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文志

浙江省水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是记述浙江省水文环境、水文特征、水文事业以及水文与国民经济建设关系等内容。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2000年04月

目录

封面
浙江省水文志
版权页
图片
-- 钱塘江河口涌潮
-- 富春扬帆
-- 宁波市区甬江三江口鸟瞰
-- 京杭运河新貌
-- 临海古城墙顶眺视灵江
-- 瓯江帆影
-- 鳌江涌潮
-- 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木构水井”(约建于6000年前)挖掘出土情况(1973年)
-- 鄞县它山堰迥沙闸遗址
-- 甲骨文中的“水”字
-- 鄞县它山堰迥沙闸遗址(宋淳祐二年(1242)建)现存石柱四根,西首第二根柱镌有“则水尺”三字,傍刻尺
-- 丽水南明山石刻(记述南宋绍兴甲子、丙寅大水)
-- 明绍兴知府戴琥设立的《绍兴府全图记》碑(明成化十八年(1482)五月立)
-- 绍兴老三江闸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自1981年新三江闸建成后作为文物保护,闸上刻有“金、木、
-- 临安昌化水文站悬索缆道测流
-- 缆道主索擦锈加油器(浙江研制缆道配套设施)
-- 德清姜湾水文站悬杆缆道测流
-- 钱塘江河口水文测验
-- 余杭瓶窑水文站缆道测流
-- 自记水位台配置模块贮存
-- 超声波测流流速仪
-- 江山双塔底水文站用积时式悬移质泥沙采样器进行测验
-- 缆道同步测流、取沙
-- 瑞安马屿自记水位台
-- 杭嘉湖平原“嘉北巡测线”轮船巡测
-- 杭嘉湖平源“入浦巡测线”汽车巡测
-- 建德梅城雨量、水位遥测站
-- 桐庐分水水文站站屋、缆道室、自记水位台
-- 湖州双林平原水文实验站的观测场
-- 德清姜湾迳流实验站高坞迳流实验区
-- 诸暨水文站缆道、自记水位台室
-- 遥测站遥测机
-- 新市水文站遥测设施
--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心站设施
-- 水文联机预报
-- 水文数据库数据录入
-- 水质化验
-- 水文年鉴
-- 省水文勘测局办公楼
--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莫干山中继站
-- 曹娥江水文勘测队
-- 苏联国家水文代表团1986年3月参观访问浙江省水文总站
-- 省水文总站代表1995年4~6月参加在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召开的国际暴雨洪水研习班。左四、左五为国际著名
-- 1995年3月省水文总站向越南水文代表团介绍中欧合作项目“富春江流域自动测报系统”
-- 1983年7月省水文总站代表参加日本大坂举办的第二期国际台风业务试验研习班,图为在东京参观救灾中心
-- 浙江省水文志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95年3月6日
-- 《浙江省水文志》稿终审会议1998年7月(杭州)
-- 浙江省地势图
-- 浙江省水系图
总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英译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水文环境
-- 第一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山脉 地形
---- 第二节地质构造
---- 第三节气候 天气
---- 第四节土壤 植被
---- 第五节水文地质
---- 第六节河流
---- 第七节湖泊
---- 第八节海岸河口 港湾 海岛
-- 第二章社会环境
---- 第一节人口 耕地的演变
---- 第二节水利建设
---- 第三节国民经济发展
---- 第四节建国后水环境的演变
第二篇水文特征
-- 第三章陆地水文特征
---- 第一节降水量
---- 第二节蒸发量
---- 第三节径流量
---- 第四节暴雨
---- 第五节洪水
---- 第六节河流水位
---- 第七节干旱 枯水
---- 第八节河流泥沙
---- 第九节水质
-- 第四章海洋水文特征
---- 第一节沿海海洋水文特征
---- 第二节主要河口水文特征
---- 第三节沿海海洋主要灾害
第三篇水文站网
-- 第五章抗日战争前布设的水文测站
---- 第一节海关所设的水文测站
---- 第二节铁路、航道部门设立的水文测站
---- 第三节太湖流域机构设立的水文测站
---- 第四节浙江省水利局所设的水文测站
---- 第五节其它部门所设的水文测站
-- 第六章抗日战争至建国前布设的水文测站
---- 第一节抗战时期水文测站观测情况
---- 第二节解放战争时期水文测站的布设
-- 第七章建国后水文站网的建设
---- 第一节1950-1956年水文测站的布设
---- 第二节1957-1965年基本水文站网规划实施实况
---- 第三节1966-1976年水文站网实况
---- 第四节1977-1995年水文站网实况
-- 第八章建国后专用巡测线和水文测站
---- 第一节杭嘉湖平原巡测线
---- 第二节河口潮流量测验
---- 第三节其它部门布设的水文测站
第四篇水文测验
-- 第九章测验项目和规范
---- 第一节测验项目
---- 第二节水文测验规范
-- 第十章测验技术
---- 第一节降水量观测
---- 第二节水位观测
---- 第三节流量测验
---- 第四节蒸发观测
---- 第五节泥沙测验
---- 第六节水质监测
---- 第七节河口水文测验
---- 第八节波浪观测
-- 第十一章测验组织形式
---- 第一节定位测验
---- 第二节巡回测验
---- 第三节区域性短期水文测验
---- 第四节专业性测验队
-- 第十二章水文调查
---- 第一节历史洪水调查
---- 第二节建国后洪水调查
---- 第三节暴雨调查核实
---- 第四节风暴潮调查
-- 第十三章浙江省水准高程系统
---- 第一节吴淞零点
---- 第二节黄海基面
---- 第三节坎门零点
---- 第四节杭州紫微园水准点
-- 第十四章资料整编和水文数据库
---- 第一节建国前水文资料的整理 刊布
---- 第二节建国后水文资料的整编 刊布
---- 第三节计算机整编资料和水文数据库
第五篇水文情报与预报
-- 第十五章水文情报
---- 第一节水情站网
---- 第二节水情拍报办法与标准
---- 第三节水情传递
---- 第四节水情资料处理
-- 第十六章水文预报
---- 第一节水文预报工作发展概况
---- 第二节预报方法
---- 第三节预报技术经验交流
---- 第四节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 第五节浙江省洪涝台灾害预报及省级防汛决策系统的研究
---- 第六节预报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和效益
第六篇实验与研究
-- 第十七章水文实验
---- 第一节山区径流实验
---- 第二节平原水量平衡实验
---- 第三节其它水文实验
-- 第十八章水文分析研究
---- 第一节区域水文计算
---- 第二节河口海岸水文研究
---- 第三节工程水文计算
-- 第十九章水资源调查研究
---- 第一节水资源调查评价
---- 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 第三节有关水资源的综合考察和重要学术活动
第七篇水文科学技术的进步
-- 第二十章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古代水文科学
---- 第二节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建国后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二十一章计算机技术在水文系统中的推广应用
---- 第一节水文系统计算机引进过程
---- 第二节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工作
-- 第二十二章科技奖励
-- 第二十三章国际科技交流
---- 第一节出国考察培训
---- 第三节在浙江召开的有关水文方面的国际会议
第八篇水文管理
-- 第二十四章体制机构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管理机构
-- 第二十五章方针制度
---- 第一节工作方针
---- 第二节管理制度
-- 第二十六章人员管理
---- 第一节职工队伍
---- 第二节技术职务(职称)
-- 第二十七章水文经费
---- 第一节事业费
---- 第二节技术改造经费
---- 第三节基本建设经费
---- 第四节科技专项经费
---- 第五节防汛 岁修 水质监测经费
---- 第六节固定资产
-- 第二十八章水文专业有偿服务
---- 第一节有偿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有偿服务的收费标准
---- 第三节服务效益
第九篇人物文献
-- 第二十九章人物
---- 第一节传记
------ 王充
------ 窦叔蒙
------ 燕肃
------ 沈括
------ 吴潜
------ 戴琥
------ 汤绍恩
------ 陈潢
------ 陈诜
------ 周镇伦
------ 沈百先
------ 林平一
------ 刘光文
------ 钱宁
------ 赵人俊
---- 第二节名录
------ 李从钦
------ 李光炳
------ 林显钰
------ 卢可源
------ 裘度
------ 王鲁璠
------ 徐渭三
------ 张文尧
-- 第三十章历史文献
---- 第一节碑记
---- 第二节文存
-- 第三十一章建国后水文文献
---- 第一节河源 河口考察文献
---- 第二节河道淤积和河湖水污染防治文件
---- 第三节水文工作文件
---- 第四节水文论著题录
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浙江省水文志编纂委员会
《浙江省水文志》编辑部及撰稿人
编后记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