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县志

鄯善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鄯善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2001年05月

目录

封面
鄯善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鄯善县政区图
-- 鄯善县地形图
-- 鄯善县城区图
-- 鄯善县图
-- 鄯善地貌卫星遥感图
-- 甜瓜
---- 哈密瓜的故乡
---- 瓜地滴灌
---- 精心挑选
---- 甜瓜散运装车
---- 出口瓜外运
---- 摘选甜瓜
-- 葡萄
---- 葡萄基地结硕果
---- 挑选优质葡萄
---- 制干前清洗
---- 晾葡萄
---- 葡萄园
---- 县葡萄开发公司万亩葡萄园
---- 葡萄干精选
-- 城乡建设
---- 县委大楼
---- 县政府大楼
---- 绿洲雄姿
---- 连木沁镇政府办公楼
---- 鲁克沁镇区
---- 鄯善火车站镇广场
---- 县城一号小区
---- 金楼兰小区
---- 县财政局大楼
---- 工商银行外景
---- 老城路商贸城
---- 县城商贸中心
---- 新城路
---- 火车站镇石油城
-- 石油
---- 199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考察鄯善油田
---- 1994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鄯善油田
---- 油井夜色
---- 原油外运
---- 采油
---- 现代化的鄯善油田
-- 地方工业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视察鄯善金矿
---- 黄金加工车间一角
---- 石材矿产开发现场会
---- 石材磨制
---- 花岗岩外运
---- 评酒样品
---- 葡萄名酒
---- 甜瓜、西瓜精制品
---- 生产车间
---- 中日合资鄯善干果发展有限公司
---- 合资经营
---- 葡萄干系列产品
---- 七克台化工厂
---- 县煤矿
---- 鄯善棉纺厂
---- 县水泥厂
---- 粮油加工厂
---- 印刷厂
---- 县纸箱厂产品
---- 变电所
-- 交通
----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 鄯善飞机场
---- 鄯善火车站
---- 鄯善客运站
---- 县乡客运
---- 出租车队
---- 加油站
---- 新建柳中路
---- 乡村道路
---- 国际老爷车拉力赛
-- 邮政电信
---- 位于汉墩村的古烽燧
---- 程控电话机房
---- 礼仪邮政服务上门
---- 电信大楼
-- 商业
---- 鄯善县商贸城
---- 乡镇集市
---- 摩托车市场
---- 夜市
-- 农业
---- 摘棉花
---- 植树造林
---- 农区畜牧业
---- 农户饲养奶牛
---- 养鸽厂
---- 农机
-- 水利
---- 坎儿井
---- 柯柯亚水库
---- 柯柯亚干渠
---- 鱼塘
---- 绿洲林木
-- 团结奋斗
----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检查工作
---- 调查社情
---- 政协委员参政议政
---- 抗洪抢险
---- 人民卫士
-- 社会新风
---- 热杰甫与他的养子一家
---- 捐资助学
---- 秉公执法
---- 拜年
---- 驻军某部清扫铁路线
---- 卫生咨询
-- 科学技术
---- 推广葡萄栽培技术
---- 微机管理
---- 学术研讨会
---- 育瓜专家吴明珠
---- 太阳能利用
---- 滴灌
-- 教育
---- 少先队活动
---- 国防教育
---- 县幼儿园
---- 电化教学
---- 县一中
-- 文化卫生
---- 民族艺术之乡
---- 文化建设先进县
---- 县图书馆
---- 新华书店
---- 县医院
---- 沙疗
---- 全国广电先进县
---- 电视台演播厅
---- 影剧院
---- (卡)演奏
---- 职工体育
---- 职工演出
---- 沙探险
---- 县维吾尔医医院
---- 手术室
-- 胜地
---- 赤亭遗址
---- 吐峪沟千佛洞
---- 东巴扎东大寺
---- 巨犀化石
---- 古堡
---- 斯尔克普大佛塔
---- 回王府旧址
---- 火焰山
---- 沙山风景
-- 编委会成员合影
-- 县领导与史志办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 政区境域
---- 第一节 境域变化
---- 第二节 现境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置 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鄯善镇
---- 第二节 鲁克沁镇
---- 第三节 火车站镇
---- 第四节 七克台镇
---- 第五节 连木沁镇
---- 第六节 辟展乡
---- 第七节 东巴扎回族乡
---- 第八节 吐峪沟乡
---- 第九节 达朗坎乡
---- 第十节 迪坎尔乡
------ 附:驻县单位
-- 第四章 主要地名释意
---- 第一节 辟展
---- 第二节 鲁克沁
---- 第三节 七克台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构造
---- 第一节 板块构造
---- 第二节 地层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地
---- 第二节 河谷
---- 第三节 洪积扇
---- 第四节 平原绿洲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太阳总辐射与日照
---- 第三节 气温
----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
---- 第五节 风
---- 第六节 自然物候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质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
---- 第二节 养分
--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七章 矿藏
---- 第一节 金属矿藏
---- 第二节 非金属矿藏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风沙
---- 第二节 干旱
---- 第三节 山洪
---- 第四节 冻害
---- 第五节 其他灾害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化
---- 第一节 自然变化
---- 第二节 机械变化
-- 第二章 密度与分布
---- 第一节 密度
---- 第二节 分布
-- 第三章 人口结构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附:百岁老人简介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宣传
---- 第三节 晚婚 节育
---- 第四节 优生优育
第四编 水 利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下属机构
-- 第二章 水资源利用
---- 第一节 灌溉
---- 第二节 水能利用
-- 第三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改水工程
-- 第四章 坎儿井
---- 第一节 坎儿井的发展
---- 第二节 坎儿井的分布
---- 第三节 结构与维修
-- 第五章 防洪抗旱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防洪
---- 第三节 抗旱
-- 第六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第二节 灌溉管理
---- 第三节 油田供水管理
---- 第四节 水费征收
第五编 农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企业
-- 第二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减租反霸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
----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章 屯田
---- 第一节 军屯
---- 第二节 回屯
---- 第三节 民屯
---- 第四节 犯屯
-- 第四章 作物栽培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农作物品种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耕作技术
---- 第五节 实施农业区划
--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养蚕
---- 第二节 养蜂
---- 第三节 养鱼
---- 第四节 家禽
-- 第六章 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 植保检疫
---- 第二节 防病治虫
-- 第七章 农业经济管理
---- 第一节 经营服务
---- 第二节 农业效益
第六编 葡 萄
-- 第一章 品种
---- 第一节 地方品种
---- 第二节 引进品种
---- 第三节 培育品种
-- 第二章 栽培
---- 第一节 栽培条件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 葡萄基地
---- 第一节 基地建设
---- 第二节 栽培面积
-- 第四章 加工
---- 第一节 制干
---- 第二节 鲜葡萄加工
---- 第三节 干葡萄加工
-- 第五章 效益
---- 第一节 加工效益
---- 第二节 销售效益
第七编 哈密瓜
-- 第一章 品种
---- 第一节 地方品种
---- 第二节 引进品种
---- 第三节 培育品种
-- 第二章 栽培
---- 第一节 栽培条件
---- 第二节 栽培技术
---- 第三节 东湖瓜栽培技术
-- 第三章 甜瓜生产
---- 第一节 基地建设
---- 第二节 生产规模
-- 第四章 包装与运输
---- 第一节 包装
---- 第二节 运输
-- 第五章 贮藏与加工
---- 第一节 贮藏
---- 第二节 加工
-- 第六章 甜瓜销售
---- 第一节 出境质检管理
---- 第二节 国内销售
---- 第三节 出口外销
---- 第四节 效益
------ 附一:闻名全国的新瓜乡——沙坎尔村
------ 附二:驻善单位——自治区农业厅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瓜果科研成果
-- 第七章 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 病害
---- 第二节 虫害
---- 第三节 瓜列当
第八编 畜牧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企业
-- 第二章 所有制变革
---- 第一节 牲畜私有制
---- 第二节 牧业合作化
---- 第三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
-- 第三章 草场及分区
---- 第一节 草场
---- 第二节 牧区分布
---- 第三节 草原基本建设
---- 第四节 草原退化
-- 第四章 牲畜饲养
---- 第一节 游牧转定居
---- 第二节 推广青贮饲料
---- 第三节 牛羊育肥
---- 第四节 推广畜牧机械
-- 第五章 畜种与畜病
---- 第一节 畜种繁育
---- 第二节 畜病及防治
第九编 林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护经营机构
-- 第二章 林木资源
---- 第一节 分布与树种
---- 第二节 面积与蓄积
-- 第三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庭院绿化
---- 第二节 农田林网化
---- 第三节 义务植树
---- 第四节 苗圃建设
-- 第四章 林木管护
---- 第一节 管护措施
----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保护珍稀动物
---- 第一节 鸟类
---- 第二节 兽类
---- 第三节 保护措施
-- 第六章 经营效益
---- 第一节 林业产值
---- 第二节 效益
第十编 农牧机械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 第三节 队伍与培训
-- 第二章 传统农具
---- 第一节 手工农具
---- 第二节 畜力农具
-- 第三章 机械农具
---- 第一节 总量
---- 第二节 农机种类
--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程度
---- 第一节 机械耕作
---- 第二节 农机推广
-- 第五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农机配件经销
第十一编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乡镇企业局
---- 第二节 乡镇企业办
-- 第二章 乡镇工业
---- 第一节 直属乡镇企业
---- 第二节 乡办工业
---- 第三节 村办和民营工业
---- 第四节 重点营利企业
-- 第三章 效益
---- 第一节 产值产量
---- 第二节 经营效益
第十二编 工 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机构
-- 第二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民营手工业
---- 第二节 县办集体工业企业
---- 第三节 国有工业企业
-- 第三章 工业类别
---- 第一节 采掘工业
---- 第二节 电力工业
---- 第三节 食品工业
---- 第四节 化学工业
---- 第五节 建材工业
---- 第六节 冶炼工业
---- 第七节 机械修造业
---- 第八节 其他行业
-- 第四章 经营效益
----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入
---- 第二节 产值 产量
---- 第三节 效益
第十三编 石 油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勘探机构
---- 第二节 勘探开采机构
---- 第三节 县支油机构
-- 第二章 勘探开采会战
---- 第一节 勘探
---- 第二节 开采
---- 第三节 油田基本建设
-- 第三章 油地共建
---- 第一节 支油建设
---- 第二节 支援地方建设
------ 附:鄯善县尽心尽力支援石油会战
第十四编 交 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监理机构
---- 第三节 公路养护机构
---- 第四节 经营机构
------ 附:吐哈石油系统车队
-- 第二章 古道
---- 第一节 汉代以前道路
---- 第二节 汉唐道路
---- 第三节 清代道路
-- 第三章 公路
---- 第一节 过境国道
---- 第二节 县道
---- 第三节 乡道
---- 第四节 矿区道路
---- 第五节 桥涵
-- 第四章 铁路 航空
---- 第一节 铁路
---- 第二节 航空
-- 第五章 运输与管理
---- 第一节 运输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第十五编 邮政电信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烽堠台站
---- 第二节 邮电局所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业务
------ 附:鄯善县隆重举行“野骆驼”邮票源地首发式
---- 第三节 设备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 附:新疆 第一个电话村——沙坎村
第十六编 商 业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王府商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县政府商业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有商业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改革经营体制
-- 第四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工业品购销
---- 第二节 副食品购销
---- 第三节 日用杂品购销
---- 第四节 燃料购销
---- 第五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六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七节 饮食服务
-- 第五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市建设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额
第十七编 粮 油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机构
-- 第二章 征购
---- 第一节 粮食征收
---- 第二节 粮食收购
---- 第三节 油脂收购
---- 第四节 粮油议购
-- 第三章 供应
---- 第一节 粮食供应
---- 第二节 食油供应
---- 第三节 粮油议销
---- 第四节 粮票流通
-- 第四章 储运
---- 第一节 储藏
---- 第二节 调运
-- 第五章 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脂加工
---- 第三节 饲料与副产品加工
第十八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 第二节 县土地管理局
-- 第二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规划
---- 第二节 城区建设规模
---- 第三节 城区基础设施
---- 第四节 园林绿化
---- 第五节 房屋建筑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 第二节 农村建设
-- 第四章 房产与地产
---- 第一节 房产
---- 第二节 地产
-- 第五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工程质量监督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状况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第十九编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公债、国库券
---- 第六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制
---- 第三节 税收
---- 第四节 税务管理
------ 附:走出低谷 创造辉煌——鄙善县比计划提前两年实现财政自给
第二十编 金 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官钱局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其他金融机构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流通货币
---- 第二节 货币管理
-- 第三章 存款储蓄
---- 第一节 单位存款
---- 第二节 储蓄
-- 第四章 信贷
---- 第一节 民间信贷
---- 第二节 农村信贷
---- 第三节 工商信贷
-- 第五章 基建投资与审验
---- 第一节 投资
---- 第二节 工程审验
-- 第六章 保险
---- 第一节 险种
---- 第二节 理赔
第二十一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体制
---- 第三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与调查
---- 第三节 服务与监督
-- 第三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查处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业注册
----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四节 市场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鉴证
---- 第六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
---- 第七节 烟酒专卖管理
--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物价体制
-- 第六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量制演变
---- 第三节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二编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农牧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消费
---- 第三节 农村储蓄
-- 第二章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工薪收入
---- 第二节 消费
---- 第三节 储蓄
第二十三编 中国共产党鄯善县地方组织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级党委
---- 第二节 党组
---- 第三节 基层党委
-- 第二章 县党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党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历届县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章 部门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
------ 附:火焰山同步的好书记
---- 第二节 宣传工作
----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四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五节 政法工作
---- 第六节 专项工作
-- 第四章 重大政事
---- 第一节 建立中共鄯善县委
---- 第二节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 第四节“三反”“五反”运动
---- 第五节“审干”“肃反”运动
---- 第六节 整风反右派运动
---- 第七节 大跃进运动
---- 第八节 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
----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十一节 拨乱反正
---- 第十二节 改革开放 振兴鄯善
第二十四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署府机构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构
----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鄯善县委员会
---- 第二节 县参议会
第二十五编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鄯善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组织
---- 第三节 主要党务
-- 第二章 职工团体
---- 第一节 县总工会
---- 第二节 基层工会
---- 第三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工会活动
-- 第三章 农民团体
---- 第一节 农民协会
---- 第二节 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
-- 第四章 青少年团体
---- 第一节 青年组织
---- 第二节 少年组织
-- 第五章 妇女团体
---- 第一节 县级组织
---- 第二节 基层妇联
---- 第三节 历届妇代会
---- 第四节 主要工作
-- 第六章 工商团体
---- 第一节 商会工商会
---- 第二节 县工商联合会
---- 第三节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四节 县消费者协会
-- 第七章 科学团体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专业协会
-- 第八章 其他团体
---- 第一节 县民众反帝分会
---- 第二节 各民族文化促进会
第二十六编 鲁克沁郡王
-- 第一章 郡王家族
---- 第一节 历代郡王
------ 附:叶明郡王成亲
---- 第二节 额敏和卓其他诸子事略
-- 第二章 王府组织与制度
---- 第一节 王府组织
---- 第二节 王府制度
-- 第三章 抗击分裂
---- 第一节 抗击准噶尔分裂势力
---- 第二节 反对莽噶里克叛乱
---- 第三节 靖卫台站
---- 第四节 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第四章 迁徙
---- 第一节 迁居瓜州
---- 第二节 迁居瓜州的贡献
---- 第三节 迁回鲁克沁
-- 第五章 领地与财产
---- 第一节 领地
---- 第二节 财产
第二十七编 民 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企业机构
-- 第二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转军人安置
---- 第二节 社会安置
-- 第四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救济
---- 第二节 救灾
---- 第三节 扶贫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社会慈善事业
-- 第五章 婚姻管理
---- 第一节 婚姻制度
---- 第二节 实施新婚姻法
-- 第六章 专项工作
---- 第一节 地名工作
---- 第二节 社团登记
第二十八编 劳动 人事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工人管理
---- 第三节 职工队伍
-- 第三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人员编制
-- 第四章 职工待遇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津贴 补贴
---- 第三节 奖金
-- 第五章 劳保福利
---- 第一节 劳动保护
---- 第二节 劳动保险
---- 第三节 福利
-- 第六章 离休 退休
---- 第一节 离休
---- 第二节 退休
---- 第三节 退职
---- 第四节 老龄工作
第二十九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查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交警 消防
---- 第六节 罪犯监管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审判业务
---- 第四节 复查积案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司法管理
---- 第三节 司法业务
第三十编 军 事
-- 第一章 军事机构
---- 第一节 县兵役局
---- 第二节 县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 武装警察鄯善县中队
---- 第四节 县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
-- 第二章 驻军
---- 第一节 清代以前驻军
---- 第二节 清代驻军
---- 第三节 民国时期驻军
---- 第四节 新中国驻军
-- 第三章 军事设施
---- 第一节 古代设施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设施
---- 第三节 共和国时期人防设施
-- 第四章 兵役
---- 第一节 旧中国兵役
---- 第二节 新中国兵役
-- 第五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教育与训练
---- 第三节 武器装备
---- 第四节 民兵的作用
-- 第六章 重大兵事
---- 第一节 古代兵事
---- 第二节 近代兵事
---- 第三节 现代兵事
第三十一编 教 育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机构
-- 第二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待遇
---- 第三节 教师培训
-- 第三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旧式教育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
---- 第二节 业余文化补习
---- 第三节 专业培训
---- 第四节 大中专教育
-- 第五章 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校舍
---- 第三节 招生管理
第三十二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普活动
---- 第一节 群众科普活动
---- 第二节 学校科普活动
---- 第三节 培训科普人员
-- 第三章 科技推广
----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二节 农用机械推广
---- 第三节 畜牧业技术推广
---- 第四节 水利科技成果应用
---- 第五节 工业科技引进与推广
---- 第六节 其他科技成果应用
-- 第四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获奖成果
---- 第二节 科研论文
第三十三编 文 化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 第三节 音乐舞蹈
---- 第四节 民间故事
---- 第五节 歌谣、谚语
------ 附:鄯善县维吾尔歌谣选
------ 附一:鄯善维吾尔谚语选
------ 附二:鄯善回民谚语选
---- 第六节 电影
---- 第七节 书画摄影
-- 第三章 鲁克沁木卡姆
---- 第一节 部类 结构
---- 第二节 演唱 整理
---- 第三节 艺人
-- 第四章 民间工艺
---- 第一节 刺绣
---- 第二节 雕刻 镶嵌 擀织
--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翻译
---- 第一节 图书经销
---- 第二节 档案
---- 第三节 图书出版
---- 第四节 翻译
第三十四编 广播电视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广播
---- 第一节 节目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队伍
-- 第三章 电视
---- 第一节 节目
------ 附:县广播电视局广告业务简介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队伍
第三十五编 卫 生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队伍素质
-- 第二章 医疗 医药
---- 第一节 治疗技术
---- 第二节 仪器设备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四节 药检
---- 第五节 中药材开发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新法接生
---- 第二节 妇女病诊治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四节 婚前检查
-- 第四章 防疫治疗
---- 第一节 预防接种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除害改水
---- 第二节 达标活动
第三十六编 体 育
-- 第一章 机构设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施
-- 第二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体育
---- 第三节 农牧民体育
---- 第四节 老年体育
-- 第三章 体育比赛
---- 第一节 成人体育比赛
---- 第二节 青少年比赛
---- 第三节 邀请赛
第三十七编 文物 胜地
-- 第一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墓群
---- 第二节 古遗址
---- 第三节 出土文物
-- 第二章 名胜
---- 第一节 沙山公园
---- 第二节 天山景区
---- 第三节 其他旅游资源
第三十八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维吾尔族
---- 第二节 汉族
---- 第三节 回族
---- 第四节 其他民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摩尼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其他宗教
---- 第五节 宗教事务管理
第三十九编 社会风尚
-- 第一章 民族团结
---- 第一节 互敬互助
---- 第二节 团结友爱
-- 第二章 军民团结
---- 第一节 民拥军
---- 第二节 军爱民
---- 第三节 军民共建
-- 第三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支援油田
---- 第二节 救危济困
---- 第三节 敬老爱幼
---- 第四节 捐资助教
-- 第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文明礼貌月”
---- 第二节 建设文明县
---- 第三节 文明单位选录
第四十编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班勇
---- 霍加尼牙孜阿洪
---- 额敏和卓
---- 苏赉(满)
---- 凯苏里
---- 毛拉阿里合买提巴客·和加木尼牙孜
---- 毛拉·翟一丁
---- 毛拉布萨克·尼亚孜
---- 陈光炜
---- 张衔耀
---- 阿不力米提阿洪
---- 马兰荪
---- 陈顺林
---- 赵福麟
---- 马启福
---- 阿不都热合曼·伯克
---- 尼牙孜·乃买提
---- 吾守尔帕让
---- 托乎提
---- 苏力唐·尼牙孜
---- 康东山
---- 马振清
---- 黄岐
---- 谢日甫·沙吾提
---- 阿巴拜克力·艾买提
---- 白恩仁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革命烈士名表
---- 第二节 首批建党建政人物
---- 第三节 离休干部
---- 第四节 先进人物
---- 第五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 第六节 鄯善县异地任副县级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物
附录
-- 一、诗文选
-- 二、旧志辑录
-- 三、奇闻轶事传说
续编
-- 富而思进 把鄯善推向21世纪
-- 1996~2000年县况简述
-- 1996~2000年分年概况
-- 1996~2000年鄯善县党政机关县级负责人
《鄯善县志》编审机构及编纂人员
《鄯善县志》审定验收单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