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志(1986-2005)

耒阳市志(1986-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力求思想性与科学性、著述性与资料性的统一,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二、本志为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耒阳市志》(1993年出版)的续志,上限1986年,下限2005年。部分章节内容适当上溯下延。另设《限外辑要》,以记述2006~2008年全市发生的大事要事。三、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收录反映历史事件、重要工作和时代风貌的照片,随文

内容时限: 1986年-2005年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耒阳市志(1986~2005)》编纂委员

凡例
题词
图片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人口
-- 第一章 区域建置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气候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 第六节 自然资源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第二篇 中共地方组织 群团
-- 第一章 中共耒阳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重要会议
---- 第三节 重大活动与决策
---- 第四节 纪检监察
---- 第五节 组织建设
---- 第六节 宣传教育
---- 第七节 统一战线
---- 第八节 机构编制
---- 第九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十节 党史编研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总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少先队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工商联
---- 第五节 科协
---- 第六节 红十字会
---- 第七节 消费者委员会
第三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第三节 职能行使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政府机构
---- 第二节 重要政务会议
---- 第三节 重大政务纪略
---- 第四节 法制工作
---- 第五节 政务服务
---- 第六节 侨务及港澳台事务
---- 第七节 信访工作
---- 第八节 宗教事务
-- 第三章 政协耒阳市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 第三节 职能活动
第四篇 政法
-- 第一章 政法综治
---- 第一节 政法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公安机构
----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三节 预审监管
---- 第四节 治安管理
---- 第五节 户政管理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七节 交通管理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检察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查办职务犯罪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刑事技术检察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机构
---- 第二节 立案工作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八节 案件执行
---- 第九节 法医鉴定与法警工作
-- 第五章 司法
----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四节 律师
---- 第五节 公证
第五篇 武装
-- 第一章 机构设施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军事设施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登记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政治教育
---- 第四节 参建参治
-- 第四章 国防教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支援地方建设
---- 第二节 抢险救灾
---- 第三节 军民共建
第六篇 人事劳动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
---- 第五节 工资改革与调整
---- 第六节 人才交流
---- 第七节 离退休与退职
---- 第八节 福利
-- 第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职业培训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 第六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
---- 第七节 社会保障
---- 第八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第七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调控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农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工业体制改革
---- 第四节 流通体制改革
---- 第五节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 第二章 经济概况
---- 第一节 发展速度
---- 第二节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第三章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三节 物价管理
----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五节 审计监督
---- 第六节 统计
---- 第七节 质量技术监督
---- 第八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八篇 农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农业基地建设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第三节 烤烟
---- 第四节 其他经济作物
---- 第五节 蔬菜
---- 第六节 肥料
---- 第七节 管理
-- 第二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牧
---- 第二节 水产
---- 第三节 管理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造林绿化
---- 第三节 油茶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森林经营
---- 第六节 林业管理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水利管理
-- 第五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推广
---- 第二节 农机作业
---- 第三节 农机经营服务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六章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一节 开发项目
---- 第二节 开发资金
---- 第三节 重点项目选介
-- 第七章 气象水文
---- 第一节 气象
---- 第二节 水文
-- 第八章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农民负担与监管
---- 第二节 农村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基金会
第九篇 能源
-- 第一章 煤炭工业
---- 第一节 煤炭资源
---- 第二节 矿井开办
---- 第三节 煤炭生产
---- 第四节 煤矿安全
---- 第五节 运输销售
---- 第六节 煤炭加工
---- 第七节 煤炭行业管理
---- 第八节 煤炭规费
---- 第九节 煤炭企业选介
-- 第二章 电力工业
---- 第一节 发电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用电
---- 第四节 地方电网建设
---- 第五节 用电管理
---- 第六节 电力企业选介
第十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冶炼工业
---- 第二节 机电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化学工业
---- 第五节 造纸、印刷工业
---- 第六节 纺织、服装、皮革
---- 第七节 食品工业
---- 第八节 二轻工业
-- 第二章 工业所有制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私营工业
---- 第四节 个体工业
---- 第五节 股份制工业
---- 第六节 外资及港台合资企业
-- 第三章 企业、名优产品选介
---- 第一节 企业选介
---- 第二节 名优产品选介
-- 第四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第四节 企业改制
第十一篇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企业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行业结构
-- 第三章 产品
---- 第一节 名、优、特产品
---- 第二节 新产品与专利产品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生产管理
---- 第二节 技术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第十二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水路
---- 第四节 桥梁涵隧港口 码头
---- 第五节 搬运装卸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政通信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通信
第十三篇 商业贸易
-- 第一章 商贸机构
---- 第一节 商务局
---- 第二节 商业集团总公司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第四节 粮食局
---- 第五节 盐务管理局(公司)
---- 第六节 烟草专卖局(公司)
---- 第七节 石油公司
---- 第八节 物资总公司
---- 第九节 招商合作局
-- 第二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私营商业
-- 第三章 商品市场
---- 第一节 市场建设
---- 第二节 市场选介
-- 第四章 商品流通
---- 第一节 商品购进
---- 第二节 商品销售
---- 第三节 生猪购销
-- 第五章 粮油经营
---- 第一节 粮油收购
---- 第二节 粮油销售
---- 第三节 粮油储运
-- 第六章 蔬菜销售
---- 第一节 境内销售
---- 第二节 外销与加工
-- 第七章 盐务
---- 第一节 食盐专营
---- 第二节 特种盐供应
---- 第三节 盐政管理与执法
-- 第八章 烟草
---- 第一节 卷烟购销
---- 第二节 烤烟收购
---- 第三节 专卖管理与执法
-- 第九章 石油经营
---- 第一节 油库建设
---- 第二节 石油销售
-- 第十章 物资
---- 第一节 物资购进
---- 第二节 物资销售
---- 第三节 物资市场管理
-- 第十一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旅馆、餐饮业
---- 第二节 美容、娱乐业
---- 第三节 照相、文印、干洗业
---- 第四节 修理、装潢及其他服务业
-- 第十二章 外贸及对港澳贸易
---- 第一节 出口及销往香港商品
---- 第二节 外贸经营
第十四篇 建设环保
-- 第一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规划设计
---- 第三节 街道建设
---- 第四节 城市供水
-- 第二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政设施
---- 第三节 城市环卫
---- 第四节 城市绿化
---- 第五节 城市交通
---- 第六节 综合整治
---- 第七节 城管执法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第三节 村庄建设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企业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建筑技术
---- 第四节 建筑管理
--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公房管理
----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管理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治理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第十五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务机构
---- 第二节 统一税收
---- 第三节 国家税务
---- 第四节 地方税务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贷款
---- 第四节 其他金融业务
---- 第五节 金融管理
第十六篇 经济开发
-- 第一章 经济开发区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规划与建设
---- 第三节 引资措施
---- 第四节 重点企业
-- 第二章 东江工业区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业区建设
---- 第三节 引资
---- 第四节 重点企业
第十七篇 旅游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人文景点
---- 第二节 自然景观
---- 第三节 宗教寺庙景观
---- 第四节 革命纪念地景点
-- 第二章 旅游开发与管理
---- 第一节 旅游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管理
第十八篇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教育督导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三章 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师范教育
---- 第三节 教师继续教育
---- 第四节 医疗技术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成人教育类别
---- 第二节 成人教育方式
-- 第五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培训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六章 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教研机构
---- 第二节 教研活动
---- 第三节 教研成果
---- 第四节 教研课题选介
-- 第七章 教育设施
---- 第一节 校舍
---- 第二节 学校布局
---- 第三节 教学设备
----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设施
-- 第八章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教育经费支付
---- 第三节 教育经费管理
-- 第九章 扶贫助学
---- 第一节 扶贫助学协会
---- 第二节 扶贫助学募捐活动
---- 第三节 扶助贫困学生
---- 第四节 “两免一补”
第十九篇 科技
-- 第一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管理与服务
---- 第一节 科技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二节 科技服务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科技引进推广
---- 第二节 科技专利
---- 第三节 科技鉴定验收
---- 第四节 科技著作
---- 第五节 科技成果奖励
第二十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管理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艺形式
---- 第二节 群众文艺创作
-- 第三章 档案
---- 第一节 档案机构
---- 第二节 档案接收与保管
---- 第三节 档案编研利用
---- 第四节 档案宣传培训与管理
-- 第四章 图书
---- 第一节 图书发行
---- 第二节 藏书借阅
-- 第五章 电影
---- 第一节 放映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影片发行放映
-- 第六章 文物胜迹
---- 第一节 文物发掘与征集
---- 第二节 文物保护
---- 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革命文物
---- 第四节 名胜古迹
第二十一篇 新闻 出版
-- 第一章 报刊
---- 第一节 《耒阳报》
---- 第二节 《白沙工人报》
---- 第三节 《蔡伦文化林》
---- 第四节 《耒水乡音》
-- 第二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三章 地方志编修
---- 第一节 市志编修
---- 第二节 专业志编修
---- 第三节 年鉴编纂
---- 第四节 地方志系列丛书编纂
---- 第五节 综合管理
第二十二篇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医疗设施
---- 第四节 卫生防疫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七节 药品监督
---- 第八节 合作医疗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竞技体育
---- 第五节 体育场地
第二十三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姓氏
---- 第二节 姓氏选介
-- 第二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救灾济困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残疾人事业
-- 第四章 民政事务管理
---- 第一节 收容救助
---- 第二节 殡葬管理
---- 第三节 社会团体管理
-- 第五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节 农村居民生活
-- 第六章 社会(生活)习俗
---- 第一节 岁时节 令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第四节 社会新风
---- 第五节 社会陋习
第二十四篇 街道镇乡概况
-- 第一章 街道办事处
---- 第一节 蔡子池街道办事处
---- 第二节 灶市街街道办事处
---- 第三节 水东江街道办事处
-- 第二章 镇
---- 第一节 新市镇
---- 第二节 遥田镇
---- 第三节 永济镇
---- 第四节 三都镇
---- 第五节 哲桥镇
---- 第六节 小水镇
---- 第七节 公平圩镇
---- 第八节 泗门洲镇
---- 第九节 黄市镇
---- 第十节 竹市镇
---- 第十一节 龙塘镇
---- 第十二节 夏塘镇
---- 第十三节 南阳镇
-- 第三章 乡
---- 第一节 马水乡
---- 第二节 亮源乡
---- 第三节 洲陂乡
---- 第四节 大市乡
---- 第五节 肥田乡
---- 第六节 东湖圩乡
---- 第七节 上架乡
---- 第八节 导子乡
---- 第九节 沙明乡
---- 第十节 坛下乡
---- 第十一节 大和圩乡
---- 第十二节 太平圩乡
---- 第十三节 大义乡
---- 第十四节 长坪乡
---- 第十五节 磨形乡
---- 第十六节 余庆乡
---- 第十七节 南京乡
---- 第十八节 仁义乡
人物
-- 一、人物传
-- 二、人物简介
-- 三、人物表
杂录
限外辑要
索引
修志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