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市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3
出版时间:
1996年12月
目录
封面
榆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榆林市志》编辑人员
审稿单位及主审人员
主要收集资料撰写初稿人员
榆林市志
图片
--
榆林市行政区划图
--
榆林市平面图(1992年)
--
北部草滩地
--
东南部丘陵梯田
--
川道水田
--
榆林老城北部今貌
--
榆林轻工业大楼
--
榆林新闻大厦
--
东沙居民新区一角
--
老城南部新貌
--
西沙新城局部
--
榆林工商银行大楼
--
城西榆溪大酒楼
--
榆林城南外贸大楼
--
上盐湾大田玉米
--
刘官寨地膜花生
--
镇川地膜种植
--
牛家梁大田油葵
--
归德堡稻田
--
三岔湾稻谷丰收
--
城区塑棚蔬菜
--
芹河打麦场
--
沙区飞播种草
--
引水拉沙修地
--
昔日芹河长城沿线沙漠
--
榆林西沙大墩梁林区
--
沙区植物造林
--
油松苗圃
--
芹河红墩三北防护林
--
草滩地区打机井
--
榆高渠渡槽
--
尤家峁水库
--
沙地修U型水渠
--
滩地打多管井
--
城区西沙个体养鸡场
--
城南郊农场养猪场
--
城区西沙奶牛场
--
沙区牧羊
--
河口水库捕鱼
--
榆林化肥厂一角
--
镇川小川沟天然气井
--
上盐湾制盐
--
榆林天然气化工厂
--
榆林第二毛纺厂精纺车间
--
榆林市地毯厂检验车间
--
榆林毛纺厂梳毯车间
--
榆林市制革厂制鞋车间
--
青云乡镇煤矿
--
麻黄梁电信微波铁塔
--
榆林电信大楼程控机房一角
--
镇川河神庙无定河大桥
--
西包公路归德堡段
--
榆林民航飞机场
--
榆林市百货大楼
--
镇川镇牲畜交易市场
--
榆林城钟楼巷农贸市场
--
镇川商贸市场
--
榆林市妇幼保健院
--
老艺人演奏榆林小曲
--
街头计划生育咨询
--
补浪河乡农民体育运动会
--
榆林市星元小学
--
镇川黑龙滩庙会
--
老年人体育活动
--
榆林市第一中学
--
星元图书楼儿童阅室
--
榆林市第四中学田径运动会
--
红石峡摩崖石刻、石窟一角
--
新明楼
--
万佛楼
--
镇川罗兀城悬空寺
--
青云寺一角
--
戴兴寺
--
山水图(国画)清·叶兰
--
夜曲(国画)尤玉玲(女)
--
四季山水图(国画)民国·孙寿山
--
陕北二人场子(速写)邵江成
--
回娘家(油画)栗子明
--
童年的伙伴(国画)高旺
--
山松(水彩画)李景贤
--
戴兴寺泥塑(明代)
--
石雕工艺
--
青云寺泥塑(当代)
--
泥塑 万德雄 作
--
剪纸
--
榆林刺绣
--
柳编工艺
--
赛马 刘兴德 摄
--
夺魁(获中国农村大奖赛陕西赛区三等奖) 张居链
--
今日走西口(获陕西省生活美二等奖)马树槐
--
金龙狂舞(获英国皇家摄影俱乐部银牌奖)陈宝生
--
行书 清·陈璋 书
--
行书 民国 李棠 书
--
隶书 陈宝生 书
--
行草 延增成 书
--
楷书 张振业 书
--
行书 边兆芳(女)书
--
行书 杜呈波 书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目录
市情述要
--
一、地理概况
--
二、经济建设
--
三、人文历史
--
四、人民生活
--
五、发展前景
卷一大事记
卷二行政建置志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二章市域变迁
----
清末、民国时期榆林县疆域图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清代行政区划
----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解放战争时期边区行政区划
----
新中国成产后行政区划
卷三自然地理志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构造
----
第二节地层
----
第三节地貌
------
榆林市地貌图
--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日照辐射
------
日照
--------
榆林市日照时数择年表
--------
榆林市(1954-1990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
------
太阳辐射
--------
榆林市1954-1980年平均季、月太阳总辐射量表 单位:千卡/平方厘米
----
第二节气温
------
气温
--------
榆林市1951-1990年各月气温平均日较差
--------
榆林市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
榆林市月平均气温(℃)表
--------
1981-1993年榆林市气温表(℃)
--------
榆林市1951-1980年各界温持续天数保证率
--------
榆林市1951-1980年各界积温平均值
------
无霜期
--------
榆林市霜期择年表
----
第三节地温
----
第四节降水
------
降水
--------
榆林市年降水量分布图
--------
1951-1990年榆林市月、季平均降水量表
--------
榆林市历年降水量表 单位:毫米
--------
1981-1990年榆林市各月平均降水分析表
------
降雪
------
大气湿度
--------
1951-1980年榆林市平均年、月份植物蒸发量与降水量供求差 单位:毫米
--------
榆林市各月湿润情况表
----
第五节气压与风
------
1951-1990年榆林市月平均八级以上大风日
------
1981-1990年榆林市月均风速和八级以上大风日
----
第六节物候
------
榆林市四季节令物候现象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水系
------
榆林市水系和侵蚀模数降水等值线图
----
第二节水泉 湖泊
------
一、水泉
------
二、湖泊
----
第三节地表水
------
榆林市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表 单位:万 立方米
------
榆林市各区不同频率单位面积产水量表 单位:万立方米
----
第四节地下水
------
榆林市地下水分布图
--
第四章土壤
--
第五章植被
----
第一节历史演变
----
第二节植被类型及分布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矿藏
------
煤炭
------
泥炭
------
天然气
------
岩盐
------
陶土
------
石灰石
------
盐土
------
铁矿
----
第二节土地资源
------
1982榆林市耕地状况表 单位:万亩
----
第三节气候资源
------
太阳能
------
热量
--------
榆林市各级界温始日和持续温表
------
风力、风能
----
第四节水资源
------
水量
--------
榆林市地下水储量 单位:亿立方米
------
水能
----
第五节野生物
------
一、野生动物
------
二、林草植物种类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1951-1990年时段性干旱在145天以上统计表
----
第二节雹灾
------
榆林市冰雹路径图
----
第三节霜冻
----
第四节洪涝
----
第五节风灾
----
第六节病虫害
----
第七节地震 滑坡
------
一、地震
------
二、山崩滑坡
卷四人口志
--
第一章人口的历史演变
----
1949-1993年榆林市户口统计表
--
第二章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一节人口分布
------
城乡分布
--------
榆林市1951-1993年择年城乡人口构成比重表
------
区域分布
--------
1946年9月榆林县属13乡镇人口表
--------
1964年7月人口普查榆林县各行政区人、户数量表
--------
1982年7月人口普查榆林县各行政区人、户数量表
--------
1994年榆林市各行政区人口统计数量表
--------
1990年7月人口普查榆林市各行政区人、户数量表
----
第二节人口密度
------
榆林市1982、1990年人口普查及1993年人口统计各行政区人口密度比较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构成
------
榆林市1949-1993年历年人口性别构成表
----
第二节年龄构成
------
1964年7月榆林县人口分组年龄统计表
------
1982年7月榆林县人口分组年龄统计表
------
1990年7月榆林市人口分组年龄统计表
------
榆林市四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变化表
----
第三节民族构成
----
第四节文化构成
------
榆林市三次人口普查文化构成对比
----
第五节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
------
榆林市1949-1993年非农业、农业人口统计表
----
第六节劳动力与非劳动力
------
榆林市几个年份劳动适龄人口与非劳动适龄人口构成表
------
1953、1964、1982、1990年榆林市每百个劳动人口负担系数表
------
1949-1993年榆林市农村乡镇劳动力变化状况表
----
第七节职业构成
--
第四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榆林市1949-1993年人口出生、死亡表
----
第二节迁移
------
榆林市1954-1993年人口迁移变化统计表
--
第五章人口调查
----
第一节编查户口
----
第二节人口普查
--
第六章家庭 婚姻
----
第一节家庭
------
榆林市几个年份户均人口统计表
----
第二节婚姻
------
榆林市几个年份婚姻登记统计表 单位:人
--
第七章人口与资源
----
榆林市几个年份人口与土地、耕地对比表
--
第八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晚婚晚育
----
第三节节育绝育
------
榆林市1972-1993年择年节育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教育奖惩
卷五农业志
--
刘官寨乡水田
--
第一章体制变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农业合作化
------
互助组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三节人民公社
----
第四节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土地利用
----
第二节地政管理
----
第三节土地监察
--
第三章农田基建
----
第一节三田建设
------
榆林城西沙农田建设(1975年)
------
榆林市1993年末各乡镇(场)耕地面积表 单位:公顷
----
第二节土壤改良
--
第四章作物种植
----
第一节作物种类
----
第二节良种选育
------
选种
------
引种
--------
1977年牛家梁公社水稻丰收
------
育种
----
第三节产量产值
------
一、产量
--------
滩地谷子丰收
------
二、产值
--------
榆林市部分年份粮油面积、产量 单位:万亩、吨
--------
榆林市主要农作物几个年份产量表 单位:吨
--------
榆林市部分年份农业产值表 单位:万元
----
第四节耕作制度
------
撂荒种植
------
复种
------
倒茬轮作
------
间作套种
------
水土保持种植
------
地膜种植
----
第五节作物保护
----
第六节农机具
------
农场机耕
--
第五章农业区划
----
榆林市综合农业区划图
--
第六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果桑
------
果品生产
--------
南郊农场果园丰收
------
蚕桑
----
第二节养殖
------
家庭养兔
------
榆林市部分年份副业产值、多种经营收入表 单位:万元
--
第七章渔业生产
----
第一节生产条件
----
第二节渔业生产
------
鱼种繁殖
------
成鱼养殖
--
第八章农垦
----
第一节国营农场
------
鱼河农场
------
南郊农场
------
牛家梁农场
------
马合农场
----
第二节地方农场
--
第九章机构
卷六水利水保志
--
西沙渠
--
第一章水利建设
----
榆高渠架设渡槽
----
第一节引水渠道
------
榆高渠通水
------
修西沙渠
------
榆林市灌溉面积0.1-0.5万亩渠道表
----
第二节蓄水库池
------
榆林市小(Ⅰ)型水库表
----
第三节提水工程
------
一、抽水站点
--------
南郊抽水站分级建设表
------
二、打井提灌
--------
打多管井
----
第四节堤防工程
----
第五节排涝治碱工程
----
第六节水利管理
------
1983年榆林县水利状况图
------
榆东渠
--
第二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麻黄梁水土流失景观
----
第二节水土治理
------
治沙改土
------
榆林市几个年份“三田”累计表
----
第三节治理效益
--
第三章机构
卷七林业志
--
第一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树种
----
第二节林型林源
------
归德堡林道
------
1993年末榆林市各乡、镇、场造林保存面积表 单位:亩
----
第三节林业产值
--
第二章林业建设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采种
------
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榆林市部分年份林业生产情况表 单位:万亩、万株、吨
----
第三节重点工程
------
一、林带建设
------
二、片林建设
------
三、林网建设
--------
滩地林网
------
四、综合治理工程
--
第三章治沙
----
第一节沙漠演化
----
第二节治沙方法
------
引水拉沙
------
搭沙障蔽
----
第三节沙地治理
------
一、河川荒沙治理
------
二、沙漠腹地治理
--------
70年代县红色娘子军连治理沙漠
--
第四章林木管护
----
第一节护林
----
第二节抚育封禁
------
抚育
------
封禁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一、病虫害
------
二、防治
------
三、林木虫害天敌
--
第五章机构
----
市绿化委员会
----
市林业局
----
市林业工作站
----
林木种子站
----
林业派出所
----
治沙试验站
----
市苗圃
----
牛家梁林场
----
巴拉素林场
----
鱼河林场
----
小纪汗林场
----
城郊林场
----
西沙林场
----
黑龙潭民办山地树木园
卷八畜牧志
--
第一章畜牧资源
----
第一节饲草饲料
------
沙区飞播牧草
----
第二节畜禽
--
第二章草原建设
----
第一节天然草原
----
第二节人工草场
------
沙区人工草场
--
第三章饲养管理
----
第一节饲牧方法
------
牧羊
----
第二节品种改良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章产量效益
----
第一节畜禽发展
------
榆林市择年畜禽发展情况表
----
第二节畜牧业效益
------
榆林市几个年份畜禽产品、畜牧业产值表
卷九工业志
--
1949-1993年榆林市内工业基本情况表
--
第一章煤炭工业
----
榆林-神木-横山-带可采煤层化验指标平均值表
----
第一节炭窑矿井
----
第二节煤炭生产
------
煤炭生产
--------
青云乡镇煤矿
--------
80年代几个年份榆林市国营煤矿平均经济技术指标
--------
1949-1994年榆林市原煤产量 单位:万吨
------
安全管理
--
第二章电力工业
----
1950-1959年榆林毛纺厂、制革厂发电统计表 单位:度
----
第一节发电
------
一、火电
------
二、水电
----
第二节供电
------
输电线路
--------
1990年榆林市各配网线路设备情况
------
变电设施
--------
1993年榆林市境各变电站装配变压器运行情况
------
供电
--------
1978-1993年榆林市电力局供、售电情况
----
第三节用电
------
工业用电
------
农业用电
------
生活用电
--------
1990、1993年榆林市全社会用电基本情况表 单位:户、万千瓦时
----
第四节管理
--
第三章纺织工业
----
第一节毛纺织业
------
一、粗纺织
--------
榆林毛纺织厂几个年份生产经营情况
------
二、精纺织
------
三、羊毛、绒加工
------
四、针织生产
----
第二节棉纺织业
--
第四章制革皮毛加工业
----
第一节制革
------
榆林市皮革总厂几个年份生产情况
----
第二节皮毛加工
--
第五章地毯 工艺美术业
----
第一节地毯业
------
1958-1993年榆林市地毯生产经营情况
----
第二节工艺美术业
------
首饰制品业
------
泥塑、镜画制品业
------
礼花炮业
------
柳编制品业
--------
农村家庭柳编
--
第六章服装制鞋业
----
第一节服装
----
第二节制鞋
--
第七章造纸印刷业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八章金属品机械制造业
----
第一节金属品制造
----
第二节机械制造
--
第九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化肥 甲醇 制药
------
化肥
------
甲醇
------
制药
--------
榆林市制药厂1970-1993年生产基本情况
----
第二节火药 橡胶 塑料
------
火药
------
橡胶
------
塑料
----
第三节制盐制氧及其它
------
制盐、制卤
------
制氧
------
电石
------
骨胶
------
海绵
------
机油加工厂
--
第十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砖瓦 石灰 石料
------
砖瓦
------
石灰
------
石料
------
沙子
----
第二节水泥 陶瓷 玻璃
------
水泥
------
水泥制品
------
陶瓷
------
玻璃
----
第三节木器 木材加工
------
木器
------
木材加工
--
第十一章粮油食品加工业
----
第一节粮油加工
------
粮食加工
------
挂面加工
------
油脂饲料加工
----
第二节食品 酿造
------
糕点糖果加工
------
豆制品加工
------
肉乳加工
------
淀粉、粉条加工
------
酿造
--------
榆林市酿造厂几个年份生产情况 单位:吨、万元
------
酿酒
------
冷饮生产
--
第十二章挽具制毡业
----
挽具、麻绳生产
----
洗染
----
修鞋
----
制毡
----
制刷
----
笤帚、箩笼生产
----
文化用品生产
卷十交通邮电志
--
第一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古道
------
秦直道
------
驿道
------
大道
------
草路
----
第二节公路
------
西包公路
------
1949-1993年榆林市公路发展情况
----
第三节桥梁
----
第四节公路养护
------
管理机构
------
公路养护
----
第五节客运
----
第六节货运
------
畜力运输
------
机动车运输
----
第七节交通安全管理
------
管理机构
------
车辆安全管理
----
第八节航空运输
------
榆林南郊飞机场
------
榆林西沙机场
--
第二章邮电通信
----
第一节邮电机构
----
第二节邮路邮递
------
一、邮路
--------
1956-1986年榆林县农村邮递情况表
------
二、邮递
----
第三节邮政业务
------
邮政
------
报刊征订投递
------
邮票销售
------
邮政通信质量
--------
榆林市几个年份邮政出口业务量统计表
------
集邮
------
邮政储蓄
----
第四节电信电路
------
一、电报电路
------
二、电话电路
----
第五节电信设备
------
1954-1986年榆林市电话线路发展情况
------
1957-1986年榆林市农村电话线路发展情况
----
第六节电信业务
------
榆林市几个年份电信业务量
------
1950-1994年榆林市邮电系统收支基本情况表 单位:万元
卷十一城乡建设志
--
1980-1993年榆林市内全民、集体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及房屋建设情况
--
第一章城区建设
----
第一节榆林城区拓展
------
城廓拓筑
--------
民国时期榆林南城镇远门
------
城区扩展
----
第二节明清代建筑
------
榆林城鼓楼
------
榆林城凯歌楼
------
民国时期青云寺牌楼
------
民居大门
------
榆林城四合院
----
第三节现代房屋建筑
----
第四节街巷道路
----
第五节供水排水
----
第六节其它城市基础设施
------
桥梁
------
莲花池公园
------
鸳鸯湖公园
------
城区绿化
------
路灯设施
--
第二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乡镇驻地
----
第二节村庄建设
------
一、村庄
------
二、房屋建筑
--------
土窑洞
--------
柳笆庵
--------
1986-1993年榆林市农村建住宅窑房情况
--
第三章设计施工
----
第一节设计
----
第二节施工队伍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业务
------
建筑管理
------
房产管理
------
供水管理
----
第二节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乡村规划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状况
------
市内河流有机指标指数表
----
第二节监测保护
卷十二商贸粮油志
--
第一章商业
----
第一节蒙汉互市
----
第二节集市贸易
------
80年代初镇川牲畜交易市场
----
第三节个体 集体商业
------
一、个体商业
--------
民国时期榆林城各皮毛商店畜产品购销统计表 单位:公斤、张
------
二、集体商业
----
第四节供销合作社 国营商业
------
一、网点
------
二、采购
--------
榆林市主要农副产品择年收购数量表
------
三、销售
--------
榆林市主要零售商品择年数量表
--------
1952-1992年榆林市社会商品购进、零售额情况表 单位:万元、人均元
------
四、仓储
----
第五节饮食服务业
------
一、饮食业
------
二、服务业
--
第二章外贸 物资
----
第一节对外贸易
----
第二节物资
------
1976-1988年榆林市物资部门购销总额情况表 单位:万元
------
榆林市全民集体单位主要物资择年供应情况表
--
第三章粮油贸易
----
第一节征购
------
一、公、购粮
--------
1975年秋牛家梁公社农民进城交售公购粮
------
二、合同订购
------
三、油料征购
----
第二节供应
------
一、城镇粮油供应
------
二、农村返销粮供应
------
三、粮油议价购销
--------
1953-1993年榆林市国营粮食部门粮油供应销售情况表 单位:吨
----
第三节仓储调拨
------
一、仓储
--------
1993年榆林市粮仓粮站仓容表
------
二、调拨
--------
1953-1993年榆林市粮、油调拨情况表 单位:吨
卷十三财税金融志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制度沿革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1949-1992年榆林市各项财政收入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1949-1992年榆林市各项财政支出表 单位:万元
----
第四节乡(镇)财政 老区建设资金
------
一、乡(镇)财政
------
二、老区建设资金
----
第五节财政监管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沿革
----
第二节主要税征收
------
田赋(农业税)
------
牧业税
------
茶税
------
烟税
------
内地关税
------
厘金
------
货物税(统税)
------
烟亩变价款
------
盐税
------
印花税
------
营业税
------
筵席税
------
牲畜变易税
------
屠宰税
------
城市房地产税
------
工商统一税
------
工商所得税
------
工商税
------
产品税
------
增值税
------
资源税
------
建筑税
------
车船使用牌照税
------
教育费附加
------
城市维护建筑税
------
奖金税
------
国营企业调节税
--------
1949-1992年榆林市税收统计 单位:万元
--------
1974年榆林县税收情况表 金额单位:千元
--------
1990年榆林市工商税征收情况表 单位:元
----
第三节赋税减免
----
第四节征收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一、流通
------
二、货币管理
------
三、汇兑、投放、回笼
----
第三节存款
------
1949-1993年银行年末存款余额表 单位:千元
----
第四节贷款
------
一、民间借贷
------
二、银行贷款
--------
1949-1993年榆林市各项贷款统计表 单位:千元
----
第五节保险
------
1951-1957年榆林县保险费收入表 单位:元
卷十四经济管理志
--
第一章计划统计
----
第一节计划编制
------
年度计划的编制
------
中、长期规(计)划的编制
----
第二节计划执行
----
第三节统计
--
第二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物价调节
------
1950-1992年榆林市零售物价总指数 单位:%
------
1981-1992年榆林市集市贸易价格指数表
----
第二节主要商品价格
------
一、农、畜产品价格
--------
榆林市择年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表 每百市斤价格(元)
--------
榆林城几个年份主要农副产品集市贸易价格表 单位:市斤、元
--------
民国26年(1937)至29年(1940)榆林城皮毛价格表 单位:元
--------
1980-1992年几个年份榆林市主要畜产品收购混合平均价格表 单位:元
------
二、工业品价格
--------
1980-1992年榆林市主要百货、五金等商品零售混合平均价格 单位:元
------
三、主要农业资料及农机产品价格
------
四、主要地方工业产品价格
------
五、非商品收费
----
第三节物价监管
--
第三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一、法规、政策监督
------
二、场地、摊点和上市人员管理
------
三、市场建设与服务
------
四、重大经济违法案件查处
----
第二节工商业管理
------
一、企业登记管理
------
二、个体工商业管理
----
第三节商标 广告 合同管理
------
一、商标管理
------
二、广告管理
------
三、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章计量标准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标准化 质检
------
一、标准化
------
二、质量检验
--
第五章审计
卷十五政党 政协志
--
第一章国民党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三青团
------
组织
------
宣传活动
------
组织活动
------
督导活动
------
其他社会活动
------
附记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大革命时期
------
土地革命时期
------
抗日战争时期
------
解放战争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二节党代会
----
第三节纪律检查
----
第四节统一战线
----
第五节宣传教育
------
宣传工作
------
党员理论学习
------
党员教育
------
党史资料征集
----
第六节重大运动
------
抗美援朝
--------
1951年1月28日榆林城工商界群众举行抗美援朝游行
------
镇压反革命
------
“三反”、“五反”
------
审干肃反
------
社会主义改造
------
整风反右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反右倾”
------
调整整顿
------
社教运动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政协榆林市委员会机构
----
第二节历届政协委员会
------
第一届委员会
------
第二届委员会
------
第三届委员会
------
第四届委员会
------
第五届委员会
------
第六届委员会
------
第七届委员会
------
第八届委员会
------
第九届委员会
------
第十届委员会
----
第三节政协主要活动
卷十六群团党派志
--
第一章工人团体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工代会
----
第三节活动
------
几个年份全县工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情况表
--
第二章农民团体
----
第一节农会 农民协会
------
县农会
------
县农民协会
----
第二节贫下中农协会
------
组织
------
活动
--
第三章妇女团体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榆林县妇女会
------
榆林市(县)妇女联合会
----
第二节妇代会
----
第三节活动
------
妇女支援解放战争和参加政治活动
------
组织妇女参加生产劳动
------
办托儿所、幼儿园
------
组织妇女学文化
------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第四章青年团体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共青团榆林特别支部(1925.春-1927.7)
------
共青团榆林区委员会(1927.11-1928.3)
------
共青团榆林县委员会(1928.3-1931.3)
------
共青团镇川区委员会(1928.3-1935.2)
------
少共榆林县工作委员会(1936.3-1937.4)
------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榆林县筹备委员会(1949.2-1950.1)
------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榆林市委(1949.6-1950.4)
------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榆林县委(1950.1-1957.5)
------
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县(市)委(1957.6-1994年)
----
第二节团代会
----
第三节活动
--
第五章科技团体
----
组织
----
活动
--
第六章工商团体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县商会
------
县(市)工商联合会
----
第二节商代会
----
第三节活动
--
第七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中国农工民主党榆林支部委员会
----
第二节中国民主促进会榆林市支部委员会
卷十七政权志
--
第一章清 民国政权
----
第一节县知署 县政府
------
一、清县知署
------
二、民国时期县政府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节县参议会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选举
------
榆林县(市)历届人民代表选举情况表
------
榆林县(市)历届人民代表构成情况表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人民政权
----
第一节县级机构
------
榆林县苏维埃政府
------
镇川县政府
------
榆林军事管制委员会
------
榆林市人民政府
------
榆林县人民委员会
------
榆林县革命委员会
------
榆林市人民政府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四章民政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1951年1月30日各界代表慰问剿匪胜利归来的部队
------
榆林市择年国家定期定量及临时优抚补助款发放情况表
----
第二节褒扬
----
第三节复退军人安置
----
第四节救济
------
一、灾荒救济
--------
1949-1993年榆林市发放救灾款、粮数表
------
二、社会救济
----
第五节社会福利
----
第六节婚姻登记 地名普查
------
婚姻登记
------
地名普查
--
第五章劳动人事
----
第一节干部录用
------
选拔录用
------
大中专华业生分配
------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
干部队伍
------
党政干部文化、年龄情况
----
第二节干部管理
------
调配、任免
------
专业技术干部管理
------
干部培训
------
考核奖惩
------
精简、离退
----
第三节劳动就业
------
用工形式
------
就业、招工
------
知识青年插队
--------
欢送知青下乡插队
--------
1968-1980年榆林县城镇知青插队统计表
------
待业青年安置
------
职工队伍
--------
榆林市历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情况表
------
职工培训
----
第四节定员定额管理
----
第五节劳动保护
------
安全生产
------
职业病保健防治
----
第六节工资待遇
------
工资
--------
榆林市几个年份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情况表
------
福利、津贴
------
劳动保险
------
奖金
--
第六章信访 档案
----
第一节信访
----
第二节档案
卷十八公安司法志
--
第一章旧治安司法
----
第一节警察局
----
第二节地方法院检察处
----
第三节地方法院
--
第二章人民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保卫
------
反奸肃特
------
镇反肃反、打击反革命
------
取缔会道门
------
打击刑事犯罪
------
监所看管
------
监督改造四类分子
----
第三节治安防范
------
安全防范
------
戒毒禁赌
------
户口管理
------
旅馆、刻字、印刷等行业管理
------
交通安全管理
------
消防
--
第三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教育
----
第二节人民调解
----
第三节律师业务
----
第四节公证业务
--
第四章人民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五章人民法院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民事审判
------
1949-1994年民事收结案件统计表
----
第三节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执行兑现
----
第七节申诉复查
卷十九军事志
--
第一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长城 城堡
------
一、长城
------
二、城堡
----
第二节现代军事设施
--
第二章兵役
----
榆林市(县)1952-1990年兵员征集情况
--
第三章机构 驻军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驻军
--
第四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团 自卫队
------
民团
------
自卫队
----
第二节人民武装
----
第三节民兵
------
一、组织装备
--------
70年代女民兵连
------
二、民兵活动
--------
女民兵打靶
--
第五章战争战役
----
第一节战事纪略
----
第二节重要战役
------
宋、西夏争夺罗兀城之战
------
宋、西夏无定河之战
------
宋、西夏永乐之战
------
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榆林之战
------
朱龙反清围攻榆林城之战
------
回军攻打榆林
------
杨昆山反清起义
------
解放镇川之战
------
解放吴庄战斗
------
第一次解放榆林战役
------
第二次解放榆林战役
------
榆林城和平解放前夕几次外围的战斗
------
榆林和平解放
------
解放军追剿国民党残部兵匪战斗
卷二十教育志
--
第一章旧学 科举
----
第一节旧学
------
学宫
------
书院
------
社学
------
义学
------
私塾
----
第二节科举
--
第二章初等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一、学校
--------
榆林市择年份小学情况表
--------
榆林市1985年乡(镇)小学统计表
------
二、教学
--
第三章中等教育
----
第一节普通中学
------
一、学校
------
二、教学
--------
1985-1993年榆林市各中学毕业生升学情况表
----
第二节中等专业学校
------
榆林师范学校
------
榆林市教师进修学校
------
榆林农业学校
--------
榆林工业职业学校(1942年)
------
榆林林业学校
------
榆林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
榆林地区财贸学校
------
榆林地区工业学校
------
榆林地区艺术学校
----
第三节职业教育
------
农业中学
------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
榆林地区技工学校
------
榆林市职业中学
------
榆林地区卫生职业学校
--
第四章高等教育
----
第一节大专院校
------
榆林农学院
------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
------
榆林农林专科学校
----
第二节函授 电视大学
------
函授
------
陕西电视大学榆林分校
--
第五章成人教育
----
农民业余教育及扫盲
----
职工教育
--
第六章教师
----
第一节师资
----
第二节教师待遇
--
第七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政府拨款
------
榆林市1953-1993年政府拨教育经费表
----
第二节群众集资
----
第三节勤工俭学
------
1993年榆林市普通中小学校舍情况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
卷二十一科学技术志
--
第一章科技推广
----
第一节农业技术推广
------
一、良种引进推广
--------
农技人员观察引进水稻良种长势
------
二、化肥、农药、有机肥新法推广使用
------
三、耕作、栽培技术推广
--------
塑料大棚种植蔬菜
----
第二节林业科技推广
------
一、良种引进推广
------
二、造林新法推广
----
第三节水利技术推广
------
引水拉沙
------
水坠坝
------
马槽井自流灌溉
------
单管手压泵井
------
沙地多管井
------
U型水泥渠道
----
第四节畜牧业技术推广
------
畜禽改良推广
------
优良牧草推广
------
敌敌畏喷治羊鼻蝇幼病技术推广
------
草库仓、草园则推广
----
第五节工具设备与技术改革
----
第六节其它科技推广
------
沼气
------
风力发电
--------
风力发电
------
节柴灶
------
手压泵
------
食用菌栽培推广
--
第二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工业成果
------
一、工业科技主要成果
------
二、农机科技主要成果
------
三、广播电视科技主要成果
----
第二节农林水牧成果
------
一、农业科技主要成果
------
二、林业科技主要成果
------
三、水利科技主要成果
------
四、畜牧业科技主要成果
----
第三节医药卫生成果
------
中草药治愈骨肉瘤一例
------
《榆林县医院皮肤科1957-1977年门诊15283例统计报告》
------
牙齿移植技术
------
《国内皮肤病文献目录索引》
------
《榆林中医》医方选粹分册
--
第三章科普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青少年科普活动
----
第三节科技交流
----
第四节气象 地震测报
------
气象测报
------
地震监测
--
第四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一、管理机构
------
二、科研机构
------
三、群众学术团体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五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科技发展规划
------
推广计划
------
科研计划管理
----
第二节经费管理
----
第三节科技成果管理
卷二十二文化志
--
第一章民间艺术
----
第一节歌舞 曲艺
------
一、民歌小调
--------
唱酒曲
------
二、秧歌
--------
保宁堡秧歌
------
三、曲艺
----
第二节榆林小曲
----
第三节工艺美术
------
剪纸
------
刺绣
------
泥塑
------
纸扎
------
砖雕
------
捏面花
--------
捏面花
------
布玩具
--
第二章戏剧电影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诗词
------
散文、小说、剧本
------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
----
第二节书法 美术 摄影 歌曲
------
书法
------
美术
------
摄影
------
歌曲
----
第三节文化馆活动
------
市文化馆活动
------
农村文化站活动
--------
文化大篷车宣传队下乡宣传
--
第四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藏阅
--
第五章新闻
----
第一节报刊
------
报纸
------
刊物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电视
------
录像
卷二十三文物志
--
第一章普查管理
----
第一节文物普查
----
第二节文物管理
------
榆林市文物分布示意图
--
第二章古遗址
----
第一节聚落遗址
------
郑窑则遗址
------
杨窑湾遗址
------
油房台遗址
------
牛家畔遗址
------
李家庙遗址
--------
李家庙龙山文化遗址
------
掌盖界村(原称井界村)遗址
------
庙梁遗址
------
高窑库遗址
------
窑梁遗址
----
第二节长城遗址
------
战国、秦汉长城遗址
------
隋代长城遗址
------
明代长城遗址
----
第三节古城遗址
------
古城滩古城遗址
------
瓦片梁古城遗址
------
米家园则古城遗址
------
白城台古城遗址
--------
白城台古城遗址
------
古城界古城遗址
------
开光城遗址
------
罗兀城遗址
------
塞峁梁古城遗址
------
易马城遗址
--------
易马城遗址
------
款贡城遗址
------
保宁堡
------
常乐堡
--------
常乐堡遗址
------
双山堡
------
建安堡
------
归德堡
--
第三章古墓葬
----
第一节汉代古墓
------
达拉什汉墓群
------
古城界汉墓群
------
郑家沟汉墓群
----
第二节蒙古王陵墓
------
十三敖包木华黎陵墓
------
大坟滩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陵墓
------
小坟滩萨囊·彻辰·洪台吉陵古墓
----
第三节明 清代古墓
--
第四章古建筑
----
第一节榆林城墙 镇北台
------
明榆林城墙
------
镇北台
----
第二节寺观庙宇
------
香严寺
----
第三节塔 桥 楼
------
古塔寺塔
------
凌霄塔
------
榆阳古桥
------
永济桥
------
归德堡古桥
--------
归德堡古桥
------
梅花楼
------
新明楼
------
万佛楼
------
天主教堂
------
钟楼
--
第五章石窟石刻
----
第一节红石峡石窟崖刻
------
红石峡石窟
------
红石峡摩崖石刻
----
第二节其它石窟石刻
------
罗兀城悬空寺石窟
------
药师殿石窟
------
花园沟石窟
------
石山寺石窟
------
万佛洞石窟
------
赤足寺石窟
------
金佛寺石窟
------
洪门寺石窟
------
杨会塌石窟
------
寄骨寺石窟
------
永行山石窟
--
第六章馆藏文物
----
陶缸
----
陶熏炉
----
铜钟
----
铜鉴
----
铜钫
----
龙把提连三足壶
----
铜鼎
----
铜(鍑)
----
鎏金漆耳杯铜支架
----
白釉刻花盘
----
汉墓门画像石拓片
----
汉墓门楣画像石拓片
----
虎符
卷二十四卫生医药志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医院
----
第二节中医
----
第三节民间习惯用药
----
第四节西医
--
第二章防疫保健
----
第一节防疫
----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节爱国卫生
--
第三章药品药政
----
第一节中药材
----
第二节成药加工制造
------
中成药加工
------
西药生产
----
第三节药政管理
卷二十五体育志
--
第一章机构设施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传统项目
------
武术
------
赛马
------
射箭
------
摔跤
------
打秋千
------
棋类
------
气功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农民体育
----
第四节老年体育
--
第三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中小学校体育
----
第二节人才培训
------
一、校内培训
------
市业余体校培训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运动会
------
民国时期境内举行的较大运动会
------
榆林地区在本市举行的较大体育运动会
------
其它竞赛
----
第二节冰上运动会
----
第三节比赛成绩
卷二十六社会风俗志
--
第一章民情风俗
----
第一节岁时节日
----
第二节衣食住行
------
衣着
--------
清代榆林城妇女着装
------
发型首饰
------
饮食
------
居住
--------
窑洞居室
------
行旅
----
第三节人生礼仪
------
婚嫁
------
再婚
------
招(敖贝)
------
生育
------
生日、祝寿
------
过继抱养
------
分家
------
丧葬
------
坟会
------
供奉神主
----
第四节革除陋习
----
第五节优良风尚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道教
----
第二节佛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三章方言
----
第一节概说
----
第二节语音对比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三节方言词汇
----
第四节标音举例
------
一、熟语
------
二、歇后语
------
三、儿歌
------
四、乞雨歌
卷二十七人物志
--
第一章人物传
----
第一节古代人物
------
余子俊(?-1489)
------
纪温
------
纪溁(1477-1514)
------
曾铣(?-1548)
------
涂宗浚
------
谭吉(王总)
------
张玉麒
------
高拱乾
------
陈璋
------
佟沛年
------
王印弼
------
叶兰
----
第二节近 现代人物
------
一、军政人物
--------
刘厚基(1840-1877)
--------
胡鼎彝(1854-1926)
--------
高枫(1854-?)
--------
杨昆山(?-1912)
--------
余天祥(1875-1916)
--------
井岳秀(1879-1936)
--------
高双成(1882-1945)
--------
郭长城(1883-1947)
--------
贺明堂(1885-1953)
--------
白伯英(1888-1971)
--------
朱励生(1891-1955)
--------
陈鸿宾(1894-1943)
--------
邓宝珊(1894-1968)
--------
曹又参(1901-1970)
--------
李志洁(1902-1972)
--------
朱子休(1908-1955)
--------
张德生(1909-1965)
--------
朱侠夫(1911-1977)
--------
朱敏(1912-1981)
------
二、文教科技人物
--------
杨江(?-1855)
--------
刘增泰
--------
高普煦(1873-1924)
--------
王军余(1881-1969)
--------
崔焕九(1886-1957)
--------
张季鸾(1888-1941)
--------
姬伯勋(1898-1996)
--------
高崇(1901-1951)
--------
吕玉书(1911-1976)
--------
田树楠(1912-1970)
------
三、名医
--------
朱豁嘴
--------
袁硕甫(1874-1941)
--------
李文正(1890-1983)
--------
尤仙航(1900-1995)
--------
叶瑞禾(1904-1991)
--------
张鹏举(1916-1988)
--------
张毓华(1932-1983)
------
四、贤能、巧匠
--------
李天恩(1876-1945)
--------
孙寿山(1878-1954)
--------
艾润兰(1884-1967)
--------
释行宽(1885-1942)
--------
顾志霄(1894-1982)
--------
胡星元(1903-1993)
--------
万德雄(1906-1983)
--------
朱元娃(1907-1994)
--------
李子云(1910-1984)
------
五、劳动模范人物
--------
李生旺(1915-1987)
--------
李文贵(1916-1966)
--------
杨增占(1918-1964)
--
第二章革命烈士英名录表
----
申世俊(1908-1933)
----
葛丕茂(1908-1948)
----
徐根竹(1916-1947)
----
薛占奎(1923-1947)
----
窦福平(1965-1986)
--
第三章现代名人录
----
第一节党政军要人录
------
李棠(1865-1924)
------
武绩臣(?-1945)
------
高舍梓(1908-1992)
------
王俊春
------
申国藩
------
尤祥斋
------
朱子春
------
胡子堂
------
高莉莎(1916-1969)
------
王聚贤
------
谢红胜
------
田耕民
------
高向明
------
胡启立
------
黄碧云
----
第二节文教 卫生 科技名人录
------
赵敏(1851-1925)
------
高普烽(1884-1925)
------
李正斋(1899-1951)
------
白荫元(1905-1967)
------
李友兰
------
王俊德
------
鱼继祖
------
尚崇学
------
郭谦享
------
葛明德
------
高集
------
李云祯
------
叶映祥
------
王世民
------
卢玉珍
------
朱序弼
------
王惠民
------
李云祥
------
黄兆庚
------
李作舟
------
李镇江
------
刘克源
------
葛承春
------
黄振国
------
史志强
------
史志诚
------
郭冠英
------
郭子文
------
赵健雄
------
杨钝
----
第三节模范先进人物表
--
第四章本籍著名港澳台胞录
----
冉寅谷(1896-1976)
----
王国华(1900-1973)
----
杨尔瑛(1906-)
----
陆万森(1922-1993)
卷二十八附录
--
第一章石刻 碑文 墓志
----
一、石刻 碑文
----
二、墓志
--
第二章重要文献
----
一、奏疏 文献
----
二、布告 文电
--
第三章史志序跋
--
第四章艺文选萃
----
一、诗词 对联
----
二、民歌 民谣
----
三、散文
----
四、民间传说
--
第五章史料辑录
----
一、信函
----
二、杂记
--
第六章历代榆林修志记略
----
1995年11月30日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在西安召开《榆林市志》终审会
--
第七章重要文献著述辑目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