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金融志

铜仁市金融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为《铜仁市地方志》的一个专志。 二、编写本志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原则,记述铜仁城区历史以来的金融活动。 三、本志按详今略古的原则,上限起自事物之发端,下限止于1998年,重大事件延伸到2001年。

出版时间: 2003年06月

目录

封面
铜仁市地方志·《金融志》
《铜仁市志·金融志》编纂委员会
编者的话
凡例

题词
图片
-- 2002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贵州省委书记钱运禄和省长石秀诗陪同
-- 1993年8月25日,贵州省常务副省长张树魁在农行省分行、行长黄效旦,地区中心支行行长陈昌华市支行行
-- 农行贵州省分行行长曾利波,同铜仁市委书记申振东、市长田昌明交谈银行工作。
-- 1999年9月,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汤母配斯、威康母斯(中右)在人行铜仁分行副行长田祖富,市信用联社主
-- 中国工商银行铜仁分行营业部
-- 中国农业银行铜仁市支行办公大楼
-- 铜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公大楼
-- 太平洋保险铜仁营销管理部营业办公用房
-- 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铜仁中心支公司办公大楼
-- 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铜仁中心支公司办公大楼
-- 2000年11月,铜仁市茶店镇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1.1万元,支持开天村上塞社员蒋德岩贷款买“波尔山羊
-- 1995年11月,农行贵州省分行行长曾利波在农行铜仁市支行行长周启两陪同下考察贷款300万元支持铜仁
-- 农行铜仁县支行货款368万元,支持铜仁地区大兴奶牛场,建茶叶园3150亩,购制茶机械40台,年产绿茶
-- 茶园基地一角
-- 2001年7月11日铜仁市信用社捐款购大米3100余斤,支持和平乡两岔溪村民贫困社员。
-- 1992年4月18日,铜仁市遭受百年不遇的冰雹灾害,农行市支行行长周启西率救灾工作组到灾情最严重的马
-- 工行铜仁分行营业部支持鱼塘乡灾民物资。
-- 1993年4月,铜仁市会融系统数百名职工上街宣传储蓄工作。
-- 铜仁地区金融系统在街头宣传制贩假币犯罪活动
-- 铜仁市金融系统电子化通达全国
-- 铜仁市金融系统会计业务电子化
-- 金融系统储蓄电子化
-- 铜仁地区金融系统老年门球赛在铜仁召开。
-- 2001年9月,铜仁市信用合作联社组队参加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举行的湘黔边界“农信沱牌杯”篮球友谊
-- 1989年8月,人行地区分行、工行中支、农行市支行、工行市支行工会、共出资500元,在工行市支行办起
-- 1952年12月,铜仁县首建谢桥乡农村信用合作社办公室。
-- 1990年3月17日,铜仁市农村信用联合社成立,民主选举首届管委会成员13人,周启西任主任(前排左3
-- 90年代,新建立的谢桥农村信用合作社办公大楼
-- 铜仁市《金融志》顾问,编委主任、副主任及编写人员
-- 铜仁市《金融志》编纂工作成员、右起李代辉,鄢扬明、杨秀全。
-- 1959年10月,人民银行铜仁县支行叶宗才出席了全国工交基建、财贸群英会议(第17排78号)。
-- 人民银行铜仁专区中心支行李宝国出席了会议
-- 1956年9月3日,铜仁专区银鹰体协首届篮球比赛大会摄影纪念
-- 1995年4月14日,铜仁市金融系统“银鹰杯”篮球赛
-- 1985年3月4日,铜仁县农行第一届职代会代表合影
-- 1984年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铜仁县支行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 1954年发行的面值5万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值公债
-- 铜仁市农村金融分布图
-- 铜仁城区金融系统分布图
目录
概述
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大事记
金融机构篇
-- 第一章 旧中国金融机构
---- 第一节 贵州银行铜仁分行
---- 第二节 贵州银行铜仁支行
---- 第三节 中国农民银行铜仁办事处
---- 第四节 铜仁县地方银行
---- 第五节 外省在铜仁的银行机构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金融机构
---- 第一节 接管旧银行
----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铜仁地区中心支行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铜仁(县)市支行
----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铜仁地区分行
---- 第五节 中国农业银行铜仁(县)市支行
---- 第六节 中国工商银行铜仁地区分行
---- 第七节 中国工商银行铜仁(县)市支行
---- 第八节 中国银行铜仁分行
---- 第九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铜仁分行
---- 第十节 中国建设银行铜仁地区分行
---- 第十一节 中国建设银行铜仁市支行
---- 第十二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铜仁分公司
---- 第十三节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铜仁分公司
---- 第十四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铜仁市支公司
---- 第十五节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贵州省分公司铜仁营销管理部
---- 第十六节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铜仁中心支公司
---- 第十七节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铜仁中心支公司
---- 第十八节 铜仁(县)市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十九节 铜仁黔东城市信用社
---- 第二十节 邮政储蓄
-- 第三章 旧中国的合作金融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铜仁县合作金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合作金融
----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管理
----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及浮动利率
---- 第五节 信用社职工工资和福利管理
---- 第六节 农村信用社整顿、巩固、改革、提高
-- 第五章 城市信用合作社
---- 第一节 铜仁黔东城市信用社
---- 第二节 黔东城市信用社业务
---- 第三节 清理、整顿、规范黔东城市信用社
货币篇
-- 第一章 铜钱
---- 第一节 明代前的钱
---- 第二节 明代制钱
---- 第三节 清代制钱
---- 第四节 起义军铸钱
-- 第二章 黄金 银两
---- 第一节 黄金与金币
---- 第二节 银两
---- 第三节 平码与公估局
-- 第三章 银币
---- 第一节 流入银元
---- 第二节 流入银辅币
---- 第三节 官铸及私铸银币
-- 第四章 铜元 锑币 镍币
---- 第一节 铜元
---- 第二节 锑币
---- 第三节 镍币
-- 第五章 纸币
---- 第一节 商钞
---- 第二节 贵州官钱局银票与钱票
---- 第三节 贵州(省)银行纸币
---- 第四节 财政发行兑换券
-- 第六章 中国银行(贵州)兑换券
---- 第一节 中国银行(贵州)兑换券
---- 第二节 外国与外省银行兑换券
-- 第七章 民国政府纸币
---- 第一节 民国政府纸币
---- 第二节 民国政府法币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行的各种货币
--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
---- 第一节 纸币
---- 第二节 金属币
---- 第三节 流通金属纪念币
---- 第四节 非流通金属纪念币
---- 第五节 人民币设计、印刷和发行
-- 第九章 银行出纳
---- 第一节 发行业务
---- 第二节 现金收付量及质量
---- 第三节 库房与库款运送
---- 第四节 金银收兑、配售
---- 第五节 人民币残破币销毁
---- 第六节 反假斗争
信用篇
-- 第一章 信用
---- 第一节 古代国家信用
---- 第二节 古代典当信用
---- 第三节 古代汇兑
----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信用
---- 第五节 旧中国信用
-- 第二章 信贷
---- 第一节 信贷方针
---- 第二节 信贷政策
---- 第三节 信贷原则
---- 第四节 十不贷
---- 第五节 全额信贷
---- 第六节 信贷资金管理原则
---- 第七节 信贷员
-- 第三章 工业贷款
---- 第一节 工业贷款
---- 第二节 工业抵押贷款
---- 第三节 工业临时贷款
---- 第四节 工业逾期贷款
---- 第五节 工业定额贷款
---- 第六节 工业超额贷款
---- 第七节 工业生产周转贷款
---- 第八节 工业结算贷款
---- 第九节 工业信用证结算贷款
---- 第十节 工业托收承付结算贷款
---- 第十一节 工业票据贴现贷款
---- 第十二节 工业物资供销企业贷款
---- 第十三节 城镇集体工业贷款
---- 第十四节 城镇集体工业生产贷款
---- 第十五节 城镇集体工业设备贷款
---- 第十六节 工业定额贷款
---- 第十七节 工业专用基金贷款
---- 第十八节 工业科技开发贷款
---- 第十九节 工业、交通企业挖潜、革新、改造贷款
---- 第二十节 大修理贷款
---- 第二十一节 小额设备贷款
-- 第四章 商业贷款
---- 第一节 流动资金贷款
---- 第二节 流动基金贷款
---- 第三节 城镇集体商业企业贷款
---- 第四节 城镇个体商业贷款
---- 第五节 消费性贷款
---- 第六节 个体工商户贷款
-- 第五章 信贷资金管理
---- 第一节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各项贷款
---- 第三节 农业贷款
---- 第四节 乡镇企业贷款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贷款
---- 第六节 专项贷款
---- 第七节 农贷清理与豁免
---- 第八节 工业贷款
---- 第九节 商业贷款
---- 第十节 房改贷款
-- 第六章 农业发展银行存贷款
---- 第一节 各项存款
---- 第二节 各项贷款
-- 第七章 金融
---- 第一节 清至民国时期的金融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金融
---- 第三节 货币流通
---- 第四节 典当
---- 第五节 存款
---- 第六节 农村存款
---- 第七节 工商信贷
---- 第八节 现金管理
---- 第九节 结算管理
---- 第十节 金银与外汇管理
---- 第十一节 基建拨款与监督
---- 第十二节 债券
---- 第十三节 金融系统电子结算
-- 第八章 保险
---- 第一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 第三节 保险防灾防损与理赔
-- 第九章 储蓄
---- 第一节 储蓄政策
---- 第二节 储蓄原则
---- 第三节 邮政储蓄
---- 第四节 储蓄种类
---- 第五节 储蓄存款法律、法规
利率篇
-- 第十章 利率、政策和管理
---- 第一节 银行利率
---- 第二节 存款利率
---- 第三节 贷款利率
---- 第四节 利率管理
---- 第五节 利率政策
干部工作篇
-- 第十一章 干部工作
---- 第一节 干部管理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十二章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
---- 第一节 评审
---- 第二节 聘任
---- 第三节 一般行政职务
---- 第四节 铜仁市农村信用社职工职称评聘
其他篇
-- 第一章 金融监管、稽核、纪检与监察
---- 第一节 金融监管
---- 第二节 金融稽核
---- 第三节 金融纪检、监察
-- 第二章 共产党、共青团、工会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工会
附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
-- 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管理办法
-- 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重大经济案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