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平潭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2000年10月
目录
平潭县志
图片
--
平潭县城一瞥
--
平潭龙凤头海滨浴场
--
平潭县城夜景
--
平潭县政区图
--
平潭县城区图
--
平潭县地形图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为福建省工业品展览平潭展厅剪彩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炳乾参观平潭资源馆
--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视察平潭东澳深水码头
--
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上将视察平潭海防
--
省委书记贾庆林视察平潭芦洋蔬菜基地
--
省长贺国强视察平潭竹屿口
--
省长贺国强视察平潭海军基地
--
省、市、县领导陈明义、赵学敏、翁福琳、施能柏、陈承国看望平潭老同志
--
省委副书记赵学敏视察钟门网箱养鱼
--
2000年5月16日省委副书记何少川、市委书记何立峰视察平潭龙凤头海滨
--
1997年副省长施性谋视察芦洋农场
--
东澳港——国家一级渔港、台轮停泊点
--
太平洋牡蛎养殖
--
牡蛎养殖场
--
平潭渔村
--
观音澳渔港
--
海带丰收
--
网箱养殖
--
北厝淡水养鳗场
--
龙虾
--
龟足
--
对虾
--
文蛤
--
虾蛄
--
青衣螺
--
天然牧场
--
花生
--
西瓜
--
福桔
--
田园曲
--
平潭水仙花
--
平潭水仙花荣获1992年香港花卉展览最佳展品奖
--
芦洋埔万亩农田——平潭农业经济作物基地
--
绿色屏障
--
防护林带
--
火烧港围垦工程
--
1995年平潭县获国家绿化委授予“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图为防护林
--
兴修水利
--
中、比合作建设的4×2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
--
潮汐电站
--
驻岛部队援建110千伏电缆施工现场
--
中国标准砂厂
--
硅砂矿
--
福州市内燃机配件厂车间一角
--
平潭县盐场产品多次获省部优产品、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
--
中外合资金富琳食品有限公司产品1998年被评为福州市名牌产品
--
平潭县贝雕工艺厂女工在制作
--
牛山岛国际航标灯塔
--
苏澳港是大然的避风良港,素有“船舶都会”之称
--
轮渡码头
--
娘宫轮渡码头
--
竹屿码头一角
--
金井5000吨级货运码头
--
电信大楼
--
营业大厅
--
程控电话机房
--
微波天线
--
邮政大楼
--
进城路
--
海坛路
--
平潭旧街景
--
海滨路
--
1956年对私改造游行队伍
--
货郎车下乡
--
百货商场一角
--
海坛商业城
--
超级市场
--
城关农贸市场
--
1943年至1949年8月福建省银行平潭县办事处旧址(潭城镇南街29号)
--
中国银行平潭支行办公大楼
--
营业厅
--
中国工商银行平潭县支行
--
中国农业银行平潭县支行
--
中国建设银行平潭县支行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平潭县支公司
--
建行平潭县支行贷款支持旧城改造工程
--
平潭县公证处
--
海关大楼
--
99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暨海峡科技文化博览会平潭县领导与外商合影
--
99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平潭项目招商会
--
县委书记、县长施能柏出席会议并讲话
--
1997年平潭县财政工作会议会场
--
税法宣传
--
对台贸易企业——海坛通商行
--
中共平潭县委工作会议会场
--
平潭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会场
--
平潭县十三届政府2000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场
--
2000年7月第十次全国海岛市县(区)长联席会议在平潭召开
--
政协平潭县六届一次会议召开。图为大会主席台
--
解放战争时期玉屿村人民游击根据地防御工事之一——碉堡
--
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平潭人民集会反对使用原子武器
--
海防哨兵在巡逻
--
1945年2月平潭县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利品——日舰胜浦丸号
--
屹立于平潭将军山的’96三军联合作战演习纪念碑
--
1996年3月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和128位将军在平潭将军山检阅海陆空三军演习
--
1997年1月15日平潭县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
驻岛海军官兵参加兴修水利
--
县领导欢送平潭退伍战士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404部队拨款1800万元支持平潭县发展生产
--
平潭县第一中学
--
平潭县城东小学
--
1997年12月闽剧《凤凰蛋》晋京演出
--
闽剧《天鹅宴》作者陈道贵、主演林友泉获文化部文华奖
--
县闽剧团演出剧照
--
演员林友泉剧照
--
平潭县医院
--
平潭县第五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会场
--
平潭县台湾同胞接待站
--
平潭县首届职工运动会入场式
--
1992年平潭县第二届运动会闭幕式
--
围棋国手聂卫平在平潭与棋友对弈
--
平潭建县八十周年万人踩街活动
--
王财明获全国第七届运动会拳击比赛第三名
--
2000年福建省帆板锦标赛在平潭举行
--
平潭壳丘头遗址
--
抗英民族英雄江继芸墓
--
仙人谷
--
海坛天神
--
三十六脚湖
--
王爷山观日
--
石牌洋
--
一片瓦
--
风动石
--
海蚀卵石
--
平潭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
翠园
--
恒融大饭店
--
保龄球馆
--
红岩海滨山庄
平潭县地方志编纂机构和《平潭县志》编审机构名单
--
一、平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二、《平谭县志》编辑室成员
--
三、《平潭县志》审稿验收机构成员
--
四、《平潭县志》分卷稿主要编写人员名单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政区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隶属沿革
----
第二节行政区划
--
第二章乡镇
----
第一节集镇
----
第二节乡村
卷二地理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岩石沉积物
----
第三节构造
----
第四节矿藏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势
----
第二节类型分布
--
第三章海域
----
第一节海峡海湾
----
第二节岛礁
----
第三节港澳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特征
----
第二节气象要素
----
第三节气象灾害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节陆地水文
----
第二节海域水文
--
第六章土壤与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卷三人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总量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变动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性别构成
----
第三节年龄构成
----
第四节职业构成
----
第五节文化构成
----
第六节姓氏构成
--
第三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节制生育
----
第二节晚婚晚育
----
第三节优生优育
--
第五章健康水平
----
第一节人口死亡率
----
第二节平均寿命
卷四渔业
--
第一章海域资源
----
第一节滩涂资源
----
第二节浅海资源
----
第三节近海资源
----
第四节海洋生物
--
第二章渔港
----
第一节自然避风港(澳)
----
第二节人工渔港
--
第三章渔船
----
第一节非机动渔船
----
第二节机动渔船
--
第四章海洋捕捞
----
第一节定置网作业
----
第二节围缯作业
----
第三节刺网作业
----
第四节钓具作业
----
第五节拖网作业
----
第六节其他作业
--
第五章水产养殖
----
第一节海水养殖
----
第二节淡水养殖
--
第六章体制与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渔政管理
----
第三节渔船管理
----
第四节滩涂发证
----
第五节渔场管理
卷五农业
--
第一章生产条件
----
第一节农业用地
----
第二节劳力
----
第三节生产工具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生产互助组
----
第四节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五节人民公社
----
第六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农田开发保护
----
第一节垦荒
----
第二节水土保持
----
第三节改造低产田
----
第四节建立农田保护区
--
第四章农作物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水果蔬菜
--
第五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耕作方式
----
第二节良种繁育
----
第三节肥料施用
----
第四节植物保护
--
第六章畜禽饲养
----
第一节选种培育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节饲料加工
----
第四节疫病防治
卷六林业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分布
----
第二节林地面积
----
第三节林木种类
----
第四节森林蓄积量
--
第二章山林权属
----
第一节山林权演变
----
第二节定权发证
--
第三章造林绿化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造林
----
第三节四旁绿化
----
第四节更新改造
----
第五节重点造林工程
----
第六节全民义务植树
--
第四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森林防火
----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依法治林
----
第四节林政管理
--
第五章林场
----
第一节国营林场
----
第二节集体林场
----
第三节个体林场
卷七海滩围垦
--
第一章竹屿口围垦
----
第一节海堤工程
----
第二节闭气工程
----
第三节滩内开发
--
第二章火烧港围垦
----
第一节海堤填筑
----
第二节闸门建造
----
第三节滩内开发
--
第三章幸福洋围垦
----
第一节围海筑堤
----
第二节闸门建造
----
第三节综合开发
--
第四章其他围垦
----
第一节远中洋围垦
----
第二节湾底围垦
----
第三节山门前围垦
----
第四节江楼围垦
卷八水利电力
--
第一章排涝工程
----
第一节平原排涝
----
第二节沙埔排涝
----
第三节海滩排涝
--
第二章蓄引水工程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第三章发电
----
第一节火力发电
----
第二节风力发电
----
第三节潮汐水力发电
--
第四章输变电
----
第一节榕福平输变电
----
第二节平原输变电
--
第五章供电
----
第一节城区供电
----
第二节乡镇供电
----
第三节小岛乡村供电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水利管理
----
第二节电力管理
卷九工业
--
第一章所有制
----
第一节国有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个体私营工业
----
第四节乡镇工业
----
第五节三资工业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制盐
----
第二节建材生产
----
第三节船舶渔具修造
----
第四节粮油食品加工
----
第五节水产品加工
----
第六节酿酒
----
第七节盐卤化工
----
第八节染织
----
第九节印刷
----
第十节机电
----
第十一节五金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划管理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四节质量管理
----
第五节财务管理
卷十交通
--
第一章陆路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桥梁
--
第二章水路
----
第一节航线
----
第二节码头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陆路运输
----
第二节海上运输
----
第三节搬运
--
第四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运输市场管理
----
第二节渡口船舶管理
----
第三节机动车辆管理
卷十一邮电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邮政局
----
第二节电信局
----
第三节邮电局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
----
第二节邮件
----
第三节机要通信
----
第四节报刊发行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队伍管理
----
第二节业务管理
卷十二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街道建设
----
第二节房屋建设
----
第三节公共设施
--
第二章乡镇建设
----
第一节交通建设
----
第二节公共事业建设
----
第三节住宅建设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企业
----
第二节建筑设计
----
第三节施工技术
----
第四节工程管理
--
第四章房产管理
----
第一节产权管理
----
第二节建房审批
----
第三节房屋普查
----
第四节房地产开发
--
第五章规划
----
第一节城区总体规划
----
第二节村镇建设规划
----
第三节规划管理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治理
卷十三国内贸易
--
第一章所有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网点
----
第一节商业街
----
第二节集市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生产资料购销
----
第二节生活资料供应
----
第三节水产品购销
----
第四节军需供应
--
第四章粮油经营
----
第一节粮油统购
----
第二节粮油统销
--
第五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储运管理
----
第二节经营管理
卷十四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章出口商品
----
第一节基地建设
----
第二节商品结构
--
第二章经济协作
----
第一节劳务合作
----
第二节良种引进
----
第三节设备引进
----
第四节招商引资
----
第五节大桥合作项目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经营管理
----
第二节口岸管理
卷十五财政
--
第一章财政体制
----
第一节县级财政体制
----
第二节乡镇财政体制
--
第二章财政收入
----
第一节农业税收入
----
第二节工商税收入
----
第三节企业收入
----
第四节其他收入
----
第五节专项收入
----
第六节上级补助收入
----
第七节预算外收入
--
第三章财政支出
----
第一节经济建设支出
----
第二节社会事业支出
----
第三节行政管理支出
----
第四节社会福利支出
----
第五节其他支出
----
第六节上解支出
----
第七节预算外支出
--
第四章财政管理
----
第一节财务管理
----
第二节审计监督
----
第三节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卷十六税务
--
第一章税制
----
第一节民国时期税捐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制
--
第二章税种
----
第一节流转税
----
第二节所得税
----
第三节特定目的税
----
第四节行为和财产税
----
第五节资源税
--
第三章基金规费
----
第一节基金
----
第二节规费
--
第四章税务管理
----
第一节稽征管理
----
第二节国营企业利润监交
----
第三节税收会计管理
----
第四节票证管理
卷十七金融
--
第一章货币流通
----
第一节货币投放
----
第二节货币回笼
--
第二章机构
----
第一节当铺钱庄
----
第二节金库办事处
----
第三节银行
----
第四节信用社
----
第五节保险公司
--
第三章业务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贷款
----
第三节结算
----
第四节信托
----
第五节侨汇
----
第六节债券发行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险种
----
第二节理赔
--
第五章民间借贷
----
第一节高利贷
----
第二节民间标会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信贷管理
----
第二节金银管理
----
第三节账户管理
----
第四节现金管理
----
第五节基建资金管理
卷十八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三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
第四节物资管理
----
第五节矿产资源管理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报表
----
第二节统计调查
--
第三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财务收支审计
----
第二节专项审计
----
第三节审计调查
----
第四节内部与社会审计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商标管理
----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缉私
--
第五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价格演变
----
第二节价格调整
----
第三节商品比价
----
第四节价格补贴
----
第五节物价督查
--
第六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七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地籍管理
----
第二节用地管理
卷十九政党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平潭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的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四节组织建设
----
第五节宣传教育
----
第六节统战工作
----
第七节纪律检查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平潭地方组织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活动
卷二十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人民代表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县人大常委会主要活动
--
第二章清至民国时期衙署、政府
----
第一节海防厅
----
第二节县政府
----
第三节施政纪略
--
第三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务纪要
--
第四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历届委员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卷二十一社会团体
--
第一章工人团体
----
第一节教育会
----
第二节平潭民船公会
----
第三节总工会
--
第二章农民团体
----
第一节农会
----
第二节渔会
----
第三节贫下中农协会
--
第三章青少年团体
----
第一节五四青年会
----
第二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少年先锋队
--
第四章妇女团体
----
第一节妇女会
----
第二节妇女联合会
--
第五章工商团体
----
第一节商会
----
第二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三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六章归侨团体
----
第一节海外华侨公会
----
第二节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七章其他团体
----
第一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三节计划生育协会
----
第四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卷二十二军事
--
第一章武装部队
----
第一节地方武装
----
第二节驻军
--
第二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政治教育
----
第三节军训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募兵制
----
第二节征兵制
----
第三节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第四章防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海防设施
----
第三节支前备战
----
第四节军民联防
--
第五章兵事纪略
----
第一节抗倭战事
----
第二节海坛海战
----
第三节抗日战事
----
第四节中正堂战斗
----
第五节解放平潭战斗
----
第六节平息大刀会暴动
卷二十三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剿匪肃特
----
第三节镇压反革命
----
第四节镇压大刀会暴动
----
第五节治安
----
第六节刑事侦察
----
第七节户籍管理
----
第八节消防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法律公证
----
第三节律师事务
----
第四节基层司法行政
卷二十四民政
--
第一章拥军优属
----
第一节支前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褒扬烈士
--
第二章复退军人安置
----
第一节接收
----
第二节安置
--
第三章救灾扶贫
----
第一节救济
----
第二节扶贫
--
第四章社会保障
----
第一节社会福利
----
第二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五章扶持老区
----
第一节老区分布
----
第二节老区建设
--
第六章其他民政事务
----
第一节社团登记管理
----
第二节地名普查
----
第三节少数民族事务
----
第四节婚姻登记
----
第五节殡葬管理
卷二十五劳动人事
--
第一章工人管理
----
第一节工人队伍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用工形式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二章干部管理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二节人员编制
----
第三节干部调配
----
第四节职称评聘
--
第三章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第一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二节就业安置
--
第四章工资福利保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福利
----
第三节劳动保险
--
第四章离退休与退职
----
第一节退休
----
第二节离休
----
第三节退职
卷二十六华侨台湾事务
--
第一章华侨
----
第一节分布
----
第二节从业
----
第三节社团组织
----
第四节支持家乡建设
----
第五节侨务
--
第二章台湾事务
----
第一节台轮停泊点建设
----
第二节经贸活动
----
第三节科技文化交流
----
第四节接待服务
----
第五节落实政策
卷二十七科技
--
第一章机构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二章科技普及
----
第一节宣传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推广
----
第四节咨询
----
第五节科技示范
--
第三章科研成果
----
第一节新能源开发研究
----
第二节水产科研
----
第三节农林科研
----
第四节新产品研制
----
第五节环保科研
----
第六节地震测报
----
第七节获奖成果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职称评定
----
第二节成果管理
----
第三节经费管理
卷二十八教育
--
第一章私塾书院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书院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园(班)设置
----
第二节教养教学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设置
----
第二节学制课程
--
第四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设置
----
第二节学制课程
--
第五章中等专业职业教育
----
第一节专业教育
----
第二节职业教育
--
第六章业余教育
----
第一节扫盲教育
----
第二节技术教育
----
第三节电大教育
--
第七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培训
--
第八章经费设施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施
--
第九章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学籍管理
----
第三节招生管理
卷二十九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民间文学
----
第三节民间传统文艺
----
第四节业余文艺演出
----
第五节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地方戏曲
----
第一节闽剧
----
第二节词明戏
----
第三节评话
--
第三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诗文
----
第二节剧本话本
----
第三节音乐舞蹈
----
第四节书画摄影贝雕
--
第四章电影广播电视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五章图书报刊档案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报刊
----
第三节档案
--
第六章史志编纂
----
第一节文史资料征集
----
第二节党史资料征集
----
第三节地方志编纂
卷三十医疗卫生
--
第一章医疗防疫机构
----
第一节县医疗防疫机构
----
第二节乡村医疗机构
--
第二章卫生保健
----
第一节公共卫生
----
第二节保健
----
第三节计划免疫
--
第三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地方病防治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慢性病防治
--
第四章医疗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护理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医政管理
----
第二节药政管理
----
第三节公费医疗管理
卷三十一体育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渔农民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
第二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教学
----
第二节达标锻炼
----
第三节业余训练
--
第三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县级竞赛
----
第二节地市以上竞赛
----
第三节承办省、地(市)比赛
--
第四章队伍与设施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设施
卷三十二文物
--
第一章古遗址
----
第一节古文化遗址
----
第二节聚落遗址
----
第三节街市遗址
----
第四节海防遗址
----
第五节其他遗址
--
第二章墓葬
----
第一节古墓葬
----
第二节革命烈士墓
--
第三章古建筑
----
第一节寺庙
----
第二节教堂
----
第三节名人故居
----
第四节县署公廨
--
第四章石刻
----
第一节摩崖石刻
----
第二节碑刻
--
第五章文物保护
----
第一节普查
----
第二节保护
卷三十三旅游
--
第一章景观景区
----
第一节景观
----
第二节景区
--
第二章景区建设
----
第一节度假村
----
第二节交通游览设施
----
第三节导游服务
--
第三章开发保护
----
第一节普查
----
第二节规划
----
第三节保护
卷三十四宗教
--
第一章道教
----
第一节传人与发展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宫观
--
第二章佛教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寺院
--
第三章基督教
----
第一节传入与发展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教堂分布
--
第四章天主教
----
第一节传入与发展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教堂分布
--
第五章宗教管理
----
第一节落实政策
----
第二节场所管理
卷三十五风俗
--
第一章岁时习俗
----
第一节传统节日
----
第二节时令节日
--
第二章礼仪习俗
----
第一节婚嫁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喜庆
--
第三章生活习俗
----
第一节服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住宅
----
第四节用器
----
第五节行旅
----
第六节语言
--
第四章交际习俗
----
第一节称谓
----
第二节迎送礼节
----
第三节宴席礼节
----
第四节送礼
--
第五章禁忌迷信
----
第一节禁忌
----
第二节迷信
卷三十六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林杨
----
江继芸
----
詹功显
----
李健颐
----
刘尧宸
----
杨昌栋
----
罗仲若
----
刘贞辉
----
林珠光
----
林学德
----
高名凯
----
韩陵甫
----
刘伯华
----
林慕曾
----
卢祖恭
----
高 飞
----
翁绳金
----
周裕藩
----
曾焕乾
----
张纬荣
--
第二章人物传略
--
第三章人物表
--
第四章烈士英名录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