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突出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上不断限,下限定在2005年,个别事件延续到2008年或本志出版。内容贯串古今,详今略古,按横排竖写的原则,系统地记述洪濑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目录
封面
洪濑镇志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图片
--
洪濑镇区位分析图
--
洪濑镇政区图
--
洪濑镇域体系现状图
--
洪濑镇区示意图
--
1999年3月12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国家主席江泽民(前中)亲切接见金鹿日化集团总裁张华安
--
1998年8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左一)亲切接见空军大校苏世明
--
2006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左一)亲切会见全国人大代表、金鹿日化总裁张华安(右一)
--
1991年6月7日,福建省省长贾庆林(右)参加南晶针织时装(中国)有限公司开业典礼
--
1981年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前右一)视察雪峰寺
--
1988年3月,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在洪濑视察期间,为南晶公司题词
--
198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左)在香港会见民国时期《民锋报》主编张曙生(中)
--
1998年9月25日,福建省省长贺国强(第二行左一)莅临洪濑龙眼基地视察
--
2006年2月13日,著名历史学家、《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辑苏双碧(右)在洪濑会见《洪濑镇志》主编黄荣
--
1987年5月30日,福建省省长胡平(前排左一)、泉州市市长陈荣春(后排左一)视察洪濑城镇建设
--
2003年6月4日,福建省省长卢展工(中)、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右三)、南安市市长陈贻萍(右一)与香
--
2005年10月24日,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前),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左一),泉州市委常委、南安市委书
--
2001年4月30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家坤(右)、南安市委书记李建国为洪濑新大街揭牌
--
2006年1月17日,全国政协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原福建省委副书记何少川(右二)莅临足友体育用品公司
--
2006年3月24日,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前中)及随行领导亲临金凤凰家具邳州工业园视察
--
2002年4月17日,副省长刘德章(左二),在南安市委书记陈庆宗(左一)、市长陈贻萍(右二)陪同下到
--
2006年7月15日,泉州市市长朱明(右二)、南安市市长陈荣法(右一)、市政协主席黄永俊(左二)在镇
--
1990年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官员(右二、三)到洪濑考察芦荟生产基地
--
1990年10月,福建省省长王兆国(中)莅临洪濑调研农林业生产发展情况
--
2004年11月,商业部部长胡平(左二)在国际儒商学会成立10周年暨首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上为获奖作家
--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祖可(左)会见洪濑商会会长林育民
--
2008年5月,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宣传活动组委会为洪濑镇“中国童鞋之都”命名授牌,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刘真
--
2007年10月,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右)到洪濑调研童鞋生产企业
--
泉州市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廖小军(右)莅临洪濑民营企业调研
--
泉州市委常委、南安市委书记骆国清(右一)在听取洪濑镇党委书记洪文哲(中)的工作汇报
--
2007年8月,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长青(右)、南安市政府副市长李清安(左)到谯琉村调研村级文化
--
南安市市长陈荣法(左三)在洪濑镇党委书记洪文哲(左二)、镇长王卫东(左一)的陪同下视察洪濑工业区建设
--
2001年4月,省、市各级领导参加洪濑镇首届全国轻工业品交易会开幕式
--
1996年5月,洪濑镇组织文化拥军。图为驻军部队首长、部队新闻工作者与洪濑镇报道组主要成员一起
--
2004年10月,全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中)莅临侨联会关心指导
--
2005年11月8日,深圳市委副书记白天(右)视察瑞基实业公司
--
2009年3月10日,省教育厅副厅长杨辉(中)、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左二)一行视察侨建学校(洪濑
--
2008年12月,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贻伦(右二)视察洪濑捷通通讯器材专营店
--
2004年9月24日,全省乡镇商会工作在洪濑召开,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祖可(一排右六),泉州
--
2008年7月,新华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发树(中)与红毛(鸡爪)食品公司董事长徐浙江(右)一起
--
全国、省、泉州、南安各级领导关心洪濑侨联发展
--
2007年12月9日,泉州市泉南经济技术开发协会会长、原泉州市农委主任黄通兴(一排左三),泉洪分会会
--
2004年5月,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泉州市委主委陈立德(左二)与泉州、南安市两
--
2002年11月,南安市副市长陈益(左二)与返乡参加关心家乡建设的留美双博士戴安娜(右二)女士一起座
--
2008年11月25日,南安市副市长李清安(一排中)、市政协副主席谢连树(一排左四),与市镇有关领导
--
洪濑镇西林新村一角
--
洪濑镇东片区一角
--
洪濑镇旧桥头片区一角
--
洪濑镇洪南片区一角
--
洪濑镇金鹿片区一角
--
洪濑镇区一瞥
--
附图 奖状
--
洪濑镇党政机关大院
--
江滨花苑别墅区一角
--
三星级涉外酒店——金鹿大酒店
--
江滨夜景一瞥
--
美食街夜景一角
--
新桥头风景
--
寿险
--
财险
--
交警
--
地税
--
刑警
--
派出所
--
国税
--
医院
--
商会
--
电信
--
夜景工程
--
变电站
--
邮政
--
琉瑭大桥
--
汽车站
--
洪濑新大桥
--
杰诚大厦
--
担保公司
--
建行
--
农业银行
--
工行
--
农村合作银行
--
瑞基广场
--
鑫发大厦
--
中行
--
侨联大厦
--
鞋业
--
蚊香
--
伞业
--
手工糊纸
--
五金
--
针织
--
妇幼日用品生产企业
--
彩色印刷
--
海绵生产车间
--
窨豉(食品)
--
顺昌鞋业
--
软包装袋产品
--
大型超市
--
果蔬市场
--
服装商店
--
通讯器材专营店
--
电器商行
--
摩托超市
--
养猪场
--
养鸭场
--
养甲鱼场
--
菠萝
--
大棚蔬菜
--
桃
--
龙眼
--
柑桔
--
龙眼基地
--
白稞、黑粿
--
满月圆
--
肉粽
--
九层粿
--
煎包
--
米丸
--
鸡爪(风味小吃)
--
2002年11月,印尼华侨戴信忠、菲律宾华侨戴显祖、香港文学家戴方、印尼实业家戴伟明、香港企业家戴森
--
新加坡华侨黄有成(一排中)伉俪及其家眷返乡省亲,受到泉南协会的热情接待
--
华侨参加侨联会
--
1986年9月,印尼华侨黄成臻(一排右四)、黄成甲(一排左二)昆仲返乡关心由其父亲黄衍发先生独资捐建
--
新加坡著名实业家、侨亲王振墙先生热爱桑梓、热心公益,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
--
1992年10月,印尼华侨、实业家黄衍昌(前排中)返乡省亲受到镇政府、村委会的热烈欢迎
--
台湾(洪濑)戴氏组团参加2002年11月在洪濑召开的世界戴氏宗亲总会第五次恳亲会
--
1956年,印尼华侨观光团、洪濑侨亲黄衍源先生赴北京参加国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
1992年5月,印尼华侨、实业家黄衍褊(右)伉俪返乡省亲,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
1985年11月,印尼华侨黄衍赐(右)、黄衍开(左)昆仲首次返乡参观其父亲黄和我先生捐建的西林合作医
--
2009年6月23日,印尼华侨黄成荣(右二)参观培育小学
--
2008年3月17日,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蔡欣欣(左)博士在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翘(中
--
2008年3月28日,印尼黄氏侨领、苏北《棉兰早报》经理黄印华(左二),华侨黄卿炼(右二)返乡时与《
--
2005年5月,镇长林启伏(左)带领文化考察团赴印尼参观侨亲、实业家黄衍开,青年企业家黄卿祥(右一)
--
2005年6月,洪濑侨联组织赴香港、深圳参观港胞、企业家黄文良(右一)创办的美达家具公司
--
2005年6月,印尼华侨王池生先生接受《洪濑镇志》主编黄荣周采访
--
2005年5月,镇志主要编纂人员赴印尼与侨亲、实业家黄成全(中)一起
--
缅甸华侨吕联俊(一排右三)与旅缅中医协会成员一起
--
镇志主编黄荣周赴港与居港洪濑乡亲联谊会成员在一起
--
2000年4月,洪濑乡贤、广东生益科技公司总工程师嘉信实(左五)参加美国IPC会议(圣地亚哥城)
--
2007年12月,洪濑侨联副主席王家良(左二)、戴三耀(左一)赴印尼望加锡南安公会,拜访戴再福(中)
--
2001年12月,帮登鞋业公司董事长侯炳辉(左二)伉俪到台湾观光时与章孝严伉俪一起
--
2008年10月22日,原泉州市土地局副局长张华南(三排右七)带领洪濑知青到上山下乡长汀进行怀故之旅
--
镇志主编黄荣周拜访香港南安公会名誉会长陈章津(中)伉俪
--
谯琉村老年人协会会址
--
洪濑中心小学
--
洪濑中学
--
第三中心小学
--
洪新中学
--
注礼农村中心小学
--
四都中学
--
新侨中学
--
小画家
--
南音清唱
--
龙阁踩街
--
文体活动
--
连环画欣赏
--
老年太极
--
旅游推介
--
1987年洪濑镇首届征文比赛获奖者合影
--
雪峰寺
--
树德寺
--
灵应寺
--
清水岩(东林寺)
--
琉瑭宫
--
四都南无禅寺(唐)
--
琉瑭戴氏祠堂
--
关圣庙
--
檺林庙
--
灵石宫(街头宫)
--
福庆境(街尾宫)
--
本官岩
--
后廍宫
--
五都普玄庙
--
西林油园积庆境
--
礼拜堂(基督教堂)
--
西林油园积庆境前池中宝塔
--
东林仑顶五世直斋堂
--
南无寺崖刻
--
日本内阁首相题词
--
蔡寿星题刻
--
黄培松题匾
--
唐真觉大师义存题字
--
雪峰寺楹联
--
卢愚题联
--
朱熹题联
--
圆通岩崖刻
--
雪峰寺崖刻
--
慧泉寺崖刻
--
雪峰寺匾
--
雪峰寺崖刻
--
雪峰寺崖刻
--
慧泉寺碑刻
--
岭口土地庙
--
西林油园隘门
--
莱洲庙
--
福林新益古大厝
--
西林和汫亭
--
建兴寺
--
四都王氏金山祠堂
--
坝田土楼遗址
--
厝斗施琅父母坟
--
大尾洋窑址遗址
--
东林后厝黄氏祖坟
--
塔山古道及古道旁的石碑
--
古坟前的望天柱
--
通往泉州的古道厝斗永安桥
--
西林村圭石寺观音石刻雕像
--
中国人民解放军支持革命群众游行
--
1962年,洪濑歌舞团参加物资交流大会演出
--
灌溉农田的抽水机站
--
抗洪筑大坝
--
洪濑影剧院旧址
--
洪濑侨联会旧址
--
洪濑小学旧址
--
洪濑工人俱乐部旧址
--
东溪船运
--
洪濑东溪码头
--
琉瑭古街
--
20世纪90年代洪濑旧街
--
祠口古街
--
琉瑭新街一角
--
瑞基水电站
--
洪濑四都卫生院旧址
--
牧耕
--
车水
--
梢排
--
船运
--
古渡
--
东渡
--
春播
--
溪边糖厂
--
溪中卵石
--
塔山瀑布
--
塔山“土地拜观音”石像
--
机械耕作
--
磨内水库
--
绿野田畴
--
四都风光
--
筹撰会议
--
编纂工作会议
--
晋江安海取经
--
审看资料图片
--
在跃进村召开镇志中的村志内容征求会议
--
在四都中学召开镇志中的中学部分内容征求会议
--
2007年1月,泉州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刘少霞推荐《洪濑镇志》(样本)
--
在东林村召开镇志初稿内容征求会议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凡例
目录
《洪濑镇志》勘误表 2009.12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
--
第一章 位置 沿革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隶属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域
----
第一节 民国以前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卷二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形
----
第二节 山峰
--
第二章 气候 水文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水文
--
第三章 土地与动植物
----
第一节 土地 土壤
----
第二节 动植物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暴雨
----
第二节 干旱
----
第三节 大风
----
第四节 冰雹
----
第五节 严寒
----
第六节 地震
----
第七节 雷击
卷三 人口
--
第一章 演变与分布
----
第一节 演变
----
第二节 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姓氏构成
----
第三节 年龄构成
----
第四节 性别构成
----
第五节 文化构成
----
第六节 职业构成
--
第三章 婚姻 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技术措施
卷四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 街道
----
第二节 公共交通
----
第三节 房屋建设
----
第四节 供水 供电
----
第五节 环境绿化
--
第二章 村庄建设
----
第一节 公共建筑
----
第二节 住房建筑
----
第三节 供水 供电
--
第三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筑水平
----
第三节 建筑施工
--
第四章 建设管理
----
第一节 规划管理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卷五 中共洪濑镇地方组织
--
第一章 早期党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二章 中共洪濑镇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重大活动
--
第三章 党的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纪律检查
----
第三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
卷六 党派 群团
--
第一章 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洪濑区分部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洪濑支部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洪濑支部
----
第四节 中国致公党洪濑支部
--
第二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协会
----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归国华侨组织
----
第六节 工商业组织
----
第七节 老年组织
----
第八节 其他团体
卷七 人大 政府 政协联络组
--
第一章 民国及以前基层政权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保甲制
----
第三节 政事纪要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综述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镇(区、公社)人民政府
----
第二节 政府工作机构
--
第四章 主要政务纪要
--
第五章 政协联络组
卷八 基层自治组织
--
第一章 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
--
第二章 村(社区)概况
----
一、西林村
----
二、前峰村
----
三、谯琉村
----
四、溪霞村
----
五、建洪村
----
六、集新村
----
七、坝田村
----
八、扬美村
----
九、葵星村
----
十、葵山村
----
十一、厝斗村
----
十二、东林村
----
十三、福林村
----
十四、三林村
----
十五、都心村
----
十六、跃进村
----
十七、前瑶村
----
十八、大洋村
----
十九、洪东社区
----
二十、洪西社区
----
二十一、洪南社区
----
二十二、洪北社区
卷九 军事
--
第一章 要地设施
--
第二章 军事机构
--
第三章 驻军
--
第四章 地方武装
--
第五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制、世兵制、征兵制
----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义务兵役制、预备役制
--
第六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七章 重要军事活动
----
第一节 抗倭、抗海盗
----
第二节 反军阀斗争
----
第三节 抗日救亡
----
第四节 解放洪濑
----
第五节 剿匪
----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活动
卷十 公安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打击犯罪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城镇消防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审判活动
--
第三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信访调解
----
第四节 其他工作
卷十一 民政
--
第一章 支前 拥军
----
第一节 支前
----
第二节 拥军
----
第三节 优抚
----
第四节 抚恤
----
第五节 烈士褒扬
--
第二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 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三节 移民安置
--
第三章 救灾救济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 贫困救济
----
第三节 五保户供养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福利事业
----
第二节 福利企业
--
第五章 革命老区建设
--
第六章 其他民政事务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殡葬改革
----
第三节 地名管理
卷十二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
--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商业体制改革
--
第三章 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工农业结构
----
第二节 技术结构
----
第三节 产品结构
--
第四章 投资与效益
----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二节 综合经济效益
--
第五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节 农村农民生活
卷十三 工业企业
--
第一章 所有制
----
第一节 乡镇企业
----
第二节 国营企业
----
第三节 三资企业
----
第四节 企业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食品
----
第二节 机械 五金
----
第三节 电子 电器
----
第四节 建材工艺
----
第五节 造纸 印刷
----
第六节 纺织 服装 鞋
----
第七节 化工
----
第八节 农具 家具
--
第三章 工业园区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主要生产企业
卷十 四商贸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二章 商品经营
----
第一节 副食品
----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
----
第三节 建筑材料
----
第四节 石油 煤炭
----
第五节 医药 医疗器械
----
第六节 侨汇供应
--
第三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商品进出口
----
第二节 引进外资
--
第四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市场建设
----
第二节 市场营销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六章 供销合作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务
----
第三节 经销业务
--
第七章 粮油经营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储运 加工
----
第四节 粮油管理
--
第八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查处非法经营
----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商标 广告 合同管理
卷十五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 劳动力
----
第二节 生产工具 肥料
----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章 生产关系
----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
第三章 农技农艺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品种改良
----
第四节 植物保护
----
第五节 农技推广
--
第四章 种养业
----
第一节 种植业
----
第二节 养殖业
--
第五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品种与饲养量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卷十六 林果业
--
第一章 林业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森林保护与管理
--
第二章 茶
----
第一节 品种 面积 产量
----
第二节 栽培管理
----
第三节 加工
--
第三章 果树
----
第一节 主要品种
----
第二节 面积 产量
----
第三节 栽培管理
----
第四节 保鲜与加工
--
第四章 主要林果场
卷十七 水利 电力
--
第一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塘坝工程
----
第二节 提水工程
----
第三节 饮水工程
----
第四节 水库工程
----
第五节 防洪堤工程
--
第二章 电力建设
----
第一节 火电 水电
----
第二节 变电站 供电所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第二节 电力管理
卷十八 交通 邮电 旅游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陆路
----
第三节 水路
----
第四节 桥梁 路亭
----
第五节 运输与管理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路 投递
----
第三节 业务
----
第四节 设施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
第四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市场开发
----
第二节 旅游服务机构
卷十九 财政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收入与支出
----
第二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田赋 农业税
----
第二节 工商各税
----
第三节 地方各税
----
第四节 代征专项基金
----
第五节 税务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业务活动
----
第四节 金融管理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种类
----
第二节 业务
卷二十 教育
--
第一章 私塾 社学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社学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园班设置
----
第二节 教育与管理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教育与教学
----
第三节 学校管理
--
第四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教育与教学
----
第三节 学校管理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节 文化技术教育
----
第四节 老年教育
--
第六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财政拨支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办学
----
第三节 华侨与港澳台胞捐资
----
第四节 学校勤工俭学
卷二十一 科技
--
第一章 科研机构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技术培训与科技咨询
----
第三节 科技交流
--
第三章 科技成果与应用
----
第一节 农业科技
----
第二节 工业科技
----
第三节 科技开发与示范
卷二十二 文化 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文学创作
----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
第五节 音乐 舞蹈 戏剧
----
第六节 电影 广播 电视
----
第七节 报道 报刊
----
第八节 洪濑方言与使用语种简介
----
第九节 图书 档案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设施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卷二十三 卫生
--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节 洪濑中心卫生院
----
第二节 村级卫生所(室)
----
第三节 个体诊所
--
第二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公共卫生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三节 疾病防治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四章 医疗设备
----
第一节 医疗技术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五章 医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药经营
--
第六章 医药管理
----
第一节 医政管理
----
第二节 药政管理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四节 医疗保险
卷二十四 文物
--
第一章 遗址
----
第一节 古窑址
----
第二节 古庙遗址
----
第三节 古军事遗址
--
第二章 墓葬
----
第一节 古墓葬
----
第二节 历史名人葬
----
第三节 革命烈士墓
--
第三章 古建筑
----
第一节 寺观庙宇
----
第二节 古桥 渡口
----
第三节 古民居
----
第四节 宗祠
--
第四章 石刻
----
第一节 石刻
----
第二节 碑刻
--
第五章 收藏
----
第一节 古钱币
----
第二节 连环画
----
第三节 古铜镜
卷二十五 华侨
--
第一章 出国
--
第二章 华侨在居住地
----
第一节 经济活动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第三节 社团组织
--
第三章 华侨与家乡
----
第一节 参加革命斗争
----
第二节 参加家乡建设
--
第四章 华侨事务
----
第一节 落实侨务政策
----
第二节 鼓励投资
----
第三节 安置与接待
卷二十六 洪濑与港澳台关系
--
第一章 洪濑人在港澳台
----
第一节 洪濑人在台湾
----
第二节 洪濑人在香港
----
第三节 洪濑人在澳门
--
第二章 参加家乡建设
----
第一节 参政议政
----
第二节 兴办实体
----
第三节 捐资公益事业
--
第三章 两地交往
----
第二节 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寻根谒祖
----
第四节 社团组织
卷二十七 宗教
--
第一章 佛教
----
第一节 传播与流派
----
第二节 寺院庵堂
----
第三节 信徒
--
第二章 道教
----
第一节 传播与神统
----
第二节 宫观岩洞
----
第三节 教徒与祈神活动
----
第四节 社会影响
--
第三章 基督教
----
第一节 传播
----
第二节 教会堂所
----
第三节 教徒与社会活动
卷二十八 风俗
--
第一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服饰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居住
----
第四节 出行
----
第五节 娱乐
--
第二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婚嫁
----
第二节 生育
----
第三节 寿庆
----
第四节 丧葬
----
第五节 交际
--
第三章 岁时习俗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第二节 法定节日
--
第四章 信仰崇拜
----
第一节 自然崇拜
----
第二节 祖先崇拜
----
第三节 圣贤崇拜
----
第四节 鬼神崇拜
----
第五节 辟邪占卜
--
第五章 乡土习俗
--
第六章 道德风尚
----
第一节 勤劳 节俭 拼搏
----
第二节 热心公益事业
----
第三节 尊老爱幼
----
第四节 尊师重教
----
第五节 见义勇为 救死扶伤
卷二十九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释义存(822~908)
----
苏颂(1020~1101)
----
王稼(1210~?)
----
王登(1210~?)
----
戴维清(1228~1322)
----
答刺真(1246~1326)
----
徐鲤俊(1373~?)
----
黄天爵(1470~?)
----
黄天旸(1470~?)
----
黄河清(1477~1525)
----
黄大节(1510~?)
----
陈储秀(1504~1561)
----
苏希栻(1531~1620)
----
陈学伊(1532~1605)
----
黄师颜(1550~?)
----
陈应堂(1559~?)
----
黄鼎象(1562~1624)
----
王继曾(1563~1635)
----
苏梦灿(1572~1653)
----
苏兆先(1575~1631)
----
陈烜奎(1595~?)
----
王继暹(1600~1660)
----
苏沐(1621~1691)
----
苏昙(1650~1720)
----
梁国宝(1665~1730)
----
戴时新(1690~1775)
----
黄允肃(1700~1768)
----
吴宏谟(1752~1808)
----
黄宗汉(1803~1864)
----
黄柏(1812~1886)
----
戴蜚声(1820~1890)
----
戴捷鲲(1820~1905)
----
王腰官(1831~1888)
----
黄贻楫(1832~1900)
----
黄谋烈(1838~1915)
----
何树春(1836~1912)
----
黄培松(1854~1925)
----
黄尔沤(1855~1905)
----
张应星(1863.2~1946.3)、张文盘(1897.5~1971.3)
----
吴中行(1865~1925)
----
释海明(1871~1921)
----
林金井(1872~1930.11)
----
李叔同(弘一法师)(1880~1942)
----
蔡灿若(1880.2~1939.2)
----
释转逢(1880~1952)
----
王振南(1882~1940)
----
黄琬(1885~1965)
----
王振相(1885~1958.6)
----
黄汉忠(1886~1944)
----
曾廷泉(1890~1960)
----
王奕喝(1893~1978.7)
----
陈国辉(1897~1932.9)
----
黄和我(1897~1977)
----
王奕万(1897~1961)
----
贞士方端(1898~1993)
----
吴振纯(1899.12~1990.10)
----
吴思敏(1903~1979)
----
戴彼德(1904.8~1985.9)
----
吴祥酥(1907.5~1996.8)
----
倪华民(1908~1951)
----
陈章衮(1908.1~1998.4)
----
黄和傌(1908~1977)
----
王福泰(1908~?)
----
黄和优(1910~1994.6)
----
徐文算(1910~2006)
----
张信德(1911.2~1971.3)
----
黄书汉(1913~2004.7)
----
林竞忠(1914.7~1977.10)
----
释广义(1914~1995.11)
----
王振墙(1914.9~1995.12)
----
吕联俊(1914.2~1993.7)
----
张英露(1915.8~1996.1)
----
何文渊(1915~1993)
----
陈章合(1915.6~1983.5)
----
释晴晖(1916.3~1997.9)
----
瑞苗(1917.10~2004.2)
----
黄德利(1917~2003)
----
王天柱(1918.9~1985.12)
----
黄田贤(1918.9~?)
----
王台火(1919~1982.1)
----
王台尧(1919~1988)
----
黄东福(1919~1999.4)
----
黄智敏(1920.7~2003.1)
----
戴桂灡(1920.2~1995)
----
黄海棠(1920~2000)
----
黄仲咸(1920~2008.7)
----
黄衍源(1921~1989)
----
戴益裕(1921.6~1997)
----
徐文良(1922.2~1998.2)
----
吴伯桢(1923.4~1992.2)
----
黄衍发(1923~1987)
----
马天明(1924~1999.2)
----
黄深水(1925~2008.2)
----
戴德霖(1926.9~2008)
----
黄衍赐(1931~1995)
----
陈俊民(1932~2008)
----
吕辉目(1933.2~2004.11)
----
林志成(1934.9~2009.3)
----
张文东(1935~2007.6)
----
黄耀南(1936~2001)
----
苏立雅(1937~1996)
----
王超英(1941.4~2005)
----
王振民(1949.10~1996.12)
----
黄印春(1950.1~2001.4)
--
第二章 人物选介
----
第一节 党政军领导
------
王惠玑
------
王振坤
------
王家镇
------
王文焕
------
王荷胜
------
王成礼
------
卢希德
------
吕辉玉
------
吴秀琼
------
陈良文
------
陈连泰
------
陈金顺
------
苏交利
------
苏解放
------
苏世明
------
张荣华
------
张华南
------
张贻伦
------
何建设
------
杜辉煌
------
郭惠玲
------
洪捷序
------
高晓山
------
高桂林
------
黄衍抱
------
黄通兴
------
黄衍兴
------
黄印昌
------
黄印忠
------
黄衍宝
------
黄衍情
------
黄剑峰
------
黄炎成
------
黄贵枝
------
黄荣国
------
谢文华
------
傅芬兰
------
戴全福
----
第二节 专家学者
------
王鼎南
------
王文教
------
王宏志
------
王清珍
------
王焕民
------
王超群
------
王武龙
------
王少雄
------
王家和
------
王腾芳
------
王嘉森
------
王振志
------
王丹丹
------
王志刚
------
王培元
------
王耀国
------
王安训
------
冯龙南
------
刘一亮
------
刘宪鸣
------
刘宪俊
------
庄思明
------
阮礼义
------
陈渊民
------
陈立献
------
陈桂林
------
陈钟敬
------
陈桢民
------
陈星才
------
陈连顺
------
陈淑珍
------
苏双碧
------
苏金榜
------
苏黎明
------
张贻绵
------
杜耀星
------
吴景元
------
吴恒林
------
何旭仪
------
杨宝英
------
林水源
------
林振礼
------
林翔云
------
林怀艺
------
洪立强
------
洪积郎
------
徐训树
------
徐胜利
------
黄树枝
------
黄胤尧
------
黄衍淼
------
黄衍宽
------
黄良国
------
黄金钟
------
黄天助
------
黄聪海
------
黄建生
------
黄金钟
------
辜信实
------
戴慧文
------
戴国团
------
戴锦华
------
戴一娜
------
魏培德
----
第三节 台港澳同胞及海外人士
------
王水论
------
王金成
------
王池生
------
王金殿
------
王振华
------
王龙水
------
刘英烈
------
庄丽珠
------
陈章津
------
苏应推
------
苏世选
------
苏用发
------
吴伯龄
------
吴志成
------
林树哲
------
林智育
------
林一夔
------
徐进财
------
黄衍锵
------
黄衍補
------
黄朝宗
------
黄衍昌
------
黄衍开
------
黄卿淋
------
黄衍说
------
黄志雄
------
黄孝忠
------
黄书法
------
黄印华
------
黄振昌
------
黄培水
------
黄河山、陈君萍伉俪
------
黄文良
------
黄金治
------
黄宝祥
------
戴信忠
------
戴志成
------
戴方
------
戴建国
------
戴永芳
------
戴明瑞
------
戴安辉
------
戴森展
------
戴伟明
------
戴添益
------
戴震川
------
戴余庆
------
戴思聪
----
第四节 社会贤达、能工巧匠
------
王安西
------
徐浙江
------
杨仲璋
------
杨贻庆
------
杨文灿
------
林阿小
------
姚雅丽
------
黄卿芽
------
黄荣周
------
黄秦明
------
谢金珍
------
戴标曾
----
第五节 工商界人士
------
王建设
------
王建议
------
王启明
------
王金凤
------
王荣树
------
吕培绵
------
张华安
------
张灿峰
------
张贻惠
------
杨贻芬
------
苏国炎
------
林育民
------
侯炳辉
------
黄衍流
------
黄和鸽
------
黄锦明
------
黄印福
------
黄荣裕
------
黄国才
------
黄嘉鸿
------
黄文滨
------
黄呈瑞
------
黄焕明
------
黄莲香
------
黄钦水
------
黄剑峰
------
戴景水
------
戴玖肆
------
戴财我
------
魏剑辉
--
第三章 人物录
----
第一节 历代进士名录
----
第二节 明清举人名录
----
第三节 烈士英名录
--
第四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仕外职宦表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担任党政军名表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党政军企领导干部名表
----
第四节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表
------
一、教授、副教授名表(表29-12)
------
二、研究员、副研究员名表(表29-13)
------
三、译审、编审名表(表29-14)
------
四、正副主任医师名表(表29-15)
------
五、中学高级教师名表(表29-16)
------
六、工程师等名表(表29-17)
------
七、小学高级教师名单等
------
八、中学一级教师名单
------
附 博士、博士生名表(表29-18)
------
附 研究生名表(表29-19)
----
第五节 市(县)级以上表彰人物名表
------
一、荣获南安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类名表(表29-20)
------
二、荣获省级部门以上先进工作者等名表(表29-21)
------
附 教育系统荣获县级以上表彰名单
------
附 中共南安市级及市级以上党代会代表(部分)名单
------
附 南安市级及市级以上人大代表(部分)名单
------
附 南安市级及市级以上政协委员名单
卷三十 附录
--
附一、南安市洪濑镇2003年总体规划文本
--
附三、诗(词)、赋选
--
附四、文选
--
附五、楹联选编
----
(一)历代作者创作楹联
----
(二)当代作者创作楹联
----
(三)寺院、宫庙楹联
----
(四)古民居楹联
--
附六、捐资《洪濑镇志》芳名录
--
附七、发起编纂镇志的情况简介
--
附八、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