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总序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的辞典中,就不乏“海国”一词。华夏民族,并不
从一开始就是闭关锁国的,而是有着大海一般宽阔的胸怀。正是大海,一直激
发着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部中国海洋文
化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后人壮怀激烈,意气风发。
金轮乍涌三更日,宝气遥腾百粤山。
影聚帆樯通累译,祥开海国放欢颜。
古人寥寥几行诗,便把广东遍被海洋文明之华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广东起锚,不仅令广东无负“天子南库”之
盛名,更留下千古传诵的“珠还合浦”等众多的神话传说。而指南针的发明,
造船业的兴盛,尤其是航海牵星术,更令中国之为海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声
望。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南汉的“笼海得法”、宋代的市舶司制度,充
分显示了我们作为海洋大国的强势地位。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更创造了古代对
外贸易、和平外交的出色典范。尽管自元代开始,有了禁海的反复,但明清
“十三行”,在推动开海贸易上功不可没,并带来了大航海时代先进的人文与
科学思潮,也为中国近代革命作出长期的铺垫,成为两千多年海上丝绸之路上
的华彩乐段。新中国的广交会,可以说是“十三行”的延续,为打破列强的海
上封锁,更为今日走向全面的对外开放,功高至伟。改革开放之初,以粤商为
主体的国际华商,成为中国来自海外投资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份额。这也证实
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国力强弱在海不在陆。海权优胜,
则国力优胜。他的海洋实力计划,更在《建国方略》中一一加以了阐述。进入
21世纪,中国制定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海洋强则国家强,海业兴则民族兴。曾经有着辉煌的海洋文
明的中国历史和现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
《话说中国海洋》编委会
总序
珠江文化与海洋文化
内容提要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南海自然生态与人文地理
--
第一节 中国南海的自然地理与区位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南海与周边国家的地缘交流关系
--
第三节 中国近代和现代化进程起源于中国南海地区
第二章 秦至南朝中国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与经贸文化发展
--
第一节 秦代郡县设置与中国南海的封建化
--
第二节 汉越两族杂处与经贸文化发展
--
第三节 六朝时期南海海外贸易航线开辟
--
第四节 秦至南朝的文化发展
第三章 隋唐五代中国南海经贸文化的辉煌历程
--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岭南开发
--
第二节 海上交通与贸易
--
第三节 市舶管理体制的创始
--
第四节 唐末黄巢起义与南汉政权
--
第五节 岭南隋唐五代文化发展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国南海封建经贸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
第一节 广南东、西路的建立
--
第二节 宋代岭南土地占有制与农业生产
--
第三节 宋代的城市与手工业
--
第四节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扶持海外贸易
--
第五节 元代对岭南诸道的统治与影响
--
第六节 宋元中国南海岭南科学文化
第五章 明代中国南海经贸文化的盛衰转折
--
第一节 海禁闭关锁国的逆流
--
第二节 禁海和对少数民族残酷镇压条件下的南海经济
--
第三节 贡舶贸易的盛行,市舶贸易的衰落
--
第四节 中国南海地区移民及对南洋的开发
--
第五节 明代南海经贸文化思潮
第六章 清代中国南海经贸文化起伏发展
--
第一节 清政府对中国南海地区外贸的特殊政策
--
第二节 广州十三行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清代中国南海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
第四节 对中国南海诸岛的开发
--
第五节 清代中国南海经贸文化思潮
第七章 民国时期中国南海经贸文化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国南海经贸文化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政策与管理的特点
--
第三节 外国资本势力冲击中国南海经贸文化
--
第四节 民国时期中国南海经贸文化思潮
第八章 新中国南海经贸文化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海外封堵与广交会的创设
--
第三节 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全面推行承包制和股份制
--
第四节 创办经济特区,广东重新走向世界
--
第五节 岭南风靡全国的新文化潮流
--
第六节 “泛珠”合作前景与中国南海经贸文化的整合与发展
--
第七节 中国南海的现代经贸文化思潮
--
第八节 结束语:挑战与机遇并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