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福安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9年12月
目录
封面
福安市志
版权页
图片
--
赛岐港
--
福安市政区图
--
福安市地势图
--
福安市城区图
--
福安市区夜景
--
市政广场
--
福安市区全景
--
福安解放路街景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奖牌
--
优胜城市奖牌
--
市政府大楼
--
建市纪念碑揭幕
--
1990年建市庆典
--
纪念苏区创建六十周年庆典
--
闽东革命纪念馆
--
1990年叶飞、曾志等老同志重访福安
--
三星级富春大酒店
--
富春公园
--
鹤祥新城
--
市区中兴路
--
福安车站
--
拓宽后的104国道通车庆典
--
赛岐大桥
--
稻谷丰收
--
茶园
--
海上田园
--
芙蓉李
--
绿笋
--
红膏(虫寻)
--
巨峰葡萄
--
水蜜桃
--
香螺
--
官井洋大黄鱼
--
凤尾鱼
--
虾蛄
--
生姜
--
晚熟龙眼
--
柏柱洋红领巾水库
--
茜安引水渠
--
22万伏变电站
--
黄兰溪水电站(3.6万伏)
--
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在10万门的机房一角
--
全国最大民间船舶修造中心和交易市场——赛江
--
下白石23万吨船坞
--
船舶修造
--
电机生产车间
--
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白马港五千吨码头
--
按摩器生产线
--
农药生产车间一角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视察闽东电机电器城
--
刚果客人考察闽东电机
--
打火机组装车间一角
--
凯捷利牌小型电机获福建名牌产品称号
--
闽东电机于1979年获国家质量奖牌
--
闽东电机系列产品
--
1984年红福牌蜜沉沉酒获全国第四届酒类大赛银杯奖
--
QB60和SOM-22电泵系列产品获国际博览会金字塔奖
--
百货商场
--
农贸市场
--
福安一中校园一角
--
福安市实验幼儿园
--
宁德地区民族中学
--
福安师范学校
--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奖牌
--
福安市老区中学
--
首届闽浙龙舟赛
--
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
--
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奖牌
--
乒乓健将陈新华
--
体外循环内视手术
--
地区第一医院大楼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到福安畲区视察
--
畲族婚礼
--
畲族时装表演
--
现代舞《网》荣获文化部第六届“群星奖”
--
茶艺表演
--
「竹响空山」1994年代表福建省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
--
中国闽东福安国际茶文化交流会
--
何农作品
--
郭俭华书法
--
郑复赠书法
--
宋代石塔
--
商周时期印纹陶罐
--
商周时期有肩石(石奔)
--
狮峰禅寺
--
教堂
--
种德禅寺
--
开闽第一进土故里——廉村古城堡
--
富舂溪游泳场
--
闽东第一高峰——白云山
--
绿竹长廊
--
桫椤集生地
--
桫椤
--
福安市地方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
《福安市志》审稿小组成员
--
《福安市志》正、副主编
福安市地方志领导机构和编审人员名单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政区
--
第一章隶属境域
----
第一节隶属
----
第二节境域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宋元时期区划
----
第二节明清时期区划
----
第三节民国时期区划
----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
第三章乡镇概况
----
第一节镇
----
第二节乡
----
第三节畲族乡
卷二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岩石
----
第四节矿藏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类型
----
第二节山脉
----
第三节主要山峰
--
第三章海域
----
第一节岛屿
----
第二节潮汐
----
第三节海水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候要素
----
第三节灾害性天气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六章土壤
----
第一节分布
----
第二节类型
--
第七章植被
----
第一节类型
----
第二节分布
--
第八章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动物
----
第二节植物
--
第九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台风洪涝
----
第二节旱灾
----
第三节虫灾
卷三人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总数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第二节机械变动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性别构成
----
第三节年龄构成
----
第四节职业构成
----
第五节文化构成
----
第六节农业、非农业人口构成
----
第七节姓氏构成
--
第四章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婚姻状况
----
第二节家庭规模
--
第五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晚婚晚育
----
第四节优生优育
----
第五节节育措施
卷四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区建设
----
第一节街道
----
第二节房屋建设
----
第三节供电供水
----
第四节排水
----
第五节环境卫生
----
第六节园林绿化
--
第二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建制镇建设
----
第二节集镇建设
----
第三节村庄建设
--
第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设计
----
第二节建筑技术
----
第三节建筑材料
----
第四节建筑施工
--
第四章城乡建设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规划管理
----
第三节土地管理
----
第四节房产管理
----
第五节建筑管理
卷五环境保护
--
第一章环境污染
----
第一节水质污染
----
第二节大气污染
----
第三节噪声污染
----
第四节固体废弃物
--
第二章环境治理
----
第一节水污染控制
----
第二节大气污染治理
----
第三节废弃物、噪声处理
--
第三章水土流失与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水土流失治理
--
第四章环境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环保宣传
----
第三节环境监测
----
第四节综合管理
卷六老区
--
第一章老区分布
----
第一节福安苏区
----
第二节老区基点村
--
第二章扶持老区建设
----
第一节扶助建房
----
第二节扶持生产和经济建设
--
第三章老区事务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苏区确认
----
第三节烈士追认
----
第四节抚恤救济
----
第五节老区代表会议
----
第六节老区纪念活动
卷七畲族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主姓迁入
----
第二节人口规模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四节婚姻家庭
--
第二章经济建设
----
第一节农业生产
----
第二节乡村企业
----
第三节畲乡建设
--
第三章参加政治和文化活动
----
第一节参与革命斗争
----
第二节管理民族事务
----
第三节文学艺术
----
第四节教育卫生体育
--
第四章风情习俗
----
第一节宗族
----
第二节生产习俗
----
第三节生活习俗
----
第四节节日习俗
----
第五节人生礼俗
----
第六节禁忌
----
第七节民间信仰
卷八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
--
第一章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港口码头
----
第二节运输通讯
----
第三节供水供电
----
第四节街道市场
----
第五节工贸小区
--
第二章招商引资
----
第一节招商引资活动
----
第二节优惠办法
--
第三章开发区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规划管理
卷九工业
--
第一章所有制
----
第一节私营个体企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企业
----
第三节集体企业
----
第四节国有企业
----
第五节“三资”企业
--
第二章行业
----
第一节食品业
----
第二节纺织服装业
----
第三节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第四节造纸印刷业
----
第五节文化用具工艺美术
----
第六节冶金建材业
----
第八节化学和制药工业
----
第九节塑料和橡胶业
----
第十节机械工业
----
第十一节运输设备修造业
----
第十二节其他工业
--
第三章重点企业和主要产品
----
第一节重点企业
----
第二节主要产品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生产经营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卷十电机电器
--
第一章行业
----
第一节电机
----
第二节家用电器
--
第二章企业产品
----
第一节生产企业
----
第二节主要产品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企业管理
----
第三节质量管理
----
第四节经营管理
卷十一交通
--
第一章水路
----
第一节航道
----
第二节码头
----
第三节渡口
--
第二章陆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乡村大道
----
第四节桥梁
--
第三章水路运输
----
第一节客运
----
第二节货运
--
第四章陆路运输
----
第一节客运
----
第二节货运
----
第三节搬运装卸
--
第五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港航管理
----
第三节交通监理
----
第四节公路管理
----
第五节运输市场管理
卷十二邮电
--
第一章邮电机构
----
第一节驿铺递步哨
----
第二节邮政局
----
第三节电信局
----
第四节邮电局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业务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路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业务
--
第四章邮电管理
----
第一节作业管理
----
第二节技术质量管理
----
第三节物资财务管理
----
第四节经营管理
卷十三水利水电
--
第一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第三节提灌工程
----
第四节防洪治涝工程
----
第五节围垦工程
--
第二章防洪抗旱
----
第一节防洪
----
第二节抗旱
--
第三章水电建设
----
第一节水电站
----
第二节电网建设
----
第三节用电
--
第四章水利水电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水利管理
----
第三节水电管理
卷十四农业
--
第一章生产条件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劳力
----
第三节畜力
----
第四节农机具
----
第五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章农业生产关系
----
第一节封建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果树栽培
----
第四节食用菌栽培
--
第四章养殖业
----
第一节草场饲料
----
第二节禽畜品种数量
----
第三节良种繁育
----
第四节禽畜疾病防治
--
第五章农业技术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品种改良
----
第三节栽培技术
----
第四节植物保护
----
第五节肥料施用
--
第六章农业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农业场站
卷十五茶业
--
第一章茶园
----
第一节面积分布
----
第二节茶园经营
----
第三节低产茶园改造
--
第二章茶树栽培
----
第一节茶树良种选育推广
----
第二节山地茶园垦植
----
第三节耕锄施肥
----
第四节茶树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茶叶加工
----
第一节茶叶采摘
----
第二节茶叶初制
----
第三节毛茶精制
----
第四节花茶窨制
--
第四章茶叶购销
----
第一节毛茶收购
----
第二节茶叶销售
--
第五章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生产管理体制
卷十六林业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面积与蓄积量
----
第二节林木种类分布
--
第二章造林育林
----
第一节采种与育苗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林木抚育
--
第三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森林防火
----
第二节封山育林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制止乱砍滥伐
--
第四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木材生产
----
第二节林副产品
--
第五章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山林权管理
----
第三节林政管理
卷十七渔业
--
第一章生产条件
----
第一节渔业资源
----
第二节渔民
----
第三节渔业工具
----
第四节渔场渔汛
--
第二章渔业生产
----
第一节种苗培育
----
第二节水产养殖
----
第三节捕捞
----
第四节水产品保鲜
--
第三章渔业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连家船改造
----
第四节渔政渔船管理
卷十八商业
--
第一章商业所有制
----
第一节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五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企业网点
----
第一节专业公司
----
第二节商贸网点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二节工业品采购
----
第三节工业品销售
----
第四节特需、控制供应
----
第五节废旧物资回收
----
第六节城乡物资交流
--
第四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五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外贸商品
----
第二节商贸合作
--
第六章物资
----
第一节物资计划
----
第二节物资供应
--
第七章商业经营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计划管理
----
第三节财会管理
----
第四节供销社民主管理
----
第五节专卖管理
卷十九粮油经营
--
第一章粮食市场
----
第一节集市交易
----
第二节议购议销
--
第二章粮油征购
----
第一节粮食征购
----
第二节油料统(收)购
--
第三章粮油销售
----
第一节粮食销售
----
第二节行业用粮
----
第三节食油销售
--
第四章储运加工
----
第一节仓储保管
----
第二节粮油调运
----
第三节粮油加工
--
第五章粮油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经营管理
卷二十财政税务审计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收
----
第一节税收体制
----
第二节农业税收
----
第三节工商税收
----
第四节税收管理
--
第三章审计
----
第一节财政财务审计
----
第二节专项审计
----
第三节审计调查
----
第四节审计管理
卷二十一工商行政、物价、计量管理
--
第一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管理
----
第三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取缔非法贸易
--
第二章物价
----
第一节市场价格
----
第二节商品定价
----
第三节商品价格调整
----
第四节物价管理
--
第三章计量标准化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四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物价管理机构
----
第三节标准计量管理机构
卷二十二金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地方金融组织
----
第二节银行
----
第三节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保险公司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金属币
----
第二节纸币
----
第三节货币流通
--
第三章金融业务
----
第一节民间典当借贷
----
第二节存款
----
第三节贷款
----
第四节基本建设投资拨贷款
----
第五节代理业务
--
第四章保险业务
----
第一节保险种类
----
第二节理赔
--
第五章金融管理
----
第一节现金管理
----
第二节基金管理
----
第三节结算管理
----
第四节外汇管理
----
第五节金银管理
卷二十三政党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福安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领导活动
----
第四节部门工作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福安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员分布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安县委员会
----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福安赛岐支部
卷二十四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县署县政府
----
第一节县署
----
第二节县公署县政府
--
第二章县(市)人民政府
----
第一节政府机构
----
第二节下属政权
----
第三节主要施政活动
--
第三章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选举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人大常委会主要活动
--
第四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协福安县(市)历届委员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政事纪要
----
第一节清及其以前政事
----
第二节民国政事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事
卷二十五群众团体
--
第一章工人组织
----
第一节民国及其以前工人组织
----
第二节总工会
--
第二章农民组织
----
第一节民国时期农会
----
第二节贫农团
----
第三节农民协会
--
第三章工商业组织
----
第一节商会同业公会
----
第二节工商联
----
第三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四章青少年组织
----
第一节共青团福安地方组织
----
第二节少年团童子军
----
第三节中国少年先锋队
--
第五章妇女组织
----
第一节妇女会劳动妇女联合会
----
第二节妇女联合会
--
第六章其他组织
----
第一节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二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三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四节老人组织
卷二十六公安司法
--
第一章宋迄民国治安司法
----
第一节治安
----
第二节警政
----
第三节司法
--
第二章人民公安
----
第一节公安机构
----
第二节打击反动势力
----
第三节刑事侦察
----
第四节治安管理
----
第五节户政管理
----
第六节预审监管
----
第七节消防
----
第八节边防
----
第九节交通管理
--
第三章人民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申检察
--
第四章人民法院
----
第一节审判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诉讼
----
第六节执行
----
第七节信访接待
--
第五章人民司法
----
第一节司法行政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律师业务
----
第四节民事调解
----
第五节公证
卷二十七民政
--
第一章民政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企事业单位
--
第二章拥军优抚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抚恤优待
----
第三节烈士褒扬
--
第三章安置
----
第一节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二节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四章救济福利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困难救济
----
第三节“五保”供养户
----
第四节福利事业
--
第五章扶贫
----
第一节扶持老区
----
第二节扶持畲区
----
第三节扶持农村贫困户
--
第六章其他民政事务
----
第一节婚姻事务
----
第二节社团登记
----
第三节地名管理
----
第四节乡镇政权建设和村(居)民委员会工作
----
第五节收容遣送
卷二十八劳动人事
--
第一章就业安置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
第三节军队干部转业安置
----
第四节上山下乡知青安置
--
第二章职工队伍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二节工人队伍
--
第三章职工待遇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福利
----
第三节劳动保护
----
第四节劳动保险
----
第五节职工退休、退职
--
第四章职工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机构编制
----
第三节职工调配
----
第四节精简下放
----
第五节人事管理
卷二十九军事
--
第一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防御设施
----
第二节演练和后勤设施
----
第三节防空设施
--
第二章军事组织
----
第一节军事机构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驻军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制世兵制
----
第二节征兵制
----
第三节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装备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重要活动
----
第四节民兵代表大会
--
第五章主要战事
----
第一节清及其以前战事
----
第二节民国战事
----
第三节解放后剿匪
卷三十科学技术
--
第一章科技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三节学术团体
----
第四节四级农科网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民间技术人员
----
第二节专业技术队伍
--
第三章科学研究
----
第一节科研项目成果
----
第二节专利
--
第四章科技推广应用
----
第一节农业科技
----
第二节工业科技
----
第三节医药卫生科技
----
第四节交通邮电科技
----
第五节气象科技
--
第五章科学普及服务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技术培训
----
第三节科技咨询
----
第四节学术交流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计划项目管理
----
第二节经费管理
----
第三节成果管理
卷三十一教育
--
第一章学校设置
----
第一节私塾书院县学
----
第二节幼儿园(班)
----
第三节小学
----
第四节中学
----
第五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
第六节其他学校
--
第二章教育活动
----
第一节学制
----
第二节课程
----
第三节教学研究
----
第四节思想品德教育
----
第五节勤工俭学
----
第六节招生考试
--
第三章教师学生
----
第一节教师
----
第二节学生
--
第四章经费设施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校舍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行政管理
----
第三节督导与评估
卷三十二文化
--
第一章文化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事业单位
----
第三节文化团体
--
第二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活动设施
----
第二节宣传娱乐
----
第三节民间文艺
--
第三章文学艺术创作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艺术创作
----
第三节文艺刊物
--
第四章戏曲
----
第一节戏剧种类
----
第二节演出活动
--
第五章广播影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节电视
--
第六章报刊报道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报道
--
第七章史志编纂
----
第一节地方志
----
第二节文史资料
--
第八章档案图书
----
第一节档案
----
第二节图书
--
第九章文物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古墓葬
----
第三节古建筑
----
第四节石刻碑记
----
第五节馆藏文物
----
第六节革命纪念地
--
第十章风景名胜
----
第一节自然景观
----
第二节人文景观
----
第三节气象、植被景观
----
第四节景点开发保护
----
第五节旅游服务
--
第十一章文化管理
----
第一节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节广播电视管理
----
第三节文物管理
卷三十三医药卫生
--
第一章医疗防疫机构
----
第一节医院防疫站
----
第二节乡镇卫生院
----
第三节村卫生所厂校医疗室
--
第二章医疗队伍
----
第一节中医人员
----
第二节西医人员
----
第三节护理防疫人员
--
第三章卫生防疫保健
----
第一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公共卫生
----
第三节防疫
----
第四节妇幼保健
--
第四章医疗技术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护理
--
第五章药品医械
----
第一节地方药材
----
第二节中成药加工
----
第三节药物采购
----
第四节医械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医药管理
----
第二节医政管理
----
第三节医疗制度
卷三十四体育
--
第一章传统体育
----
第一节武术
----
第二节游泳龙舟竞渡
----
第三节登高舞龙
----
第四节弈棋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职工体育
----
第二节农民体育
----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
第四节民兵体育
--
第三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教学
----
第二节课外体育活动
----
第三节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县运动会
----
第二节参加省、地体育竞赛
--
第五章机构设施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场地设施
卷三十五风俗
--
第一章生产习俗
----
第一节农事习俗
----
第二节建筑习俗
--
第二章生活习俗
----
第一节饮食
----
第二节衣饰
----
第三节用具
----
第四节住宅
--
第三章礼仪习俗
----
第一节婚嫁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喜庆
----
第四节交际
--
第四章岁时节日
----
第一节传统节日
----
第二节节气农时
--
第五章信仰习俗
----
第一节民间信仰
----
第二节禁忌
--
第六章美德淳风
----
第一节拾金不昧
----
第二节见义勇为
----
第三节廉洁奉公
----
第四节助人为乐
----
第五节热心公益
----
第六节尊老爱幼
--
第七章迷信陋习
----
第一节迷信
----
第二节积弊陋习
卷三十六宗教
--
第一章宗教传播
----
第一节道教
----
第二节佛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二章宗教场所
----
第一节宫观
----
第二节寺庙庵堂
----
第三节天主教堂
----
第四节基督教堂
--
第三章宗教组织和主要活动
----
第一节宗教组织
----
第二节宗教主要活动
--
第四章宗教管理
----
第一节宗教自身管理
----
第二节宗教事务管理
卷三十七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声、韵、调
----
第二节连读音变
----
第三节文白异读
----
第四节同音字表
--
第二章分类词表
--
第三章语法例句
----
第一节词语配搭
----
第二节语法例句
--
第四章标音举例
----
第一节熟语
----
第二节民歌
----
第三节故事
卷三十八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薛令之
----
陈最
----
王定国
----
赵万年
----
张观
----
杨复
----
黄干
----
郑寀
----
郑虎臣
----
谢翱
----
傅贵卿
----
黄钏
----
郭文周
----
林九弟
----
刘中藻
----
罗文藻
----
周祖颐
----
张如翰
----
陈洪妹
----
张少廉
----
刘泽民
----
詹建忠
----
潘伯成
----
施月姿
----
冯宗江
----
马立峰
----
林顺佺
----
詹如柏
----
施霖
----
施脓禄
----
陈铁民
----
郭梁
----
陈鸿
----
郑宗玉
----
马步周
----
钟日住
----
倪英峰
----
叶鉴清
----
吴基现
----
沈冠国
----
罗富弟
----
郭文焕
----
王泰和
----
郭廉
----
丁晋朝
----
陈文翰
----
阮英平
----
阮伯淇
----
郭赞夏
----
林卓午
----
僧盛慧
----
高敏
----
郑楚云
----
詹茂山
----
吴清友
----
许少麟
----
金丽祥
----
林秋玉
----
潘玉球
----
陈妹(氽)
----
刘宗璜
----
陈荫南
----
黄葆芳
----
蓝银妹
----
黄元起
--
第二章英名录
----
第一节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第三章人物表
----
第一节清及其以前人物表
----
第二节民国时期人物表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物表
附 录
--
一、旧《福安县志》序选
--
二、重要文献辑存
--
三、诗文选
--
四、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选
--
五、限外纪要
编后记
资助《福安市志》出版的单位和个人名录
--
林奇典
--
朱晶瑜
--
郭 健
--
陈志强
--
刘兆增
--
林光临
--
陈茂春
--
王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