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志

太原市小店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小店区的发展状况,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统一。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目录

封面
太原市小店区志
序一
序二
《太原市小店区志》第一届编纂委员会
《太原市小店区志》第二届编纂委员会
《太原市小店区志》第三届编纂委员会
《太原市小店区志》编审人员
图片
-- 太原市小店区行政图
-- 太原市小店区卫生遥感图
-- 2003年,省领导视察小店城镇建设。图为山西省副省长靳善忠(右二)、太原市市长李荣怀(左二)、太原市
-- 2005年,居然之家开业。图为太原市委副书记郭振中(左二)、小店区委书记柳遂记(右一)同相声艺术表演
-- 2006年,小店区委书记张金旺(左二),区长郭建发(右二)在刘家堡乡调研
-- 区委书记张金旺,区委副书记、区长常青,区纪委书记连金会在基层调研
-- 常青区长(左三)、史洁副区长(左二)视察教育工作
-- 亲贤北街夜景
-- 小店供热公司
-- 小店玉带园
-- 武宿国际机场
-- 太茅路
-- 金茂大厦
-- 小店绿荫公园
-- 赛格数码港
-- 世纪大道——长风大街
-- 世界五百强企业——沃尔玛超市
-- 新世纪花园
-- 日光节能温室
-- 城中村改造后的亲贤村新居——亲凤苑
-- 贾家寨大型沼气工程
-- 民主选举
-- 机械化收割
-- 太原市最大的花卉市场——龙田花卉市场
-- 东山万亩果园
-- 民间文艺
-- 小店区四大班子合唱团参加太原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歌咏比赛
-- 小店区首届区、街办乡(镇)、社区村三级干部运动会
-- 黑驼村卧龙碑
-- 狄仁杰像
-- 贾家寨三官庙壁画(局部)
-- 北格镇辛村唐代石佛
-- 刘家堡村王琼故里碑
-- 刘家堡村王琼府第门额横匾——干城第
-- 李家庄村明代大碓臼
-- 北格镇西蒲村甘露寺
-- 北格镇同过村龙象寺
--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中共太原县委由山区迁驻平川的刘家堡村。图为县委驻地外门
-- 李奎年,曾任太原县县长、清太徐县长
-- 迎泽公园池越忠塑像
-- 张玉虎根雕《你说我像甚》
-- 杨吉生装裱获奖作品
-- 1997年《换鸡》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金奖
-- 杨秀珍国画作品
-- 姚奠中书法作品
-- 赵梅生画作
-- 张廷烈百福图
-- 赵球画作
-- 霍德敏书法作品
-- 2001年12月晋剧小戏《一袋谷种》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金奖
-- 2004年小店区被全国教育网络系统建设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
-- 2001年6月小店区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展计划委员会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 2005年8月小店区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2001-2005年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
-- 小店区志初评人员合影
-- 小店史志全体编撰人员合影留念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编 大事记
第二编 建置
-- 第一章 疆域区划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街道
---- 第一节 黄陵街道
---- 第二节 北营街道
---- 第三节 坞城街道
---- 第四节 营盘街道
---- 第五节 平阳路街道
---- 第六节 小店街道
-- 第三章 乡镇
---- 第一节 北格镇
---- 第二节 刘家堡乡
---- 第三节 西温庄乡
------ 附 地名·村名溯源
第三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及演变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山川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象要素
---- 第二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矿产资源
---- 第四节 生物资源
-- 第六章 灾异
第四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性别构成
---- 第四节 知识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三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化
---- 第二节 人口流动
-- 第四章 姓氏家谱
---- 第一节 姓氏
---- 第二节 家谱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技术服务
---- 第三节 政策措施
第五编 综合经济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结构布局
---- 第三节 招商引资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三节 物价管理
---- 第四节 质量技术管理
---- 第五节 安全管理
---- 第六节 审计监督
---- 第七节 统计管理
-- 第三章 开发区
---- 第一节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二节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六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道路建设
---- 第一节 城区道路建设
---- 第二节 小店城镇道路建设
---- 第三节 乡村道路建设
-- 第二章 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供电
---- 第二节 供水
---- 第三节 供热
---- 第四节 供气
---- 第五节 排水
---- 第六节 路灯
--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管理
---- 第一节 房屋建筑
---- 第二节 住宅建设
---- 第三节 优秀建筑物
----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四章 建筑市场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区属重点建筑企业
-- 第五章 园林绿化
---- 第一节 公园 游园 广场
---- 第二节 街路庭院绿化
---- 第三节 绿化管理
---- 第四节 古树名木
-- 第六章 市容环卫
---- 第一节 城区保洁
---- 第二节 环卫设施
---- 第三节 环卫管理
---- 第四节 市容整治
-- 第七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治理
---- 第二节 环境建设
---- 第三节 环境监测
---- 第四节 环境监察
第七编 商贸
-- 第一章 商业营销
---- 第一节 批发零售业
---- 第二节 住宿餐饮业
-- 第二章 市场建设
-- 第三章 商贸街市
---- 第一节 小店城镇街市
---- 第二节 长风大街街市
---- 第三节 亲贤北街街市
---- 第四节 南内环街街市
---- 第五节 太榆路街市
---- 第六节 其他街市
---- 第七节 农村街市
第八编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国有企业
---- 第二节 集体企业
---- 第三节 民营企业
---- 第四节 工业企业改制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轻重工业分类
---- 第二节 行业分类
---- 第三节 规模分类
-- 第三章 区属工业
---- 第一节 产品产量
---- 第二节 名优产品
-- 第四章 企业选介
---- 第一节 区属重点企业选介
---- 第二节 驻地企业名录
第九编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综述
---- 第一节 生产条件
---- 第二节 经营方式
---- 第三节 农业结构
----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五节 农业经济管理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
---- 第二节 蔬菜
---- 第三节 果品
---- 第四节 农技推广
---- 第五节 农业机械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养殖种类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林业技术推广应用
---- 第五节 林木管护
第十编 水利
-- 第一章 农田灌溉
---- 第一节 灌溉系统
---- 第二节 灌溉面积
-- 第二章 工程建设
---- 第一节 节水园区
---- 第二节 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三节 泵站基本建设
---- 第四节 小型水利工程
-- 第三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状况
----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 第三节 水保监督
-- 第四章 防汛排涝
---- 第一节 水域水情
---- 第二节 堤防建设
---- 第三节 防汛措施
-- 第五章 水资源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地下水开发利用
---- 第三节 水资源调研监测
---- 第四节 依法管水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民航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第十二编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收入与支出
---- 第二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国税管理
---- 第二节 地税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 证券
---- 第四节 保险
第十三编 人事 劳动
-- 第一章 人事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工资待遇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管理
---- 第二节 劳动工资
---- 第三节 退休退职
---- 第四节 劳动执法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医疗保险
---- 第三节 其他社会保险
第十四编 党派 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小店区委员会
---- 第一节 区委机构
---- 第二节 重要会议与决策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纪检监察
---- 第六节 统战工作
---- 第七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八节 党校工作
---- 第九节 机关工委
---- 第十节 新闻史志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工商联
---- 第一节 民主党派
---- 第二节 工商联
-- 第三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七节 老龄工作委员会
第十五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小店区人民政府
---- 第二节 重大决策
---- 第三节 工作成效
---- 第四节 机构改革
---- 第五节 信访工作
--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构
---- 第一节 政协小店区委员会
---- 第二节 政协全委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十六编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机构 驻军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驻军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训练
---- 第二节 民兵活动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登记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退伍兵员管理
-- 第四章 双拥共建
-- 第五章 战备
---- 第一节 国防动员
---- 第二节 作战保障
---- 第三节 人民防空
第十七编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第三节 特行特业管理
---- 第四节 经济案件侦查
---- 第五节 治安行政管理
---- 第六节 惩治刑事犯罪
---- 第七节 交通消防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第三节 队伍建设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案件审理
---- 第三节 告诉申诉
---- 第四节 执行工作
---- 第五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教育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法律服务
---- 第五节 律师事务
第十八编 民政
-- 第一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优抚褒恤
---- 第二节 复员军人安置
-- 第二章 民政事务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管理
---- 第二节 社团登记管理
---- 第三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 第二节 社会福利企业
---- 第三节 福利彩票
-- 第四章 殡葬管理
-- 第五章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 第二节 社区建设
第十九编 科技
--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服务
---- 第一节 科技信息
---- 第二节 科技协作
---- 第三节 地震监测
-- 第三章 科技专利与成果
---- 第一节 专利
---- 第二节 成果
-- 第四章 科技普及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科技咨询
---- 第三节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
-- 第五章 驻地科研机构
---- 第一节 科研单位
---- 第二节 驻地科研协会
---- 第三节 驻地科研单位选介
第二十编 教育
-- 第一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保教工作
---- 第三节 幼教科研
-- 第二章 九年义务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教育
---- 第二节 初级中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小学德育教育
---- 第四节 中小学园舍建设
---- 第五节 特色教育
-- 第三章 高级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普通高中
---- 第二节 职业高中
---- 第三节 中专中技
-- 第四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驻地高等院校
---- 第二节 高等院校选介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自学考试
---- 第二节 成人高考
---- 第三节 扫盲补学
-- 第六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人员结构
---- 第二节 师德教育
---- 第三节 业务进修
---- 第四节 职称评聘
-- 第七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教育经费
---- 第四节 社会力量办学
第二十一编 文化
-- 第一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艺术活动
---- 第二节 文学艺术成果
---- 第三节 文化名人
-- 第二章 群众文艺
---- 第一节 民间文艺
---- 第二节 文艺演出
-- 第三章 文化机构与设施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文化设施
----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四章 文物
---- 第一节 古建筑
---- 第二节 古遗址
---- 第三节 古墓葬
---- 第四节 革命烈士纪念地
---- 第五节 古牌匾
-- 第五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五节 天主教
---- 第六节 宗教活动场所
第二十二编 体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五节 社区健身活动
-- 第二章 体育组织和设施
---- 第一节 体育组织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 第三章 体育竞赛
---- 第一节 体育赛事
---- 第二节 竞技体育
---- 第三节 运动成绩
第二十三编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医疗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区属医院医疗设备
---- 第五节 公费医疗
-- 第二章 医院
---- 第一节 区属医院
---- 第二节 驻地医院
---- 第三节 私营医疗机构
-- 第三章 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
---- 第一节 卫生监督
---- 第二节 疾病防治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章 药品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药品生产企业
---- 第三节 药品经营企业
-- 第七章 抗击“非典”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全民抗击
---- 第三节 典型事迹
第二十四编 方言 口头文学
-- 第一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方言词汇的特点和虚词的用法
---- 第三节 小店方音和普通话的主要不同点
---- 第四节 现代流行词
-- 第二章 口头文学
---- 第一节 抗“非典”百句三字歌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 第四节 娱乐经
---- 第五节 民间传说
第二十五 编艺文
-- 第一章 诗词
-- 第二章 散文
-- 第三章 戏曲
第二十六编 民情风俗
-- 第一章 民情
---- 第一节 尊师重教
---- 第二节 见义勇为
---- 第三节 助人为乐
---- 第四节 扶老救孤
---- 第五节 移风易俗
-- 第二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服饰
---- 第三节 居住
---- 第四节 器用
---- 第五节 出行
-- 第三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婚俗
---- 第二节 生日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称谓
---- 第五节 礼节
-- 第四章 岁时节日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第二节 新兴节日
---- 第三节 庙会
---- 第四节 祭祀
-- 第五章 陋习禁忌
---- 第一节 陋习
---- 第二节 禁忌
第二十七 编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狄仁杰
---- 张敬达
---- 史匡翰
---- 陈知白
---- 王琼
---- 郝仁谱
---- 石海
---- 刘秉权
---- 王惠
---- 牛天章
---- 孟宪吉
---- 焦成林
---- 于变英
---- 赵铁链
---- 程士俊
---- 程温
---- 何连蛮
---- 纪廷梓
---- 马负图
---- 卜峻
---- 薛愈
---- 郝甦绅
---- 李奎年
---- 崔立忠
---- 任克定
---- 崔秉仁
---- 孙占英
---- 赵良佐
---- 孙半喜
---- 阎永丰
---- 王立达
---- 牛乐道
---- 阎杰
---- 江波
---- 李峰
---- 常映光
---- 任俊
---- 牛岚峰
---- 原文贵
---- 刘云德
---- 梁世奎
---- 赵宗保
---- 池越忠
-- 第二章 人物名录
----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 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名录
附录
-- 重要文献
-- 限外辑要
编后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