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昆山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河道整治、农田排灌、圩区治理、防汛抗灾、水利科技等。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5年12月
目录
封面
昆山县水利志
昆山市地方志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者献辞
序
凡例
图片
--
昆山县水系图
--
昆山县联圩图
--
昆山县机电排灌工程分布图
--
昆山县三闸工程分布图
--
1956年建的同心电力排灌站,已改建成机电两用站,左旁红砖红瓦平房,即当年的同心电力排灌站机房
--
1957年冬兴建的斜港桥电力排灌(轴流泵)站
--
1958年昆北电灌工程之一——周墅更楼电力排灌(混流泵)站
--
1985年至,全县兴建123座纯排站之一——巴城横泾排涝站
--
50年代及以前建的双槽叠梁式门圩口闸
--
60年代兴建的一字门式圩口闸(圩内已预降水位)
--
70年代兴建的圩口闸(张浦红星闸站)
--
1984年兴建的圩口闸(周市市东套闸,外闸首)
--
农船在等待套闸闸室水位同圩内水位放平时启闸,船进入内圩
--
千东大联圩内建的小千灯浦站闸及千东圩管理站
--
80年代建的半高田区排涝站——城南顾塘站,排水量8立方米/秒
--
同心圩新开中心河
--
花桥顺扬圩“园田化”新貌
--
南港唐村联圩新开中心河
--
拓浚后的张家港,河宽畅桥配套(巴城附近)
--
拓浚后的西杨林塘,河畅通桥配套(陆杨镇附近)
--
娄江拓宽后的新貌(原玉山镇束水段)
--
娄江62号铁路桥束水段,拓宽后新貌
--
淀山湖畔村庄护村防洪墙(千东圩)
--
淀山湖防洪大堤防洪墙(千东圩)
--
县水利机械厂生产的轴流泵,已在低扬程地区广泛使用
--
县水利工程队水泥预制品车间
--
县机动抗旱排涝队办的工具厂金工车间
--
陆家机电排灌管理站办的金工车间
--
昆山农田排灌研究所
--
全县20个水利站之一——城北水利站
--
1954年建立的国营抽水机站,现演变成机动抗旱排涝队
--
1986年7月23日,对1989年8月本志内部发行稿第一次审稿成员合影
--
1993年本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1994年11月4日,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对本志稿评审会议。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概况
--
第一节地形地貌
--
第二节河湖水系
--
第三节水文气象
--
第四节水资源
第二章河道整治
--
第一节区域干河拓浚
--
第二节县域主要干河拓浚
--
第三节市镇河道拓浚
--
第四节乡村河道拓浚
--
第五节县外河道拓浚
第三章圩区治理
--
第一节圩围建设
--
第二节圩田治理
--
第三节典型工程
第四章农田排灌
--
第一节“三车”戽水
--
第二节机电灌排
--
第三节排涝站
--
第四节渠系配套
第五章配套建筑物
--
第一节三闸
--
第二节站闸结合
--
第三节桥梁
--
第四节输水建筑物
第六章防汛抗灾
--
第一节抗灾组织
--
第二节灾害
--
第三节抗御严重灾害纪略
--
第四节经费物资
第七章水利科技
--
第一节专业科研机构
--
第二节群众性技术革新
--
第三节获奖项目
--
第四节技术培训
第八章综合经营
--
第一节发展沿革
--
第二节局直属综合经营
--
第三节乡级综合经营
第九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堤闸管理
--
第二节灌溉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水费征收
--
第五节水利综合经营管理
第十章水利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水利专业管理机构
--
附:水利工作(单位)获县及县以上先进集体授奖名录
第十一章人物
--
第一节人物传
----
祖冲之
----
丘与权
----
郏亶
----
郏侨
----
方豪
----
俞允文
----
归有光
----
王焕如
----
朱集璜
----
孙元凯
----
陈瑚
----
唐瀛
----
余起霞
--
第二节建国后治水有功人员受奖名录
--
附:昆山县历代水利官职部分名录
第十二章志余
--
第一节历代有识之士对治水论述
--
第二节建国后,各级政府对治水的原则和要求
--
第三节各历史时期治水负担政策(摘录)
--
第四节民歌民谣
1993年昆山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及编纂人员
附:1989年《昆山县水利志》(内部发行)编纂委员会委员、顾问及编纂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