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鄯善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2001年05月
目录
封面
鄯善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鄯善县政区图
--
鄯善县地形图
--
鄯善县城区图
--
鄯善县图
--
鄯善地貌卫星遥感图
--
甜瓜
----
哈密瓜的故乡
----
瓜地滴灌
----
精心挑选
----
甜瓜散运装车
----
出口瓜外运
----
摘选甜瓜
--
葡萄
----
葡萄基地结硕果
----
挑选优质葡萄
----
制干前清洗
----
晾葡萄
----
葡萄园
----
县葡萄开发公司万亩葡萄园
----
葡萄干精选
--
城乡建设
----
县委大楼
----
县政府大楼
----
绿洲雄姿
----
连木沁镇政府办公楼
----
鲁克沁镇区
----
鄯善火车站镇广场
----
县城一号小区
----
金楼兰小区
----
县财政局大楼
----
工商银行外景
----
老城路商贸城
----
县城商贸中心
----
新城路
----
火车站镇石油城
--
石油
----
199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考察鄯善油田
----
1994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鄯善油田
----
油井夜色
----
原油外运
----
采油
----
现代化的鄯善油田
--
地方工业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视察鄯善金矿
----
黄金加工车间一角
----
石材矿产开发现场会
----
石材磨制
----
花岗岩外运
----
评酒样品
----
葡萄名酒
----
甜瓜、西瓜精制品
----
生产车间
----
中日合资鄯善干果发展有限公司
----
合资经营
----
葡萄干系列产品
----
七克台化工厂
----
县煤矿
----
鄯善棉纺厂
----
县水泥厂
----
粮油加工厂
----
印刷厂
----
县纸箱厂产品
----
变电所
--
交通
----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
鄯善飞机场
----
鄯善火车站
----
鄯善客运站
----
县乡客运
----
出租车队
----
加油站
----
新建柳中路
----
乡村道路
----
国际老爷车拉力赛
--
邮政电信
----
位于汉墩村的古烽燧
----
程控电话机房
----
礼仪邮政服务上门
----
电信大楼
--
商业
----
鄯善县商贸城
----
乡镇集市
----
摩托车市场
----
夜市
--
农业
----
摘棉花
----
植树造林
----
农区畜牧业
----
农户饲养奶牛
----
养鸽厂
----
农机
--
水利
----
坎儿井
----
柯柯亚水库
----
柯柯亚干渠
----
鱼塘
----
绿洲林木
--
团结奋斗
----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检查工作
----
调查社情
----
政协委员参政议政
----
抗洪抢险
----
人民卫士
--
社会新风
----
热杰甫与他的养子一家
----
捐资助学
----
秉公执法
----
拜年
----
驻军某部清扫铁路线
----
卫生咨询
--
科学技术
----
推广葡萄栽培技术
----
微机管理
----
学术研讨会
----
育瓜专家吴明珠
----
太阳能利用
----
滴灌
--
教育
----
少先队活动
----
国防教育
----
县幼儿园
----
电化教学
----
县一中
--
文化卫生
----
民族艺术之乡
----
文化建设先进县
----
县图书馆
----
新华书店
----
县医院
----
沙疗
----
全国广电先进县
----
电视台演播厅
----
影剧院
----
(卡)演奏
----
职工体育
----
职工演出
----
沙探险
----
县维吾尔医医院
----
手术室
--
胜地
----
赤亭遗址
----
吐峪沟千佛洞
----
东巴扎东大寺
----
巨犀化石
----
古堡
----
斯尔克普大佛塔
----
回王府旧址
----
火焰山
----
沙山风景
--
编委会成员合影
--
县领导与史志办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 政区境域
----
第一节 境域变化
----
第二节 现境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置 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鄯善镇
----
第二节 鲁克沁镇
----
第三节 火车站镇
----
第四节 七克台镇
----
第五节 连木沁镇
----
第六节 辟展乡
----
第七节 东巴扎回族乡
----
第八节 吐峪沟乡
----
第九节 达朗坎乡
----
第十节 迪坎尔乡
------
附:驻县单位
--
第四章 主要地名释意
----
第一节 辟展
----
第二节 鲁克沁
----
第三节 七克台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构造
----
第一节 板块构造
----
第二节 地层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地
----
第二节 河谷
----
第三节 洪积扇
----
第四节 平原绿洲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太阳总辐射与日照
----
第三节 气温
----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
----
第五节 风
----
第六节 自然物候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质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
----
第二节 养分
--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七章 矿藏
----
第一节 金属矿藏
----
第二节 非金属矿藏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风沙
----
第二节 干旱
----
第三节 山洪
----
第四节 冻害
----
第五节 其他灾害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化
----
第一节 自然变化
----
第二节 机械变化
--
第二章 密度与分布
----
第一节 密度
----
第二节 分布
--
第三章 人口结构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附:百岁老人简介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宣传
----
第三节 晚婚 节育
----
第四节 优生优育
第四编 水 利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下属机构
--
第二章 水资源利用
----
第一节 灌溉
----
第二节 水能利用
--
第三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改水工程
--
第四章 坎儿井
----
第一节 坎儿井的发展
----
第二节 坎儿井的分布
----
第三节 结构与维修
--
第五章 防洪抗旱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防洪
----
第三节 抗旱
--
第六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第二节 灌溉管理
----
第三节 油田供水管理
----
第四节 水费征收
第五编 农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企业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减租反霸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
----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屯田
----
第一节 军屯
----
第二节 回屯
----
第三节 民屯
----
第四节 犯屯
--
第四章 作物栽培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农作物品种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耕作技术
----
第五节 实施农业区划
--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养蚕
----
第二节 养蜂
----
第三节 养鱼
----
第四节 家禽
--
第六章 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 植保检疫
----
第二节 防病治虫
--
第七章 农业经济管理
----
第一节 经营服务
----
第二节 农业效益
第六编 葡 萄
--
第一章 品种
----
第一节 地方品种
----
第二节 引进品种
----
第三节 培育品种
--
第二章 栽培
----
第一节 栽培条件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 葡萄基地
----
第一节 基地建设
----
第二节 栽培面积
--
第四章 加工
----
第一节 制干
----
第二节 鲜葡萄加工
----
第三节 干葡萄加工
--
第五章 效益
----
第一节 加工效益
----
第二节 销售效益
第七编 哈密瓜
--
第一章 品种
----
第一节 地方品种
----
第二节 引进品种
----
第三节 培育品种
--
第二章 栽培
----
第一节 栽培条件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东湖瓜栽培技术
--
第三章 甜瓜生产
----
第一节 基地建设
----
第二节 生产规模
--
第四章 包装与运输
----
第一节 包装
----
第二节 运输
--
第五章 贮藏与加工
----
第一节 贮藏
----
第二节 加工
--
第六章 甜瓜销售
----
第一节 出境质检管理
----
第二节 国内销售
----
第三节 出口外销
----
第四节 效益
------
附一:闻名全国的新瓜乡——沙坎尔村
------
附二:驻善单位——自治区农业厅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瓜果科研成果
--
第七章 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 病害
----
第二节 虫害
----
第三节 瓜列当
第八编 畜牧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企业
--
第二章 所有制变革
----
第一节 牲畜私有制
----
第二节 牧业合作化
----
第三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 草场及分区
----
第一节 草场
----
第二节 牧区分布
----
第三节 草原基本建设
----
第四节 草原退化
--
第四章 牲畜饲养
----
第一节 游牧转定居
----
第二节 推广青贮饲料
----
第三节 牛羊育肥
----
第四节 推广畜牧机械
--
第五章 畜种与畜病
----
第一节 畜种繁育
----
第二节 畜病及防治
第九编 林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护经营机构
--
第二章 林木资源
----
第一节 分布与树种
----
第二节 面积与蓄积
--
第三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庭院绿化
----
第二节 农田林网化
----
第三节 义务植树
----
第四节 苗圃建设
--
第四章 林木管护
----
第一节 管护措施
----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保护珍稀动物
----
第一节 鸟类
----
第二节 兽类
----
第三节 保护措施
--
第六章 经营效益
----
第一节 林业产值
----
第二节 效益
第十编 农牧机械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
第三节 队伍与培训
--
第二章 传统农具
----
第一节 手工农具
----
第二节 畜力农具
--
第三章 机械农具
----
第一节 总量
----
第二节 农机种类
--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程度
----
第一节 机械耕作
----
第二节 农机推广
--
第五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农机配件经销
第十一编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乡镇企业局
----
第二节 乡镇企业办
--
第二章 乡镇工业
----
第一节 直属乡镇企业
----
第二节 乡办工业
----
第三节 村办和民营工业
----
第四节 重点营利企业
--
第三章 效益
----
第一节 产值产量
----
第二节 经营效益
第十二编 工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机构
--
第二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民营手工业
----
第二节 县办集体工业企业
----
第三节 国有工业企业
--
第三章 工业类别
----
第一节 采掘工业
----
第二节 电力工业
----
第三节 食品工业
----
第四节 化学工业
----
第五节 建材工业
----
第六节 冶炼工业
----
第七节 机械修造业
----
第八节 其他行业
--
第四章 经营效益
----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入
----
第二节 产值 产量
----
第三节 效益
第十三编 石 油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勘探机构
----
第二节 勘探开采机构
----
第三节 县支油机构
--
第二章 勘探开采会战
----
第一节 勘探
----
第二节 开采
----
第三节 油田基本建设
--
第三章 油地共建
----
第一节 支油建设
----
第二节 支援地方建设
------
附:鄯善县尽心尽力支援石油会战
第十四编 交 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监理机构
----
第三节 公路养护机构
----
第四节 经营机构
------
附:吐哈石油系统车队
--
第二章 古道
----
第一节 汉代以前道路
----
第二节 汉唐道路
----
第三节 清代道路
--
第三章 公路
----
第一节 过境国道
----
第二节 县道
----
第三节 乡道
----
第四节 矿区道路
----
第五节 桥涵
--
第四章 铁路 航空
----
第一节 铁路
----
第二节 航空
--
第五章 运输与管理
----
第一节 运输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第十五编 邮政电信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烽堠台站
----
第二节 邮电局所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业务
------
附:鄯善县隆重举行“野骆驼”邮票源地首发式
----
第三节 设备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
附:新疆 第一个电话村——沙坎村
第十六编 商 业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王府商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县政府商业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有商业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改革经营体制
--
第四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工业品购销
----
第二节 副食品购销
----
第三节 日用杂品购销
----
第四节 燃料购销
----
第五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六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七节 饮食服务
--
第五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市建设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额
第十七编 粮 油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机构
--
第二章 征购
----
第一节 粮食征收
----
第二节 粮食收购
----
第三节 油脂收购
----
第四节 粮油议购
--
第三章 供应
----
第一节 粮食供应
----
第二节 食油供应
----
第三节 粮油议销
----
第四节 粮票流通
--
第四章 储运
----
第一节 储藏
----
第二节 调运
--
第五章 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脂加工
----
第三节 饲料与副产品加工
第十八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
第二节 县土地管理局
--
第二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规划
----
第二节 城区建设规模
----
第三节 城区基础设施
----
第四节 园林绿化
----
第五节 房屋建筑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
第二节 农村建设
--
第四章 房产与地产
----
第一节 房产
----
第二节 地产
--
第五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工程质量监督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状况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第十九编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公债、国库券
----
第六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制
----
第三节 税收
----
第四节 税务管理
------
附:走出低谷 创造辉煌——鄙善县比计划提前两年实现财政自给
第二十编 金 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官钱局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其他金融机构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流通货币
----
第二节 货币管理
--
第三章 存款储蓄
----
第一节 单位存款
----
第二节 储蓄
--
第四章 信贷
----
第一节 民间信贷
----
第二节 农村信贷
----
第三节 工商信贷
--
第五章 基建投资与审验
----
第一节 投资
----
第二节 工程审验
--
第六章 保险
----
第一节 险种
----
第二节 理赔
第二十一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体制
----
第三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与调查
----
第三节 服务与监督
--
第三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查处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业注册
----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四节 市场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鉴证
----
第六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
----
第七节 烟酒专卖管理
--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物价体制
--
第六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量制演变
----
第三节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二编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农牧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消费
----
第三节 农村储蓄
--
第二章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工薪收入
----
第二节 消费
----
第三节 储蓄
第二十三编 中国共产党鄯善县地方组织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级党委
----
第二节 党组
----
第三节 基层党委
--
第二章 县党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党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历届县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章 部门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
------
附:火焰山同步的好书记
----
第二节 宣传工作
----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四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五节 政法工作
----
第六节 专项工作
--
第四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建立中共鄯善县委
----
第二节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
第四节“三反”“五反”运动
----
第五节“审干”“肃反”运动
----
第六节 整风反右派运动
----
第七节 大跃进运动
----
第八节 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
----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十一节 拨乱反正
----
第十二节 改革开放 振兴鄯善
第二十四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署府机构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构
----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鄯善县委员会
----
第二节 县参议会
第二十五编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鄯善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组织
----
第三节 主要党务
--
第二章 职工团体
----
第一节 县总工会
----
第二节 基层工会
----
第三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工会活动
--
第三章 农民团体
----
第一节 农民协会
----
第二节 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
--
第四章 青少年团体
----
第一节 青年组织
----
第二节 少年组织
--
第五章 妇女团体
----
第一节 县级组织
----
第二节 基层妇联
----
第三节 历届妇代会
----
第四节 主要工作
--
第六章 工商团体
----
第一节 商会工商会
----
第二节 县工商联合会
----
第三节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四节 县消费者协会
--
第七章 科学团体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专业协会
--
第八章 其他团体
----
第一节 县民众反帝分会
----
第二节 各民族文化促进会
第二十六编 鲁克沁郡王
--
第一章 郡王家族
----
第一节 历代郡王
------
附:叶明郡王成亲
----
第二节 额敏和卓其他诸子事略
--
第二章 王府组织与制度
----
第一节 王府组织
----
第二节 王府制度
--
第三章 抗击分裂
----
第一节 抗击准噶尔分裂势力
----
第二节 反对莽噶里克叛乱
----
第三节 靖卫台站
----
第四节 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第四章 迁徙
----
第一节 迁居瓜州
----
第二节 迁居瓜州的贡献
----
第三节 迁回鲁克沁
--
第五章 领地与财产
----
第一节 领地
----
第二节 财产
第二十七编 民 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企业机构
--
第二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转军人安置
----
第二节 社会安置
--
第四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救济
----
第二节 救灾
----
第三节 扶贫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社会慈善事业
--
第五章 婚姻管理
----
第一节 婚姻制度
----
第二节 实施新婚姻法
--
第六章 专项工作
----
第一节 地名工作
----
第二节 社团登记
第二十八编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工人管理
----
第三节 职工队伍
--
第三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人员编制
--
第四章 职工待遇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津贴 补贴
----
第三节 奖金
--
第五章 劳保福利
----
第一节 劳动保护
----
第二节 劳动保险
----
第三节 福利
--
第六章 离休 退休
----
第一节 离休
----
第二节 退休
----
第三节 退职
----
第四节 老龄工作
第二十九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查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交警 消防
----
第六节 罪犯监管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审判业务
----
第四节 复查积案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司法管理
----
第三节 司法业务
第三十编 军 事
--
第一章 军事机构
----
第一节 县兵役局
----
第二节 县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 武装警察鄯善县中队
----
第四节 县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
--
第二章 驻军
----
第一节 清代以前驻军
----
第二节 清代驻军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驻军
----
第四节 新中国驻军
--
第三章 军事设施
----
第一节 古代设施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设施
----
第三节 共和国时期人防设施
--
第四章 兵役
----
第一节 旧中国兵役
----
第二节 新中国兵役
--
第五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教育与训练
----
第三节 武器装备
----
第四节 民兵的作用
--
第六章 重大兵事
----
第一节 古代兵事
----
第二节 近代兵事
----
第三节 现代兵事
第三十一编 教 育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机构
--
第二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待遇
----
第三节 教师培训
--
第三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旧式教育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
----
第二节 业余文化补习
----
第三节 专业培训
----
第四节 大中专教育
--
第五章 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校舍
----
第三节 招生管理
第三十二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普活动
----
第一节 群众科普活动
----
第二节 学校科普活动
----
第三节 培训科普人员
--
第三章 科技推广
----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二节 农用机械推广
----
第三节 畜牧业技术推广
----
第四节 水利科技成果应用
----
第五节 工业科技引进与推广
----
第六节 其他科技成果应用
--
第四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获奖成果
----
第二节 科研论文
第三十三编 文 化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
第三节 音乐舞蹈
----
第四节 民间故事
----
第五节 歌谣、谚语
------
附:鄯善县维吾尔歌谣选
------
附一:鄯善维吾尔谚语选
------
附二:鄯善回民谚语选
----
第六节 电影
----
第七节 书画摄影
--
第三章 鲁克沁木卡姆
----
第一节 部类 结构
----
第二节 演唱 整理
----
第三节 艺人
--
第四章 民间工艺
----
第一节 刺绣
----
第二节 雕刻 镶嵌 擀织
--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翻译
----
第一节 图书经销
----
第二节 档案
----
第三节 图书出版
----
第四节 翻译
第三十四编 广播电视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广播
----
第一节 节目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队伍
--
第三章 电视
----
第一节 节目
------
附:县广播电视局广告业务简介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队伍
第三十五编 卫 生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队伍素质
--
第二章 医疗 医药
----
第一节 治疗技术
----
第二节 仪器设备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四节 药检
----
第五节 中药材开发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新法接生
----
第二节 妇女病诊治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四节 婚前检查
--
第四章 防疫治疗
----
第一节 预防接种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除害改水
----
第二节 达标活动
第三十六编 体 育
--
第一章 机构设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施
--
第二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体育
----
第三节 农牧民体育
----
第四节 老年体育
--
第三章 体育比赛
----
第一节 成人体育比赛
----
第二节 青少年比赛
----
第三节 邀请赛
第三十七编 文物 胜地
--
第一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墓群
----
第二节 古遗址
----
第三节 出土文物
--
第二章 名胜
----
第一节 沙山公园
----
第二节 天山景区
----
第三节 其他旅游资源
第三十八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维吾尔族
----
第二节 汉族
----
第三节 回族
----
第四节 其他民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摩尼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其他宗教
----
第五节 宗教事务管理
第三十九编 社会风尚
--
第一章 民族团结
----
第一节 互敬互助
----
第二节 团结友爱
--
第二章 军民团结
----
第一节 民拥军
----
第二节 军爱民
----
第三节 军民共建
--
第三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支援油田
----
第二节 救危济困
----
第三节 敬老爱幼
----
第四节 捐资助教
--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文明礼貌月”
----
第二节 建设文明县
----
第三节 文明单位选录
第四十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班勇
----
霍加尼牙孜阿洪
----
额敏和卓
----
苏赉(满)
----
凯苏里
----
毛拉阿里合买提巴客·和加木尼牙孜
----
毛拉·翟一丁
----
毛拉布萨克·尼亚孜
----
陈光炜
----
张衔耀
----
阿不力米提阿洪
----
马兰荪
----
陈顺林
----
赵福麟
----
马启福
----
阿不都热合曼·伯克
----
尼牙孜·乃买提
----
吾守尔帕让
----
托乎提
----
苏力唐·尼牙孜
----
康东山
----
马振清
----
黄岐
----
谢日甫·沙吾提
----
阿巴拜克力·艾买提
----
白恩仁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革命烈士名表
----
第二节 首批建党建政人物
----
第三节 离休干部
----
第四节 先进人物
----
第五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
第六节 鄯善县异地任副县级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物
附录
--
一、诗文选
--
二、旧志辑录
--
三、奇闻轶事传说
续编
--
富而思进 把鄯善推向21世纪
--
1996~2000年县况简述
--
1996~2000年分年概况
--
1996~2000年鄯善县党政机关县级负责人
《鄯善县志》编审机构及编纂人员
《鄯善县志》审定验收单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