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所志(1958-2008)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所志(1958-200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2008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五十华诞。编纂《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所志》(以下简称《所志》)成为研究所的一件大事。在各方领导和同仁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历时一年多时间,终于得以完稿。付梓的《所志》,必将成为研究所的重要历史资料。

内容时限: 1958-2008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

目录

封面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所志
编纂委员会
题词
--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题字
--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卢良恕院士题字
图片
-- 1958年7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成立。图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程绍迥(前排左10)与
-- 1957年10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图为参加成立大会的领导与研究所职工合影
-- 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兽医学院教学楼“伏羲堂”.1958年7月至1996年11月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
-- 1963年3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与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全国医学科学工作会议代
--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前排中)在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前排右)的陪同下来所检查工作。杨志强所长(前排
-- 农业部原副部长路明(左1)与甘肃省委原副书记陈学亨(左2)来所检查工作
-- 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中)、甘肃省原副省长(贝)小苏(左)、甘肃省农牧厅原厅长蒋文兰(右)来所检查工作
-- 甘肃省原副省长李重庵(右2)来所检查工作时与杨志强所长(右1)、刘永明书记(左1)、成广仁研究员(左
--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前排右2)、副院长雷茂良(后排左1)在时任兰州市副市长张世珍(前排右1)的
-- 1997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化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召开
-- 1996年11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动物与兽药研究中心成立。图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吕飞杰(左
-- 1998年4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正式挂牌。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王红谊(
-- 杨志强所长(左2)、刘永明书记(左3)、张继瑜副所长(左4)、杨耀光副所长(左1)共同研究所区发展规
-- 办公区、生活区大门
-- 科研大楼与楼前草坪、花坛
-- 职工住宅楼与生活区草坪、花坛
-- 2007年7月,杨志强所长(中)随中国农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并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一马来西亚森
-- 欧盟技术援助组专家采所参观针灸研究室
-- 1978年.“畜禽针灸技术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2007年,“‘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培育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1年,“甘肃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特别奖
-- 图为兽药GMP车间,1987年,“兽用抗菌新药‘痢茵净’的研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荻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
-- 1992年,“南方六省草山草坡改良及利用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科研人员在检测样品
-- 科研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
-- 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 国家旱生牧草种子基地——张掖旱生牧草引进驯化繁育基地
-- 出版的著作、期刊
-- 2000—2008年,荣获甘肃省、兰州市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部分荣誉奖牌
前言
编写说明
目录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
---- 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前身
---- 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的筹建、成立和发展
---- 三、甘肃省兽医研究所时期
---- 四、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恢复建制和再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
---- 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牧三室
---- 二、畜牧三室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代管时期
---- 三、甘肃省畜牧兽医工作队时期
---- 四、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第二章 管理工作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一、文秘工作与制度建设
---- 二、档案管理
-- 第二节 科研管理
---- 一、科研管理与研究部门设置
---- 二、学科建设
---- 三、科研项目管理
---- 四、成果管理
---- 五、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 六、研究生培养、学会组织与国内学术交流
---- 七、科技档案、图书资料管理
---- 八、科技兴农与科技扶贫
-- 第三节 人事管理
---- 一、职工管理
---- 二、劳动工资管理
---- 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与专家队伍建设
-- 第四节 计划、财务管理
---- 一、财务管理
---- 二、国有资产与政府采购管理
---- 三、修缮、购置项目管理
---- 四、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 第五节 后勤服务与管理
---- 一、所区功能区划及环境治理
---- 二、房屋管理与维修
---- 三、水、暖、电管理与服务
---- 四、车辆运输与保障
---- 五、职工食堂与幼儿园
---- 六、保卫工作
第三章 科学研究
-- 第一节 畜牧学研究
---- 一、牛、羊研究
---- 二、猪、禽研究
---- 三、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饲养标准研究
---- 四、其他研究
-- 第二节 草业学研究
---- 一、牧草饲料作物种质资源研究
---- 二、牧草饲料作物引种、栽培和新品种选育
---- 三、生态畜牧业与种草养畜技术研究
-- 第三节 中兽医、兽医学研究
---- 一、中兽医学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中兽医针灸研究
---- 三、中兽医临床应用研究
---- 四、基础兽医学研究
-- 第四节 兽药学研究
---- 一、有机化学药物研究
---- 二、天然药物研究
---- 三、抗生素研究
---- 四、生物药物研究
---- 五、饲料添加剂研究
-- 第五节 研究项目、获奖成果及专利目录
---- 一、研究项目
---- 二、获奖科研成果
---- 三、专利名录
-- 第六节 期刊、著作、论文
---- 一、期刊
---- 二、著作
---- 三、论文
第四章 开发工作、成果推广与技术服务
-- 第一节 开发工作
---- 一、科技开发
---- 二、房产开发
-- 第二节 成果推广
---- 一、新兽药推广
---- 二、牛、羊新品种推广
---- 三、牧草、草坪革新品种推广
-- 第三节 技术服务
---- 一、援藏工作
---- 二、支农(教)工作
第五章 学术组织与学术交流
-- 第一节 学术委员会
---- 一、中兽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 二、兰州畜牧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 三、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 第二节 专业学会、协会
---- 一、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
---- 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西北区
---- 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西北中兽医学研究会
---- 四、全国牦牛品种协会(筹)
---- 五、全国半细毛羊育种委员会技术组
-- 第三节 国际学术交流
---- 一、国外学者访问、学习与合作研究
---- 二、出国进修与访问
---- 三、参加国际会议
-- 第四节 国内学术交流
第六章 人才队伍建设
-- 第一节 院士、省部级以上专家、杰出人才
---- 一、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盛彤笙
---- 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三、突出贡献专家
---- 四、甘肃省优秀专家
---- 五、甘肃省“555”人才
---- 六、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 七、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
-- 第二节 专家队伍
-- 第三节 研究生培养
---- 一、硕士研究生导师
---- 二、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三、培养的博士、硕士
-- 第四节 科技培训
---- 一、专业技术培训
---- 二、科技人员进修与学习
第七章 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
-- 第一节 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 一、科研实验楼建设
---- 二、职工住宅楼建设
---- 三、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 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 二、农业部动物毛皮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
---- 三、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 四、国家旱生牧草种子基地
-- 第三节 家畜病院、试验牧场、农场
---- 一、家畜病院
---- 二、临洮农牧场
---- 三、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
---- 四、永昌绵羊育种试验场
---- 五、黄羊镇综合试验牧场
-- 第四节 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
---- 一、仪器设备
---- 二、图书资料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研究所委员会
---- 一、组织建设
---- 二、学习教育
---- 三、文明单位建设
-- 第二节 民主党派研究所各支部(支社)委员会
---- 一、九三学社畜牧中兽医支社委员会
---- 二、中国民主同盟畜牧中兽医支部委员会
---- 三、其他党派成员与无党派人士
-- 第三节 群众团体
---- 一、工会委员会与职工代表大会
---- 二、共青团研究所支部(总支)委员会
附录一 研究所行政领导名录
附录二 研究所党组织领导名录
附录三 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名录
附录四 职工名录
附录五 大事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