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材学院志

上海建材学院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座落在上海市杨浦区武东路武川路交汇处(原江湾旧跑马厅65号)。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兼有文科的多科性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和上海市双重领导。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创建于1 953年9月,它的前身是建筑工程部上海建筑工程学校(由安庆高级工业学校、杭州土木工程学校、杭州纺织学校调工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五、六师联合司令部技术教育处的一部分于1953年3月组建),当时设有工业与民用建筑、房屋卫生技术设备和给水与排水3个专业,在校学生852人,教职工128人.

内容时限: 1953-1996

目录

封面
上海建材学院志
国家建材局局长张人为为学院院志题词
图片
-- 1996年7月26日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中)和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右一)来院视察
-- 国家建材局局长张人为(左二)来院视察
-- 原建设部部长、国家建材局局长林汉雄(右)来院听取工作汇报
-- 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右)与吴明舜院长亲切交谈
-- 国家建材局领导来院视察
-- 上海市人民政府顾问汪道涵(中)来院作报告
-- 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左一)来院与教师座谈
--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左)来院视察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贯璋(右)来院听取工作汇报
-- 上海市教委主任郑令德(左二)视察学院计算中心
-- 上海建筑工程学校首任校长李绍基(后排左二)与青年教师合影
-- 第二任校长顾建中
-- 上海建材学院副院长上海建材学校校长曲作民
-- 上海建材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上海建材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多礼
-- 上海建材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郑耀祖(左)和校长陈如庸
-- 上海建材专科学校校长陈如庸、党委书记许关禄、党委副书记韩俊瑞陪同国家建材局领导视察学校
-- 院党政领导
-- 院党政领导
-- 院党政班子
-- 绿荫丛中的办公楼
-- 花坛
-- 教学大楼
-- 校园景色
-- 图书馆
-- 综合实验楼
-- 学生宿舍
-- 重点学科评审会
-- 计算中心
-- 毕业设计答辩
-- 首届“耀华奖”授奖大会
-- 美国混凝土学会咨询委员,我院教授黄士元与瑞典Lund大学Fagerlund教授合影
-- 兼职教授李家治与我院教师座谈
-- 院领导与优秀毕业生合影
-- 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大会
-- 教工合唱团
-- 文化艺术节
-- 篮球场上
-- 神奈川大学代表团与我院领导人会谈后合影
-- 与日本东急车辆制造株式会社签订友好交往协议
-- 我院和乌克兰基辅建筑技术大学领导人在校际学术交流协议上签字
-- 吴明舜院长会见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陶瓷学院副院长斯蒂汶斯先生并亲切交谈
-- 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教授参观实验室
-- 讲学
-- 座谈
-- 上海建材学院校区图(一)
-- 上海建材学院校区图(二)
序一
序二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上海建材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 第一章 上海建材学院的创立
---- 第一节 上海建材专科学校的建立
---- 第二节 上海建材专科学校的壮大
---- 第三节 上海建材学院的创建
-- 第二章 上海建材学院的坎坷历程
---- 第一节 学院“下马”改办中专
---- 第二节 学校在“文革”期间的坎坷历程
-- 第三章 上海建材学院的恢复与发展
---- 第一节 上海建材学院的恢复
---- 第二节 上海建材学院的发展
第二篇 组织机构
-- 第一章 党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沿革
---- 第一节 学院创建时期
---- 第三节 学院恢复与发展时期
-- 第二章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 第一节 党委领导院长负责
---- 第二节 院务委员会
---- 第三节 院长办公会
---- 第四节 院长办公室
第三篇 教学工作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本科与专科教学
---- 第一节 培养目标、学制和专业设置
---- 第二节 教学计划
---- 第三节 德育
---- 第四节 智育
---- 第五节 体育
-- 第三章 “八五”期间教学工作
---- 第一节 “八五”教学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 第二节 改造专业 调整结构
---- 第三节 教学基本建设
---- 第四节 教学工作评价
---- 第五节 健全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四篇 科学研究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科研工作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重大科研成果
---- 第三节 科技规划
---- 第四节 科研管理
-- 第三章 科技服务
---- 第一节 科技服务部与科技开发公司
---- 第二节 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 第四章 国内学术活动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五章 国际间院校合作与学术交流
---- 第一节 院校合作
---- 第二节 学术交流
---- 第三节 外聘专家和外籍教师
第五篇 校办产业
-- 第一章 概况
-- 第二章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主要企业简介
-- 第四章 附设工厂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 第三节 厂房与技术设备
---- 第四节 新产品开发与主要产品
第六篇 师资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师资培养和考核
---- 第一节 教师的培养
---- 第二节 教师的考核与奖惩
-- 第三章 师资职称管理
---- 第一节 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
---- 第二节 评聘制度与评委会
第七篇 学生
-- 第一章 学生工作机构
---- 第一节 机构及职责
---- 第二节 基层组织
-- 第二章 思想教育
-- 第三章 学生管理
-- 第四章 毕业分配
-- 第五章 招生工作
第八篇 教学与科研设施
-- 第一章 校舍与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基建的发展和成绩
---- 第三节 机构和人员
---- 第四节 基建计划的实施
-- 第二章 图书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 第三节 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 第三章 实验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室管理
-- 第四章 电教研究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电教设施与装备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第四节 宣传教育工作
第九篇 行政管理
-- 第一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机构、人员与职责
---- 第三节 经费来源
---- 第四节 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 第二章 人事与劳资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编制与定员
---- 第三节 职工的培养提高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退休教职工的管理
-- 第三章 后勤保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 第三节 膳食服务
---- 第四节 医疗保健
---- 第五节 房产与维修
---- 第六节 环卫与绿化
---- 第七节 交通服务和生活福利
---- 第八节 综合经营
-- 第四章 设备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设备物资管理
-- 第五章 治安保卫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 第三节 综合治理与防范
-- 第六章 审计监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审计工作
---- 第三节 监察工作
---- 第四节 规章制度
第十篇 党务工作
-- 第一章 党委会
---- 第一节 历届党委会人员组成
---- 第二节 党委会的主要任务、党委会决议
---- 第三节 党委办公室的职能、职责与任务
-- 第二章 党的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党委组织部的任务及职责范围
---- 第二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评选先进
---- 第四节 干部队伍
---- 第五节 整党和党员登记
---- 第六节 落实党的政策
-- 第三章 党的宣传工作
---- 第一节 宣传部的建立、沿革及职能、职责和任务
---- 第二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三节 宣传教育阵地
-- 第四章 1991年到1995年党的工作
-- 第五章 党的纪检工作
---- 第一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建立与沿革、职能和任务
---- 第二节 建立廉政制度
---- 第三节 查处违纪案件
---- 第四节 纪检工作的监督职能
-- 第六章 党的统战工作
---- 第一节 统战工作的机构、职能和任务
---- 第二节 贯彻党的统战思想,落实党的统战政策
第十一篇 民主党派与群众团体
-- 第一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三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第四节 九三学社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工会的机构和历届教代会
---- 第三节 工会的组织发展工作
---- 第四节 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五节 教职工文化技术教育
---- 第六节 福利设施和经济事业
---- 第七节 教职工业余文体活动
---- 第八节 教职工的疗养和休养
---- 第九节 表彰先进
-- 第三章 共青团、学生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教育活动和内容
---- 第三节 学生工作体制
-- 第四章 妇委会
---- 第一节 妇委会的性质、职能,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主要活动内容
附录
-- 先进人物名录
-- 教职工名录
-- 后记
-- 编修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