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经济篇、政治篇、科学文化篇、政法篇、社会管理篇以及人物篇。
内容时限:
1986-1991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
目录
封面
揭阳县志(1986—1991续编)
《揭阳县志(1986-1991续编)》编纂委员会
《揭阳县志(1986-1991续编)》编辑部
图片
--
秦时代的广东
--
前汉时代的广东
--
1956年11月-1968年3月,揭阳县隶属于广东省汕头专区
--
揭阳县政区图
--
民国时期进贤门东侧的夏布漂布场
--
20世纪50年代的衙前街
--
20世纪50年代的北门榕江北河码头
--
1949年11月10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潮汕全面解放、庆祝揭阳解放(当时称为“三庆”)大
--
“三庆”游行队伍在衙前街
--
“三庆”游行队伍
--
1949年,揭阳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揭阳县人民委员会设于旧衙门东侧
--
在原揭阳县人民委员会旧址改建的揭阳县人民政府(摄于1990年)
--
1949年,中共揭阳县委设于原救济院
--
摄于20世纪90年代在救济院原址上重建、后又经改造的中共揭阳县委(时为新兴路17号)
--
20世纪50年代的揭阳学宫大成殿
--
20世纪50年代的揭阳学宫
--
经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修缮的揭阳学宫
--
榕江
--
田园风光
--
收获香蕉(摄于仙桥蕉田)
--
西北部半山区的田野
--
埔田竹笋林
--
花木基地
--
揭阳造船厂
--
炮台轮胎模具厂
--
揭阳棉纺厂
--
蔬菜生产基地
--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崛起的仙桥十里铁街
--
田野
--
改革开放后,山乡龙尾引进了第一家港资企业——忠章毛织有限公司
--
220千伏变电站
--
榕城
--
曲溪码头
--
1986年通车的榕江南河大桥
--
揭阳宾馆
--
进贤门街区
--
1965年建造、1991年加宽一倍的榕江北河大桥
--
榕城城隍庙
--
榕城双峰寺(1985重建)
--
榕城天后宫
--
地都吉祥寺
--
磐东双忠庙及二圣书院
--
仙桥桂竹园岩
--
榕城关帝庙
--
渔湖涵元古塔
--
龙尾九军将军府遗迹
--
桑浦山海蚀石
--
地都北回归线标志塔
--
仙桥石水缸
--
埔田镇车田宝山岽考古遗址
--
新亨镇落水金狮考古遗址
--
埔田镇马头岽考古遗址
--
新亨镇硕和村出土的有旧石器时代特征的手斧石器
--
埔田镇车头村马头岽出土的有旧石器时代特征的手斧石器
--
陶壶(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埔田镇金东岭村莲花山
--
圈足陶罐(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锡场镇三担村
--
陶釜(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新亨镇落水金狮遗址
--
石铲(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云路镇中夏学校后山
--
陶环形壶(商周时期)出土于黄岐山主峰南坡
--
夹砂陶壶(商周时期)出土于仙桥戏院后山遗址
--
鸡形陶壶(商周时期)出土于云路镇中夏村
--
陶罐(商周时期)出土于新亨镇狮尾山遗址
--
陶罐(商周时期)出土于霖磐镇南塘山东北麓墓葬
--
陶有流带把壶(商周时期)出土于霖磐镇南塘中学后面
--
陶大口(缶尊)(浮滨文化)出土于地都镇油柑山4号墓
--
釉陶豆(浮滨文化)出土于白塔镇大盘岭1号墓
--
釉陶壶(浮滨文化)出土于云路镇梅林山
--
夹砂陶罐(浮滨文化)出土于地都镇蜈蚣山遗址
--
陶钵(浮滨文化)出土于白塔镇面前山
--
石戈(浮滨文化)出土于仙桥镇山前村
--
陶壶(汉)出土于白塔镇寨山墓葬
--
陶小礴(浮滨文化)出土于地都镇华美沙丘遗址
--
石矛(浮滨文化)出土于埔田镇马头岽遗址
--
铜戈(浮滨文化)出土于云路镇中夏村14号墓
--
铜镜(汉)出土于梅云镇石马山
--
铜鼎(浮滨文化)出土于云路镇中夏3号墓
--
编委会总顾问、顾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
编委会委员
--
主要编写人员
前言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经济篇
--
第一章经济综述
----
第一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节经济结构
----
第三节计划管理
--
第二章农业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粮食作物
----
第三节经济作物
----
第四节畜禽业
----
第五节林业
----
第六节防治病虫害
----
帝七节水利
----
第八节农村经营体制的调整
----
第九节农民负担
----
第十节自然灾害纪略
----
第十一节农村改灶节燃
--
第三章工业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国营企业
----
第三节集体企业
----
第四节乡镇企业
----
第五节外资企业
----
第六节主要企业简介
--
第四章商业
----
第一节县商业局系统
----
第二节县供销合作社系统
----
第三节商业经济
----
第四节对外经济贸易
--
第五章粮食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管理和经营机构
----
第三节粮油购销
----
第四节粮油工业
----
第五节基本建设
--
第六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建设概况
----
第二节房屋普查
----
第三节环境保护
--
第七章交通、能源
----
第一节交通
----
第二节电力
----
第三节供水
--
第八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路
----
第三节邮政业务
----
第四节电话
----
第五节电报
----
第六节无线电寻呼
--
第九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第三节财政管理
--
第十章税收
----
第一节税类
----
第二节税务管理
----
第三节征管改革
--
第十一章金融
----
第一节银行综述
----
第二节机构
----
第三节存贷款
----
第四节保险
政治篇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揭阳县委员会
----
第一节揭阳县共产党代表大会和县委全体委员会议
----
第二节落实干部政策
----
第三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四节整党工作
----
第五节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
第六节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第二章揭阳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1986-1991年揭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基本工作概况
----
第二节揭阳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设置
----
第三节1986-1991年揭阳县历届(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揭阳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1986-1991年揭阳县政府及其各办公室、委员会、行政局的主要负责人
--
第四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揭阳县委员会
----
第一节工作概述
----
第二节工作机制
----
第三节1986-1991年政协揭阳县委员会历届(次)会议
--
第五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揭阳县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共青团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工作
--
第六章揭阳县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重要会议
----
第二节机构
----
第三节主要工作
--
第七章揭阳县总工会
----
第一节揭阳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揭阳县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
第八章揭阳县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改归地方建制
----
第二节中共揭阳县武装委员会
----
第三节征兵
----
第四节民兵训练
科学文化篇
--
第一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职称改革和评定
----
第三节科技活动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第二章文化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群众文化
----
第三节文艺创作
----
第四节戏剧演出
----
第五节电影放映
----
第六节图书阅览
----
第七节文物管理
----
第八节多种经营
----
第九节社会文化管理
----
第十节报纸刊物
--
第三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有线广播
----
第三节无线广播
----
第四节电视、录像
--
第四章教育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教育管理
----
第三节普通教育
----
第四节成人教育
----
第五节招生工作
----
第六节学校体育
----
第七节勤工俭学
----
第八节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五章医疗卫生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疗事业机构
----
第三节医疗卫生事业
----
第四节医疗卫生队伍
----
第五节公费医疗
--
第六章体育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人才培训与输送
----
第四节各类体育比赛成绩
----
第五节揭阳县承办及主办的体育活动
----
第六节体育设施
政法篇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机构设置
----
第三节“严打”斗争
----
第四节主要案件
----
第五节群体事件、民事纠纷和调处
--
第二章法院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审判监督
----
第七节执行
--
第三章民政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节救灾和救济
----
第五节社会福利
----
第六节收容遣送
----
第七节婚姻登记
----
第八节殡葬管理
----
第九节革命老区工作
----
第十节社团登记
------
附:揭阳县清理整顿社团审核结果的情况通报
----
第十一节 其他工作
社会管理篇
--
第一章人事管理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干部调配和人才交流
----
第三节新干部的录用和聘用
----
第四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
第五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
第六节工资福利管理
----
第七节专业技术人员“农转非”
----
第八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
附1:广东省人事局关于贯彻执行原劳动人事部《关于1987年解决部分中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问题的通知》的
------
附2:人事部印发《关于贯彻〈1989年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实施方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的
------
附3:广东省人事局印发《1989年我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机动指标的安排意见》的通知
--
第二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用工制度
----
第三节社会劳动保险
----
第四节工资和工资改革
----
第五节劳动保护和安全监察
----
第六节劳动服务
--
第三章人口管理
----
第一节人口规模
----
第二节人口分布和密度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四节人口变动
----
第五节人口普查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五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七节经济检查
--
第五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质量管理
人物篇
--
吴砀
--
李涉
--
李南仲
--
杨绘
--
李庚
--
陈诰
--
黄焕国
--
李宣
--
李瑛
--
郑国翰
--
李子昌
--
许光祖
--
许君辅
--
许君佐
--
李和仲
--
许君弼
--
陈庭儒
--
陈肃
--
杨宗瑞
--
郭真顺
--
洪廉
--
翁凯
--
王毅
--
谢雍
--
蔡材
--
卓天锡
--
洪宜进
--
李廷用
--
王昂
--
郑(氵荧)
--
谢恭
--
谢玙
--
庄琠
--
郑一初
--
杨琠
--
杨玮
--
薛俊
--
薛宗铠
--
吴继乔
--
罗洪
--
王轼
--
刘汉
--
谢天经
--
陆黼
--
陈大就
--
胡一化
--
郑天宪
--
郑一统
--
杨惟执
--
林松
--
黄鹏
--
谢光业
--
谢光积
--
谢光秋
--
黄爽
--
王国善
--
黄雄
--
王以萃
--
林有容
--
陈一定
--
谢光祖
--
李子衎
--
孙一鲲
--
陈都宠
--
郑育渐
--
谢光阳
--
黄钊
--
谢嘉宾
--
宋兆禴
--
许国佐
--
邢之桂
--
谢撰
--
王明宰
--
李子象
--
苏六娘
--
吴式亨
--
郑匡夏
--
李士璞
--
罗明伦
--
杨钟岳
--
谢万琮
--
郑溶
--
蔡登高
--
郑养性
--
罗万善
--
陈廷国
--
罗国珍
--
郑其崇
--
王尹
--
江南春
--
吴忠贤
--
谢学圣
--
李昆山
--
陈强
--
谢出类
--
郑奎扬
--
谢天官
--
谢镇藩
--
黄壮猷
--
谢恩
--
夏健
--
郑维祉
--
陈浩
--
李国选
--
陈容
--
王智勇
--
杨芝
--
林耀龙
--
王均
--
陈长墉
--
李如珠
--
蔡廷魁
--
郭光
--
林锡珪
--
谢大业
--
林槟
--
林本
--
陈正
--
罗黄忠
--
黄崑冈
--
林芳园
--
林亮
--
丁日昌
--
池光爱
--
林蕴芝
--
许希逸
--
李霞藻
--
谢光宾
--
黄新春
--
倪忠义
--
罗志善
--
林载振
--
谢(鍊)
--
吴应凤
--
郭春华
--
林猛
--
林桡
--
吴克玉
--
林伯虔
--
丁惠衡
--
丁叔雅
--
黄士杰
--
许南英
--
陈祺年
--
邓承荪
--
丁乃潜
--
吴教和
--
王家光
--
张若凡
--
李毓藩
--
林亦华
--
何子因
--
吴香谷
--
郑楷
--
郑德初
--
吴沛霖
--
谢天垣
--
郑锡藩
--
杨次衡
--
陈宝莲
--
吴汝霖
--
林惜藩
--
陈两福
--
潘载和
--
杨柳芳
--
周伯初
--
郭玉龙
--
彭镜波
--
许元凤
--
张林贤
--
马士纯
--
蔡龙汉
--
刘伯劳
--
何德祥
--
陈颉龙
--
林堉
--
林天均
--
陈月庵
--
黄国荣
--
魏潜之
--
吴松声
--
苏丹
--
钟角
--
洪幼招
--
吴文献
--
陈成禹
--
黄庭国
--
黄勉
--
庄尔威
--
王香涛
--
江根和
--
李添秀
--
林清扬
--
卢位美
--
林作民
--
林鸿飞
--
李润标
--
李创垂
--
郑显准
--
孙淑资
--
林佑叙
--
何杰
--
徐监渊
--
何定生
--
王士龙
--
李魁士
--
杨其国
--
杨树荣
--
李好剩
--
孙铄臣
--
黄育英
--
李乾利
--
陈名卿
--
吴履逊
--
谢良田
--
王猷建
--
李鸿名
--
郑耀发
--
黄智合
--
蔡公衡
--
郑璧高
--
黄叔培
--
郑绿竹
--
郑敦
--
郭湘苹
--
吴大
--
陈木龙
--
王秀囊
--
庄卓岩
--
许明俊
--
吴榕辉
--
林桂圃
--
魏启光
--
许其高
--
郑筠
--
江文友
--
陈德邵
--
黄贻嘉
--
张宗仪
--
林士雄
--
林曾彪
--
范昌乾
--
黄绍玉
--
谢源泉
--
刘百州
--
李昌松
--
陈金声
--
吴让三
--
林清佐
--
庄一村
--
陈襄中
--
郑衡
--
王捷枝
--
陈恺
--
陈德璋
--
郑家任
--
林受益
--
林白芒
--
郭笃士
--
谢惠棠
--
谢良英
--
蔡翘
--
陈文希
--
陈舟
--
陈金科
--
吴美城
--
杨树青
--
胡昭
撤县设市文件
--
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揭阳县改设揭阳市建制的请示
--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揭阳县改为揭阳市建制的请示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揭阳县建制问题的复函
--
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揭阳县改设揭阳市建制的再次请示
--
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强烈要求在揭阳县设立地级市的报告
--
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揭阳县行政归属问题的请示
--
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揭阳县行政归属问题的报告
--
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撤县设市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广东省调整汕头潮州两市行政区划的批复
文史附录
--
沿革与疆域
----
揭阳岭考
----
揭阳与五岭
----
“秦戍五岭”的“揭阳岭”辨正
----
揭阳县历史沿革的争议问题
----
古揭阳县到底是置于秦还是建于汉
----
秦置揭阳县之说可以确立
----
揭阳古今疆域变迁
----
就秦兵戍揭、古揭阳县建置与汉人入揭诸问题答庄义青先生
--
考古与变迁
----
从浮滨遗物论其周遭史地与南海国的问题
----
对榕江流域先秦考古的几点认识
----
进贤门始建于何时
----
在丰顺县发现南宋朱熹手迹石刻“落汉鸣泉”
----
“落汉鸣泉”史话
----
名城古迹湮没考
----
南平驿道古路亭
----
陈卓凡与榕城衙前街的变迁
----
京冈访古
----
明清年代揭阳八景更名记
--
人文史话
----
南宋丞相梁克家莅揭阳的事迹
----
元代揭阳进士录
----
明代揭阳进士录
----
明代忠诚奉行王守仁理学的揭阳三薛
----
揭阳(南)宋元明清知县录
----
揭阳书画史略
----
李鸿章心目中的丁日昌
----
丁日昌促成中国首批留学生赴美
----
民国时期揭阳县官杂录
--
社会片断
----
《明实录》有关揭阳史料辑录
----
古代移民在揭阳县定居概况
----
九军的反清复明斗争
----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揭阳社会动乱情况
----
揭阳县禁毒史话
----
揭阳海外移民简述
----
揭阳航运史探论
----
揭阳县集市的形成和发展
--
史事辨疑
----
朱子与潮州
------
附:隐相堂序
----
研究潮汕文化不能割断历史
----
林德镛是潮州正牌武状元毋庸置疑
------
附1:谁是潮州正牌状元
------
附2:林翼龙墓道碑考察情况报告
----
关于张云逸是否任揭阳县县长的问题
----
关于对《榕城区志》所记刘特慎烈士被害时间、地点的更正
----
关于北回归线标志塔在有关史志中的不同记载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