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煤矿志

杨村煤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是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杨村煤矿煤炭生产建设企业志书,为《杨村煤矿志》第一卷。 二、本志的编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客观记述矿区生产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以充分发挥志书的“存史、资治、教化”功能。

出版时间: 2008年09月

目录

封面
杨村煤矿志
《杨村煤矿志》编纂委员会
序言
题词
图片
-- 2006年5月,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王子奇(前排右二)在杨村煤矿检查指导工作。
-- 2006年4月,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卜昌森(前排中)在杨村煤矿检查指导工作。
-- 2007年11月,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前排中)在杨村煤矿检查指导工作。
-- 2007年11月,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右二)深入井下检查指导工作。
-- 2007年9月,集团公司总经理王信(右二)在杨村煤矿检查指导工作。
-- 2007年8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煤业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德玉(前排中)在杨村煤矿检查指导工作。
-- 2008年1月,杨村煤矿领导班子合影
-- 1989年1月,杨村煤矿领导班子合影
-- 1991年3月,杨村煤矿领导班子合影
-- 1995年4月,杨村煤矿领导班子合影
-- 2001年12月,杨村煤矿领导班子合影
-- 2003年4月,杨村煤矿领导班子合影
-- 2004年8月,杨村煤矿领导班子合影
-- 2005年4月,杨村煤矿领导班子合影
-- 1、杨村煤矿筹备处会议
-- 2、杨村煤矿成立揭牌仪式
-- 3、杨村煤矿移交生产管理大会
-- 建设中的杨村煤矿
-- 1、井口安全文化长廊
-- 2、井下标准化区队会议室
-- 3、副井底车场
-- 4、矿井安全生产调度中心
-- 1、井下标准化中央泵房
-- 2、井下综采工作面标准化移动变电站
-- 3、副井标准化绞车房
-- 4、标准化矿灯房
-- 1、薄煤层工作面
-- 2、薄煤层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 3、井下综放工作面
-- 1、矿长徐瑞峰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 2、党委书记李庆良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 3、4、5、职工遵章作业
-- 1、煤炭装车
-- 2、水路运输
-- 3、公路运输
-- 1、煤气生产
-- 2、消防演习
-- 3、防洪演习
-- 1、2005年1月,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前排右二)在圣杨木业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 2、2007年2月,集团公司总经理王信(右一)在圣杨木业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 3、2007年4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煤业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德玉(左二)在圣杨木业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 圣杨木业公司生产现场
-- 1、矿长徐瑞峰、党委书记李庆良等领导参加植树活动
-- 2、工广区一角
-- 3、家属区一角
-- 4、生活区一角
-- 1、职工餐厅
-- 2、招待所
-- 3、平安楼
-- 文教卫生工作
-- 矿井准军事化管理
-- 1、庆祝建党84周年暨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 2、反腐倡廉巡回演讲报告会
-- 3、职工代表暨会员代表大会
-- 4、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 5、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 1、职工安全承诺签名
-- 2、安全知识抢答赛
-- 3、女工井口送温暖活动
-- 4、井口安全文化活动
-- 5、青年志愿者便民服务活动
-- 6、图书阅览室
-- 离退休职工的幸福生活
-- 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 杨村煤矿明天更美好
-- 荣誉附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领导机构
-- 第一章 管理体制
-- 第二章 领导班子
-- 第三章 管理机构
第二篇 矿井建设
-- 第一章 矿井施工
---- 第一节 设计
---- 第二节 施工
---- 第三节 竣工验收
-- 第二章 矿井改扩建
---- 第一节 设计
---- 第二节 施工
-- 第三章 项目后评价
---- 第一节 建设概况
---- 第二节 地质勘探工作评价
---- 第三节 矿井设计与建设实施评价
---- 第四节 基本建设投资分析
---- 第五节 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三篇 煤炭生产
-- 第一章 开拓掘进
---- 第一节 掘进队伍
---- 第二节 井巷开拓
---- 第三节 掘进方法
---- 第四节 井巷支护
-- 第二章 采煤
---- 第一节 采煤队伍
---- 第二节 采煤方法
---- 第三节 采煤机械化
---- 第四节 顶板管理
---- 第五节 河下及建筑物下采煤
-- 第三章 机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备管理与租赁
---- 第三节 供电管理
-- 第四章 矿井运输
---- 第一节 提升系统
---- 第二节 井下轨道运输
---- 第三节 地面轨道运输
---- 第四节 井下胶带运输
---- 第五节 地面原煤运输
-- 第五章 矿井通防
---- 第一节 井下通风
---- 第二节 矿井瓦斯
---- 第三节 综合防尘
---- 第四节 矿井防灭火
第四篇 煤矿安全
-- 第一章 煤矿安全管理
---- 第一节 体制与机构
---- 第二节 安全规章制度
---- 第三节 安全培训与技术比武
---- 第四节 安全管理检查
-- 第二章 灾害事故
---- 第一节 灾害预防
---- 第二节 安全事故
---- 第三节 事故案例
-- 第三章 矿山救护与消防
---- 第一节 矿山救护
---- 第二节 消防
第五篇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职责
---- 第二节 长远规划
---- 第三节 年度生产计划
---- 第四节 专项资金计划
---- 第五节 统计
-- 第二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财务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四节 资金管理
---- 第五节 成本费用管理
---- 第六节 税金利润管理
---- 第七节 基本建设投资管理
---- 第八节 物资供应财务管理
---- 第九节 生产经营管理
---- 第十节 会计工作及财经纪律执行情况
-- 第三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职责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工资管理
---- 第四节 劳动保险与劳动保护
-- 第四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物资采购与供应
---- 第三节 车辆管理
-- 第五章 洗选加工与煤炭销售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煤炭洗选加工
---- 第三节 煤炭销售
-- 第六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方针目标
----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
-- 第七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职责
---- 第二节 内部审计
第六篇 非煤产业
-- 第一章 产业管理
-- 第二章 产业状况
---- 第一节 多种经营公司
---- 第二节 华禹公司
---- 第三节 联创公司
---- 第四节 圣杨木业公司
---- 第五节 其他
-- 第三章 产业发展
---- 第一节 发展成效
---- 第二节 影响发展的因素
---- 第三节 “十一五”及2015年发展规划
第七篇 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科技管理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二章 通讯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信息化建设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职责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 第三节 环境监测与绿化
第八篇 后勤服务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第二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职工医院
---- 第二节 医疗技术与设备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红十字会
---- 第五节 职工疗养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职责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工作成果
-- 第四章 生活福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职工宿舍
---- 第三节 食堂澡塘
---- 第四节 水电暖气供应
第九篇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中共杨村煤矿组织
---- 第一节 党的组织工作
---- 第二节 宣传统战工作
---- 第三节 纪检监察工作
---- 第四节 离退休管理工作
---- 第五节 保密信访档案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劳动竞赛和群众安全工作
---- 第四节 劳动争议调解
---- 第五节 宣教文体工作
---- 第六节 女工工作
---- 第七节 工会财务
-- 第三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团的建设
---- 第三节 少先队工作
-- 第四章 保卫武装
---- 第一节 治安保卫
---- 第二节 武装
第十篇 荣誉人物
-- 第一章 荣誉
---- 第一节 集体荣誉
---- 第二节 个人荣誉
-- 第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历任矿长党委书记简介
------ 马洪泉
------ 杨化超
------ 刘学平
------ 高兴海
------ 李效奎
------ 曹字
------ 樊玉泉
------ 董在国
------ 张东俭
------ 杨均贵
------ 徐瑞峰
------ 陈峰教
------ 李庆良
---- 第二节 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名录
---- 第三节 科级副科级干部名录
---- 第四节 高中级专业职称人员名录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