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8
出版时间:
1999年10月
目录
封面
七十二团志
版权页
七十二团第一届史志编纂委员会
七十二团第二届史志编纂委员会
七十二团第三届史志编纂委员会
《七十二团志》审定验收组织
《七十二团志》编纂人员
图片
--
1944年11月,王震陪同毛泽东、朱德在场检阅即将出征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
--
王恩茂同志提词
--
肖克同志提词
--
陈实同志提词
--
郭刚同志提词
--
金云辉同志提词
--
贺劲南同志提词
--
1940年5月,七一七团营以上干部于陕西省义和镇合影。
--
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第四十九团团首长及部分工作人员于陕西省富平流曲镇合影。
--
南下支队中原突围后,于1946年9月27日返回延安,受到延安各界人士及四乡农民夹道欢迎。
--
1943年陕甘宁晋绥人民赠送七一七团的锦旗
--
1948年强渡黄河战前准备。
--
人拉犁垦荒。
--
七一七团二营五连一排排长陈才德(右),在解放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王震司
--
荒原安家
--
1944年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赠送七一七团的锦旗。
--
南泥湾大生产中,南瓜喜获丰收。
--
伊犁酿酒总厂一分厂第一座烟囱(1962年)
--
小麦割晒(1952年)
--
第一代女康拜因手(1958年)
--
伊犁特曲酿酒厂创业初期的工房(1960年)
--
1991年9月,王恩茂(右二)张希钦(右三)来七十二团参加庆典活动。
--
1995年4月,兵团政委王传友(中)参观团史陈列室。
--
1997年8月,兵团司令员金云辉来团检查工作。
--
1991年9月,七十二团隆重举行肖尔布拉克屯垦戍边纪念碑落成典礼。
--
老红军,老八路归来,在团纪念碑前留影。
--
威武雄壮的民兵队伍。
--
七十二团领导班子。
--
毛泽东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右一)来团访问。
--
《七十二团志》编写人员在贺劲南(右)家中采访。
--
中耕
--
小麦丰收
--
稻田
--
农场林带
--
苹果丰收
--
开挖排渠
--
自行设计修建的巩乃斯桥
--
灌渠铺砌
--
垦区新镇——肖尔布拉克
--
检查施工质量
--
条田林网化
--
良种黑白花牛
--
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军垦型)
--
伊犁大白猪
--
毛呢纺织
--
毛呢产品
--
鸡
--
天山牧场
--
面粉车间
--
地毯
--
伊力牌链条
--
奶粉生产化验
--
伊力特曲
--
陶瓷
--
肖尔布拉克商场开业典礼
--
石油公司加油站
--
垦区日出
--
“两基”经兵团评估验收通过
--
团中学教学大楼
--
团中学微机室安装了多媒体长城电脑
--
中学生在语音教室上课
--
喜庆香港回归
--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开幕
--
中心小学教学楼落成典礼
--
中学女子排球队
--
手术
--
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
群众文化活动
--
红军团演出《红军团》
--
中心幼儿园
--
职工新居
--
中心幼儿园师生同台演出
--
繁荣的农贸市场
--
连部建设
--
小公园
--
连队职工新居
--
老年秦剧团
--
山间飞瀑
--
中心幼儿园腰鼓队
--
团部夜景
--
春
--
农四师七十二团地理位置图
--
七十二团区域分布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序编 战斗岁月
--
第一章 土地革命时期
----
第一节 红六军团诞生
----
第二节 突围西征 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
----
第三节 再上长征路
--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一节 红六军团改编为三五九旅七一七团
----
第二节 战斗在华北敌后
----
第三节 回师陕甘宁 屯田南泥湾
----
第四节 南下北返
--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
----
第一节 中原突围
----
第二节 保卫陕甘宁边区
----
第三节 师出黄龙 转战外线
----
第四节 转战关中 师出陇东
----
第五节 解放关中平原
----
第六节 进军大西北
第一编 垦区开发
--
第一章 土地开发
----
第一节 南疆大生产
----
第二节 开发高尔基
----
第三节 开发肖尔布拉克
--
第二章 水利开发
----
第一节 苦战西干渠
----
第二节 渠首工程
----
第三节 输水工程
----
第四节 提水工程
----
第五节 排水工程
--
第三章 营区建设
----
第一节 团部建设
----
第二节 连队建设
--
第四章 土地和房产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管理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第二编 境域 建置
--
第一章 境域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边界
--
第二章 境域变迁
----
第一节 南疆大生产境域
----
第二节 北疆垦荒境域
--
第三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革命战争时期
----
第二节 生产建设时期
--
第四章 营连建制沿革
----
第一节 营级单位
----
第二节 连级单位
--
第五章 自然村镇
----
第一节 肖尔布拉克自然镇
----
第二节 自然村
--
第六章 驻团单位
----
第一节 兵团内部驻团单位
----
第二节 地方驻团单位
第三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貌
----
第一节 类型
----
第二节 特征
--
第二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日照
----
第三节 气温
----
第四节 降水
----
第五节 风
----
第六节 异常天气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土壤
----
第一节 主体垦区
----
第二节 其他片区
--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动物
----
第二节 野生植物
--
第六章 矿产
----
第一节 煤
----
第二节 其他矿产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冻害
----
第二节 雹灾 风灾
----
第三节 病虫害
----
第四节 水灾
----
第五节 地震
第四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来源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变化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构成
----
第二节 民族构成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管理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成绩
第五编 农林牧副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种植结构
----
第三节 作物栽培
----
第四节 作物收获
----
第五节 作物保护
----
第六节 良种繁育
--
第二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具类型
----
第二节 农机作业
----
第三节 保养维修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五节 农机监理
----
第六节 技术革新
--
第三章 灌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灌区
----
第三节 管理
----
第四节 制度
----
第五节 供水计划 灌溉技术
--
第四章 林园
----
第一节 林业
----
第二节 园艺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种类与分布
----
第二节 畜禽养殖
----
第三节 良种繁育
----
第四节 奶牛丰产攻关
----
第五节 草场 饲料
----
第六节 疫病防治
----
第七节 淡水养鱼
--
第六章 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
----
第一节 基地建设
----
第二节 育种繁育
--
第七章 副业
----
第一节 全民副业
----
第二节 集体副业
----
第三节 家庭副业
第六编 工交建商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全民工业
----
第二节 乡镇工业
----
第三节 个体工业
--
第二章 伊力特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生产工艺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科研
----
第五节 酒文化
----
第六节 配套产业
--
第三章 伊力牌链条
----
第一节 链条生产
----
第二节 技术力量
----
第三节 科研
----
第四节 荣誉
--
第四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交通运输
----
第三节 公路交通管理
----
第四节 邮电
--
第五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建筑工艺、建筑材料
----
第三节 项目
----
第四节 施工
----
第五节 安全教育
--
第六章 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效益
----
第三节 粮油供销
----
第四节 粮食仓储
----
第五节 物资供销
----
第六节 农副产品销售
----
第七节 个体商业
第七编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二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核算制度
----
第二节 成本核算
----
第三节 账目
----
第四节 现金管理
----
第五节 效益
--
第三章 统计 审计
----
第一节 统计组织 制度
----
第二节 队伍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工资管理
第八编 政党 群团
--
第一章 中共七十二团组织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党委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
----
第四节 党员
----
第五节 党员教育
----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二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纪检(监察)工作
----
第二节 整党整纪 纠正不正之风
----
第三节 案件审理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少先队
--
第四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镇反 肃反
----
第二节 “三反”运动
----
第三节 反右派“反右倾”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六节 拨乱反正
第九编 行政
--
第一章 行政领导
----
第一节 团领导
----
第二节 营连领导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司令部
----
第二节 后勤处
----
第三节 职能部门
--
第三章 干部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职称评定
----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四章 政务
----
第一节 档案
----
第二节 信访 信忠
----
第三节 保密 机要 史志
--
第五章 民政
----
第一节 扶贫
----
第二节 复员转业军人的安置
----
第三节 救济
----
第四节 优抚
----
第五节 丧葬管理
第十编 政法武装
--
第一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保卫
----
第二节 司法
----
第三节 法庭
----
第四节 综合治理
--
第二章 武装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征兵
----
第四节 兵事
----
第五节 通讯
----
第六节 文件收发
第十一编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
----
第四节 教师队伍
----
第五节 教学管理
----
第六节 职工教育
----
第七节 勤工俭学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三节 科研活动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第十三编 卫生 防疫
--
第一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行政管理
----
第四节 医疗技术
----
第五节 医疗活动
----
第六节 重大手术
----
第七节 药品及器械管理
--
第二章 防疫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卫生监测监督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 常见地方病
--
第三章 保健
----
第一节 妇幼保健
----
第二节 学生保健
----
第三节 劳动保健
--
第四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环境与公共卫生
----
第二节 饮水卫生
第十三编 文化 体育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艺创作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图书
----
第四节 电影放映
----
第五节 文学社团
--
第二章 新闻
----
第一节 报纸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录像
----
第四节 通讯报道
----
第五节 经费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第十四编 社会
--
第一章 职工收入
----
第一节 主要收入
----
第二节 副业收入
--
第二章 职工消费
----
第一节 日常生活消费
----
第二节 消费的演变
--
第三章 职工福利
----
第一节 住房 取暖
----
第二节 子女保育
----
第三节 探亲假待遇
----
第四节 医疗卫生待遇
----
第五节 生、老、病、残待遇
--
第四章 民族
----
第一节 民族团结
----
第二节 民族工作
--
第五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岁时节日
----
第二节 婚丧 喜庆
----
第三节 其他风俗
----
第四节 新风尚
第十五编 人物 集体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记
------
柴恩元
------
冯祖武
------
路略
------
何大庆
------
尹光甫
------
舒清茂
------
阿布里满江
------
彭余庆
------
王秉耀
------
赵盛魁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贺劲南
------
陈才德
------
钱治有
------
钟静珍
------
陆明鹤
------
范香英
------
李亚平
------
张永乐
------
李恒读
------
张祥林
------
马哈甫西
------
努拉克买提·库万
------
龙崇华
------
王家荣
------
刘世兰
------
涂大旺
------
邓鸿钧
------
钟文强
----
第三节 人物表
----
第四节 名录
--
第二章 集体
----
第一节 获国家(部委)荣誉称号先进集体
----
第二节 获自治区、兵团级荣誉称号先进集体
附录
--
一、文献辑要
----
碑文
----
王恩茂在七十二团屯垦戍边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肖克给七十二团团长、政委的复信
----
杨一青在七十二团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
----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十三团关于部队行动的命令
----
关于伊犁大曲酿酒公司组建与组建后七十二团场与酒厂有关事宜的十项规定
----
关于理顺七十二团与新疆伊犁酿酒总厂的关系的决定
--
二、名录
----
将军名录
------
刘转连
------
刘道生
------
晏福生
------
邓东哲
------
左齐
------
朱家胜
------
刘发秀
------
刘华春
------
江勇为
------
苏鳌
------
李真
------
李铨
------
何家产
------
陈外欧
------
金忠藩
------
钟辉琨
------
贺振新
------
贺盛桂
------
袁福生
------
曾涤
------
廖明
------
谭文邦
------
熊晃
------
颜德明
----
烈士名录
--
三、回忆录 艺文
----
(一)回忆录
----
(二)纪实文学
----
(三)诗歌
----
(四)歌曲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