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载了北京站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建站,运输设施,旅客运输,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内容。
内容时限:
1901-2000
出版时间:
2003年12月
目录
北京站志 1901-2000
序
彩图
--
1959年9月15日零时10分至2点20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由中共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彭真,铁道部
--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时,在售票厅窗口向售票员询问售票情况。(当时窗口售票员为贾根柱)
--
1959年9月14日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由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陪同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
--
1959年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朱德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后,在留言簿上题词。
--
1959年10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后,在留言簿上题词。
--
1959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后,在留言簿一题词。
--
1959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
--
1959年9月14日,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习仲勋、吴玉章、杨尚昆、李伯钊、蔡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
1959年9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会林伯渠由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陪同,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
--
1959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后,在留言簿上题词。
--
1959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
--
1959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视察新建成的北京站。
--
新建北京站落成典礼(1959年9月15日)
--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北京站题写两幅站名,现采用的是毛泽东用笔圈三个圈儿的“北京站”三字
--
党的国家领导人及民主人士、外宾视察参观新建成的北京站后题词 (1959年9月12日-10月1日)
--
1986年2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由铁道部副部长李森茂陪同视察北京站新技术设备使用情况。
--
2001年8月18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由铁道部副长刘志军,北京铁局党委书记崔凤鸣陪同视察北京站。
--
1989年1月1日,国务委员邹家华,由铁道部副部长屠由瑞,北京铁路局局长国林,北京铁路分局局长丁铎陪
--
1991年2月11日,国务委员邹家华,铁道部部长李森茂,为北京站再次获得全路客运大站评比第一组第一名
--
2002年4月29日,北京市市长刘淇,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在北京站为由江泽民总书记题词的“新世纪号”列车
--
1985年1月7日,铁道部副部长石希玉,在前门铁路工人俱乐部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授予北京站“文明车站”匾
--
1901年,修建进城铁路时,凿开永安门至左安门间一段城墙,铁路穿墙而过。(1901年摄)
--
铁路修建入城后,经过东便门。图为东便门车站(1959年后与新建北京站合并)
--
铁路修至崇文门时,凿开瓮城,建东西两座拱形门洞,铁轨穿墙而过。
--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台机车试运行,驶抵尚无正式站舍的正阳门东站。(1901年摄)
--
1903年1月,正阳门东站开工兴建,图为工地一角。(1903年摄)
--
1906年,英国人修建的正阳门东站站舍历时四年竣工后正式启用。(1906年摄)
--
站前广场上的提货马车。(1906年摄)
--
东站设有风雨棚的第一、二站台。(1906年摄)
--
东站第三、四站台内景。
--
京奉铁路示意图。(“奉”即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
--
1906年4月10日发行的《大公报》,报道北京车站始发售送客车票(站台票)。
--
旅客进出站通道。
--
水关门,位于崇文门与正阳门之间,门内为东交民巷使馆区。此门是由外国驻华使团强行开通的“方便门”。(由
--
北京站客车爆炸。
--
北洋政府时期,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与帝国主义勾结,丧权辱国。图为当时停靠在正阳门东站的英美军用列车
--
1912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改为国民党,孙任理事长,随后接受袁世凯的任命,任全国铁路督办。图为
--
1913年2月4日,北京参政两院复选成立统一政府并召开了宪法讨论会,图为2月20日,北京正阳门东站上
--
1917年,皖系军阀首领、国务总理段祺瑞以对德宣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编练“参战军”,扩充自己的势
--
冯玉祥像
--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直军第三路军总司令冯玉祥率部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
--
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后,张作霖与冯玉祥共推“北洋元老”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接掌北京政府。
--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段祺瑞之邀北上商讨国事。
--
车站站台上的各界欢迎人士。
--
站前广场冯军的欢迎队伍。
--
1926年,直隶奉系军阀李景林和山东奉系军阀张宗昌联合进攻冯玉祥所统率的国民军,将所部改称“直鲁联军
--
1926年12月27日,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乘专列抵达北京站。图均为当时站前广场
--
1929年5月26日,孙中山灵柩自西山碧云寺奉移。
--
迎接队伍抵达车站情景。
--
编定奉移列车行列。
--
1933年5月22日起,华北交通当局为便利军事交通及商旅运输,北宁路与平汉路在北平正阳门东西两站铺设
--
车站货物。(1933年摄)
--
由正阳门城楼向车站眺望。(摄于20世纪30年代)
--
北京站货物线及货物装卸站台。(摄于20世纪30年代)
--
由东向西眺望北京站。
--
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进一步控制华北,进行武力威胁。
--
1935年12月9日,北平五六千学生在东华门前举行反对日本侵略者的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政府军警镇压。
--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于8月8日占领北平正阳门东站。车站站名不久改为前门站。1938年又改称
--
图1 日军正通过前门大街五牌楼抵达正阳门箭楼脚下以及东侧的北平正阳门东站。(1937年摄)
--
图2 易名“前门站”之前的正阳门东站。日本宪兵在站台上游荡,监视旅客。(1937年摄)
--
图3 1938年,前门站易名北京站。图为伪警察搜查出站的旅客。(1938年摄)
--
图4 “铁道案内所”即售票处,日本宪兵监视着购票的旅客。(1938年摄)
--
图5 站台上的引导牌日文书写。(1938年摄)
--
图1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华北铁路会社日籍铁路员工三万人。(1940年摄)
--
图2、3 华北交通会社有中国员工七万人。(1940年摄)
--
图4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区推行殖民化统治。图为日本人对前门站员工进行日本语训练(1940年摄)
--
图5 第一站台东边进站口。(1940年摄)
--
图6 车站运转信号楼一角。(1941年摄)
--
1946年1月8日,北平站发生火灾。
--
1947年1月7日,北平《新民报》日刊记者采访北平东站站长王聘之。王反映铁路员工收入低下,生活窘迫,
--
北平东站(1947年摄)
--
1950年9月下旬,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的部分代表,乘坐“毛泽东号”机车
--
建国初期的北京站
--
1951年9月18日,出席“第一次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500余人,上午10时35分由
--
1953年11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元帅率领政府代表团由北京站乘车回国。
--
1954年1月31日,北京-莫斯科间直达各车通车。
--
1954年6月3日中午12时(朝鲜时间),由平壤首次开出的直通客车于6月4日22时20分抵达北京站。
--
1958年,北京站站前广场竖立起“高举红旗缚苍龙”雕塑。
--
1959年4月14日,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班禅
--
1959年9月上旬,参加“第一届全运会”的各地运动员代表乘列车陆续到京,这是“前门老站”最后一次接待
--
老北京站。(1959摄)
--
老北京站地区航拍图。(1959年摄)
--
老北京站1959年后改为“北京铁路工人俱乐部”及北京站前门售票处,现为“老车站商城”是北京市市级文物
--
北京站施工现场
--
新建成的北京站雄伟壮丽,富有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1960年摄)
--
1959年国庆节北京站夜景
--
一楼中央大厅
--
候车大厅之一
--
贵宾候车之一
--
旅客餐厅
--
母子候车室
--
旅客正在购票
--
热情服务
--
送旅客上车
--
运转值班员在操纵台前工作
--
1959年9月15日,在北京站第一站台隆重举行旅客列车开出仪式。
--
以蒸汽机车作为牵引的旅客列车驶出北京站。(1960年摄)
--
以内燃机车做为牵引的旅客列车驶出北京站。(1995年摄)
--
由北京站开出的新型快速城际列车。(2000年摄)
--
1998年6月28日,北京站抗震加固大修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大修改造总体思路是:风格依旧,面貌一新,功
--
大修改造后,北京站增设了中央集中空调,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上图:高压配电室 右图:中央集中空调
--
北京站为提高抗震设防等级,在国内首次采用美国粘滞阻尼耗能技术抗震加固。图为主管站长在美国考察。
--
1999年9月28日,北京站抗震加固大修改造工程如期完工。
--
大修改造后的北京站更加美观,获得北京市装饰工程优质奖。
--
平面示意图
--
导向标志灯箱
--
LED显示屏提示标志灯箱
--
主管站长检查客运电视监控系统使用情况。
--
开设绿色通道,方便旅客购票乘车。
--
电动轮椅车为重点旅客服务。
--
“036”客动员是铁路优质服务的楷模。
--
清点无误
--
文明装卸
--
北京站商业街
--
百乐超市
--
电子寄存柜
--
北京站引进美国斯玛卡特公司生产的电子寄存柜。图为主管站长和北京站国运开发实业总公司总经理与外方代表考
--
北京站党员庆祝党的生日。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车站工会举办“北京站期盼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体育健身节”
--
站前广场隆重举行北京新站建站40周年暨军警民共建15周年大会。
--
1997年1月,北京站站史馆建成,图为新职工参观站史馆。
--
年站每年都组织职工义务献血。
--
1995年9月1日至10月22日,在日本东京火车站美术馆举办“北京站秘藏画展”。图为北京站长和东京站
--
北京站地区航拍图(1986年摄)
--
北京站地区航拍图(1999年摄)
--
北京站地区鸟瞰图(2000年摄)
--
北京站钟楼夜景(2000年摄)
--
北京站历任站长
--
北京站历任党委(总支、支部)书记
凡例
目录
第一篇概况
--
第一章概述
----
第一节追溯
----
第二节沧桑
----
第三节地位作用
----
第四节建设发展
--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自然状况
--
第三章沿革
----
第一节隶属关系
----
第二节站名演变
--
第四章原址概况
----
第一节建国前概况
------
一、运输能力
------
二、沿线物产
------
三、员工境遇
----
第二节解放及建国初期概况
第二篇建站
--
第一章原址
----
第一节建站背景
----
第二节开通运营
----
第三节站舍启用
----
第四节历史变迁
--
第二章现址
----
第一节设计
----
第二节兴建
----
第三节设施设备
----
第四节新站开通
----
图1 旧北京站站舍图
----
图2 旧北京站1949年站线图。
----
图3 旧北京站1959年搬迁后站线图。
----
图4 新建北京1987年线路图。
----
图5 2000年北京站线路图
----
图6 新北京站站舍平面图
----
图7 新北京站站台高架地道平面图
----
图8 2000年北京站站台高架地道平面图
第三篇运输设施
--
第一章行车设施
----
第一节车场
----
第二节线路
------
一、到发场
------
二、交接场
------
三、调车场
------
四、专运段
--------
表1 2000年线路一览表
------
三、道岔与联锁
------
四、闭塞设备
----
第三节照明设备
------
表2 站场照明设备一览表
--
第二章安全设施
----
第一节行车安全设施
----
第二节消防安全设施
----
第三节设备安全设施
----
第四节人身安全设施
--
第三章客运设施
----
第一节站舍
----
第二节站台、风雨棚
----
第三节服务设施
--
第四章售票设施
----
第一节售票处所
----
第二节票据库
----
第三节制票设备
--
第五章行装设施
----
第一节营业处所
----
第二节保管场
----
第三节机具
----
第四节相关设施
------
一、维修厂
------
二、油库、车库
------
三、西南门
------
表3 行装机械设备一览表
第四篇新技术应用
--
第一章技术设备
----
第一节制票系统
----
第二节监控系统
----
第三节行包系统
----
第四节无线通信系统
----
第五节自动广播系统
----
第六节引导揭示系统
----
第七节自动查询系统
----
第八节自动检票系统
----
第九节计算机管理系统
--
第二章科技开发
----
附:发明人物简介
----
表4 1988年采用新技术设备一览表
----
表5 2000年主要设备一览表
第五篇机构
--
第一章车站机构
----
第一节站级
------
图9 京奉铁路民国元年职制示意图
------
图10 1947年平津铁路特等一等站机构示意图
------
图11 1952年北京站机构示意图
------
建国前历任站长简历
----
第二节机关
------
图12 2000年北京站组织机构图
--
第二章经营管理机构
----
第一节人事科(室)
----
第二节劳资科(室)
----
第三节财务科(室)
----
第四节收入科(室)
----
第五节物资科
--
第三章综合管理机构
----
第一节站长办公室
----
第二节总务办公室
------
图13 站长办公室系统图
------
图14 总务室职责表
----
第三节科技室
----
第四节职工教育科(室)
----
第五节房建技木科(室)
----
第六节路风检查室
----
第七节人民武装部
----
第八节联防、冶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
第九节质量计量室
----
第十节退管会
--
第四章运输组织机构
----
第一节安全技术室
----
第二节客运业务科(室)
--
第五章生产车间机构
----
第一节客运车间
------
一、机构
------
二、班制
------
三、人员结构及工种
--------
表28 2000年客运车间人员结构一览表
------
四、设施设备
----
第二节售票车间
------
一、机构
------
二、人员结构及工种分类
--------
表30 2000年售票人员结构分布一览表
------
三、设施设备
----
第三节行装车间
------
一、机构
------
二、人员结构及工种
--------
表32 2000年行装车间人员结构一览表
------
三、主要设施设备
----
第四节运转车间
------
一、机构
------
二、人员结构及工种
--------
表34 2000年运转车间人员分布及结构一览表
------
三、工具及备品
--------
图16 2000年运转车间人员岗位及工种分布图
----
第五节餐厅车间
------
表36 历年餐厅营业额成情况(单位:万元)
----
第六节环卫车间
----
第七节多集经车间
------
图16 2000年公司管理系统图
------
图17 2000年多经人员会布图
----
第八节建筑车间
------
图18 2000年建筑车间组织机构图
----
第九节设备车间
------
表41 2000年设备车间人员结构一览表
--
第六章临时管理机构
----
第一节安全基础建设办公室
----
第二节大修工程指挥部
----
第三节环境整冶办公室
第六篇旅客运输
--
第一章行车技术管理
----
第一节车站通过能力
----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
------
一、概况
--------
表42 直辖市、省会(首府)进京列车首发一览表
--------
表43 北京站历年到开客车对数一览表
------
二、春运、暑运
------
三、夏时制
--------
表44 夏时制北京站列车变化一览表
------
四、调图提速
------
五、假日运输
----
第三节车站行车作业管理
----
第四节行车设备施工管理
----
第五节行车作业
------
一、接发车作业
------
二、调车作业
--------
表46 运转车间生产业务量统计表(1988至2000年)
--
第二章客运业务管理
----
第一节客运计划
----
第二节客运组织
----
第三节生产指挥
------
图19 1988年北京站生产指挥系统
----
第四节基础管理
----
第五节生产统计
------
表48 历年旅客、行包发送量一览表
----
第六节市场营销
------
表40 “九五”期间历年完成指统计表
--
第三章售票
----
第一节客票计划
----
第二节售票作业
----
第三节票种及制票方式
----
第四节票价
------
表53 各种票价率与硬座票价比例关系(元)
----
第五节站台票
----
第六节售票组织改革
--
第四章客运服务
----
第一节乘降组织
----
第二节服务项目
----
第三节特色服务
----
第四节客运组织改革
----
第五节创立品牌车站
----
附:新闻人物简介
--
第五章行包运输
----
第一节行包计划
----
第二节承运发送
----
第三节到达交付
----
第四节行包保管
----
第五节装卸作业
----
第六节制票
----
第七节运价
------
一、行李运价
--------
表55 建国前各路行李免费重量表
--------
表56 建国初期行李运价表
--------
表57 行李运价
--------
表58 国内旅客行包短途附加费表
--------
表59 外籍旅客行包短途附加费表
------
二、包裹运价
--------
表60 行包运价率比例关系(单位:元)
--------
表61 1989年各类包裹运价率比例关系
--------
表62 2000年各类包裹运价率比例关系
--------
表63 包裹运价
----
第八节行装组织改革
第七篇特种运输
--
第一章设施
----
第一节贵宾室
----
第二节专运通道
----
第三节国际软席候车室
----
第四节军人候车室
--
第二章专运
----
第一节专运作业
----
第二节专运列车
----
第三节专运概况
------
一、清末
------
二、民国
------
三、建国后
--------
表64 专运任务统计表
--
第三章军运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军运管理
------
表65 新老兵运输统计表
--
第四章特运
----
第一节大型会议代表接送
------
表66 两会代表接送一览表
----
第二节重点运输
----
第三节其他运输
----
第四节联运
------
一、国内联运
------
二、国际联运
第八篇涉外工作
--
第二章外事接待
--
第三章重要活动
第九篇安全生产
--
第一章行车安全
----
第一节安全管理制度
----
第二节行车安全措施
----
第三节行车事故案例
----
第四节安全生产记录
------
表68 1967年至2000年安全生产连续日一览表
----
第五节安全文明标准线建设
--
第二章人身安全
----
第一节客货安全制度
----
第二节人身安全措施
------
一、劳动保护
------
二、安全宣专
----
第三节人身伤亡事故
------
表71 历年行车及人身伤亡事故统计表
--
第三章消防安全
----
第一节组织系统
----
第二节管理制度
----
第三节火灾火情案例
----
第四节防爆工作
第十篇路风建设
--
第一章制度建设
----
第一节管理制度
----
第二节教育制度
----
第三节考核制度
--
第二章监督管理
----
第一节日常管理
----
第二节内部监督
------
图20 路风管理网络图
----
第三节社会监督
--
第三章塑形工程
----
第一节文明创建
----
第二节星级服务
第十一篇经营管理
--
第一章企业综合管理
----
第一节管理模式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方针目标管理
----
第五节计量管理
----
第六节综合考核评价
--
第二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表79 历年干部发展情况一览表
----
第二节干部培养
----
第三节干部考核
----
第四节干部制度改革
--
第三章劳资管理
----
第一节劳动管理
------
一、职工队伍
--------
表81 历年职工总数一览表
------
二、用工制度
------
三、技术岗位结构
--------
表82 2000年车站职名岗位分布一览表
------
四、招收调配
------
五、日常管理奖惩
--------
表83 历年职工处分情况一览表
----
第二节工资管理
------
表84 历年工资计划一览表
------
表85 车站工人岗位职务工资标准
------
表86 历年工资总额、人均收入统计
----
第三节班组管理
------
一、机制
------
二、评比
------
三、培训
--------
表87 历年工班长培训情况一览表
----
第四节定额管理
------
表89 历年装卸劳产率、计件工资
----
第五节保险保障
------
一、养老保险
--------
表90 历年养老保险个人缴纳与企业上缴总额比例表
------
二、失业保险
------
三、工伤保险
------
四、商业保险
--
第四章财务管理
----
第一节固定资产管理
------
表92 历年固定资产一览表
----
第二节资金管理
------
一、流动资金
------
二、货币资金
----
第三节工资管理
----
第四节成本管理
----
第五节管理制度
--
第五章收入管理
----
第一节运输收入管理
------
一、计划分劈
------
二、日常管理
------
三、基础管理
----
第二节收入质量标准化管理
------
表94 1965至1988年车站收入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元)
------
表95 1989至2000年收入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万元)
--
第六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计划与供应
----
第二节仓储管理
----
第三节消耗定额管理
----
第四节机动车及油料管理
----
第五节微机应用管理
----
第六节物资管理成果
第十二篇综合管理
--
第一章站长办公系统
----
第一节文秘办公
------
一、文件收发
------
二、计划、总结
------
三、调研、督办
------
四、信息反馈
------
五、年鉴、史志
------
六、其他工作
----
第二节档案管理
----
第三节节能管理
------
表96 “八五”历年能耗情况一览表
------
表97 “九五”历年节能技术改造情况一览表
------
表98 历年节能效果对照表
----
第四节计划生育
------
一、组织
------
二、管理
--
第二章生活福利
----
第一节职工食堂
----
第二节综合后勤
----
第三节职工住房
--
第三章车辆、备品
----
第一节车辆管理
----
第二节家具备品管理
--
第四章美工室
----
第一节美术工作
------
一、无声揭示
------
二、政治经济形势宣传
------
三、内部宣传
----
第二节美木装饰与收藏
--
第五章退职退休管理
----
第一节基础管理
------
一、文档
------
二、管理制度
------
三、组织网络
------
四、扶贫帮困
------
五、尊老敬老
----
第二节经济实体
--
第六章治保武装
----
第一节民兵工作
------
一、民兵组织
------
二、复转军人管理
------
三、人防、战备工作
------
四、征兵任务
----
第二节治安联防
------
一、公安保卫
------
二、车站治安联防委员会
------
三、站区治安联防委员会
------
四、隶属关系
----
第三节工作实绩
----
附:驻站单位
第十三篇环卫管理
--
第一章环卫设施
----
第一节卫生设施
------
一、公用设施
------
二、保洁设施
------
三、保洁设备
------
四、配套设施
----
第二节清运工具
--
第二章管理沿革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管理职责
------
一、保洁范围
------
二、日常组织
------
三、爱国卫生委员会
------
四、管理制度
------
五、宣传教育
------
六、环卫改革
--
第三章日常管理
----
一、垃圾处理
----
二、厕所管理
----
三、空气净化
----
四、水质监测
----
五、灭鼠除害
----
六、驻站单位管理
--
第四章环境治理
----
第一节花窖花圃
----
第二节绿化、美化
----
第三节治理整顿
----
附 人物简介
第十四篇多元经营
--
第一章设施设备
----
第一节商业网络
----
第二节文娱设施
------
一、影视
------
二、报刊
------
三、书店
------
四、休息厅
------
五、商务中心
------
六、观光平台
------
七、彩扩中心
----
第三节餐饮供应
------
一、餐饮网点
------
二、伙食管理
----
第四节空调中心
--
第二章生产基地
----
一、顺义基地
----
二、廊坊基地
----
三、海南基地
----
四、西四鱼台
----
五、特色产品
--
第三章延伸服务
----
一、包装
----
二、搬运
----
三、送票
----
四、二货场
----
五、寄存处
----
六、行包提取,托运服务处
----
七、京站招待所
----
八、航空售票
----
九、旅游部
----
十、停车场
----
十一、电子寄存柜
--
第四章广告业务
--
第五章经济效益
----
表104 集经收入、利润、缴税情况一览表(单位:万元)
----
表105 多经收入、利润、缴税情况一览表(单位:万元)
第十五篇基本建设
--
第一章地亩管理
--
第二章房建管理
----
第一节房建设备
----
第二节管理职能
--
第三章扩建工程
----
第一节站线
----
第二节站舍
----
第三节站场东扩西延工程
--
第四章住宅宿舍
--
第五章大修改造
----
第一节立项
----
第二节施工
----
第三节验收
------
表106 新站增设主要设施项目一览表
第十六篇职工教育
--
第一章教育设施
--
第二章职工培训
----
第一节历史沿革
----
第二节管理职能
----
第三节文化教育
----
第四节学历达标
----
第五节岗位培训
------
表107 职工脱产培训及定职人数统计表
------
表108 车站历年代培外单位职工一览表
----
第六节特种培训
--
第三章青工教育
--
第四章技术比武
--
第五章教材编写
第十七篇企业文化
--
第一章文化设施
----
第一节职工活动中心
----
第二节站史馆
--
第二章文化交流
----
第一节国内
----
第二节军警民共建
------
军警民共建大事记
----
第三节国际
----
第四节秘藏画展
--
第三章文艺作品
----
第一节书画收藏
----
第二节文艺创作
----
附 人物及作品简介
----
第三节出版物
----
附 北京站职工文章作品选
----
第四节纪念品
----
第五节影视、歌曲
第十八篇中国共产党北京站组织
--
第一章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组织建设
----
第一节基层组织
----
第二节党员发展
------
表123 历年党组织及党员状况一览表
--
第三章思想建设
----
第一节党员教育
----
第二节党员活动
------
一、“双争当”活动
------
二、“双无”活动
------
三、“党员责任区”活动
------
四、“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
五、“做合格党员、起模范作用”活动
------
六、“学技术、练硬功”活动
----
第三节干部培养与管理
------
一、各时期干部情况
------
二、二线干部管理
------
三、离休干部管理
--------
表124 历年干部情况一览表
--
第四章宣传工作
----
第一节内部宣传
----
第二节对外宣传
----
第三节通讯报道
------
表126 通讯报道统计表
----
第四节理论研究
----
第五节统一战线
--
第五章纪检工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党风廉政建设
------
一、制度建设
------
二、党纪教育
------
三、“三讲”教育
------
四、查办意见、案件
--------
表129 党风政内监督员工作及培训情况一览表
------
五、监督检查
------
六、党风建设成果
--
第六章政治运动
----
第一节主要活动
------
一、民主改革
------
二、抗美援朝
----
第二节落实政策
----
附记中国国民党北京站组织
第十九篇群众组织
--
第一章工会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表130 工会会员发展一览表
----
第二节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节劳动竞赛
----
第五节女工工作
------
一、组织沿革
------
二、女工保护
------
三、托幼工作
------
四、主要活动
----
第六节文体活动
------
一、组织
------
二、活动
------
三、老年活动
--------
表133 双退职工历年旅游活动一览表
----
第七节职工生活
----
第八节技术协会
--
第二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站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表135 团员人数一览表
----
第二节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其他组织
----
第一节企业管理协会分会
----
第二节职工思想政冶工作研究会
----
第三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附记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北京站组织
第二十篇人物
--
第一章英模人物
----
1950年,北京站五位功臣出席天津铁路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庆功大会(前排左起:于铁宪、万本良、王大观
----
靳荣茂
----
刘同贤
----
王维魁
----
李锡龄
----
赵存山
--
第二章参政人物
--
第三章先进人物
第二十一篇大事记
第二十二篇附录
--
一、散文
----
北平东站的今昔感
----
从北京新车站的大钟想起
--
二、报道
----
热情的赞扬极大的鼓舞
--
三、记实
----
北京站建站纪实
----
在北京站候车室里
----
北京站之夜
----
北京站的呼唤
--
四、诗歌
----
北京站童话
----
北京车站的钟声
----
北京站
----
北京站采撷
----
北京站的钟声
----
中国第一大站
--
五、名胜古迹简介
--
六、职员录
----
表138 京奉线铁路职员录正阳门车站民国八年(1919年)七月编
----
表139 京奉线铁路职员录正阳门车站民国十五年(1926年)编
----
表140 北宁铁路职员录前门车站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编
----
表141 昭和十四年四月十七日(1939年)引继社员名簿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人事局人事科
--
七、报刊集锦
后记
图表资料索引
编后语
《北京站志》编纂委员会
《北京站志》编辑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