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寨村志

鲍家寨村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指导思想。编撰工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地的自然面貌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为建设小康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结构。结构形式分为章、节、目三层次,除概述、大事记外,分自然条件、经济政治、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人物和附录等,共十三章,一百余节,近30万字。

目录

封面
鲍家寨村志
题词1
镇党委书记和镇长题字
鲍家寨村志编辑委员会
体例说明
序言一
序言二
图片
-- 城北区大堡子镇鲍家寨村区位图
-- 城北区大堡子镇鲍家寨村平面图
-- 区委书记 张永海
-- 区人大主任 陈红兵
-- 区委副书记、区长 张治军
-- 区政协主席 张建华
-- 大堡子镇党委书记 张定申
-- 大堡子镇镇长 苟甫君
-- 鲍家寨村党支部书记 陈元庭
-- 鲍家寨村村委会主任 王吉福
-- 省委书记赵乐际等领导视察新农村建设
-- 原省常委、市委书记张裔炯、区委书记张永海、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治军调研新农村建设
-- 原市委副书记高海宾,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治军视察新农村建设
-- 原市委副书记高海宾、区委书记张永海、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治军视察工作
-- 原市委副书记高海宾、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治军走访慰问贫困户巨莲英
-- 原市委副书记高海宾、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治军走访慰问贫困户马昌元
-- 原区委书记刘发德、区委常务副书记吴维江在鲍家寨村指导工作
-- 奋进申的村两委“班子”
-- 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研讨新农村建设规則
-- 陈元庭书记在大堡子镇党委召开的“基层党组织”颁奖会上授奖
-- 鲍家寨村村委办公楼
-- 鲍家寨村现存1954年的入党誓词
-- 鲍家寨村村级档案
-- 村支部书记陈元庭、村委主任王吉福、村委委员万生德冒雨走访贫困户
-- 村支部书记陈元庭、支部委员王吉福、李玉英慰问贫困户鲍生全
-- 鲍家寨村大门
-- 村委办公室
-- 村委会议室
-- 村老年活动囊及幼儿园
-- 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
-- 供村农业用水的团结渠
-- 村內水利与绿化
-- 新改造的电力设备
-- 村辖云谷川河道
-- 新建的饮水塔
-- 村內“村村通”有线电视设施
-- 鲍家寨防洪大沟
-- 鲍家寨村貌一瞥
-- 农户种植的油菜籽
-- 村农业用水总源
-- 退耕后形成的林地
-- 村中祥赛花卉基地的玫瑰花
-- 祥赛玫瑰基地
-- 新建的温室大棚
-- 产业调整后种植的菊芋
-- 已装车准备销往省外的胡萝卜
-- 喜获胡萝卜丰收的村民们
-- 丰收的胡萝卜
-- 花卉基地
-- 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检查胡萝卜销售情况
-- 新建的节水灌溉水利设施
-- 村水利设施
-- 浙江公安学院学生参观“玫瑰”基地
-- 村养殖业大户李有良养殖的奶牛
-- 村农户种植的胡萝卜标本
-- 农家栽植的花椒树
-- 村內苗木基地
-- 村级道路
-- 居家楼院
-- 村级道路
-- 新建成的花坛
-- 村容村貌
-- 村级道路
-- 村级道路建设
-- 村压一隅
-- 村级道路建设与垃圾屋的配置
-- 蜂与花共舞
-- 庭院果实累累
-- 年轻人在图书室读书学习
-- 村年轻人在打乒乓球
-- 柴达木路小学校门
-- 柴达木路教学楼一隅
-- 党员在认真学习文件
-- 村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体操
-- 天真活泼的幼儿园小朋友
-- 社火队的龙狮共舞
-- 现代舞表演
-- 安塞腰鼓队表演
-- 杜火队的锣鼓队
-- 社火队的双龙表演
-- 秧歌表演
-- 整队待发的社火队
-- 社火队的藏舞表演
-- 耍狮人的“功夫”表演
-- 演员正在准备演出
-- 社火队的“双狮”表演
-- 社火队的“太平鼓”表演
-- 医疗室设施
-- 医疗室设施
-- 鲜花争艳
-- 村卫生医疗室
-- 村里设置的垃圾屋
-- 村杜火队在驻地部队慰问演出
-- 附图:居家楼院
-- 村老年协会会员在“老年之家”活动
-- 2003年村两委组织60岁以上老人到西安旅游观光
-- 2005年村两委组织60岁以上老人到北京旅游观光
-- 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连长张多茂遗照
-- 村祥达建筑公司的员工们
-- 村两委组织老年人春游
-- 玫瑰基地的技术员
-- 浙江公安学院的学员在村考察学习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合影
-- 村支部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
-- 前进中的民办建筑企业祥达建筑公司
-- 已完工的建筑工程
-- 祥达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现场
-- 附图:民俗与传说
-- 百年古树
-- 古庙台遗存的明砖
-- 村中保存的解放初期农用板车和石磨
-- 村中现存的旧时农家宅院土墙
-- 解放初期村民的土地房产证
-- 解放初期村民加工面粉的磨坊和榨油的油坊
-- 附图:荣誉与亮点
-- 建老年活动室时所立石碑的题词
-- 建老年活动室时所立石碑的概闻及捐资名单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自然条件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建制变化
-- 第三节 地形、地质和地貌
-- 第四节 植被
-- 第五节 气候
-- 第六节 水文
-- 第七节 自然资源
-- 第八节 自然灾害
第二章 沿革与发展
-- 第一节 源远流长
-- 第二节 翻身解放
-- 第三节 互助合作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土地承包
第三章 农业经济
-- 第一节 土地开发利用
-- 第二节 种植业
-- 第三节 农业科技
-- 第四节 农业机具
-- 第五节 农田水利
-- 第六节 林业
-- 第七节 畜牧业
-- 第八节 工副业
第四章 基础设施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梁、花坛和路灯
-- 第三节 彩门
-- 第四节 生活用水
-- 第五节 供电
-- 第六节 公用建筑
第五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繁衍生息
-- 第二节 人口普查和统计
-- 第三节 人口普查的组织工作
-- 第四节 几个时段的人口构成
第六章 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学校领导与教师
-- 第三节 村民小学教学情况
-- 第四节 幼儿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知青教育
第七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社火
-- 第二节 戏曲
-- 第三节 花儿与花儿会
-- 第四节 广播与影视
-- 第五节 诗歌作品选录
-- 第六节 春联选录
-- 第七节 体育活动
-- 第八节 酒文化
-- 第九节 方言语汇
-- 第十节 文化古迹
第八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旧时医疗状况
-- 第二节 解放后医疗卫生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节 计划免疫
-- 第五节 新型合作医疗
-- 第六节 公共卫生
第九章 拥军、扶贫、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拥军
-- 第二节 优属
-- 第三节 救济救灾扶贫
-- 第四节 综合治理
-- 第五节 普法教育
--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章 村两委建设及其工作
-- 第一节 党组织
-- 第二节 党员发展
-- 第三节 党员管理教育
-- 第四节 村党支部建设
-- 第五节 村政建设
-- 第六节 民兵
-- 第七节 妇联
-- 第八节 共青团
-- 第九节 其它组织
第十一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住宅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衣着
-- 第四节 婚嫁
-- 第五节 丧葬
-- 第六节 禁忌
-- 第七节 主要节日
第十二章 人物
-- 一、受村民敬重的老支部书记米重德
-- 二、为村民解决饮水困难的魏占德
-- 三、抗美援朝时英雄连长张多茂
-- 四、带领村民奔小康的现任支书陈元庭
-- 五、好村委主任王吉福
-- 六、任职三十一年的优秀村妇女干部李玉英
-- 七、致富的带头人-米德元
-- 八、自己富了不忘乡亲的陈元祥、赵慧夫妇
-- 九、第一个科级干部——王寿录
-- 十、心系乡亲的乡党委书记、乡长陈生荣
-- 十一、小学校长李有虎
-- 十二、省警校优秀教师赵云
-- 十三、青海石油集团测井专家马顺元
-- 十四、农业机械技术员、基层党务工作者晋仁福
第十三章 传说 故事
-- 一、姐妹造海的传说
-- 二、双龙川的轶闻
-- 三、人命沟的轶事
-- 四、争娘娘的故事
大事记
附录
-- 一、南京“朱子巷”小考
-- 二、鲍家寨村初级农业合作社社章
-- 三、大堡子公社包干到户责任制实行办法
-- 四、鲍家寨村“菜篮子”工程项目承包农户土地合同书
-- 五、鲍家寨村自治章程
-- 六、鲍家寨村规民约
-- 七、鲍家寨村行正管理制度二十条
-- 八、鲍家寨村卫生制度
-- 九、鲍家寨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动村民集资倡议书
-- 十、感谢信
-- 十一、硬化道路投资人员碑录
-- 十二、鲍家寨村村庄建设规划
编撰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