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志(1994-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 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
照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力求全面系统地记述1994-2005年闸北区自然、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二、本志为《闸北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的续志,上限为1994年1月,下限
为2005年12月。为反映某些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时限适当上溯或下延。
三、本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为2005年闸北区行政区域范围,记述区境内的人、事、物的原则“详区
属、略非区属”。
四、本志志首为彩照、地图、序、凡例、目录、总述、大事记,志中为36编,志末为附录、前志勘误
与增补、索引、编后记和编纂、评议、审定人员名录,编下设章、节、目、子目四个层次。随文设置黑白
照片及表、图。
五、本志总述主要记述闸北区1994-2005年的历史发展概貌,1994年前的发展内容略记,并
参考《闸北区志》(1998年版)的资料,1994-2005年的内容根据本志主要编的资料予以概括,力求
做到“概全貌、概轨迹、概特色”。
内容时限:
1994-2005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出版致辞
图片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境域 区划 人口
--
第一章 境域区划
----
第一节 区境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街道、镇域
--
第二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总量、分布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第二编 城区基础设施
--
第一章 道路桥梁
----
第一节 主、次干道
----
第二节 快速道路
----
第三节 桥梁
--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业
----
第一节 市内交通
----
第二节 长途客运企业
----
第三节 停车场(库)加油站
----
第四节 铁路客运
----
第五节 物流邮政电讯
--
第三章 供电供气供水
----
第一节 供电设施
----
第二节 供气
----
第三节 供水
--
第四章 环境卫生设施
----
第一节 环卫公共设施
----
第二节 环卫工程设施
--
第五章 防灾保障
----
第一节 排水设施
----
第二节 防汛设施
第三编 不夜城地区
--
第一章 机构规划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地区规划
--
第二章 楼宇建设
----
第一节 商业用房
----
第二节 住宅用房
--
第三章 地区经济
----
第一节 商务建设商务单位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
第四章 铁路上海站地区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站区客运管理
----
第三节 公共交通管理
第四编 城区规划与管理
--
第一章 城区规划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综合规划
----
第三节 专项规划
----
第四节 规划管理
----
第五节 地名管理
--
第二章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容管理
----
第三节 环卫作业
----
第四节 拆除违法建筑
--
第三章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
第一节 机构管理
----
第二节 城区管理综合整治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环境管理
----
第三节 环境监察
----
第四节 污染治理
--
第五章 河道管理
----
第一节 区域河道整治
----
第二节 景观河道选介
--
第六章 园林绿化
----
第一节 机构管理
----
第二节 苗(花)圃古树名木
--
第七章 市政设施管理
----
第一节 养护作业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
----
第四节 防汛防台
第五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章 主要会议
----
第一节 区代表大会 区委全会 区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其他重要会议
--
第二章 区委领导成员 区委机构
----
第一节 区委领导成员
----
第二节 区委机构
--
第三章 重大决策
----
第一节 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
第二节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
第三节 创建精神文明
----
第四节 民主法制建设
----
第五节 党的建设
--
第四章 主要活动与调研工作
----
第一节 主要活动
----
第二节 调研工作
--
第五章 纪检监察工作
----
第一节 组织机构廉政教育
----
第二节 廉政制度廉洁自律
----
第三节 信访受理与案件查处
----
第四节 行政监察
----
第五节 治理和纠正不正之风
--
第六章 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党员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
----
第三节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七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理论教育
----
第二节 思想教育
----
第三节 对外宣传
----
第四节 区属媒体
--
第八章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一节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
第二节 统战宣传 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社区统战
----
第四节 海外统战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学院
--
第九章 政法工作
----
第一节 组织会议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
----
第四节 队伍建设
--
第十章 党校工作
----
第一节 干部培训与学厉教育
----
第二节 教学改革理论研究
----
第三节 师资与设施
--
第十一章 老干部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节 生活服务工作
----
第四节 发挥老干部作用
----
第五节 老干部活动
----
第六节 社区老干部工作
--
第十二章 党史工作
----
第一节 史料征集
----
第二节 史料编纂
----
第三节 党史宣传教育
--
第十三章 机关党建工作
----
第一节 机关党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党员教育与发展
----
第三节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四节 机关工会团工委
第六编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区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组成人员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人大代表选举
----
第一节 市人大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区人大代表选举
----
第三节 镇人大代表选举
第七编 地方人民政府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区政府领导成员
----
第二节 区政府机构
--
第二章 政务运作
----
第一节 政务会议
----
第二节 政务公文
----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
----
第四节 政务调研
--
第三章 重要施政纪要
----
第一节 发展区域经济
----
第二节 城市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事业发展和城区文明建设
----
第四节 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安全生产
----
第五节 实事项目
--
第四章 信息化工作
----
第一节 信息化管理
----
第二节 信息化建设
----
第三节 信息化重点项目
--
第五章 人事人才
----
第一节 机构编制管理
----
第二节 公务员队伍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人才开发与管理
----
第四节 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管理
----
第五节 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
----
第六节 机关目标管理
--
第六章 外事工作
----
第一节 友好交流
----
第二节 外事出访
----
第三节 区境内外国驻沪领事机构
--
第七章 政府法制
----
第一节 制度建设
----
第二节 行政执法监督
----
第三节 依法办案
--
第八章 信访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信访工作制度
----
第三节 信访受理
--
第九章 机关事务
----
第一节 区政务大楼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机关事务管理
--
第十章 档案工作
----
第一节 行政监督
----
第二节 区档案馆
----
第三节 基层档案工作
--
第十一章 地方志工作
----
第一节 地方志书编纂
----
第二节 年鉴编纂
----
第三节 其他资料编纂
第八编 政协地方组织
--
第一章 委员会组成全体会议
----
第一节 界别组成
----
第二节 全体会议
--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 主席会议
----
第三节 专门委员会
----
第四节 办事机构
--
第三章 主要工作
----
第一节 政治协商
----
第二节 民主监督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
第四节 提案工作
----
第五节 团结联谊
----
第六节 文史工作
第九编 民主党派工商联
--
第一章 民革闸北区委
----
第一节 会议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监督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
第二章 民盟闸北区委
----
第一节 会议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监督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
第三章 民建闸北区委
----
第一节 会议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监督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
第四章 民进闸北区委
----
第一节 会议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监督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
第五章 农工党闸北区委
----
第一节 会议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监督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
第六章 致公党闸北区委
----
第一节 会议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监督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
第七章 九三学社闸北区委
----
第一节 会议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监督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
第八章 闸北区工商联
----
第一节 会议组织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三节 民主监督
----
第四节 社会服务
第十编 人民团体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
第三节 职工教育文体活动
----
第四节 职工保障服务
----
第五节 劳动竞赛与技术创新
----
第六节 先进评选和管理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代表大会青少年组织
----
第二节 政治思想教育
----
第三节 主要实践活动
----
第四节 青联学联少先队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妇女代表大会与组织
----
第二节 巾帼建功活动
----
第三节 促进妇女就业
----
第四节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
第五节 家庭文明建设
----
第六节 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第十一编 侨港澳台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侨务港澳事务
----
第一节 侨情
----
第二节 为侨服务
----
第三节 社区侨务港澳事务
----
第四节 交友接待
----
第五节 海外联谊会
----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二章 台湾事务
----
第一节 涉台宣传
----
第二节 服务台商
----
第三节 两岸交流
----
第四节 台胞、台属联谊会
--
第三章 民族事务
----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工作
----
第三节 区少数民族联合会
--
第四章 宗教事务
----
第一节 宗教管理
----
第二节 佛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四节 天主教
第十二编 军事 民防
--
第一章 军事组织
----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驻区部队选介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政治教育
----
第三节 训练值勤
----
第四节 武器装备管理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登记
----
第二节 兵员征集预备役部队
--
第四章 国防动员与教育
----
第一节 国防动员
----
第二节 国防教育
--
第五章 拥政爱民军民共建
----
第一节 拥政爱民
----
第二节 军民共建
--
第六章 民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指挥通信警报
----
第三节 民防工程
----
第四节 减灾救灾
第十三编 公安
--
第一章 机构设置警务改革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警务改革
--
第二章 法制建设公安信息化
----
第一节 法制建设
----
第二节 公安信息化
--
第三章 惩治犯罪
----
第一节 惩治刑事犯罪
----
第二节 打击经济犯罪
--
第四章 维护社会治安
----
第一节 社会治安整治
----
第二节 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管理
----
第三节 社区治安防范
----
第四节 群众治安组织
----
第五节 保安服务
--
第五章 户政出入境管理
----
第一节 户籍人口管理
----
第三节 出入境管理
--
第六章 消防监督
----
第一节 消防组织与管理
----
第二节 消防宣传培训
----
第三节 防火监督检查
----
第四节 火灾事故
--
第七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道路管理
----
第二节 交通安全宣传
----
第三节 车辆、驾驶员管理
----
第四节 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
----
第五节 交通事故
--
第八章 看守所工作
----
第一节 安全管理
----
第二节 教育矫治深挖破案
第十四编 检察
--
第一章 机构检察改革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检察改革
--
第二章 刑事检察
----
第一节 审查批捕
----
第二节 审查起诉
----
第三节 未成年人案件检察
--
第三章 经济检察
----
第一节 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案
----
第二节 税务和工商案
----
第三节 假冒商标案
--
第四章 行政检察
----
第一节 反渎职侵权检察
----
第二节 预防职务犯罪
--
第五章 民事检察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一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二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章 监所检察
----
第一节 监管场所检察
----
第二节 监外执行检察
第十五编 审判
--
第一章 机构审判改革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审判改革
--
第二章 信访立案执行
----
第一节 信访立案
----
第二节 执行
--
第三章 刑事审判
----
第一节 刑事案件审判
----
第二节 严重刑事案件审判
----
第三节 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案件
----
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案件
----
第五节 破坏经济秩序罪案件
----
第六节 贪污贿赂罪案件
----
第七节 少年刑事审判
--
第四章 民事审判
----
第一节 婚姻家庭案件
----
第二节 财产权属案件
----
第三节 侵权赔偿案件
----
第四节 劳动争议案件
--
第五章 商事审判
----
第一节 经济纠纷案件
----
第二节 企业破产案件
----
第三节 票据案件
--
第六章 行政审判
----
第一节 行政案件受理
----
第二节 行政案件审判
第十六编 司法行政
--
第一章 机构法制宣传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二章 人民调解
----
第一节 调解组织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社区矫正安置帮教
----
第一节 社区矫正
----
第二节 安置帮教
--
第四章 公证
----
第一节 公证处
----
第二节 公证业务
--
第五章 律师
----
第一节 律师事务所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节 区法律顾问团
--
第六章 法律援助法律服务
----
第一节 法律援助
----
第二节 法律服务
第十七编 民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局属事业单位
--
第二章 救济救灾
----
第一节 社会救助
----
第二节 慈善帮困
----
第三节 募捐赈灾
--
第三章 社区服务
----
第一节 社区服务中心
----
第二节 社区服务项目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机构养老
----
第二节 居家养老
----
第三节 民政福利企业管理
----
第四节 福利彩票
--
第五章 老龄工作
----
第一节 老年人教育
----
第二节 老年人文体活动
----
第三节 老年人维权
----
第四节 老年人服务
--
第六章 双拥、优抚安置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优待抚恤
----
第三节 接收安置
--
第七章 民间组织管理与监督
----
第一节 民间组织登记
----
第二节 民间组织管理与活动
----
第三节 民问组织监督
--
第八章 社会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收养登记
----
第三节 婚介机构
----
第四节 殡葬管理
----
第五节 其他管理
--
第九章 残疾人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康复服务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助残帮困和社会保障工作
----
第五节 无障碍环境建设
----
第六节 宣传与文化体育活动
第十八编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社会保险机构
----
第三节 就业管理机构
----
第四节 其他机构
--
第二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就业结构
----
第二节 就业安置
----
第三节 北区劳动力市场
--
第三章 职业技能培训
----
第一节 职业技能培训和培训后就业
----
第二节 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培训
----
第三节 社会力量培训
----
第四节 职业技能等级工培训
--
第四章 劳动综合管理
----
第一节 工资总额宏观调控
----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分配
----
第三节 企业工资水平
----
第四节 劳动力鉴定
--
第五章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
----
第一节 仲裁机制
----
第二节 案件受理与处理
--
第六章 劳动保障监察
----
第一节 行政临察
----
第二节 社会监督
--
第八章 社会保险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失业保险
----
第三节 医疗保险
----
第四节 牛育保险
----
第五节 工伤保险
----
第六节 小城镇保险
--
第九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一节 安全生产
----
第二节 监督管理
----
第三节 事故处理
第十九编 区域经济
--
第一章 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发展规划
----
第二节 经济总量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行业)结构
----
第三节 投资结构
--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经营机制改革
----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搞活小企业举措
----
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
第二十编 工业
--
第一章 机构体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二章 经济总量结构
----
第一节 经济总量
----
第二节 结构
----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三章 工业园区
----
第一节 都市型工业园区
----
第二节 新型工业新(园)区
----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聚区
--
第四章 区属工业
----
第一节 区直属工业
----
第二节 区属其他系统工业
----
第三节 街道(镇)工业
--
第五章 主要行业
----
第一节 印刷业
----
第二节 通用设备制造业
----
第三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第四节 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
第五节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第六章 市(部)属工业
----
第一节 市(部)属工业规模
----
第二节 市属下放小企业
--
第七章 私营、个体和台港澳商、外商投资工业
----
第一节 私营、个体工业
----
第二节 台、港、澳商和外商投资工业
--
第八章 名牌产品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名牌产品选介
第二十一编 建筑业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建筑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质量监督机构
--
第二章 建筑设计施工企业
----
第一节 建筑设计
----
第二节 区属建筑企业
--
第三章 建筑市场管理
----
第一节 招标投标
----
第二节 企业资质
----
第三节 建筑市场
--
第四章 建筑施工管理
----
第一节 工程质量监督
----
第二节 工程安全监督
----
第三节 材料质量检测
--
第五章 重大工程项目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
第三节 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第二十二编 房地产业
--
第一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管理
----
第三节 房地产权籍管理
----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管理
----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六节 房地产开发企业
--
第二章 住宅建设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新建住宅总量类型
----
第三节 住宅配套建设
----
第四节 住宅建设创优活动
--
第三章 物业管理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第四章 旧区改造动拆迁
----
第一节 旧住房改造
----
第二节 动拆迁
----
第三节 旧区改造
第二十三编 商业服务业
--
第一章 机构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商业发展
----
第一节 区域商业
----
第二节 区属商业
----
第三节 行业、企业、经济成分结构
--
第三章 商业布局
----
第一节 区域分布
----
第二节 商业中心
----
第三节 商业街市
--
第四章 商业行业
----
第一节 批发业
----
第二节 零售业
----
第三节 粮油业
----
第四节 住宿、餐饮业
----
第五节 其他服务业
--
第五章 交易市场
----
第一节 市场建设
----
第二节 专业市场
--
第六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旅行社
----
第二节 旅游景点
----
第三节 宾馆
----
第四节 旅游线路、接待与活动
第二十四编 国内经济合作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章 国内经济合作
----
第一节 管理服务机构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
第三节 友好区、市外省市驻沪办
----
第四节 对口帮扶
--
第二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引进外资和台、港、澳资金
----
第三节 对外贸易
----
第四节 出口企业
第二十五编 财政
--
第一章 财政体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对区财政体制
----
第三节 区对街道、镇财政体制
--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总量
----
第二节 结构
--
第三章 财政支出
----
第一节 总量与结构
----
第二节 收支平衡
--
第四章 财政管理
----
第一节 预算编制
----
第二节 收入征收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监督
----
第五节 政府采购
----
第六节 会计事务
----
第七节 预算外资金
----
第八节 信息化建设
----
第九节 财政信用等级
----
第十节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信用贷款担保
----
第十一节 其他财政管理
第二十六编 税务
--
第一章 税务体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收
--
第二章 税收收入
----
第一节 总量与分税种征收
----
第二节 结构
--
第三章 征收管理
----
第一节 税务髓记
----
第二节 纳税申报与服务
----
第三节 税收征管改革与税源监控
----
第四节 票证管理
----
第五节 涉外税收征管
----
第六节 税收优惠政策
----
第七节 税收信息化建设
--
第四章 税务稽查
----
第一节 日常检查
----
第二节 专项检查
----
第三节 案件查处
第二十七编 金融业
--
第一章 银行合作社邮政储蓄
----
第一节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闸北支行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上海市闸北支行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闸北支行
----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闸北支行
----
第五节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闸北支行
----
第六节 上海银行闸北营业网点
----
第七节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闸北支行
----
第八节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北支行
----
第九节 招商银行
----
第十节 中国光大银行
----
第十一节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闸北支行
----
第十二节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闸北支行
----
第十三节 其他银行
----
第十四节 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
--
第二章 保险证券
----
第一节 保险
----
第二节 证券
--
第三章 期货 典当
----
第一节 期货
----
第二节 典当
第二十八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阶段性发展计划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经济运行分析与对策
----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
第三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统计制度
----
第三节 统计调查
----
第四节 统计服务
----
第五节 统计执法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管理
----
第二节 价格监测
----
第三节 价格检查
----
第四节 价格服务
--
第五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国有资产总量
----
第三节 资产清理、评估和产权登记
----
第四节 资产重组和流动管理
----
第五节 资产运营管理
----
第六节 国有企业资产监管
----
第七节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
--
第六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监督管理
----
第四节 市场监管
----
第五节 维护公平交易
----
第六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七节 商标、广告监督管理
----
第八节 经济合同监管
--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监管
----
第四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第五节 质量行政执法
--
第九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
第三节 食品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编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节 文明小区、社区、城区创建活动
----
第二节 文明单位、行业创建活动
----
第三节 文明公共区域创建活动
----
第四节 同创共建活动
--
第二章 公民道德建设
----
第一节 社会公德建设
----
第二节 职业道德建设
----
第三节 家庭美德建设
--
第三章 志愿者与市民巡访团
----
第一节 志愿者
----
第二节 市民巡访团
--
第四章 学习型城区创建活动
----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
第二节 举办学习型组织论坛
第三十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团体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三节 科学研究机构
--
第二章 管理服务
----
第一节 科技管理
----
第二节 科技服务
--
第三章 知识产权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
--
第四章 科技企业
----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
----
第二节 民营科技企业
--
第五章 高新技术运用与产业
----
第一节 多媒体应用与产业
----
第二节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与产业
----
第三节 新材料应用与产业
--
第六章 科技产业园区
----
第一节 国家级科技园区
----
第二节 市级科技产业园
--
第七章 科学普及
----
第一节 科普会议
----
第二节 科普经费、设施
----
第三节 科普活动
第三十一编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师资队伍
----
第四节 教育经费
----
第五节 校舍、信息化设施建设
----
第六节 校办企业
----
第七节 教育督导
--
第二章 教育研究
----
第一节 教研
----
第二节 科研
--
第三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学与家庭教育
----
第二节 托幼园所
--
第四章 中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德育
----
第二节 教学
----
第三节 体育、美育、科技
----
第四节 对外交流合作
--
第五章 中等技术职业专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教育
----
第二节 民族教育
----
第三节 特色教育
----
第四节 特殊教育
----
第五节 中、小学校选介
--
第六章 成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
----
第一节 成人教育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办学
--
第七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同济大学(沪北校区)
----
第二节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
----
第三节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
第八章 社区教育
第三十二编 文化
--
第一章 机构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场馆设施
----
第一节 区属公共文化设施
----
第二节 社区公共文化设施
----
第三节 中、小学校、少儿图书馆
----
第四节 市(局)属公共文化设施
----
第五节 其他文化设施
--
第三章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一节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
----
第二节 大型文艺活动
----
第三节 展览展示
----
第四节 文化活动
----
第五节 广场文化
--
第四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艺团体
----
第二节 文艺作品获奖项日
--
第五章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一节 文化市场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文化产业
--
第六章 文物保护
第三十三编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医疗卫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卫生改革
----
第三节 医政管理
----
第四节 药政管理
----
第五节 经费基建设备产业
--
第二章 卫技人员卫生团体医学科技
----
第一节 卫技人员
----
第二节 社会卫生团体
----
第三节 医学科技
--
第三章 疾病防治保健与卫生监督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慢性(专)病防治
----
第三节 社区卫生
----
第四节 卫生保健
----
第五节 卫生监督
----
第六节 健康教育
----
第七节 生命信息统计
--
第四章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节 市(企)属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区属二级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区属一级医疗机构
----
第四节 区属卫生防治、培训机构
----
第五节 社会、民营及个体医疗机构
--
第五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活动
----
第二节 创建卫生健康城区
第三十四编 体育
--
第一章 机构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体育团体
--
第二章 体育场馆
----
第一节 公共体育场所
----
第二节 社区公共体育场地
----
第三节 其他体育场所
--
第三章 全民体育
----
第一节 社区体育
----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章 体育训练
----
第一节 少体校、场馆业余训练
----
第二节 区办一线女子举重队
----
第三节 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
----
第四节 人才培养与输送
--
第五章 体育竞赛
----
第一节 参加市级比赛
----
第二节 参加全国重大比赛
----
第三节 参加国际重大比赛
----
第四节 区体育竞赛
----
第五节 承办国内外比赛
--
第六章 体育产业
----
第一节 体育企业
----
第二节 体育彩票销售
----
第三节 体育资产置换
第三十五编 街道(镇)
--
第一章 街道、镇
----
第一节 街道(镇)机构
----
第二节 街道(镇)经济
--
第二章 天目西路街道
----
第一节 街道经济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三章 北站街道
----
第一节 街道经济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四章 宝山路街道
----
第一节 街道经济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五章 芷江西路街道
----
第一节 街道经济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六章 共和新路街道
----
第一节 街道经济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七章 大宁路街道
----
第一节 街道经济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八章 彭浦新村街道
----
第一节 街道经济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九章 临汾路街道
----
第一节 街道经济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十章 彭浦镇
----
第一节 经济改革与发展
----
第二节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
第四节 社区环境与管理
----
第五节 社区稳定与治安防范
----
第六节 社区建设
----
第八节 城市化建设
第三十六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国家部委、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
第二节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
附录
--
一、1994-2010年中共闸北区委主要文件目录
--
二、1994-2009年闸北区人大常委会主要文件目录
--
三、1994-2010年闸北区人民政府主要文件目录
--
四、1994-2010年政协闸北区委员会主要文件目录
前志勘误与补遗
--
一、勘误
--
二、补遗
索引
《上海市闸北区志(1994-2005)》编审人员名录
编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