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2003年04月
目录
封面
乾县志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审稿单位
历任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历任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图片
--
乾县行政区划图
--
乾县在陕西省地理位置图
--
清代城池图
--
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来乾陵视察(1978)
--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视察乾陵时题词(1960)
--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视察乾县企业
--
原陕西省省长程安东与副省长范肖梅视察乾县乡镇企业
--
陕西省副省长潘连生视察乾县城建规划工作
--
中共咸阳市委书记宋洪武(右二)视察乾县城建规划工作(2002)
--
原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陈元方为乾县干部做修志报告(1983)
--
咸阳市市长张立勇(中)在乾县指导工作(2002)
--
中共乾县县委书记李文化在县志工作会上
--
乾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普藩审阅新编《乾县志》稿
--
中共乾县县委办公大楼
--
乾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乾县领导班子研究城建规划(1999)
--
人民广场
--
第二广场铜牛雕塑
--
城标翼马
--
东新街夜景
--
县城东新大街
--
鼓楼(1988)
--
南大街(1991)
--
古城墙一隅
--
70年代北部山乡粮食大丰收
--
80年代初乾陵脚下收割忙
--
千亩红提葡萄种植基地
--
泔河酥梨
--
红富士苹果
--
乾县御石榴
--
乾州广杏
--
柿子
--
秦川牛
--
笼养鸡
--
漆水河渡槽
--
甘露工程纪念碑
--
阳峪镇深井打成出水
--
羊毛湾水库
--
咸阳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
永福祥纺织印染公司
--
陕西省新联纺织厂
--
新联纺织厂织布车间
--
三眼桥大市场
--
漠谷大桥
--
人民银行乾县支行大楼
--
工商银行乾县支行大楼
--
乾县电信大楼
--
乾县电力局大楼
--
花口初级中学
--
乾县麦棉研究所研制的“9669”小麦优良品种
--
皮影
--
《三滴血》剧照
--
弦板腔《紫金钗》剧照
--
现代眉户剧《破烂王相亲》剧照
--
王村蛟龙转鼓
--
葫芦(国画)张皓
--
书法 胡恒
--
书法 王醒吾
--
书法 张重庆
--
山民(国画)安鸿翔
--
书法 师荃荣
--
书法 周伯光
--
山水(国画)徐文鹏
--
书法 严勃之
--
书法 袁舟
--
书法 胡永昌
--
望春(摄影)徐崇国
--
剪纸 韩靖
--
书法 陈光升
--
书法 陈天民
--
春润(国画)李俊
--
国画 罗建福
--
书法 陈生益
--
书法 安鸿翔
--
剪纸 张玉花
--
王炳南雕像(好畤村炳公小学内)
--
剧作家 范紫东先生
--
早期革命家 杨森
--
烈士纪念亭
--
乾陵主峰
--
夕阳下的睡美人——乾陵远眺(1991)
--
各国驻华使节来乾陵参观(1965.5)
--
乾陵博物馆
--
懿德太子墓博物馆
--
华表
--
翼马
--
述圣纪碑
--
无字牌
--
石人像
--
牵马侍者
--
六十一宾王像
--
鸵鸟
--
石狮
--
观鸟扑蝉图(壁画)
--
三彩马
--
铜镜
--
三彩奁
--
驯豹图
--
架鹞戏犬图
--
打马球图(壁画)
--
三彩骑马俑
--
阙楼图
--
乾师古柏
--
临平镇菜子树
--
挂面
--
锅盔 豆腐脑
--
馇酥
序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行政建置
--
第一章县域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境域变迁
--
第二章建置沿革
----
乾县行政建置沿革简图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历代行政区划
------
(一)秦汉到唐宋
------
(二)元、明、清三代
------
(三)民国时期
--------
民国30年(1941)乾县乡、保、村堡情况表
----
第二节建国后行政区划
--
第四章乡镇简介
----
城关镇
----
临平镇
----
薛禄镇
----
梁村镇
----
姜村镇
----
灵源镇
----
马连镇
----
注泔镇
----
阳峪镇
----
王村镇
----
阳洪镇
----
峰阳镇
----
乾陵镇
----
长留乡
----
大杨乡
----
周城乡
----
新阳乡
----
梁山乡
----
吴店乡
----
关头乡
----
铁佛乡
----
漠西乡
----
大墙乡
----
杨汉乡
----
石牛乡
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含矿藏)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矿藏
------
石灰石
------
磷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概况
----
第二节地貌分区及山脉走向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光照
------
太阳辐射
------
生理辐射(光合作用有效辐射)
------
日照
----
第二节气温
------
20世纪80年代平均气温
------
80年代平均最高气温
------
80年代极端气温
------
高温日数
------
无霜期
------
南北气候的差异
----
第三节降水
------
降水量
------
降水日数
------
降水的时空分布
------
湿润状况
----
第四节风
----
第五节物候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水系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的形成与分布
----
第二节土壤类型
------
垆土类
------
黄土类
------
黑垆土类(亚类黏黑垆土)
------
潮土类
------
褐土类
----
第三节土壤养分
------
土壤耕层养分状况
------
土壤耕层养分的分布特征
--
第六章植物
----
第一节农业作物
------
粮食作物种类
------
经济作物
------
蔬菜
------
绿肥、饲草
----
第二节林木、花卉
------
乔木
------
灌木
------
果树
------
花卉
----
第三节药材
--
第七章动物
----
第一节家畜家禽
------
家畜类
------
家禽类
------
其他养殖
----
第二节野生动物
------
脊椎动物
------
无脊椎动物
自然灾害
--
第一章旱灾
----
第一节历史上的旱情述略
----
第二节建国后的百日大旱
------
乾县建国后历年百日以上大旱情况表
--
第二章涝灾(包括暴雨灾害)
----
第一节历史上的涝灾纪略
------
史料记载乾县涝灾分季节统计表
----
第二节建国后的雨涝灾害
--
第三章雹灾
----
第一节发生的季节和途径
----
第二节雹灾纪实
--
第四章风灾
----
第一节风灾史料
----
第二节建国后的风灾
--
第五章冻灾
--
第六章虫灾
--
第七章鼠害 狼患
----
第一节鼠害
----
第二节狼患
--
第八章震灾
人口与土地
--
第一章人口变化
----
第一节历代人口概况
------
1934~1944年乾县人口统计表
----
第二节建国后人口发展概况
----
第三节人口变动
------
自然变动
------
出生
------
死亡
------
机械变动
------
建国后乾县历年人口变动一览表
--
第二章人口普查
----
第一节第一次人口普查
----
第二节第二次人口普查
----
第三节第三次人口普查
----
第四节第四次人口普查
----
几次普查乾县人口的地区分布
--
第三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年龄结构
----
第二节性别结构
------
性别构成
------
性比例
----
第三节民族
----
第四节文化结构
----
第五节城乡结构
----
第六节职业结构
----
第七节人口密度
------
乾县建国后历年人口密度一览表
--
第四章人口素质
----
第一节自然素质
----
第二节社会素质
--
第五章劳动人口
--
第六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状况
------
乾县1990年人口婚姻状况
----
第二节家庭结构
--
第七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节育措施
----
第三节宣传教育
----
第四节政策与规定
--
第八章土地资源
----
第一节国土面积
----
第二节土地丈量与查田定产
--
第九章土地分配
----
第一节清、民国人均亩数
------
1949年乾县王村各阶层人口地亩统计表
----
第二节建国后各个时期人均亩数
----
第三节北丘陵带、南原带、中川区人均亩数
------
建国后乾县历年耕地面积一览表
------
建国后乾县人均耕地面积一览表
--
第十章土地损耗
----
第一节建设用地
------
1981~1990年耕地损耗(减少)情况表
----
第二节因灾废弃及其他
--
第十一章土地管理
农业
--
第一章农业机构
----
第一节县级机构
----
第二节下属机构
------
农技中心站
------
畜牧兽医站
------
种子公司
------
园艺站
------
植保站
------
农机管理站
------
农机公司
------
农机服务站
------
秦川牛场
------
乾县农场
------
乾县园林场
--
第二章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城关各阶层占有土地统计表
----
第二节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
------
土地改革
--------
乾县各阶层土地、产粮情况统计表
------
农业合作化
--------
1956年乾县各种农业合作组织统计表
------
人民公社
----
第三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农业生产发展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农业生产
----
第二节建国后的农业
----
第三节农业学大寨
----
第四节商品粮基地建设
--
第四章种植业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民国以前的耕作制度
------
建国后耕作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粮食作物
------
小麦
------
玉米
------
大麦
------
豌豆
------
谷子
------
糜子
----
第三节粮食产量
----
第四节经济作物
------
棉花
--------
乾县棉花种植总产情况表
------
油料
------
蔬菜
------
其他经济作物
----
第五节果树
--
第五章农机使用
----
第一节农具演化
------
民国以前使用的生产工具
------
建国后推广的新式家具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建国后农业机械发展状况
------
农机经营形式的变革
--
第六章农业科技
----
第一节推广的主要农业技术
------
乾县化肥施用量统计表
----
第二节推广优良品种
------
乾县种子公司五次去海南岛制种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农业综合技术承包
----
第四节乾陵农林牧综合试验区
--
第七章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主要病虫害
----
第二节使用农药品种
----
第三节植保技术
--
第八章农业区划
----
第一节农业区划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农业区划的工作实施与成果
--
第九章农业收益分配与经济效益
----
第一节粮食分配
------
1962年乾县儿童折成人比例分配口粮标准表
------
1962年乾县社员口粮分配情况表
----
第二节现金分配与经济效益
------
乾县社员现金分配增长表
--
第十章畜牧业
----
第一节畜牧业发展
----
第二节畜禽品种与产量
----
第三节疫病
粮食
--
第一章机构沿革与企业设置
----
第一节清、民国时期粮食管理
----
第二节建国后机构沿革
--
第二章购销
----
第一节农村粮食购销
------
乾县1953年粮油统购统销价格表(等级:中等 单位:元)
----
第二节城镇粮食供应
------
1956年乾县市镇居民食粮定量标准及人数情况表
------
调整后的乾县居民粮食定量标准情况表(按成品粮计量)
------
1966~1990年乾县城镇粮食定量分等分级供应标准(单位:公斤)
----
第三节粮食议购议销
----
第四节粮食集市贸易
--
第三章仓储
----
第一节民国以前的仓储
----
第二节建国后的粮仓建设及仓储
------
乾县1990年粮油仓库情况统计表(面积:平方米 容量:万斤)
----
第三节科学保粮与“四无”粮仓
------
科学保粮
------
“四无”粮仓
----
第四节农村粮食储备
--
第四章油脂
----
第一节油脂收购
----
第二节油脂供应
------
1989年粮油购销价格一览表(等级:中等 单位:公斤、元)
水利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水利机构沿革
----
第二节宝鸡峡乾县管理站
--
第二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乾县水利事业发展情况表
----
第二节蓄引水工程
------
蓄水工程
--------
乾县小型水库基本情况表
------
引水工程
------
提水工程
----
第三节宝鸡峡灌溉工程(乾县段)
----
第四节井水灌溉
----
第五节灌区方田建设
----
第六节治渍排涝工程
--
第三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乾县水库淤积情况表
----
第二节水土治理
--
第四章水产
----
第一节养殖水域
----
第二节鱼种投放
----
第三节科学养鱼
------
引进新品种
------
推广饵肥结合创高产的方法
------
试行网箱养鱼
------
渔业机械推广应用
------
综合经营,提高效益
----
第四节成鱼捕捞
----
第五节服务机构
林业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林业局下属单位
------
林业站
------
园林场
------
苗圃
------
五峰山林场
------
乾陵观光园
------
林业病虫害防治检验站
--
第二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资源及消长概况
------
乾县1990年林地面积结构图
----
第二节用材林资源分布及主要品种
----
第三节经济林资源分布及主要品种
------
1990年乾县经济林面积统计表(单位:亩)
------
1990年乾县四旁树、农田林网统计表(单位:万株、亩、万亩)
------
1990年乾县森林资源消耗量统计表(单位:m3)
------
1981~1990年乾县立木采伐量统计表(单位:m3)
--
第三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植树与造林
----
第三节乾陵绿化
------
乾县1949~1958年造林育苗统计表
------
乾县1959~1983年造林育苗统计表
------
乾县1984~1990年造林育苗统计表
------
乾县1949~1967年果林面积产量统计表
------
乾县1981~1990年果林面积、产量统计表(单位:亩、市担、吨)
--
第四章林木保护
----
第一节依法治林
----
第二节林业“三定”
----
第三节林网管护
----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工业
--
第一章工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建国前的工业
----
第二节建国后的工业发展
------
表1 乾县择年工业单位统计表(单位:个)
------
表2 1949~1985年乾县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
表3 1960~1994年乾县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全部)统计表(单位:万元)
------
表4 1971~1996乾县工业企业利润或亏损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二章工业生产
----
第一节化学工业
------
1989年乾县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单位:吨)
----
第二节机械工业(包括电子工业)
----
第三节建筑材料工业
----
第四节木材加工工业
----
第五节粮油加工与食品工业
----
第六节纺织、服装工业
----
第七节皮革工业
----
第八节印刷工业
--
第三章主要工厂简介
----
西北人造板机器厂
----
咸阳市无线电元件厂
----
咸阳市汽车大修厂
----
咸阳市水利机械施工队修配厂
----
乾县造纸厂
----
乾县化工厂
----
乾县电机厂
----
乾县水泥厂
----
乾县机砖厂
----
乾县纤维板厂
----
乾县织袜厂
----
乾县印刷厂
----
乾县工艺美术厂
----
乾县酒厂
----
乾县制药厂
----
乾县粮油加工厂
----
乾县农业机械修造厂
----
乾县羊毛湾灌溉管理局水泥厂
----
乾县蜂窝煤厂
----
乾县酿造厂
----
乾县汽车修理厂
----
乾县经委主管的小型集体企业情况一览表
--
第四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乡镇企业的兴办与发展
------
乾县1987~1990年乡镇企业基本情况表
----
第二节乡镇企业的生产
------
乾县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表
----
第三节乡镇企业的分布
------
1990年乾县乡镇企业分布情况表
--
第五章改革开放后的民营工业
电力
--
第一章机构沿革
----
第一节机构设置与沿革
----
第二节局以下管理机构
------
供电站(所)
------
变电站
------
修试所
------
校表班
------
汽车班
------
农电管理机构
------
综合服务公司(多种经营机构)
------
调度所
------
电算机构(微机房)
--
第二章电力事业发展情况
--
第三章供电和用电
----
第一节供电
----
第二节用电
------
农业用电
------
地方工业用电
------
生活照明用电
--------
1991~1997年乾县分行业用电情况一览表(单位:万千瓦时)
--
第四章安全用电及农村电网整改
----
第一节安全用电
----
第二节电网改造工程
------
乾县小城镇公网改造明细表
------
乾县供电线路新建改造情况统计表
------
乾县高耗能配变电改造情况统计表
------
乾县0.4kV网改验收完成任务情况统计表
------
乾县1958~1999年电力事业发展情况一览表(一)
经济管理
--
第一章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体制改革工作
--
第二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划制定与实施
----
第三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
第三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统计范围和项目
----
第三节统计方式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沿革
----
第二节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三节市场管理
------
集市
------
建国后的市场管理
----
第四节商标、广告管理
------
商标管理
------
广告管理
----
第五节个体工商业管理
------
乾县个体工商业基本情况统计表(1980~1990年)
----
第六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物价管理机构
----
第二节计划价格及价格管理
----
第三节物价改革
------
1979年乾县产要农产品收购提价表
----
第四节物价监督检查
------
1985~1990年乾县物价财税大检查情况表
----
第五节商品比价
------
乾县主要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历年交换比价表
--
第六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七章审计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审计监督
------
财政审计
------
税务审计
------
金融审计
------
行政审计
------
企业审计
--------
乾县审计局企业审计情况表
------
商业审计
--------
乾县审计局商业审计情况表
------
基本建设审计
--------
乾县基本建设审计情况调查表
--
第八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物资经营
------
煤炭经营
------
金属机电经营
------
木材经营
------
轻工、化工、建材、火工经营
----
第三节物资管理
------
物资的计划分配
------
物资的市场调节经营
----
第四节仓储管理
--
第九章烟草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1987~1990年乾县烟草专卖局主要经济指标
----
第二节烟草种植与收购
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机构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清代财政收入
------
民国财政收入
------
建国后的地方财政收入
--------
乾县建国后历年财政收入情况表(单位:万元)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清末财政支出
------
民国财政支出
------
建国后的地方财政支出
--------
乾县建国后历年财政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
乾县预算外收支情况统计(单位:万元)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务机构
----
第二节财税体制
----
第三节工商税
------
1995~1999年乾县地方税务局税收任务及完成情况表(单位:万元)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建国前金融机构
------
建国后金融机构
--------
中国人民银行乾县支行1987~1999年对商业银行贷款统计表(单位:万元)
--------
工商银行乾县支行1984~1999年现金收入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元)
--------
乾县工商银行1984~1999年现金支出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元)
----
第二节货币
------
旧币制的沿革
------
人民币
----
第三节结算
----
第四节储蓄
------
城乡储蓄
------
储蓄种类
------
储蓄发展变化情况
----
第五节信贷
------
农业信贷
------
工商信贷
------
全县金融机构各阶段信贷发展状况
--------
工商银行乾县1984~1990年存、贷款增、减变化情况表(单位:千元)
--------
工商银行乾县1991~1999年存、贷款增、减变化情况表(单位:千元)
--------
1979~1999年农业银行乾县存贷款一览表(单位:万元)
--------
建设银行乾县1984~1999年储蓄存款和贷款余额表(单位:万元)
--------
乾县农村信用合作社1984~1999年存贷款一览表(单位:万元)
----
第六节债券、保险
------
债券
------
保险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乾县支公司1990~1999年业务收支情况表(单位:万元)
商业
--
第一章商业机构沿革
--
第二章私营商业
----
第一节建国前农村集镇商业
------
农村集镇
------
商业类别
------
物资集散渠道
------
经营情况
--------
1941~1944年乾县私营商业概况表
------
附:地方风味名吃——乾州四宝
----
第二节建国后农村集镇商业及对私营商业的改造
--
第三章集体商业
--
第四章国营商业
--
第五章商品流通
----
第一节商品购进
----
第二节商品销售
------
批发
--------
1990年乾县国营商业企业概况一览表
------
零售
------
商品供应政策
--
第六章商业企业管理
----
第一节人事管理
------
私人商业用人办法
------
国营和集体商业人事制度
----
第二节计划管理
------
商业计划
------
商业统计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乾县主要商品历年销售统计表
----
第四节价格管理
--
第七章商业教育
----
短期培训
----
业务技术竞赛
------
1990年乾县商业系统职工文化素质情况一览表
----
第八章个体商业及管理
供销
--
第一章建国前的合作事业
----
第一节合作事业机构
----
第二节经营与发展
--
第二章建国后供销社组织机构
----
第一节乾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第二节公司、部、栈
----
第三节基层供销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化前后农村的合作商业
------
公私合营
------
体制变化
------
贯彻“八字”方针
----
第五节改革开放后的合作商业
--
第三章管理形式
----
第一节社员代表大会及理、监事会
----
第二节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
--
第四章业务经营
----
第一节业务经营范围及发展
------
乾县供销社历年完成国内商品纯销售总值统计表(单位:千元)
------
乾县供销社历年完成国内商品纯购进总值统计表(单位:千元)
----
第二节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乾县供销社历年销售化肥统计表
------
乾县供销社历年完成生产资料销售总值统计表(单位:千元)
----
第三节农副产品收购
------
乾县供销社历年完成农副产品收购总值统计表(单位:千元)
----
第四节棉花经营
------
乾县供销社历年棉花收购情况统计表(单位:担)
----
第五节畜产品经营
----
第六节废旧物资回收
----
第七节仓储运输
------
仓储
--------
乾县供销社历年库存商品情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
运输
--
第五章经济管理
----
第一节财务管理
------
乾县供销社自有资金情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
乾县供销社历年完成利润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
----
第二节会计核算
----
第三节计划统计
----
第四节物价管理
--
第六章外贸出口
----
第一节外贸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外贸出口商品种类
------
农副土特产品
------
畜产品
------
手工艺术产品
----
第三节外贸出口商品及销售
--
第七章农村代购代销店
----
第一节代销点
----
第二节双代店
------
1976~1985年乾县供销社农村代购供销店历史资料统计表(单位:人、元)
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变迁
----
第一节古代县城
------
好畤县故城
------
漠西县故城
------
奉天县故城
------
乾州故城
----
第二节民国时期县城
----
第三节建国后县城
--
第二章县城建设与规划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城区建设
----
第三节县城总体规划
--
第三章县城设施与管理
----
第一节道路建设
------
1990~1999年乾县城区主要道路状况
----
第二节排水
------
乾县县城1991~1999年择年排水工程表
------
城区排水管网示意图
----
第三节绿化
----
第四节供水、供煤和照明
------
供水
--------
乾县1972~1999年历年供水量统计表
--------
乾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现状
------
供煤
--------
乾县1951~1990年历年供煤量统计表(单位:吨)
------
照明
----
第五节环境卫生与管理
--
第四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村镇发展
------
先民聚落
------
村镇变迁
----
第二节村镇建设
------
空间布局与形态
------
村镇规划
----
第三节房舍建筑形式
----
第四节村镇建设管理
--
第五章房屋管理及改造
----
第一节公房管理
----
第二节私房改造
--
第六章建筑工程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建筑设计
--
第七章环境污染与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环境治理
交通
--
第一章人行大道
----
第一节古代道路
----
第二节民国道路
----
第三节乡支道路及其建设
------
灵马路
------
峰阳至阳峪路
------
梁村至周城路
------
铁佛寺至西兰路
------
梁山乡至西兰路
------
吴店乡至西兰路
------
石牛乡至乾临路
------
周城乡至乾临路
------
王村乡至乾普路
------
阳洪至峰阳路
------
新阳至周城路
------
铁佛至注泔路
--
第二章公路
----
第一节主要公路干线
------
国道公路
------
省道公路
------
地方公路
----
第二节公路建设
----
第三节公路养护与绿化
------
公路养护
--------
1949年8月~1951年12月乾县境内道路养护情况
--------
1975~1999年乾县境内道路养护情况
------
公路绿化
----
第四节公路交通管理及征费稽查
------
公路管理
--------
1987~1999年乾县交通事故统计表
------
征费稽查
--------
附图
--------
乾县历年机动车辆及征收养路费统计表
--------
1982年乾县各种拖拉机养路费征收标准表
--------
1986~1999年乾县汽车养路费征收情况表
--------
乾县临理站肇事情况统计表
--
第三章桥涵
----
第一节古代关梁
----
第二节建国后桥梁建设
--
第四章运输业的发展
----
第一节民国运输
----
第二节建国后运输
------
1983~1990年乾县客、货运输情况统计表
------
1990年乾县主要交通运输干线班次里程表(单位:公里)
--
第五章管理机构沿革
----
第一节交通管理机构
----
第二节公路管理机构
----
第三节养护管理机构
邮电
--
第一章古代邮驿
----
驿铺
----
墩台
--
第二章邮电机构设置
----
第一节县局设置
------
邮政机构
------
电信机构
------
环境电话管理机构
------
建国后邮电体制
------
县局行政机构与生产班组
----
第二节分支机构
--
第三章邮政通讯
----
第一节邮路
------
民国时期的邮路
------
建国后的邮路发展状况
--------
1955年乾县邮路情况表(表一)(单位:公里)
--------
1964年乾县邮路情况表(表二)(单位:公里)
--------
1978年乾县邮路情况表(表三)(单位:公里)
--------
1985年乾县邮路情况表(表四)(单位:公里)
--------
1990年乾县邮路情况表(表五-1)(单位:公里)
--------
1990年乾县城投递路线情况表
--------
1990年乾县邮路情况表(表五-2)半营半投路线(单位:公里)
----
第二节邮政交通工具
----
第三节邮政业务
--
第四章电信通讯
----
第一节机线设备
------
长途通讯设备
------
市内电话设备
--------
民国时期乾县电信统计表
----
第二节农村通信设备
------
1990年乾县农村电信通讯水平
----
第三节电信业务
----
第四节电信事业的发展
------
乾县邮电局1960~1990年每五年年平均业务统计表
政权
--
第一章代表会议
----
第一节选举
----
第二节乾县临时参议会
----
第三节乾县参议会
----
第四节乾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五节乾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人大常委会
------
人大常委会工作
------
工作机构
--
第二章行政机关
----
第一节清朝以前县衙
----
第二节民国时期县政府
----
第三节乾县人民政府
------
县属机构设置
--------
1984~1990年乾县人民政府机构及人员编制
------
政府职能及领导人更迭
----
第四节建国后乾县基层政权组织
--
第三章法院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依法执行与行政审判
----
第六节人民陪审
----
第七节人民信访
--
第四章检察院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机构设置
------
业务范围
------
审查批捕
------
审查起诉
------
出庭公诉
------
监督侦查、审判活动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政党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乾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建国前党组织建立及活动
----
第二节建国后党的工作机构
------
机构沿革
------
工作部门
------
基层党组织
----
第三节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重大活动纪略
----
第五节宣传教育
------
宣传工作
------
教育工作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一战线
----
第八节老干部管理
----
第九节人民来信来访
------
机构沿革
------
信访接待与处理
--
第二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乾县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政协委员
----
第三节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
第四节政协主要工作
------
工作与学习
------
提案办理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青少年组织
------
共产主义青年团乾县组织
------
少先队组织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乾县妇女组织
------
妇女活动
----
第四节农民组织
------
农民协会
------
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五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六节工商业者联合会
--
第四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民主同盟乾县支部
----
第二节民主促进会与民主建国会
--
第五章中国国民党乾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县党部
----
第二节国民党乾县基层组织
----
第三节三民主义青年团
民政
--
第一章机构沿革
--
第二章优抚
----
第一节拥军
----
第二节抚恤
------
建国后乾县革命伤残人员抚恤情况逐年统计表(单位:人、元)
----
第三节优待
------
乾县群众优待烈、军属情况择年统计表
------
乾县人民政府优待烈、军属情况择年统计表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慈善团体
----
第二节孤寡老人供养
------
乾县敬老院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其他福利
------
福利生产
--------
乾县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统计表
------
福利募捐
----
第四节殡葬改革
--
第四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生产救灾
----
第二节农村扶贫
--
第五章安置
----
第一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安置机构
------
复退军人安置
--------
建国后乾县历年复退军人安置表
------
志愿兵安置
------
军地两用人才安置
--------
乾县退伍军人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统计表
------
红军流落人员安置
------
原国民党人员安置
----
第二节收容遣送
------
乾县1953年劳动习艺队游民收容统计表
------
乾县1961~1964年收容遣送情况统计表
------
乾县1980~1990年收容遣送情况统计表
--
第六章婚姻登记
----
第一节结婚登记
------
结婚登记
------
复婚登记
----
第二节离婚登记
------
乾县1980~1990年婚姻登记统计表
人事劳动
--
第一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人员编制
----
第三节干部选用
----
第四节奖惩
----
第五节离休、退休、退职
------
乾县干部数择年统计表
------
乾县干部参加工作时间情况择年统计表
------
乾县干部年龄情况择年统计表
------
乾县干部文化程度情况择年统计表
------
乾县干部政治面貌情况择年统计表
--
第二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就业安置
------
就业培训
----
第二节劳保福利
------
劳保待遇
------
职工福利
----
第三节劳动工资
------
工资水平
------
工资制度
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政治保卫
------
肃特
------
清匪
------
反霸
------
镇压反革命
------
清查“三平会”组织
------
取缔一贯道反动组织
------
内部肃反
----
第三节刑事侦查
----
第四节治安管理
------
建立农村治安保卫组织
------
监督改造“四类分子”
------
户口管理
------
禁毒、禁赌、取缔娼妓
------
协助工商部门抓市场管理
----
第五节交通安全管理
----
第六节内部保卫
----
第七节预审、看守
----
第八节保安部队
--
第二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律师
----
第二节公证
----
第三节民事调解
----
第四节法制教育
教育
--
第一章教育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业务机构
----
第三节基层教育管理机构
--
第二章民国以前的教育
----
第一节启蒙教育
----
第二节州学(儒学)
----
第三节书院
--
第三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小学的发展和规模
------
学制与课程
------
考试与考核
--
第四章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普通中学的发展和规模
------
学制、课程
------
招生和考试
----
第二节中等专业学校
------
乾县简易师范学校
------
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
------
乾县戏校
------
林业部林机公司西北技工学校
----
第三节职业中学
------
县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
建国后的农业职业教育
------
乾县上官职业高级中学
------
乾县城关高级职业中学(职教中心)
--------
乾县农业初级中学概况一览表
--
第五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业余教育
------
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
------
建国后的扫肓教育
------
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
第二节干部职工业余教育
------
文化补课教育
------
广播电视教育
------
函授教育
--
第六章教师
----
第一节教育队伍
----
第二节教师地位
----
第三节教师的工资福利
--
第七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经费来源
------
乾县择年教育经费拨款情况表
----
第二节经费支出
------
1977~1998年乾县高校录取新生情况表
--
附录 捐资助学人名录
卫生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卫生局
------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乾县卫生防疫站
------
乾县妇幼保健院
------
乾县药品检验所
----
第二节医疗单位
------
公立医院
------
私立医院、诊所
--------
乾县民国时期私立医院、诊所
------
乾县人民医院
------
乾县中医医院
------
地段医院
------
乡(镇)卫生院
------
村级医疗站
------
个体开业行医
--
第二章防疫
----
第一节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
第二节传染病的防治
----
第三节地方病的防治
------
大骨节病(又称柳拐子病)
--------
1953~1971年乾县急性传染病患病与死亡人数统计表
--------
1972~1990年乾县急性传染病患病与死亡人数统计表
------
克山病
------
地方性甲状腺肿
------
地方性氟中毒
--------
1975年乾县大骨节病患病人数统计表
--------
1975年、1984年乾县地甲病普查统计表
--------
1979年乾县地方性氟中毒患病人数统计表
------
麻风病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新法接生
----
第二节妇女保健
------
1980~1989年乾县妇女病统计表
------
1979~1992年乾县儿童体检统计表
----
第三节儿童保健
--
第四章卫生
----
第一节公共卫生
----
第二节劳动卫生
----
第三节食品卫生
----
第四节学校卫生
--
第五章中西医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卫生教育
--
第六章药品生产与经营管理
----
第一节药品生产
------
饮片加工厂
------
制药厂
----
第二节药品经营
----
第三节药品管理
------
建国前乾县城乡中药店统计表
科技
--
第一章组织机构
----
第一节乾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第二节县级科研组织
------
乾县农业技术中心站
------
乾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
乾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综合研究办公室
----
第三节群众团体
------
乾县科学技术协会
------
四级农科网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专业科技队伍
----
第二节农村科技队伍
----
第三节专业技术职称
------
乾县技术职称分类表
--
第三章科技普及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教育
----
第三节科技推广与应用
------
农业
------
林业
------
水利建设
------
医疗卫生
------
农、林、牧综合治理
------
乾陵综合试验区
------
吴店乡枣子沟试验区
------
上丁家试验区
--
第四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省级科研成果
------
有线广播自动控制
------
JQ-80型全自动电子测记仪
------
芸苔叶虫生活习性及防治
----
第二节市级科研成果
------
“乾农四号”小麦品种
----
第三节县级科研成果
广播电视
--
第一章机构沿革
--
第二章广播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广播
----
第二节乾县广播收音站
----
第三节广播网路建设与喇叭入户
----
第四节广播节目设置及采、编、播
------
节目设置
--------
乾县广播站新闻节目播次时间变化表
------
关于重大活动宣传和典型事迹报道
------
采、编、播
------
通讯联络工作
--------
乾县广播站1971~1990年新闻来稿用稿情况统计表
------
社会上的广播宣传
----
第五节县广播站器材设备
------
乾县广播站器材设备情况表
------
乾县县乡广播专线分布图
--
第三章电视
----
第一节电视
----
第二节电视录像放映队
----
第三节乾县电视差转台
----
第四节乾县有线电视台
--
第四章广播电视事业管理
----
第一节广播宣传管理
----
第二节广播网路管护
------
1985年乾县电视覆盖图
----
第三节音像管理
----
第四节事业费管理
--
第五章广播电视服务
----
第一节乾县广播站广播电视服务部
----
第二节社会广播电视服务
----
第三节勤俭办事业
----
第四节技术革新与先进事迹表彰
------
乾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表
文化艺术
--
第一章机构沿革
--
第二章文化事业单位及团体
----
第一节文化馆(民众教育馆)
------
民众教育馆
------
文化馆
----
第二节图书馆
------
乾县图书馆1979~1991年购书征订报刊数量及费用统计表
----
第三节剧团
------
晓钟社
------
玉民剧社
------
弦板腔剧团
------
文艺宣传小分队
----
第四节书店
------
乾县新华书店1977~1985年利润(亏损)统计表(单位:元)
------
乾县新华书店1986~1990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统计表(单位:元)
----
第五节电影发行公司
------
乾县电影公司1977~1991年业务进展一览表
----
第六节剧院
----
第七节工人俱乐部
----
第八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九节乾县报社
--
第三章文学创作
----
元、明、清时期
----
中华民国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第四章书法绘画摄影
--
第五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民间文学
----
第二节民间工艺美术
------
高家庄泥塑
------
窗花剪纸
------
刺绣工艺
------
唐三彩复制品
------
棉絮画
----
第三节民间音乐舞蹈
------
弦板腔
------
蛟龙转鼓
------
唢呐
------
高跷芯子
------
歌咏比赛和秦腔大赛
--
第六章展览宣传
----
建国后主要展览一览表
--
第七章文化市场管理
--
第八章艺文
----
第一节序文
------
杨紫阳文集序
------
《还山遗稿》序
------
还山集遗稿序
------
杨文宪公遗集序
------
杨文宪公遗著序
------
蘧庐题诗序
------
《风雨楼诗稿》序
------
《乾县文学作品选》序
------
《乾陵百谜》序
----
第二节记赋
------
臂僮记
------
东游记
------
奉天一览赋
------
名趣园记
------
乾州修城池四门记
------
东观书屋记
------
龟城说
------
龟城说
----
第三节诗词
------
朝陇首
------
行幸甘泉宫歌
------
奉天酬别郑谏议
------
文柏床
------
乾宁三年丙辰在奉天
------
别乾民
------
龙岩寺龙潭口
------
菜根行
------
天然香
------
奉天怀古
------
古奉天城
------
留别乾阳
------
奉天西佛寺
------
杨文宪公祠
------
西崖旭影
------
兴国寺
------
城塔
------
雨后城北途中即景
------
新晴城中眺望
------
乾阳对月
------
桑道茂(节律)
------
桑道茂墓
------
筑奉天城
------
浑忠武王祠
------
咏杨文宪公
------
送王子方明经归奉天
------
过紫阳故里
------
还乡修志书成赴省留别感赋
----
附:
------
一、范紫东剧作目录
------
二、范紫东著作目录
------
三、乾陵杯书法篆刻大展勒石作品目录
------
四、乾县文化馆收藏部分字画名目
体育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建国前的体育活动
----
第二节建国后群众的体育
--
第二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发展情况
------
乾县1984年学校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业余体育学校
------
乾县业余体校1979~1990年向国家输送体育人才一览表
----
第三节乾师体育专业班
----
第四节体育教师队伍
--
第三章竞赛活动
----
建国以来乾县历次体育运动会一览表
----
乾县1990年田径成绩最高纪录
----
附:国家二级以上裁判、体育人名录
------
获国家二级以上裁判名录
------
乾县体育人名录
--
第四章体育设施
----
第一节群众体育活动设施
----
第二节县城内体委系统的体育设施
------
体育场
------
露天灯光球场
------
游泳场
--
第五章机构沿革
军事
--
第一章地方武装建置
----
第一节城守营
----
第二节民国年间的地方武装
------
保卫团
------
义勇常备队
------
社训队
------
国民兵团
------
直属后备队
------
保安警察大队
------
自卫总队
------
保安团、自卫团
------
乾县民国年间地方武装建置演变图
----
第三节建国后的武装
------
武装部
------
县中队
--
第二章兵役、民兵
----
第一节募兵制到征兵制
----
第二节青年军、出国兵和学兵
------
青年军
------
出国兵和学兵
----
第三节志愿军到义务兵役制
------
乾县择年度征召入伍人数表
----
第四节建国后的民兵建设
--
第三章军训、备战
----
第一节抗战时期的军训
----
第二节战备训练和防空演习
--
第四章战争
----
第一节古代战争
------
秦代兵战
------
汉代兵战
------
晋代兵战
------
唐代兵战
------
宋代兵战
------
时代兵战
----
第二节近代战争
档案
--
第一章档案工作
----
第一节文书档案
----
第二节科技档案
----
第三节专门档案工作
------
会计档案
------
诉讼档案工作
------
公安档案工作
------
统计档案工作
------
审计档案工作
------
地名档案工作
------
其他专门档案工作
--
第二章县档案馆
----
第一节馆藏
----
第二节收集
------
乾县档案馆历年档案资料统计表
----
第三节鉴定
----
第四节保管
----
第五节利用
------
乾县档案馆档案资料利用统计表
--
第三章档案队伍建设
----
第一节档案队伍
----
第二节档案学会队伍
----
第三节档案专业技术队伍
宗教 民俗 方言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五节伊斯兰教
--
第二章民情风俗
----
第一节节日习俗
------
春节
------
清明节
------
端阳节
------
乞巧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十月一日送寒衣
------
冬至节
----
第二节喜庆礼俗
------
生子
------
生日与寿诞
------
婚礼
----
第三节丧葬礼俗
--
第三章方音方言
----
第一节地方语音
----
第二节方言古语渊源
----
第三节地方成语
----
第四节方言
----
第五节地方谚语
----
第六节地方歇后语
文物古迹
--
第一章古遗址
----
第一节村落遗址
------
郭村遗址
------
上陆陌遗址
------
秦家庄遗址
------
河里范家遗址
------
齐难村遗址
------
北郑村遗址
------
三姓村遗址
------
淡头董家遗址
------
四兴遗址
------
龚家窑遗址
------
小王村遗址
------
刘家嘴遗址
------
周城府遗址
------
徐家岭遗址
------
胡罗村故城遗址
------
南孔头村故城遗址
------
西壤村遗址
------
永生坊遗址
------
米家河遗址
------
代东遗址
------
羊毛湾遗址
------
马里村遗址
----
第二节宫殿遗址
------
轩辕殿遗址
------
梁山宫遗址
--------
龙纹空心砖
------
龙纹空心砖
------
梁山宫遗址
------
甘泉宫遗址
--------
秦梁山宫遗址平面图
--------
甘泉宫遗址
--------
甘泉宫出土之水管道
--------
附图
----
第三节古城镇遗址
------
好畤故城
------
齐难故城
------
漠西故城
------
武都故城
------
奉天故城
------
薛禄故镇
----
第四节古建筑及遗址
------
方山寺古建筑群
------
五峰山山顶遗址
------
兴化寺后殿
------
杨禧庙
------
香严寺塔
--------
鼓楼(1991年摄)
--------
兴化寺后殿(1991年摄)
--------
城隍庙大殿一隅(1991年摄)
------
城隍庙上殿
------
兴国寺大殿
------
祥符村城门楼
------
薛家民居
------
鼓楼
----
第五节古寺庙遗址
------
文庙遗址
------
三佛寺遗址
------
化度寺遗址
------
北寺遗址
------
太白庙遗址
------
太白寺遗址
------
龙崖寺遗址
------
甘泉寺遗址
------
吴山寺遗址
------
洪教院遗址
------
蛟龙寺遗址
------
北福寺遗址
------
福泉寺遗址
------
薛禄寺遗址
------
兴龙寺遗址
------
灵感寺遗址
------
善化寺遗址
------
白塔寺遗址
------
香烟寺遗址
------
龙崖寺遗址
------
司郎庙遗址
------
赵后庙遗址
------
兴隆寺遗址
------
兴国寺遗址
------
羽茅山庙遗址
------
海潮院遗址
------
铁佛寺遗址
------
三官庙
------
兴教寺
------
中曲寺
------
天齐庙
------
火神庙
------
(毛)郎庙
--------
吴山寺古柏(1991年摄)
--------
中曲寺塔
--------
铁佛寺山门(1991年摄)
------
太白庙
------
吕祖祠
------
名宦祠
------
乡贤祠
------
黎公祠
--
第二章古陵墓
----
靖陵
----
靖陵平面图
----
靖陵陵园文物遗存分布平面示意图
----
乾县无名冢、墓、坟一览表
--
第三章金石
----
第一节金、玉类
------
商丁鼎
------
周史信你旅甗
------
秦辟邪镜二
--------
图①
--------
图②
--------
图③
--------
图④
--------
图⑤
------
汉延寿镜
------
汉好畤鼎
--------
图⑥
--------
图⑦
--------
图⑧
------
唐十二乳镜
------
压胜钱
------
宋铁醮盆
------
金泰和钟
------
明铁塔
------
西周乳足盉
------
西汉泰山宫行灯
------
明铁佛像
------
明宣德炉
------
明大铜佛像
------
明铁钟
--------
明代铁塔
--------
明代铜佛像
--------
明代铁钟
----
第二节石刻
------
碑志
--------
附图
------
其他石刻
--
第四章其他文物
----
第一节古树
------
文庙古柏(三棵)
------
吴店纹柏(亦称毛柏树)
------
吴山寺古柏
------
古菜子树
------
吴村古槐
----
第二节化石
------
鸵鸟蛋化石
------
大象化石
--
第五章文物管理
----
乾县已公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情况一览表
----
乾县历史文物分布图
----
乾县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
乾陵
--
第一章陵园
----
第一节内城和外城
----
第二节陵园建筑
----
第三节陵园石刻
----
第四节地宫隧道
------
地形及位置
------
发掘经过
------
揭露的情况
------
出土物
--
第二章陪葬墓
----
第一节墓主简介
------
章怀太子李贤
------
懿德太子李重润
------
泽王李上金
------
许王李素节
------
邠王李守礼
------
义阳公主
------
永泰公主李仙蕙
------
安兴公主
------
新都公主
------
特进王及善
------
中书令薛元超
------
右仆射刘仁轨
------
礼部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
------
左仆射杨再思
------
特进刘审礼
------
左卫将军李谨行
------
右武威将军高侃
----
第二节墓区及墓葬结构
------
图一 墓葬剖面图
------
永泰公主墓葬平面图
----
第三节出土文物
----
第四节墓室壁画
----
第五节哀册文及墓志铭
------
懿德太子哀册文
------
永泰公主墓志铭
------
章怀太子墓志铭
------
薛元超墓志铭
------
大唐故右卫员外大将军燕国公李谨行墓志铭
------
刘浚墓志铭
------
豆卢钦望碑文
----
第六节石椁与石门
------
永泰公主墓石椁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第三章乾陵的建设、保护、发掘与管理
----
第一节建设与保护
----
第二节发掘与管理
--
第四章陵区规划
--
第五章管理机构
--
第六章建国以来大事记
--
附录
----
一、谏合葬乾陵疏(摘录)
----
二、请停乾陵四季及生忌日节日起居(摘录)
----
三、请停日祭疏(摘录)
----
四、后唐李璟修奉关西陵寝诏
----
五、昭陵乾陵说
----
六、游乾陵记
----
七、梁山蝴蝶纪异
----
八、武则天去周号说
----
九、乾陵(俗称姑婆陵)辩
----
十、历代咏乾陵诗选
----
十一、乾陵楹联作品选
----
十二、乾陵1962~1994年接待游客一览表
----
十三、乾陵“六十一蕃臣像”考述
------
石像刻立的缘由
------
已知像名的状况
------
末知像名的增补
------
增补25尊像名简介
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记
----
第一节古代人物
------
赵植
------
赵隐
------
赵骘
------
赵光逢 赵光裔 赵光胤
------
何士举
------
杨振
------
杨奂
------
宋企郊
------
王郡
----
第二节近现代人物
------
吴希真
------
黄金秀
------
王德安
------
严念先
------
杨韶
------
梁守典
------
李荣祖
------
李乐亭
------
杨森
------
高鹏
------
张庚良
------
陈玉林
------
张光庭
------
范紫东
------
刘文伯
------
张润泉
------
上官克勤
------
刘振全
------
苏智
------
王炳南
------
李正谊
------
陈元方
------
杨柏伦
------
何文治
------
附:王结子
------
附:苟福堂
--
第二章人物简介
----
第一节古代人物
------
宋钦
------
黎玉田
------
步文正
------
杨文选
------
宋廷佐
------
杜蔚
------
胡腾天
------
吴玉
------
吴锡岱
------
王万魁
------
赵璧
------
刘志芬
------
刘铣
------
马震
----
第二节近现代人物
------
宋之浚
------
袁占彪
------
黄崇虎
------
袁守谦
------
景志强
------
王子辅
------
王振西
------
谈清贤
------
张秦伯
------
胡孔哲
------
上官伟
------
易东林
------
吕剑人
------
严秉直
------
高维泰
------
胡恒
------
吴鸿翰
------
王中佐
------
祝宽
------
苏盈
------
李佩成
------
陈德林
------
司荣耀
------
王自强
------
祝新民
------
强富朝
------
王建光
------
周原
------
习鹏华
--
第三章人物表录
----
第一节乾县革命烈士录
----
第二节荣获省部级光荣称号人名录
----
第三节地师级以上干部名录
----
第四节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名录
----
第五节中学高级教师人名录
----
第六节乾县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人名录
附录
--
一、诏文
--
二、碑文
--
三、旧志序(简介)
--
四、文献
--
五、文件辑录
修志始末
《乾县志》各分志撰稿人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