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地区民政志

涪陵地区民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主要是记述第八区成立(民国24年[1935])以来,民政部门主管的基层政权建设、行政区划、优待抚恤、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项工作。 本志上限为1935年,下限为1984年。

目录

封面
涪陵地区民政志
题词
涪陵地区政区图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建置沿革
-- 第一章 民政机构及其演变
--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掌
---- 第三节 人员编制及历任科长情况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业务职能
---- 第三节 局属机构
------ 一、业务指导系统
------ 二、直属事业单位
---- 第四节 党团组织
------ 一、中国共产党涪陵地区民政局党组
------ 二、中国共产党涪陵地区民政局支部
------ 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涪陵地区民政局支部
第二篇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章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24年至38年)的乡(镇)保、甲
------ 附录:四川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历任专员和各县历任县长情况表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废除保甲制度,实行农会代政
------ 二、建立乡(镇)政权
------ 三、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
------ 四、恢复建立乡(镇)政权(政、社分设)
------ 五、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
-- 第二章 选举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
------ 一、国大代表选举
------ 二、立法委员的选举
------ 三、乡(镇)长及乡(镇)民代表的选举
-------- 附录:“国大”代表选举在我区出现的奇事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各界人民代表
------ 二、人民代表
-------- 附录:涪陵专区(地区)出席川东区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出席四川省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
第三篇 行政区划
--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
---- 附录:四川省第八区民国29年各县概况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行政区划变动
------ 附录:酉阳专区行政区划变动情况
第四篇 优待抚恤
--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优待机构
---- 第二节 优待抚恤
------ 一、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家属
------ 二、慰劳活动
---- 第三节 陆军在乡军官分会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群众优待
---- 第二节 国家补助
------ 一、定期定量补助
------ 二、临时困难补助
---- 第三节 扶持优抚对象劳动致富
---- 第四节 革命烈士褒扬
------ 一、革命烈士英名录
------ 二、革命烈士陵(墓、碑、塔、亭、馆)园
------ 三、革命烈士传略、事迹简介
-------- 赵世灵烈士传略
-------- 李蔚如烈士简介
-------- 朱泽唯烈士简介
-------- 钟世民烈士简介
-------- 万涛烈士传略
-------- 张竞若烈士简介
-------- 甘禹疏烈士简介
-------- 杨通海烈士简介
-------- 李仙舟烈士简介
-------- 陈光鑫烈士简介
-------- 彭济民烈士简介
-------- 任廷昌烈士简介
-------- 冉启志烈士简介
-------- 陈太江烈士简介
-------- 王顺蛟烈士简介
-------- 向少怀烈士简介
-------- 李朝仪烈士简介
-------- 李伟烈烈士简介
-------- 刘伯容烈士简介
-------- 胡汉钊烈士简介
-------- 古承烁烈士简介
-------- 封忠孝烈士小传
-------- 陈洪光、谭仁贵烈士简介
-------- 韦希成烈士传略
------ 四、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 第五节 牺牲、病故抚恤
---- 第六节 残废抚恤
---- 第七节 拥军优属活动
---- 第八节 优抚事业单位
------ 一、四川省第三革命残废军人速成初级中学校
------ 二、涪陵专署民政科假肢工厂
------ 三、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
---- 第九节 优抚对象代表会
------ 一、专(地)区优抚代表会
------ 二、我区出席省优抚先代会代表情况
------ 三、我区出席全国优抚先代会代表情况
第五篇 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接收安置
--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志愿兵义务兵复员退伍的安置
---- 第三节 退伍老红军的接收安置
---- 第四节 军队复员干部的安置
---- 第五节 军队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
---- 第六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安置管理
---- 第七节 地方退休干部、工人的安置管理
第六篇 自然灾害和自然灾害救济
--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历年灾异
------ 一、旱灾
------ 二、水灾
------ 三、风雹及其他灾害
---- 第二节 自然灾害救济
------ 一、救灾机构
------ 二、施救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历年灾异
------ 一、旱灾
------ 二、暴雨洪灾
------ 三、长江洪灾
------ 四、风雹灾
------ 五、其他灾害(火、冻、虫)
---- 第二节 自然灾害救济
第七篇 社会救济
--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冬令救济
---- 第二节 难民救济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寒衣救济
---- 第二节 春夏荒救济
---- 第三节 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的救济
---- 第四节 城镇救济
---- 第五节 重点扶持农村贫困户
---- 第六节 游民改造与收容遣送
------ 一、游民改造
------ 二、收容遣送
---- 第七节 麻疯病治疗(麻疯村)
---- 第八节 其他救济
第八篇 社会福利事业
--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直属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 一、涪陵地区社会福利院
------ 二、涪陵地区垫江社会福利院
------ 三、涪陵地区丰都社会福利院
------ 四、涪陵地区酉阳精神病院
------ 五、涪陵地区盲人按摩诊所
------ 六、涪陵地区社会福利工厂、涪陵地区民政工业公司
---- 第三节 农村五保户和敬老院
------ 一、五保户
------ 二、敬老院
第九篇 婚姻登记
-- 第一章 宣传贯彻婚姻法
-- 第二章 婚姻登记
---- 第一节 意义和作用
---- 第二节 职责和任务
------ 一、职责
------ 二、任务
---- 第三节 保护军婚
------ 一、军人婚姻
------ 二、保护军婚
第十篇 殡葬改革
-- 第一章 殡葬改革工作的意义和方针
---- 第一节 意义
---- 第二节 方针政策
-- 第二章 推行火葬,改革土葬
---- 第一节 火葬场的建立
------ 一、涪陵市火葬场
------ 二、丰都县火葬场
------ 三、南川县火葬场
---- 第二节 职工队伍状况
---- 第三节 推行火葬
---- 第四节 改革土葬
第十一篇 民政事业费的管理使用
--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一节 民政事业费的管理和使用
------ 一、民政事业费的管理
------ 二、民政事业费的使用
---- 第二节 民政事业费的检查
第十二篇 其他
-- 第一章 户政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
------ 一、机构
------ 二、户政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二章 地政
---- 第一节 土地征用
---- 第二节 移民安置
------ 一、长寿狮子滩水电站移民安置
------ 二、回龙寨水电站工程移民安置
------ 三、小型移民垦荒插队
-- 第三章 禁烟禁毒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
------ 一、禁烟禁毒机构
------ 二、施禁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禁烟禁毒机构
------ 二、宣传教育,发动群众
------ 三、施禁
-- 第四章 社团登记
大事记
编后记
涪陵地区民政志编写领导小组和编辑人员名单
《涪陵地区民政志》勘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