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志

翼城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7年01月

目录

封面
翼城县志
翼城县志编纂委员会
翼城县志编辑人员
图片
-- 翼城县在山西省的位置
-- 翼城县政区图
-- 翼城县县城平面图
-- 梯田
-- 历山掠影
-- 珍珠帘冬景
-- 舜王坪
-- 县城一角
-- 县政府驻地
-- 获奖锦旗
-- 县城红旗街
-- 小河口水库
-- 绿化先进单位奖
-- 养猪场
-- 林中落日
-- 西闫松树化石
-- 封壁炼铁炉
-- 炼铁夜景
-- 五一化工机械厂铸造车间
-- 煤海通九州
-- 县针织厂织造车间
-- 奖杯
-- 搪瓷砂器
-- 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 茶具
-- 邮电大楼
-- 电力大楼
-- 输电高压线
-- 建筑工地
-- 金代铁钟
-- 文峰 五奎塔
-- 裕公和尚道行碑
-- 滦池
-- 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乔泽庙元代戏台
-- 木牌坊 明代重建
-- 石牌坊 明代建筑
-- 四圣宫 元代建筑
-- 翼城中学教学楼
-- 封壁中学教学楼
-- 北关示范小学升旗仪式
-- 计生人员下乡服务
--
-- 蠆父已卣
-- 铜卣铭文拓本(原大)
-- 铜簋、甗和蠆父已卣
-- 陶鬴及其领部的陶文
-- 陶文为“降亭”二字
-- 翔山的传说 靳胜
-- 争艳 徐茂旺
-- 秋深幽泉 乔随河
-- 根雕 张飞飞
-- 王彪臣赴京参展作品选
-- 牛炳坤 书
-- 张兴耀 书
-- 杨维汉 书
-- 裕公和尚道行碑(局部)赵孟頫撰书
-- 高祚昌 书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版权页
概述
第一卷建置
-- 第一章境域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沿革
-- 第二章政区
---- 第一节行政区划
---- 第二节县城
---- 第三节乡镇
---- 第四节村庄
第二卷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岩浆岩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平原台地堆积地貌区
---- 第二节黄土梁峁侵蚀堆积地貌区
---- 第三节中山侵蚀地貌区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特征
---- 第二节气候要素
---- 第三节气候区划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分布
---- 第二节类型
-- 第六章植被
---- 第一节区系 种类
---- 第二节地域分布
-- 第七章野生动物
---- 第一节区系 种类
---- 第二节分布
-- 第八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资源
---- 第三节生物资源
---- 第四节矿产资源
-- 第九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洪涝
---- 第三节冰雹
---- 第四节虫灾
---- 第五节大风 低温
---- 第六节震灾
---- 第七节其它灾害
第三卷人口
-- 第一章总量
---- 第一节规模
---- 第二节分布
-- 第二章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性别构成
---- 第三节年龄构成
---- 第四节文化构成
---- 第五节职业构成
-- 第三章变动
---- 第一节自然增减
---- 第二节迁移
-- 第四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计划生育
---- 第二节两晚一间隔
-- 第五章姓氏 家庭
---- 第一节姓氏
---- 第二节家庭
第四卷经济综述
-- 第一章体制改革
---- 第一节农业体制
---- 第二节工商业体制
-- 第二章产值 结构
---- 第一节产值
---- 第二节结构
-- 第三章基本建设投资
---- 第一节投资总额
---- 第二节投资结构
第五卷农业
-- 第一章耕地 劳力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劳力
-- 第二章作物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章作物栽培
---- 第一节栽培技术
---- 第二节农田管理
-- 第四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具
---- 第二节农机
---- 第三节农机管理
-- 第五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生产计划
---- 第二节劳动计酬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收益分配
---- 第五节农业区划
第六卷林业
-- 第一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林地面积
---- 第二节林木蓄积
---- 第三节林种 种树
-- 第二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采种 育苗
---- 第二节平原绿化
---- 第三节荒山造林
---- 第四节苗圃 林场
-- 第三章经济林木
---- 第一节分布
---- 第二节木本粮油
---- 第三节水果
---- 第四节桑树
-- 第四章林业管理
---- 第一节林权
---- 第二节管护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抚育 间伐
第七卷畜牧
-- 第一章畜禽饲养
---- 第一节牧坡 牧草
---- 第二节饲草 饲料
---- 第三节家畜 家禽
---- 第四节优种改良
---- 第五节疫病防治
---- 第六节养猪小区域经济
-- 第二章其它饲养
---- 第一节养兔
---- 第二节养蜂
第八卷水利水保
-- 第一章水利
---- 第一节蓄水 灌溉
---- 第二节饮水
---- 第三节防汛 抗旱
---- 第四节水利管理
-- 第二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水土治理
第九卷工业
-- 第一章企业类型
---- 第一节个体
---- 第二节集体
---- 第三节国营
-- 第二章门类
---- 第一节煤炭
---- 第二节电力
---- 第三节机械
---- 第四节纺织器材
---- 第五节纺织 缝纫
---- 第六节建筑材料
---- 第七节造纸 印刷
---- 第八节酿造 食品
---- 第九节化工
---- 第十节其它
-- 第三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企业规模
---- 第二节企业门类
第十卷砂陶 冶金
-- 第一章砂器 陶瓷
---- 第一节砂器
---- 第二节陶瓷
-- 第二章冶金
---- 第一节采选
---- 第二节冶炼
---- 第三节铸造 轧钢
第十一卷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规划
---- 第二节城区建设
---- 第三节房产管理
-- 第二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乡镇
---- 第二节农村
-- 第三章建筑 施工
---- 第一节施工队伍
---- 第二节施工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治理
第十二卷商业
-- 第一章商业类型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集市
---- 第二节物资交流会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农副产品
---- 第二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三节日用工业品
-- 第四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五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外贸机构
---- 第二节外贸物资
-- 第六章物资经销
---- 第一节计划供应
---- 第二节市场调节
第十三卷粮油
-- 第一章粮食
---- 第一节市场交易
---- 第二节统购统销
---- 第三节议购议销
---- 第四节储存 调运
---- 第五节粮食加工
-- 第二章油品
---- 第一节购销
---- 第二节加工
第十四卷财税
-- 第一章赋税
---- 第一节农业赋税
---- 第二节工商税
-- 第二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收入
---- 第三节支出
---- 第四节监督
第十五卷金融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当铺 钱铺 银号
---- 第二节银行
---- 第三节信用合作社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流通
---- 第二节投放 回笼
-- 第三章信贷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贷款
-- 第四章债券
---- 第一节公债券
---- 第二节国库券
-- 第五章保险
---- 第一节种类
---- 第二节效益
第十六卷交通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大路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
---- 第四节桥涵
-- 第二章运输
---- 第一节工具
---- 第二节运输量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养护
---- 第二节监理
---- 第三节运输管理
-- 第四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第十七卷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计划调控
---- 第三节物资管理
---- 第四节投资计划管理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报表
---- 第二节调查 统计
---- 第三节资料汇编
-- 第三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企业登记
---- 第四节商标 广告
---- 第五节经济合同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物价调控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第三节商品价格
-- 第五章计量监督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计量监督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 第六章审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审计监督
-- 第七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就业
---- 第二节安置
---- 第三节工资
---- 第四节安全生产
---- 第五节劳动保险
---- 第六节劳动仲裁
-- 第八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征占
---- 第二节开发 复垦
---- 第三节清理 控制
第十八卷政党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思想建设
---- 第三节统一战线
---- 第四节纪律检查
---- 第五节信访工作
---- 第六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七节活动纪略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牺牲救国同盟会
---- 第二节工人组织
---- 第三节农民组织
---- 第四节青年组织
---- 第五节妇女组织
---- 第六节儿童组织
---- 第七节工商业者组织
---- 第八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九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十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第十九卷政权政协
-- 第一章机力机构
---- 第一节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大常委会
---- 第三节选举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级政权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历届委员会
---- 第三节活动纪略
第二十卷民政 人事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复退安置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第六节殡葬改革
-- 第二章人事
---- 第二节干部管理
---- 第三节干部待遇
第二十一卷司法
-- 第一章治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监所管理
---- 第五节消防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民事审判
---- 第三节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案件
---- 第五节案件复查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民事调解
---- 第四节公证
---- 第五节律师事务
第二十二卷军事
-- 第一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
---- 第二节志愿兵
---- 第三节义务兵
-- 第二章兵防
---- 第一节武装机构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民兵
---- 第四节驻军
-- 第三章战事
---- 第一节古代战事
---- 第二节现代战事
第二十三卷教育
-- 第一章儒学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社学
---- 第三节书院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三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农业学校
---- 第二节卫生学校
---- 第三节师范学校
---- 第四节其它学校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干部职工教育
---- 第三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任用
---- 第三节待遇
---- 第四节培训
-- 第六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教学管理
---- 第三节电教管理
-- 第七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国家拨款
---- 第二节群众集资
---- 第三节勤工俭学
第二十四卷科技
-- 第一章机构 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二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技术培训
---- 第三节咨询服务
---- 第四节科技推广
---- 第五节科技成果
-- 第三章测报
---- 第一节水文观测
---- 第二节气象观测
---- 第三节地震监测
-- 第四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人员管理
---- 第二节项目管理
---- 第三节经费管理
第二十五卷文化
-- 第一章著述
---- 第一节古近代著述
---- 第二节现当代著述
-- 第二章社火 民乐
---- 第一节社火
---- 第二节民乐
-- 第三章戏剧 曲艺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曲艺
-- 第四章音乐美术
---- 第一节音乐
---- 第二节美术
-- 第五章书法 摄影
---- 第一节书法
---- 第二节摄影
-- 第六章新闻 影视
---- 第一节新闻
---- 第二节影视
-- 第七章图书 档案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档案
-- 第八章文化网络
---- 第一节文化馆
---- 第二节文化站
---- 第三节文化室
-- 第九章文物
---- 第一节历史文物
---- 第二节革命文物
---- 第三节文物保护
第二十六卷体育 卫生
-- 第一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体育设施
---- 第四节体育竞赛
-- 第二章卫生
---- 第一节防疫
---- 第二节医疗
---- 第三节保健
第二十七卷民情 风俗
-- 第一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衣食住行
---- 第二节婚丧喜庆
---- 第三节节日
---- 第四节禁忌
---- 第五节陋习
---- 第六节优良风尚
-- 第二章宗教信仰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期兰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五节天主教
-- 第三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特征
---- 第二节音系
---- 第三节翼城话与普通话比较
---- 第四节基本词汇
---- 第五节语法例句
-- 第四章谣言 传说
---- 第一节民谣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传说
第二十八卷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叔虞
---- 晋文公
---- 董狐
---- 郑注
---- 孝定李太后
---- 安逸生
---- 石家绍
---- 高祚昌
---- 马道麟
---- 李春溥
---- 刘克笃
---- 吉廷彦
---- 阎紫琴
---- 孔庆钟
---- 王元福
---- 刘秀英
---- 牛丙坤
---- 吕瑞娟
---- 续亦龙
---- 王彪臣
---- 张惠元
---- 徐鸿昌
---- 常伯奇
---- 亓俊美
---- 韩传刚
---- 石玉翠
---- 苏文
---- 吉怀橘
---- 吴子超
---- 李希麟
---- 郝寿山
---- 马统三
---- 贾培奎
---- 李愚如
---- 王醒民
---- 张联五
---- 张德义
---- 吴春安
---- 常春轩
---- 贾俊
---- 马芳庭
---- 吴书森
-- 第二章烈士英士录
-- 第三章名表
---- 第一节支援新区南下干部名表
---- 第二节副地师级以上党政军干部名表
---- 第三节模范先进工作者名表
大事记
限外辑要
附录
编后记
参与本志编写和提供资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