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反映通江县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目录
封面
通江县教育志
图片
--
通江县学校校点一览图
--
2008年9月19日,中共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右二)在省教育厅专题汇报通江县教育工作
--
2010年6月1日,中共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在全县“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仪式
--
2010年6月14日,中共通江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万先深入麻石中学和留守学生交谈
--
中共通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明刚(左二)在通江县实验小学检查指导工作
--
中共通江县委常委、副县长杜光鉴(右一)向“5·12”特大地震中英勇献身的教师苟晓超烈士家属颁发证书
--
通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蒋豪雄(左二)在通江县文教示范幼儿园检查校园安全工作
--
局党委书记、局长、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田勇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讲话
--
通江县教文局机关办公大楼
--
局党委会议照
--
全县教育工作座谈会会场
--
全县公推公选诺江镇二完小校长竞选现场
--
20世纪60年代,通江县小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场景
--
20世纪80年代初,通江县中学生文艺演出场景
--
20世纪60年代,通江县小学生庆『六一』场景
--
20世纪60年代,学生在体育课上做『引体向上』
--
20世纪70年代,通江县学校普遍使用的砖木结构教室
--
20世纪70年代.通江县小学校园俯瞰图
--
20世纪90年代,通江县中学校园的场景
--
20世纪90年代,通江县的自编教材
--
20世纪90年代,学校组织『接过老红军胸前的红领巾』主题队会场景
--
2002年,通江县全面启动通江县第二中学迁建工程,图为设计效果图
--
2003年开展通江县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
2006年,通江县开发的校本教材
--
通江中学校园
--
通江县实验中学综合楼
--
通江县第二中学旧址校门
--
通江县涪阳中学教学楼
--
通江县永安中学校园一角
--
通江县铁佛中学校园一角
--
通江县至诚职业中学校园图
--
通江县民胜职业中学校园一角
--
通江县第三中学校园
--
县实验小学校园全景
--
县文教示范幼儿园校园
--
广纳中学校园
--
麻石中学校园
--
洪口中学校门
--
沙溪中学校园
--
瓦室中学教学楼
--
铁溪中学校园全景
--
平溪中学校园
--
诺江镇二完小校园
--
诺江镇三完小校园
--
诺江镇四完小校园
--
诺江镇五完小教学楼
--
民胜镇中心小学教学楼
--
广纳镇中心小学校园
--
铁佛镇中心小学校园全貌
--
麻石镇中心小学校园
--
至诚镇中心小学教学楼
--
洪口镇中心小学教学楼
--
沙溪镇中心小学教学楼
--
瓦室镇中心小学教学楼
--
铁厂乡官田坝村四川烟草希望小学全景
--
永安镇中心小学教学楼
--
铁溪镇中心小学校园一角
--
涪阳镇中心小学教学楼
--
平溪镇中心小学校园一角
--
两河口乡木诺槽村小学
--
烟溪乡柏雪梗村小学
--
语言室
--
电子实训教室
--
网管中心
--
计算机教室
--
琴房
--
学生食堂
--
幼儿午休室
《通江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通江县教育志》编辑部
《通江县教育志》审查验收工作组
《通江县教育志》历任编纂委员会成员
《通江县教育志》历任编纂工作人员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级机构
--
第二节 区教育机构
第二章 党群组织
--
第一节 政党
--
第二节 教师团体
第三章 学校建置
--
第一节 书院、儒学、义学、私塾
--
第二节 幼儿园(班)
--
第三节 小学
--
第四节 中学
--
第五节 初、中等专业学校
第四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任用
--
第二节 教师待遇
--
第三节 教师的培训
第五章 学生
--
第一节 招生编班
--
第二节 学籍管理
--
第三节 学生组织及活动
--
第四节 学潮
第六章 教育教学
--
第一节 课程与学制
--
第二节 形式与方法
--
第三节 教研与教改
--
第四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七章 考试制度
--
第一节 科举考试
--
第二节 招生考试
--
第三节 竞赛考试与统一测验
--
第四节 平时考核和毕业考试
第八章 学校管理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训育管理
--
第三节 教学管理
第九章 文体卫生
--
第一节 文娱
--
第二节 体育
--
第三节 卫生
第十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民众教育
--
第二节 工农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第四节 其他教育
第十一章 经费
--
第一节 国拨经费
--
第二节 学杂费
--
第三节 集资办学
--
第四节 多渠道筹措资金
--
第五节 勤工俭学
--
第六节 希望工程和民间捐赠
第十二章 教育督导
--
第一节 督导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常规督导工作
--
第三节 办学水平评估
第十三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邓天壁
----
刘拱辰
----
吴安澜
----
黄烈成
----
罗北平
----
王忠琦
----
周卜熊
----
李锡荣
----
张文华
----
赵明月
----
黄琨
----
严绍陵
----
赵心镕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胡铁林
----
贾刚维
----
赵必昌
----
夏明和
----
岳玉元
----
吴朝达
----
肖全根
----
张家成
----
任仲儒
----
郑文吉
----
闫翼明
----
赵旭红
----
韩定杰
----
陈鼎节
----
凌志雄
----
吴三英
----
何贻庭
----
张瑞英
----
陈沛章
----
刘景星
----
程怀孝
--
第三节 人物录
第十四章 杂记文存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