摄影作品《台上台下》,荣获陕西省1986年度新闻摄影一等奖
-- 陈明摄影作品选《心花》
-- 孙喜贵摄影作品选《楼下好象妈妈声》
-- 国画 杨耿
-- 国画 张亚贤
-- 墨玉彩雕 何本善
-- 国画 屈超
-- 剪纸 杨如见
-- 木刻 《夜读》 何本善作
-- 温画 王同乐
-- 书法 [民国]胡景翼
-- 书法 张仲文
-- 书法 贾竹天
-- 书法 郑跟良
-- 书法 钟森康
-- 书法 党树森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目录
第一编大事记
第二编行政建制
-- 第一章位置疆域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疆域
------ 富平县在陕西的位置
-- 第二章置县沿革
---- 富平县政区历史沿革简表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明清区划
---- 第二节民国区划
------ 民国29年至30年间乡保编制一览表
---- 第三节现行区划
------ 富平县1949年区划简表
------ 富平县1950年区、乡一览表
------ 富平县1956年区乡一览表
------ 富平县1959年公社及管理区一览表
------ 富平县1981年行政区划一览表
------ 富平县1984年政社分设一览表
第三编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构造发展
---- 第二节构造带
---- 第三节地层
------ 奥陶系
------ 石炭系
------ 二迭系
------ 第三系
------ 第四系
---- 第四节矿产资源
------ 富平县行政区划图
------ 富平县地貌图
------ 富平县地质矿产图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低山丘陵
------ 富平县赵老峪积扇示意剖面图
---- 第二节黄土台原
---- 第三节沟壑峪道
---- 第四节川道河谷
------ 河谷阶地
------ 顺阳川
------ 卤泊川
------ 温泉河谷地
------ 石川河川道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光照
------ 富平县各月天亮天黑时间表
---- 第二节气温
------ 富平县以候平均气温划分的四季表
------ 富平县各月逐旬平均气温表
---- 第三节地温
------ 富平县各月地面(0厘米)温度变化表
------ 富平县各月地中(5与20厘米)地温变化表
---- 第四节降水
------ 富平县常年水分供求差
------ 富平县年平均降水量、气温等值线图
------ 富平县冰雹路径及多雹区示意图
---- 第五节气压、风
------ 气压
------ 富平县全年风向频率及最大风速图
------ 各风向年频率玖瑰图
------ 四季风向频率图
---- 第六节灾害性天气
---- 第七节物候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富平县水资源总量及分布表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三节水质
------ 富平县地下潜层水化学类型地域分布表
-- 第五章土壤
---- 富平县各类土壤面积及分类系统表
---- 富平县土壤分布图
---- 第一节淤土
---- 第二节垆土
---- 第三节黄土性土
---- 第四节其它土壤
---- 第五节土壤养分
------ 富平县土壤耕层(0~20厘米)养分含量表
-- 第六章植被
---- 第一节自然植被
---- 第二节人工植被
-- 第七章动物
---- 第一节野生动物
---- 第二节饲养动物
第四编自然灾异
-- 第一章主要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水灾
---- 第三节雹灾
-- 第二章其它灾害
---- 第一节风灾
---- 第二节霜冻
---- 第三节滑坡
-- 第三章地震灾害
-- 第四章瘟疫与虫害
---- 第一节瘟疫
---- 第二节虫害
-- 第五章特异现象
第五编人口
-- 第一章人口源流
---- 富平县明、清、民国各代人口表
-- 第二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数量
------ 富平县历年户数与人口表 (1949-1990)
------ 富平县1949~1989年人口环比发展速度
---- 第二节分布
------ 1937~1990年7月1日各乡镇部分年份人口
---- 第三节密度
------ 富平县历年人口密度 (1949~1990)
------ 富平县分区人口密度 (各年7月1日零时)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年龄
------ 富平县人口年龄变化表
------ 桑德巴尔模式
------ 人口年龄分类表
------ 富平县1953年7月1日人口年龄结构表
------ 富平县1964年7月1日人口年龄结构表
------ 富平县1982年7月1日人口年龄结构表
------ 富平县1990年7月1日人口年龄结构表
---- 第二节性别
------ 1949~1990年历年人口性别构成
------ 年龄组性比例表
---- 第三节文化
------ 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
------ 不同文化程度分行业人口
------ 不同文化程度分职业人口
------ 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性比例
---- 第四节职业
------ 各行业人口数
------ 各种职业人口数
---- 第五节民族
------ 各民族人口变化情况表
-- 第四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富平县1949~1989年人口出生表
------ 富平县1949~1989年死亡人数及死亡率统计表
------ 富平县死亡人口听年龄分布状况
------ 1949~1989年人口自然增长统计表
---- 第二节机械变动
------ 部分年份人口机械变动统计表
---- 第三节城乡变动
------ 富平县城乡人口变动情况表
-- 第五章人口管理
---- 第一节户籍编制
---- 第二节行政管理
---- 第三节人口普查
-- 第六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婚姻状况
---- 第二节家庭
-- 第七章人口控制
---- 富平县历年节育手术例数统计表
---- 1977~1989年计划生育情况统计表
---- 育龄妇女生育孩次分布
第六编农牧业
-- 第一章农业体制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富平县民国31年田租租额表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富平县土改后阶段成份划分情况表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农业
---- 第一节耕地
------ 富平县1949~1989年耕地面积统计表
------ 富平县耕地面积分类分布表
---- 第二节农业区划
---- 第三节耕作制度
---- 第四节粮、棉、油、蔬菜生产
---- 第五节植物保护
------ 富平县综合农业区划分区图
------ 富平县农作物分区布局现状图
-- 第三章畜牧业
---- 第一节畜禽种类及发展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饲料
------ 饲养
---- 第三节畜种繁育
------ 良种选育
------ 繁育体系及繁殖技术
---- 第四节疫病防治
------ 畜禽疫病
------ 防疫体系
------ 疫病防治
---- 第五节畜禽产品
------ 种类
------ 利用
---- 第六节特种畜禽
------ 奶山羊
------ 关中奶山羊
------ 秦川牛
------ 关中驴
---- 第七节畜牧业区划
-- 第四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种植业
---- 第二节养殖业
------ 富平县养殖业存栏数表
---- 第三节编织业
------ 苇编
------ 条编
---- 第四节作坊
---- 第五节其它副业
-- 第五章农业机械
---- 第一节机构与管理
------ 机构设置
------ 经营管理
------ 农机安全管理与监理
------ 农机队伍与培训
---- 第二节种类与应用
------ 耕作机械
-------- 富平县不同年份农业机械与粮食亩产关系表
------ 收获机械
------ 加工机械
------ 运输机械
------ 富平县1949~1989年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统计表
------ 1949~1989部分年份富平县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发展变化表
------ 富平县1949年~1989年畜禽年终存栏统计表
------ 富平县1952~1989年主要畜产品购、销统计表(一)
------ 富平县1952~1989年主要畜产品购、销统计表(二)
第七编林业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事业单位
---- 第二节生产部门
------ 国营苗圃
------ 国营林场
-- 第二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种类
------ 富平县1949~1989年部分年份林业资源分类面积统计表
------ 富平县1949~1989年部分年份有林地按起源分类面积统计表
------ 富平县1949年~1989年部分年份有林地按林种分类面积统计表
------ 富平县1949~1989年部分年份有林地按权属分类面积统计表
------ 富平县1975~1988年部分年份经济林按树种分类面积统计表
---- 第二节分布
------ 富平县1982年和1988年林业资源地域分布统计表
---- 第三节林产品
------ 富平县1949~1988年部分年份林木蓄积量统计表
------ 富平县林业区划分区图
-- 第三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富平县1951~1989年历年人工造林面积统计表
-- 第四章林木管护
---- 第一节权属
---- 第二节管护
-- 第五章科技推广
---- 第一节良种培育
---- 第二节新法栽植
---- 第三节病虫防治
第八编水利水保
-- 第一章灌溉工程
---- 第一节引水
------ 郑国渠横绝石川河工程遗址图
---- 第二节蓄水
------ 富平县小型水库概况
---- 第三节提水
------ 机井
-------- 富平县1960~1989年农用机井统计表
------ 抽水站
-------- 富平县水利工程现状图
------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工程
-- 第二章综合水利工程
---- 第一节农村供水
---- 第二节防汛治河
---- 第三节排水治碱
-- 第三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灌溉管理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四节投资管理
---- 第五节水资源管理
-- 第四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流失类型及分布
------ 水土流失变化对照表
------ 富平县水土流失面积分布表
---- 第二节农田治理
------ 1980~1989年农田治理累计表
---- 第三节小流域综合治理
------ 富平县水土流失分区图
---- 第四节引洪漫地
-- 第五章渔业
---- 第一节水域
---- 第二节鱼类资源
---- 第三节渔业生产
------ 富平县1971~1989年成鱼产量统计表
-- 第六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基层单位
------ 水利勘测设计队
------ 水利管理站
------ 水土保持工作站
------ 水产工作站
------ 石川河管理处
------ 温泉河管理处
------ 赵氏河管理处
------ 石川河管理总站
------ 水利机械厂
------ 水电物资供销站
------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三节省、地驻富单位
------ 张桥抽水站
------ 惠家窑管理站(东干一站)
------ 宫里管理站(东干二站)
------ 曹村管理站(东干三站)
------ 庄里管理站
------ 觅子管理站
第九编工业
-- 第一章工业综述
---- 第一节演变
---- 第二节结构
------ 富平县主要工业企业一览表
-- 第二章工业生产
---- 第一节机械工业
---- 第二节建材工业
---- 第三节食品工业
---- 第四节化学工业
---- 第五节造纸工业
---- 第六节印刷工业
---- 第七节纺织工业
------ 棉花脱绒
------ 纺织工业
---- 第八节缝纫工业
---- 第九节煤炭工业
---- 第十节电子工业
---- 第十一节文化用品工业
-- 第三章工业技术
---- 第一节技术开发
---- 第二节技术改造
---- 第三节技术引进
---- 第四节名优产品
-- 第四章工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企业管理
-- 第五章电力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供电与管理
-- 第六章乡镇工业
---- 第一节规模
---- 第二节产品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节效益
------ 富平县独立核算、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
第十编交通 邮电
-- 第一章古道、驿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驿路
-- 第二章公路
---- 第一节线路
------ 1949年富平铁路、公路分布图
------ 1989年富平县主要公路一览表
------ 富平县各乡、镇主要支线道路一览表
---- 第二节桥梁
------ 富平县公路分布图
---- 第三节管理和养护
------ 富平公路管理段
------ 富平县公路管理站
---- 第四节运输
------ 早期运输
-------- 富平北部两门、西同等村(堡)养驮骡情况统计
------ 运输单位
------ 运输工具
------ 客货运输
-------- 富平县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运输户汽车拥有量统计表
---- 第五节运输管理
------ 管理机构
-------- 富平县公路、交通管理示意图
------ “三统管理”
------ 运输体制改革
------ 交通监理
-- 第三章铁路
---- 第一节线路
------ 咸铜线
-------- 咸铜铁路富平(段)站名、里程表
------ 西韩线
------ 梅七线
------ 西延线
-------- 1989年富平县过镜铁路统计表
---- 第二节车站及设施
---- 第三节运输管理
------ 咸铜铁路富平(段)各站客、货运输情况统计表
-- 第四章邮政电信
---- 第一节邮政
------ 富平县邮政局1921年成立时邮路图
------ 富平邮路增长情况统计表
------ 富平县部分年份邮政函件包裹业务统计表
---- 第二节电信
------ 线路
------ 设备
------ 业务
------ 资费
---- 第三节邮电管理
------ 邮电局、所
-------- 富平县邮电局、所配置图
------ 劳动组织
------ 财务管理
------ 邮电业务收入
第十一编商业
-- 第一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市场
---- 第二节集会
------ 富平县1951年各集市集人日期(农历)
------ 富平县1985年后各集市集会日期(农历)
---- 第三节集市贸易
-- 第二章私营及个体商业
-- 第三章供销商业
---- 第一节历史沿革
------ 富平县供销系统1989年县级机构设置情况表
---- 第二节民主管理
---- 第三节供应
---- 第四节购销
---- 第五节经营管理
------ 制度
------ 责任制
------ 经营效益
-- 第四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机构
------ 富平县1989年国营商业设置情况
---- 第二节网点
---- 第三节收购
---- 第四节销售
------ 富平县按计划分配工业品、副食品、农副土产品比例
---- 第五节对外贸易
---- 第六节经营管理
-- 第五章粮食油脂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收购
------ 公粮
------ 统购
---- 第三节供应
---- 第四节储运
---- 第五节油脂
---- 第六节经营管理
------ 计划管理
------ 议价经营
-- 第六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三节调整改革
-- 第七章名特食品
-- 富平县1949~1989年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机构、人员情况
-- 富平县1949~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一览表
-- 富平县1949~1989年主要消费品零售一览表(表一)
-- 富平县1949~1989年主要消费品零售一览表(表二)
-- 富平县1949~1989年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收购量一览表(表一)
-- 富平县1949~1989年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收购量一览表(表二)
第十二编财政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财政体制、预算管理
---- 第三节财政收入
------ 富平县历年财政预算内收入(1949~1989年)统计表
---- 第四节财政支出
------ 富平县历年财政支出情况表(1949~1989)
---- 第五节预算外资金管理
------ 富平县1983~1989年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表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制
---- 第三节工商税
------ 清光绪年间商税有课税
------ 民国时期税率分别为
-------- 富平县1949~1989年工商各税收情况表
-------- 富平县工商税主要项目税收情况表
---- 第四节农业税
------ 富平县(1949年~1989年)农业税收统计表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富平县历年现金收支与回笼投放情况表(1953~1989)
---- 第三节存款
------ 富平县建国后历年各项存款余额表
---- 第四节工商贷款
------ 富平县历年工商企业贷款余额表
---- 第五节农业贷款
------ 富平县1949~1989年农业贷款余额表
------ 富平县历年农村存款、放款余额表
---- 第六节信用合作
------ 富平县1954~1989年信用社合作社存款、放款余额表
---- 第七节固定资产贷款
---- 第八节保险、信托
------ 富平县保险公司1981~1989年保费理赔情况表
---- 第九节金银收兑
---- 第十节债券
第十三编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划编制
---- 第三节组织实施
-- 第二章统计
---- 第一节调查
---- 第二节服务
---- 第三节监督
-- 第三章物价
---- 第一节物价
------ 农产品价格
------ 工业品价格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物价补贴
------ 富平县粮食收购牌价表(1953~1985)
------ 富平县油料及棉、麻收购牌价表(1953~1985)
-- 第四章计量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计量制度
------ 计量器具制造
------ 计量器具管理
------ 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
-------- 民国28年~38年富平县度量衡使用表
-------- 富平县计量管理所计量标准器及配套仪表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五章审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审计
------ 富平县审计局1984~1989年审计情况表
------ 富平县审计局1984~1988年行业审计情况表
-- 第六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工商业登记
---- 第三节个体工商业管理
---- 第四节经济监督
-- 第七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土地面积及利用
------ 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表
---- 第二节土地制度
---- 第三节土地开发
---- 第四节土地管理
------ 管理机构
------ 地籍地政管理
------ 土地监察
第十四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明代富平城池图
---- 清代富平城池图
---- 富平县城现状图
---- 第一节城廓变迁
---- 第二节市政建设
---- 第三节城区用水
---- 第四节城区绿化
---- 第五节公共卫生
-- 第二章县城建筑
---- 第一节机关建筑
------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楼
------ 县委办公楼
------ 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公安局办公大楼
------ 县广播电视局大楼
------ 退休职工活动中心楼
------ 富平县委党校
---- 第二节卫生建筑
------ 县医院
------ 县卫生防疫站
---- 第三节文化福利建筑
------ 电影院
------ 县招待所
------ 县殡葬管理所
---- 第四节工业建筑
------ 陕西省手扶拖拉机制造厂
------ 渭南地区富平化工厂
------ 富平县乳品二厂
------ 国营长富电子器件联合制造厂
------ 富平氮肥厂
------ 县造纸厂
------ 陕西压延设备厂
---- 第五节商业建筑
------ 综合大市场
------ 县物资局大楼
------ 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大楼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私房改造
---- 第二节公房建设
-- 第四章集镇乡村建设
---- 第一节建制镇
---- 第二节集镇
---- 第三节乡村建设
-- 第五章设计施工
---- 第一节勘察设计
---- 第二节建工队伍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三废”治理
第十五编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富平县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 1949年10月至1989年12月中共富平县委机构沿革表
------ 中共富平县委基层党组织党员择年统计表(1949——1989年)
---- 第三节中心工作
---- 第四节宣传教育
---- 第五节干部培训
---- 第六节统一战线
---- 第七节纪律检查
-- 第二章国民党、三青团
---- 第一节国民党
---- 第二节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历届政治协商会议
-- 第四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中国民主同盟富平县支部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富平县小组
---- 第三节中国民主建国会富平县支部
---- 第四节中国民主促进会富平支部
-- 第五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农民协会
---- 第三节贫下中农协会
---- 第四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五节少年组织
---- 第六节妇女组织
---- 第七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八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第十六编政权
-- 第一章建国前的县政权
---- 第一节县衙、县政府
------ 民国后期(1947—1948年)富平县政府组织序列表
------ 民国后期(1947~1948)富平县政府组织情况表
---- 第二节参议会、议员及“国大”代表选举
-- 第二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选举
---- 第三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富平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情况一览表
-- 第三章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节基层组织
---- 第四节监察
---- 第五节信访
------ 机构
------ 信访接待
------ 信访处理
-------- 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情况表(1980~1989)
-------- 中央、省、地、县、立案和查处结案数统计表(1980~1989)
---- 第六节档案
------ 机构
------ 档案存放
------ 档案收集
------ 档案馆藏
------ 档案利用
第十七编民政与人事劳动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优抚安置
---- 第三节灾贫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福利事业
------ 社会募捐
------ 收容遣送
---- 第五节殡葬管理
---- 第六节移民和居民安置
------ 移民安置
------ 居民安置
-- 第二章人事劳动
---- 第一节人事管理
------ 管理机构
------ 干部录用
------ 人事管理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劳动工资
---- 第四节劳动保护
第十八编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社会治安
------ 剿匪肃特
------ 镇压反革命
------ 取缔反动会道门
------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 群众性治安保卫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看守管理
---- 第五节消防
---- 第六节交通警察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刑事检察
---- 第二节法纪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法院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审判制度
---- 第三节刑事审判
---- 第四节民事审判
---- 第五节经济审判
------ 富平县人民法院1978~1989年结案情况统计表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教育
---- 第二节调解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律师
第十九编军事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兵役机构
---- 第二节人民武装机构
---- 第三节人民武装委员会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卫所制、八旗兵
---- 第二节国民兵制
------ 富平县征拨壮丁统计表<民国29年(1940)至民国32年(1943)>
---- 第三节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富平县历年征兵招飞数额表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城守营
---- 第二节国民兵团
------ 机构
------ 编制
------ 训练
---- 第三节其它地方武装
------ 乡联民团
------ 义勇壮丁队
------ 军警联合稽查处
------ 民众自卫大队
-- 第四章游击队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武装斗争
------ 伏击敌运输车队
------ 黄泥洼之战
------ 文王山麓突围战
------ 袭击老庙乡公所
------ 奇袭薛镇乡公所
------ 攻打陈炉镇
------ 摧毁底店保公所
------ 围歼警备营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战备训练
---- 第三节预备役
---- 第四节武器管理
---- 第五节政治教育与文明建设
---- 第六节以劳养武
-- 第六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防空工事
---- 第三节“三防”教育
-- 第七章驻军
---- 第一节古代驻军
---- 第二节民国驻军
---- 第三节当代驻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84967部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84528部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84853部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512部队
-- 第八章军征、支前
---- 第一节抗日战争期间的军征支前活动
---- 第二节解放战争期间的军征支前活动
---- 第三节抗美援朝期间的军征支前活动
---- 第四节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的军征支前活动
-- 第九章重要兵事纪略
---- 第一节美原之战
---- 第二节宋金富平之战
---- 第三节“逐陆”纪实
---- 第四节抗击“麻军”
---- 第五节红二方面军在富平
---- 第六节康庄战役
---- 第七节解放富平
---- 杨崇本、朱全忠富平美原之战示意图
---- 宋、金富平之战示意图
---- 富平县康庄战役示意要图
第二十编教育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教学研究
-- 第二章私塾、县学
---- 第一节私塾、义学
---- 第二节县学、书院
-- 第三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学前班
-- 第四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学生
------ 富平县部分年份学校学生座标示意图(建国后)
------ 富平县1985年乡镇中心小学一览表
------ 富平县1949年~1989年小学发展情况表
---- 第二节学制、课程
---- 第三节教学、管理
------ 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
-- 第五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学生
------ 富平县1985年中等学校一览表
------ 富平县1949~1989普通中学学校、学生统计表
---- 第二节学制、课程
---- 第三节教学、管理
---- 第四节人材输送
------ 富平县1977~1989年高校、中专、民办教师、初中专(师)录取新生统计表
-- 第六章专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教育
---- 第二节职业教育
-- 第七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除文盲
---- 第二节农民教育
---- 第三节职工教育
---- 第四节干部教育
-- 第八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待遇
-- 第九章教育改革
---- 第一节教学改革
---- 第二节电化教学
-- 第十章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经费
------ 富平县民国26年(1937)教育经费预算情况表
------ 富平县1953~1989年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 富平县民国31年(1942)教育款产概况一览表
------ 民国30年至33年(1941~1944)筹建富平县立中学私人捐款名单及金额
------ 1988~1989年各乡镇集资办学资金统计表
------ 集资万元以上的个人登记表
------ 捐资千元以上的个人登记表(80名)
---- 第二节校舍与设备
------ 校舍
-------- 富平县1989年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统计表
------ 设备
-- 第十一章勤工俭学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业务
---- 第三节效益
------ 1984年勤工俭学收入分配情况表
第二十一编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图书馆
------ 富平县图书馆藏善本古籍
------ 富平县立诚中学茂善本古籍
---- 第二节民众教育馆
---- 第三节文化馆
---- 第四节乡镇文化站
-- 第二章图书发行
---- 第一节私营书店
---- 第二节新华书店
------ 富平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年度统计表
---- 第三节农村图书发行
-- 第三章文学创作
---- 第一节诗词
---- 第二节散文小说
---- 第三节民间故事
---- 第四节歌谣
-- 第四章戏剧
---- 第一节剧种
------ 秦腔
------ 阿宫腔
------ 碗碗腔
------ 迷胡剧
------ 秧歌剧
---- 第二节剧目
---- 第三节剧团
---- 第四节剧校
-- 第五章民间艺术
---- 第一节绘画、书法、摄影
------ 绘画
------ 书法
------ 摄影
---- 第二节社火
---- 第三节曲艺
---- 第四节工艺美术
-- 第六章广播、报刊
---- 第一节广播
------ 富平县广播站机房设备(控制、电源)情况表
---- 第二节报刊
------ 1988~1989年度获奖新闻作品录
------ 富平县邮电局部分年份报刊发行统计表
-- 第七章电影电视
---- 第一节电影放映
------ 1983~1989年电影发行放映情况表
---- 第二节电视
-- 第八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三节科学普及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第九章著述目录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第二十二编文物
-- 第一章革命文物
---- 第一节纪念地
------ 自治社故址——石门庙
------ 倒袁捉陆故址——富平县老城
------ 平定联农民协会故址——洪水乡北部
------ 中共地下县委会议故址——仁张村大庙
------ 农民夜校故址——文王庙
------ 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中心故址——莲湖学校
------ 红军练兵场故址——文昌嘴
------ 歼灭反动武装地点——老卢沟
------ 渭北根据地接待站故址——明道学校
------ 渭北根据地接待站故址——米家窑
------ 渭北根据地交通站故址——上石桥村
------ 炸毁咸铜铁路桥梁旧址——文昌桥
------ 康庄战役战场
------ 农民交农汇聚点旧址——炭村张家堡大庙
------ 农民交农汇聚点旧址——索村大庙
------ 渭北革命根据地
------ 红二方面军驻地——庄里镇
------ 渭北根据地交通站故址——梅家坪火车站
------ 纪念“五一”运动大会故址——庄里镇西河滩
------ 八路军抗日誓师会址——齐村乡永安村西南原
---- 第二节纪念建筑
------ 望湖楼
------ 立诚学校
---- 第三节烈士陵园
------ 辛亥、丙辰两战役阵亡烈士陵园
------ 张义安墓园
------ 康庄战斗殉难烈士陵园
------ 钱鼎墓
---- 第四节碑石文献
------ 悼张义安诗刻石字版
------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牌
------ 立诚学校建校宗旨石刻字版
-------- 附图
------ 红六军团借粮收据
------ 筹粮奖励锦旗
-------- 附图
-- 第二章古遗址
---- 第一节文化遗址
---- 第二节仓廒遗址
---- 第三节祠庙遗址
------ 华阳庙
------ 薄太后下庙
------ 赤眉庙
------ 孙思邈庙
------ 李光弼祠
------ 张(纟冘)祠
------ 杨爵祠
------ 孙丕扬祠
------ 张青云祠
------ 坛山安众寺
------ 万斛寺
------ 邑山寺
------ 宝峰寺
------ 圣佛寺
------ 灵荐寺
------ 大云寺
------ 全真寺
------ 广严寺
------ 铁佛寺
------ 慈云院
------ 宝峰禅院
------ 大雄寺
------ 定国寺
------ 妙觉寺
------ 元和观
------ 长春观
---- 第四节其它遗址
------ 后秦姚兴离宫
------ 镜波园
------ 八角井
------ 方井
-- 第三章古建筑
---- 第一节庙宇
---- 第二节古塔
------ 圣佛寺唐塔
------ 法源寺唐塔
------ 万斛寺唐塔
-- 第四章古墓葬
---- 第一节帝王陵
------ 西汉万年陵
------ 西魏文帝永陵
------ 北周文帝成陵
------ 唐中宗定陵
------ 唐代宗元陵
------ 唐顺宗丰陵
------ 唐文宗章陵
------ 唐懿宗简陵
------ 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墓群
-------- 唐李渊献陵(当地称沙冢陵)
-------- 彭王李元则墓
-------- 襄邑王李神符墓
-------- 虢王李凤暨刘妃合葬墓
-------- 房陵大长公主墓
-------- 淮南大长公主与附马封言道合葬墓
-------- 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附葬墓群位置略图
---- 第二节历代名人墓葬
------ 秦王翦墓
------ 秦王贲墓
------ 汉赤眉大王冢
------ 唐李光弼、李光进墓
------ 唐符令奇、符璘墓
------ 唐梁悦墓
------ 唐韩仲良墓
------ 五代楚国李彦温墓
------ 金李兴墓
------ 金徒单镒墓
------ 金乌古伦速可墓
------ 元赵信墓
------ 元张敏墓
------ 明张(纟冘)墓
------ 明杨爵墓
------ 明李恕墓
------ 明李宗枢墓
------ 明孙丕扬墓
------ 明朱国栋墓
------ 清朱廷璟墓
------ 清赵兆麟墓
------ 清袁廓宇墓
------ 清李因笃墓
------ 清张青云墓
------ 民国焦子静墓
------ 民国张鹏一墓
-- 第五章石刻
---- 第一节城署、书院碑
------ 新立王寮村例碑
------ 古城序碑
------ 大顺永昌碑
------ 古薛镇碑
------ 创建频阳书院并补修美原镇碑
---- 第二节泉渠碑
------ 美原神泉诗序碑
------ 金涌泉碑
------ 永润里广济渠碑记
------ 美原神泉诗序碑局部拓片
------ 怀德渠碑
------ 永丰、广泽二渠定案碑
------ 永兴渠碑记
------ 广济渠碑记
------ 永丰渠碑
------ 大、小白马渠记碑
------ 广惠渠碑
------ 怀德渠南北两渠分水记碑
------ 莱公渠碑
------ 立夏渠碑
------ 万盛渠碑
------ 予玉桥断案碑
------ 重修顺阳渠碑
------ 重修广惠渠碑
------ 正阳渠碑
------ 重修荆带渠碑
------ 圃田渠水规碑
------ 荆瑞渠创修碑
------ 富平县舆地图碑
---- 第三节桥梁碑
------ 温惠石桥碑
------ 太白桥碑
------ 创修中桥石碣
------ 创修东济桥记碑
------ 重修三条沟石桥碑
------ 重修三条沟继述桥碑
------ 重修三条沟继述桥碑
------ 创修老虎桥碑
------ 重修老虎桥碑
------ 重修青龙桥碑
------ 重修东济桥碑
---- 第四节学校碑
------ 创立长春学舍碑
------ 创修屏阳学校记碑
------ 薛镇小学建校捐献题名碑
------ 井勿幕捐资助学纪念碑
------ 建修南坪村小学碑
------ 创建明道学校纪念碑
---- 第五节祠庙碑
------ 成道幽玄碑
------ 后周太祖文皇帝庙碑(残)
------ 重修全道观碑
------ 坛山安众寺记碑、北魏正光造碑
------ 重修频阳庙碑记
------ 灵感寺碑
------ 吕当镇妙觉寺铭并序
------ 慈云院记碑
------ 新修玉泉禅院碑
------ 耀州富平县普宁寺碑
------ 坛山安众寺记碑局部拓片
------ 宝峰禅院碑记
------ 重修宝峰寺碑记
------ 重修长春观碑
------ 重修显圣庙碑
------ 重修罗汉院碑
------ 重修灵荐寺碑
------ 修灵济显圣王祠碑
------ 大悲院观音菩萨碑
------ 重修显庆寺碑
------ 重修关王庙玉皇阁记碑
------ 重修圣母庙记碑
------ 重修文庙碑
------ 整修文庙字版
------ 孝子梁悦祠碑
------ 唐李光弼祠堂记碑
------ 杨爵祠堂记碑
---- 第六节经幢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 永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铭
------ 般若波罗密经幢
------ 尚书经幢
---- 第七节造像
------ 千佛像
------ 永熙造像
------ 北周造像
------ 保定造像
------ 北朝造像
------ 孔子石像
------ 关羽、关平、周仓石像
---- 第八节造像碑
------ 审广造像碑
-------- 审广造像碑背面局部拓片
------ 李苏造像碑
------ 西魏富平令锜氏造像题名碑
------ 西魏富平县主尊锜马仁家属造像题名碑
------ 大统造像碑
------ 隋蒙钟拔造像碑
------ 隋(矛孟)氏造像碑
------ 隋比丘造像题名碑
---- 第九节墓碑、墓志
------ 《观身经》、《永仙观碑》、《田尊师德行颂》一石三文
------ “凤翔千仞”碣
------ 张振海德教碣
------ 王树章碑
------ 杨孺人节孝碑
------ 邵力子德政碑
------ 信义千秋碑
------ 韩仲良墓碑
------ 李光弼神道碑
------ 唐义阳郡王符璘碑
-------- 唐符璘碑局部拓片
------ 赵信墓碑
------ 明故资政大夫吏部尚书张(纟冘)墓碑
------ 杨爵墓碑、诰命碑
------ 唐故彭国太妃王氏墓志
------ 唐故房陵大长公主墓志
------ 唐故虢王李凤墓志
------ 唐故虢王妃刘氏墓志
------ 唐故淮南大长公主墓志
------ 清故张青云墓志
------ 节孝胡母吴太孺人墓志
------ 胡太公墓志铭
-- 第六章散存文物
---- 第一节绘图
------ 《富平县区保总图》
------ 《富平县全图》
---- 第二节帖册、拓片
---- 第三节器物
------ 石器
------ 陶器
------ 瓦器
------ 铁器
------ 铜器
------ 瓷器
------ 金银珠玉器
---- 第四节其它古迹
------ 陨石
------ 铁佛像
------ 铁观音像
------ 铁铸像
------ 铜造像
------ 唐画壁拓摹稿
------ 加封孙丕扬夫妻诰命(圣旨)
------ 李自成军小黄旗
------ 清光绪《富平县志》刻版
------ 富平治城全景照片
------ 勾龙村安党渠序
------ 永买“耀州梁家滩泉水文约”照片
---- 第五节文物保护
------ 富平县重点文物分布图
第二十三编体育
-- 第一章体育行政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体育设施
-- 第二章人材培养
---- 第一节运动员
---- 第二节教练、裁判员
---- 第三节人材输出
-- 第三章体育活动
---- 第一节幼儿体育
---- 第二节青少年体育
---- 第三节成人体育
---- 第四节老年人体育
-- 第四章体育比赛
---- 第一节武术
---- 第二节田经
---- 第三节球类
---- 第四节其它
------ 体操
------ 棋类
------ 射击
------ 通讯
------ 信鸽
------ 富平县少年儿童田径运动最高成绩(1965~1986)
第二十四编卫生
-- 第一章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疗单位
-- 第二章医疗设备
---- 第一节器械
---- 第二节病床
-- 第三章医生
---- 第一节医护人员
---- 第二节医术
-- 第四章防疫保健
---- 第一节疫病防治
------ 传染病
------ 地方病
---- 第二节卫生保健
------ 劳动卫生
------ 食品卫生
------ 学校卫生
------ 妇幼卫生
------ 爱国卫生
-- 第五章药品
---- 第一节中药
---- 第二节西药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富平县中药材分布区域示意图
---- 第四节“恒心堂”药店
第二十五编社会风俗
-- 第一章婚姻、生育
---- 第一节婚姻
------ 订婚
------ 结婚
------ 招赘(也叫招上门女婿)
------ 寡妇改嫁
------ 离婚
---- 第二节生育
-- 第二章寿诞、丧葬
---- 第一节祝寿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章祭祀
---- 第一节祭祖
---- 第二节祀神
-- 第四章生活习俗
---- 第一节服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居住
---- 第四节行旅
-- 第五章传统节日
---- 春节
---- 清明
---- 端午
---- 中秋
---- 重阳
-- 第六章道德风尚
---- 第一节扶贫帮困助人为乐
---- 第二节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 第三节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 第七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五节伊斯兰教
-- 第八章姓氏
第二十六编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富平话的声韵调
---- 第二节富平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表
---- 第三节富平话跟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
------ 声母对应规律
------ 韵母对应规律
------ 声调对应规律
-------- 附表
-- 第二章分类词表
-- 第三章谚语
-- 第四章语法特点
第二十七编人物
-- 第一章传记
---- 王翦
---- 张(纟冘)
---- 杨爵
---- 杨丕扬
---- 李因笃
---- 张青云
---- 赵致祺
---- 武淑
---- 张鹏一
---- 焦子静
---- 李介民
---- 景志伊
---- 赵杰民
---- 武秋泉
---- 刘守中
---- 高培支
---- 王绍猷
---- 景岩徵
---- 马亚时
---- 杨杰
---- 王珏
---- 张义安
---- 冯子明
---- 胡笠僧
---- 刘雨三
---- 王愚若
---- 段天焕
---- 邹均(邹钧、邹遵)
---- 杨玉亭
---- 刘茀祺
---- 赵宗润
---- 韩崇正
---- 党维榕
---- 宋文海
---- 田益荣
---- 田世昌
---- 张少林
---- 胡景铎
---- 武梦名
---- 石嘉植
---- 邵小莉
---- 鲁建荣
-- 第二章英烈名录
-- 第三章先进模范人物
-- 第四章外地县籍工作人员名录
-- 第五章本县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附录
-- 一、《富平县志》纂修始未
-- 二、遗文选辑
-- 三、建国后重要文件摘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