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定名为《丹寨县农牧渔业志》(简称《农牧志》)。二、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载丹寨县农牧渔业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15年的农牧渔业史实。三、本志时限:本志是在1987年编写的《丹寨县农牧渔业志稿》的基础上重修,上限起于农牧渔业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15年。四、本志由概述、大事记、专篇、人物、专记、附录、编后记组成,述、记、志、传、图、表、
内容时限:
0000-2015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目录
封面
书名
版权
图片
编委会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农业基本环境
--
第一章 自然条件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土地
----
第五节 生物资源
--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水系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供水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水利设施
--
第三章 农业气象
----
第一节 气候要素
----
第二节 四季变化
----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四节 物候农事农谚
--
第四章 农业社会条件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劳动力
--
第五章 区划
----
第一节 区划工作
----
第二节 农业分区
第二篇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章 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二章 经济制度
----
第一节 互助合作
----
第二节 人民公社
----
第三节 双层经营
----
第四节 重大活动
--
第三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 综合区划分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成果
--
第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延长土地承包
----
第二节 税费改革
----
第三节 减轻负担
----
第四节 土地流转
----
第五节 劳务输出
第三篇 种植业
--
第一章 耕作制度
----
第一节 传统耕作
----
第二节 现代耕作
--
第二章 粮食作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生产
----
第二节 水稻
----
第三节 玉米
----
第四节 小麦
----
第五节 薯类
----
第六节 旱粮
--
第三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油菜
----
第二节 烤烟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食用菌
----
第五节 西瓜
----
第六节 其他经济作物
--
第四章 茶叶果树中药材
----
第一节 茶叶
----
第二节 果树
----
第三节 中药材
--
第五章 土壤改良与肥料
----
第一节 土壤改良
----
第二节 绿肥种植
----
第三节 农家肥
----
第四节 化肥
----
第五节 施肥
第四篇 养殖业
--
第一章 家畜
----
第一节 猪
----
第二节 牛
----
第三节 马
----
第四节 羊
----
第五节 兔
----
第六节 其他
--
第二章 家禽
----
第一节 鸡
----
第二节 鸭
----
第三节 鹅
--
第三章 渔业
----
第一节 渔业生产
----
第二节 水面水产资源
----
第三节 稻田养鱼技术
----
第四节 捕捞与加工
--
第四章 蜜蜂
----
第一节 蜂种
----
第二节 蜜源植物
--
第五章 饲草与饲料
----
第一节 饲草资源
----
第二节 饲料资源
第五篇 农业病虫害防治和行政执法
--
第一章 植物保护
----
第一节 有害生物
----
第二节 预测预报
----
第三节 病虫鼠害防治
----
第四节 农药监管
----
第五节 植保体系建设
--
第二章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一节 主要畜禽疫病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第三节 兽药经营管理
----
第四节 防疫组织
--
第三章 农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监测
----
第一节 行政执法
----
第二节 质量监测
----
第三节 植物检疫
----
第四节 动物检疫
第六篇 农业机械化发展
--
第一章 机械管理与推广应用
----
第一节 农业机械技术培训
----
第二节 传统农机具应用
----
第三节 新式农具推广
----
第四节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
----
第五节 农业机耕作业
----
第六节 水稻机械化全程生产
----
第七节 茶叶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
--
第二章 农机具供应与维修
----
第一节 农机供应
----
第二节 农业用油供应与管理
----
第三节 农机具维修及技术培训
----
第四节 农机安全监理
----
第五节 农机购置补贴
第七篇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试点村
----
第二节 建设成效
--
第二章 农业产业富民工程
----
第一节 项目建设
----
第二节 主要成效
--
第三章 基本农田项目建设
----
第一节 基本农田配套小水池
----
第二节 土地治理
----
第三节 多种经营
--
第四章 重大农业项目建设
----
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
----
第二节 国际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三节 农村能源
----
第四节 “三百工程”示范
----
第五节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第五章 农业科技教育与技术培训
----
第一节 教育
----
第二节 培训
----
第三节 种植业
----
第四节 养殖业
第八篇 农场及农业园区建设
--
第一章 国营金钟农场建设
----
第一节 生产经营
----
第二节 基地建设
----
第三节 品牌建设
----
第四节 队伍建设
--
第二章 大坪果园场建设
----
第一节 基本建设
----
第二节 生产经营
--
第三章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
第一节 建设规划
----
第二节 产业规划
----
第三节 水电通信建设
----
第四节 土地流转
----
第五节 重点项目
--
第四章 企业
----
第一节 重点龙头企业
----
第二节 茶叶加工企业
----
第三节 畜牧加T企业
----
第四节 种植生产企业
第九篇 组织机构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农业局
----
第二节 县农业办公室
----
第三节 县畜牧局
----
第四节 县农业区划办公室
----
第五节 县农业机械事业局
----
第六节 县国营金钟农场
----
第七节 县果树良种场
--
第二章 事业机构
----
第一节 科级机构
----
第二节 股级机构
--
第三章 党组纪检组
----
第一节 党组
----
第二节 纪检组
人物
--
一、人物传略
--
二、人物简介
--
三、人物名录
专记
--
一、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
二、金钟农场的烤烟生产
--
三、开展硒、锌元素调查
附录
--
一、重要文件选录
--
二、重要文件辑要
--
三、集体荣誉名录
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