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太和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04月
目录
封面
太和县志
图片
--
中共太和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治协商常委会办公楼
--
治理后的黑茨河
--
沙河大桥
--
田野风光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民新居
--
香椿树林
--
樱桃园
--
县化肥厂
--
县布厂车间
--
太和薄荷脑厂
--
太和皮革化工厂产品
--
县造纸厂产品
--
县塑料厂产品
--
太和丝绒厂与其产品
--
太和弹簧厂产品
--
太和酒厂生产的系列酒
--
太和面粉厂一角
--
太和县食品厂
--
太和县农药厂安徽农化新技术研究所
--
太和汽车站
--
太和百货公司营业室
--
县百货大楼(县建筑设计室设计)
--
皮条孙镇农贸专业市场
--
1.水上商场一角(县建筑设计室设计)
--
2.天棚街农贸综合市场
--
3.太和县幼儿园
--
太和县邮电局纵横制电话操作室
--
太和县110千伏变电所
--
太和县11O千伏变电所20000千伏安主变设施
--
太和电视台
--
太和保险公司
--
太和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
太和县旧县小学
--
太和中医院
--
太和县镜湖宾馆
--
职工住宅
--
太和大戏院
--
柳阴新村
--
太和担架队支援淮海战役庆功大会会场一角
--
草寺烈士墓
--
东汉石砚(1958年于李阁乡双孤堆出土)
--
1.蟠虺纹盨(春秋太和县胡窑出土)
--
2.云纹鼎(春秋太和县轮窑厂出土)
--
3.窃曲鳞纹鼎(春秋太和县胡窑出土)
--
秦新(妻)虎条符(拓本)
--
马金波墨竹
--
王家和剪纸
--
张海观书法
--
太和县行政区划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版权页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 置
--
第一节 位 置
--
第二节 沿 革
--
第三节 区 划
--
第四节 县城集镇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土壤植被
--
第二节 气候物候
--
第三节 水 文
--
第四节 地质地貌
--
第五节 动物植物矿物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人口民族
--
第一节 人 口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五节 民 族
第四章 农 业
--
第一节 生产关系
--
第二节 生产力
--
第三节 种 植
--
第四节 养 殖
第五章 林 业
--
第一节 树 种
--
第二节 育 苗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护 林
--
第五节 香 椿
--
第六节 樱 桃
第六章 水 利
--
第一节 沟河工程
--
第二节 涵闸桥梁工程
--
第三节 堤防工程
--
第四节 灌溉工程
----
附:1938年~1945年黄泛记要
第七章 工 业
--
第一节 工业概况
--
第二节 纺织及缝纫工业
--
第三节 化学工业
--
第四节 机械工业
--
第五节 建材工业
--
第六节 造船工业
--
第七节 食品工业
--
第八节 文化用品工业
--
第九节 电力工业
--
第十节 其他工业
第八章 交 通
--
第一节 公 路
--
第二节 铁 路
--
第三节 水 路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第九章 邮 电
--
第一节 邮 递
--
第二节 电 信
第十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第三节 乡村建设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六节 建筑设计
第十一章 商 业
--
第一节 商业体制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第三节 对外贸易
--
第四节 饮食服务
--
第五节 集市贸易
第十二章 粮 油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粮油市场
--
第三节 收 购
--
第四节 销 售
--
第五节 价格管理
--
第六节 储 运
第十三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对私营工商业改造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执照、商标管理
--
第四节 广告、合同管理
--
第五节 计量管理
--
第六节 物价管理
第十四章 财政税务
--
第一节 财 政
--
第二节 税 务
--
第三节 监察与审计
第十五章 金 融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货 币
--
第三节 信 贷
--
第四节 存 款
--
第五节 债券侨汇
--
第六节 保 险
第十六章 党派群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三节 群众团体
第十七章 人大 政府 政协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民国政府
--
第三节 人民政府
--
第四节 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八章 公安司法
--
第一节 公 安
--
第二节 检 察
--
第三节 审 判
--
第四节 司法行政
第十九章 民 政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安 置
--
第三节 救 济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婚葬改革
第二十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离休退休
第二十一章 军 事
--
第一节 兵 役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驻军 过军
--
第四节 民 兵
--
第五节 主要战事
第二十二章 教 育
--
第一节 私塾教育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六节 成人教育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第八节 教育经费
第二十三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活动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第二十四章 文 化
--
第一节 群众文艺
--
第二节 戏曲杂技
--
第三节 电影电视
--
第四节 新 闻
--
第五节 书店图书馆
--
第六节 文化场所
--
第七节 古迹文物
--
第八节 档 案
第二十五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预防保健
--
第二节 医 疗
--
第三节 公费合作医疗制度
第二十六章 体 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业余体校
--
第四节 体育比赛
--
第五节 体育设施
第二十七章 宗 教
--
第一节 道 教
--
第二节 佛 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天主教
--
第五节 基督教
第二十八章 方言熟语
--
第一节 方 言
--
第二节 熟 语
第二十九章 民 俗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第二节 衣食住行
--
第三节 婚 嫁
--
第四节 生育 生日 庆寿
--
第五节 丧 葬
--
第六节 宴客 酒令
--
第七节 娱乐游戏
--
第八节 生产习俗
--
第九节 迷信陋俗
--
第十节 忌 讳
第三十章 人 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郭 宪
----
张 (酾)
----
范 滂
----
吕范 吕据
----
杨师厚
----
王 质
----
刘之协
----
徐广缙
----
谷振杰
----
马存一
----
欧阳泰
----
昌绍先 蔡甲午 胡英初
----
齐国庆
----
张东杲
----
胡鸣九 王新义
----
门金西 丁传合 刘体龙
----
孙海如 周庭之 张淑真
----
陈尹珍
----
段恒昌
----
高景麒
----
张 炯
----
赵书香
----
王朝贵
----
宫绍烈
----
巴清光
----
刘子布 傅全才
----
桑树德
----
赵学贤
----
马思进
----
张海观
----
王安贞
----
高 标
----
徐显曾
----
王云涛
----
张良臣
----
周宗文
----
徐诚修
----
曹朗斋
----
李国俊
----
李道明
----
郝全仁
----
周 甦
----
张振万
----
陈修文
----
王和生
----
李得胜
----
方沛然
----
张 昭
----
王真吾
----
张晓晖 程方 汪海洋 高国峰
----
李绳祖
----
史逸亭
----
花雪涛
----
张仲田
----
李谦和
----
马慈甫
----
杨同欢
--
第二节 英名录
附录
修志始末
太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