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平坝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8
出版时间:
2004年09月
目录
封面
平坝县志
版权页
平坝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
平坝县志历届编纂委员会
县志编务
分类承编
部门、乡镇修志人员名单
平坝县卫星影像图
平坝县地图
安平县全境图
安平县城图
图片
--
县委办公楼
--
1958年所建的县委办公楼
--
平坝县城全景
--
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县人大、县政协办公楼
--
1991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前左1)到平坝驻县单位视察
--
2001年8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前右4)到平坝驻县单位视察
--
1999年,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视察平坝星火养殖联合体
--
1992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前左2)在城关镇下头铺看望村民
--
1996年11月,国务委员彭佩云(右4)在羊昌乡视察计生工作
--
199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隗福林视察县人武部工作
--
2001年2月省委副书记王寿亭在平坝作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动员报告
--
2000年,副省长龙超云(左2)在城关恐龙化石发掘现场
--
1999年省委巡视组到平坝进行“三讲”动员
--
1996年5月,安顺地区行署领导在平坝考察(右5为常务副专员张定奎、右4为副专员杨朝贵)
--
为电站建设奔忙(左为县委书记李碧川、右为县长王廷恺)
--
1999年,县几大班子成员审查县城规划
--
新任县委书记余显强(左1)和老红军武海出席县党代会
--
县长王跃视察新建成的玖久中药饮片厂
--
县东南万亩大坝之一
--
羊昌河
--
县西部山区
--
邢江河
--
斯拉河河谷(引子渡大坝建成前)
--
红枫湖在县内一角
--
羊昌布依族苗族乡政府办公楼
--
天龙镇政府办公楼
--
县城中华南路
--
清真街
--
县国税局办公楼
--
县供销商场
--
天台山宾馆
--
具有伊斯兰特色的沁园宾馆
--
居民住宅
--
老城区即将进行改造(西街、街前端为钟鼓楼)
--
贵昆铁路从县城南经过
--
贵昆公路和贵黄高等级公路经过县城
--
建设中的清镇——镇宁高速公路穿过县境
--
前进水库拱型水坝
--
羊昌河引水干渠
--
水稻示范田
--
克酬水库水面养殖
--
引子渡电站坝区
--
玉米(安单136)
--
油菜花黄
--
县东南部茶场
--
西瓜种植
--
群众整地造林
--
凤凰林场用材林
--
国务院嘉奖令
--
县酒厂新厂区
--
县酒厂系列产品
--
平安酒荣获1992年纽约国际酒类展评会金杯
--
县建材厂
--
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证书
--
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县建材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
县西部煤矿之一
--
新建110千伏马田变电站
--
平坝玻璃厂办公楼
--
金鳌塑料制品厂生产车间
--
县产优质贡皇米、福寿米、精制米样品
--
重点养殖项目之一——二元杂交猪
--
平坝灰鹅
--
林卡辣椒
--
平坝第一中学
--
城关一小新貌(前身为治平书院)
--
修建于民国时期天龙小学
--
大尧林业职业中学
--
1998年,香港陈颢升先生捐资20万元在齐伯乡兴建的陈颢升小学
--
三○三医院
--
驻县平水机械厂生产的采棉机
--
驻县黎阳公司远景
--
驻县新艺机械厂办公楼及水上公园
--
驻县高峰机械厂生产石油器具车间
--
移民新村——引阳村
--
移民新村——普乐村
--
驻县平坝农场场部
--
驻县红湖机械厂桑塔纳排气管生产车间
--
苗族青年
--
布依族妇女
--
回民在清真寺庆开斋节
--
历史久远的仡佬族村寨大狗场
--
俯瞰明代古镇——天龙镇
--
仡佬族妇女服饰
--
屯堡妇女服饰(汉族)。前排左三为央视《正大综艺》主持人朱迅
--
天台山古银杏
--
历史名泉喜客泉,常年气泡“垒若贯珠”。
--
乐平文昌阁
--
大屯古银杏
--
始建于明代,改建于清代的十朱桥
--
飞虎山古人类遗址
--
天台山伍龙寺
--
下坝苗族岩洞葬址——棺材洞
--
洛阳石桥
--
平坝城关出土恐龙头骨、身骨化石
--
飞虎山出土的石器、骨器
--
夏云尹关汉墓出土的青铜器
--
马场六朝墓出土的“青瓷鸡首壶”
--
国家一级文物——在棺材洞发现的宋代蜡染裙
--
平坝白云庄人,清代名儒陈法墓及遗像
--
在台儿庄抗日战役中壮烈牺牲的陈蕴瑜烈士
--
1944年由重庆到平坝开展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邹惠珍
--
革命烈士纪念碑亭
--
宣传和党史部门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
1951年,坝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名族各界)会议
--
解放初四区(猫猫洞)群众在斗争会上控诉恶霸地主的罪行
--
1951年,平坝县联合政府正、副县长暨全体委员
--
1951年,县农协会委员
--
1953年,县内少数民族妇女生产情形
--
1954年,平坝县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
1954年,平坝县第三届农林生产劳模大会
--
1957年,群众在县城东门外(可见古城墙)广场庆祝“五一”节
--
1958年,县委组织总路线宣传队
--
1959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平坝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
少数民族妇女送子参军
--
常备不懈
--
县直各部门全面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
青岛市市南区与平坝县结成帮扶县区
--
重庆电视台《邓小平主政大西南》专题片摄制组到平坝下滥坝摄制解放初少数民族民兵的情况
--
苗族跳花
--
群众文娱活动
--
2000年,平坝县天龙镇举办首届屯堡文化地戏表演大赛
--
集中销毁查收的假冒伪劣商品
--
1992年,纽约国际酒类展评会授予平坝平安酒金奖,图为县长周忠良受奖情形
--
平坝县连年评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
1991年,平坝县遭受特大洪水灾害
--
二野军大校友校史会成立后编写了党史丛书之一《峥嵘岁月》
--
平坝馆藏道光时编修的安平县志和民国时编修的平坝县志
--
《平坝县志》现届编委成员(2000年12月)
----
王廷恺县委书记、编委主任
----
肖树伦县人大主任、编委副主任
----
黎盛翔县长、编委副主任
----
张万伟县政协主席、编委副主任
----
高妙县委副书记编委副主任
----
谢发忠常务副县长编委副主任
----
罗锡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编委成员
----
胡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编委成员
----
韩发明副县长、编委成员
----
姜贵恒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编委成员
----
胡玉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编委成员
----
王传洪档案局局长编委成员
----
陈天喜史志办主任编委成员、主编
--
本志编修启动于1987年5月,各单位开始编写部门志
--
1996年12月平坝县部门志续编工作会
--
2001年1 2月贵州省地方志办公室主持召开《平坝县志》审验会
--
《平坝县志》编纂班子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 置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元、明、清建置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建置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置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明、清时期的行政区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县辖区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行政区划
第二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矿藏
----
第三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要素
----
第二节物候
----
第三节灾害性天气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三节水资源
--
第四章土地土壤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土壤
--
第五章植物动物
----
第一节植被
----
第二节植物
----
第三节野生动物
第三篇民族人口
--
第一章民族
----
第一节苗族
----
第二节布依族
----
第三节回族
----
第四节仡佬族
----
第五节其他少数民族
----
第六节未识别民族
----
第七节民族工作
--
第二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变化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人口控制
第四篇种植业
--
第一章农业体制
----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种植业基本条件
----
第一节种植业用地
----
第二节灌溉
----
第三节农(机)具
----
第四节肥料种子
--
第三章主要农作物生产
----
第一节粮油作物生产
----
第二节烤烟生产
----
第三节果、茶、桑生产
----
第四节蔬菜生产
--
第四章农业技术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中低产田土改造
----
第三节良种推广及制种
----
第四节栽培技术
----
第五节农作物保护
----
第六节农业技术培训
--
第五章综合开发与农村产业结构
----
第一节综合农业区划
----
第二节商品粮基地
----
第三节农业综合开发
----
第四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第五节可持续农业试验与绿色产业开发
--
第六章管理机构、农场
----
第一节管理与农技机构
----
第二节农场
第五篇畜禽水产
--
第一章畜牧资源
----
第一节草场及牧草
----
第二节饲料
----
第三节兽用中草药
--
第二章畜禽养殖
----
第一节家畜养殖
----
第二节家禽养殖
----
第三节名优品种
----
第四节其他动物饲养
----
第五节养殖联合体
--
第三章管理与技术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畜牧技术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两检”工作
--
第四章水产
----
第一节水产资源
----
第二节渔业生产
----
第三节病害防治
----
第四节渔政管理
第六篇林业
--
第一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林地
----
第二节林种与林龄
----
第三节立木蓄积与森林覆盖率
----
第四节林副产品
--
第二章造林育林
----
第一节林木种子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育林
----
第四节林场苗圃
--
第三章森林利用
----
第一节木竹材生产经营
----
第二节木竹加工
--
第四章森林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
----
第二节林政管理
----
第三节护林防火
----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第七篇水利
--
第一章水利工程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第三节提灌工程
----
第四节饮水工程
--
第二章水土保持与防汛抗旱
----
第一节水土保持
----
第二节防汛抗旱
--
第三章水利管理与综合经营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用水管理
----
第四节水 政
----
第五节综合经营
第八篇乡镇企业
--
第一章民间行业与农村副业
----
第一节民间行业
----
第二节农村副业
--
第二章管理与行业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行业
----
第三节企业管理
----
第四节企业简介
第九篇工 业
--
第一章体制
----
第一节国有工业
----
第二节集体所有工业
----
第三节私营及个体工业
----
第四节隶属管辖
--
第二章行业及生产
----
第一节电力
----
第二节非金属矿产采选
----
第三节建材及非金属矿物制品
----
第四节饮料制造
----
第五节食品加工
----
第六节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学原料及制品
----
第七节普通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
----
第八节印刷、造纸及纸制品
--
第三章工业企业
----
第一节县属国有工业企业
----
第二节中央、省属驻县工业企业
第十篇商业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商品经营
----
第一节日用工业品经营
----
第二节食品经营
----
第三节饮食服务经营
----
第四节物资经营
----
第五节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第六节农副土特产经营
----
第七节废旧物资收购
----
第八节药材药品经营
----
第九节厂场商店和商办工厂
--
第三章城乡集贸市场
第十一篇粮油
--
第一章粮油机构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粮赋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的粮油机构
--
第二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解放初期的私营粮油商业
----
第二节粮食收购
----
第三节粮食销售
----
第四节油料油脂购销
--
第三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粮油价格
----
第二节人、粮、户及票证管理
----
第三节财政补贴
--
第四章粮油储运
----
第一节粮油仓储
----
第二节粮油调运
--
第五章粮油加工
----
第一节作坊加工
----
第二节粮油工业
----
第三节饲料生产
----
第四节综合利用与食品生产
第十二篇交通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驿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
----
第四节桥梁
--
第二章运输
----
第一节运具运力
----
第二节客货运输
----
第三节汽车站(场)
----
第四节运输服务
--
第三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路政管理和养路费征收
----
第三节车辆及驾驶员管理
----
第四节运输管理
----
第五节安全管理
第十三篇邮政电信
--
第一章邮电机构
----
第一节明清时期的设置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机构
----
第三节解放后的机构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
----
第二节投递
----
第三节经营业务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话
----
第二节移动通信、无线寻呼
----
第三节电报电传
第十四篇城建环保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街道
----
第二节房屋及公共设施
----
第三节城区绿化
----
第四节县城规划
----
第五节清真街开发小区建设
--
第二章建筑业管理
----
第一节建筑单位及管理体制
----
第二节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建房审批
----
第二节房产管理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保机构
----
第二节环境污染
----
第三节环境监测
----
第四节污染治理
----
第五节环境监理
----
第六节建设项目环保管理
第十五篇金 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金融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的金融机构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明、清及民国时期县内流通的货币
----
第二节解放后流通的货币
----
第三节货币管理
--
第三章存款、贷款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贷款
----
第三节信贷资金管理
--
第四章金库债券
----
第一节金库
----
第二节债券
--
第五章保险
----
第一节财产保险
----
第二节人身保险
--
第六章财会
----
第一节会计核算
----
第二节财务管理
----
第三节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第十六篇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计划编制
----
第二节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监督
----
第二节统计调查
--
第三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经营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物价制定
----
第三节物价调整
----
第四节物价管理
----
第五节物价改革
--
第五章计量管理
----
第一节度量衡器具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
第六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工商企业管理
--
第七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国家审计
----
第二节内部审计
----
第三节社会审计
--
第八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土地权属管理
----
第二节非农业用地管理
----
第三节土地现状调查
第十七篇财政税务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财政体制
----
第三节财政收入
----
第四节财政支出
----
第五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务机构
----
第二节税制税种
----
第三节税收
----
第四节税收征管
第十八篇政党群团
--
第一章国民党、青年党、民社党的地方组织
----
第一节国民党在平坝的组织机构、主要活动
----
第二节中国青年党与中国民主社会党的县党部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解放前中共地下活动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和县委议事制度
----
第四节主要工作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工商业组织
----
第三节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农民组织
----
第六节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七节科技、文艺及其他组织
第十九篇政权政协
--
第一章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权
----
第一节元代长官司与明代平坝卫署
----
第二节清代平坝卫与安平县署
----
第三节民国时期平坝县政权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基层选举
----
第四节平坝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
第三节区、乡(镇)人民政府及村级组织
--
第四章县政协
----
第一节解放初期的政治协商
----
第二节政协平坝县委员会
----
第三节政协全体会议
----
第四节常务会议、主席会议及主席办公会议
----
第五节政协活动
--
第五章政事纪略
----
第一节明清政事
----
第二节民国时期政事
----
第三节解放后的中心政务
第二十篇军事
--
第一章机构与武装
----
第一节明清时期的机构与武装
----
第二节民国时期的机构与武装
----
第三节解放后的机构与武装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兵员征集
--
第三章战备
----
第一节防空
----
第二节战备支前
----
第三节民兵军训、装备与支农支工
--
第四章战事
----
第一节明清战事
----
第二节民国战事
----
第三节平息“三八暴乱”、清匪
第二十一篇公安司法
--
第一章清末民国时期司法
----
第一节清末民国时期司法机构
----
第二节清末民国时期司法活动
--
第二章人民公安
----
第一节公安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侦查
----
第四节预审看守所
----
第五节内部保卫
----
第六节消防工作
----
第七节交通安全管理
--
第三章人民审判
----
第一节审判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告诉申诉审判
----
第七节执行
----
第八节案件复查
--
第四章人民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监所检察
----
第四节反贪污贿赂(经济检察)
----
第五节法纪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七节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行政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律师事务
----
第四节公证事务
----
第五节人民调解
第二十二篇民政
--
第一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褒扬
----
第三节安置
--
第二章救灾救济
----
第一节水旱灾救济
----
第二节火灾救济
----
第三节农村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民国以前的福利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的福利事业与福利机构
--
第四章移民安置
----
第一节猫跳河水电站平坝库区移民安置
----
第二节引子渡水电站平坝库区移民安置
--
第五章婚姻、殡葬、社团、地名管理
----
第一节婚姻管理
----
第二节殡葬管理
----
第三节社团管理
----
第四节地名管理
第二十三篇人事劳动
--
第一章人事
----
第一节人员编制
----
第二节人事管理
----
第三节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
第二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用工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劳动保护
----
第四节劳动保险
----
第五节劳动表彰
------
曹文菊
------
王不先
------
肖玉富
------
张汝弼
------
张锦和
------
罗克相
------
杜烈芳
------
苗惠龙
------
胡志才
------
汤绍书
------
陶兴仁
------
尹绍奎
------
毛祖典
------
陈德华
------
陈先根
------
梅德益
------
罗德昌
------
张钟鸣
------
张世权
------
王辉光
------
陈荫启
------
谢绍凡
------
郑铭忠
------
邹禄昌
------
杨德益
------
罗忠良
------
陈先帝
------
王文陆
------
曹文道
------
陈文明
------
江修林
------
沈科彦
------
汪正才
------
韩友仁
------
黄思贵
------
詹沛智
------
王忠义
------
万金秀
------
古维义
------
王顺珍
------
姚福纲
------
刘松年
------
李长兴
------
李永祥
------
杨中全
------
王兴
------
周守章
------
焦德兰
------
赵 艳
------
王学珍
------
张文阑
------
雷学明
------
杨济中
------
黄杰
------
李式玉
------
陈先润
------
刘星超
------
陈栋
------
徐家礼
------
刘运喜
------
吴怀忠
------
刘锡达
------
钱鸿根
------
向大忠
------
谢国强
------
刘德学
------
王火纯
------
袁昌贵
------
杨忠琴
------
刘廷权
------
余永双
------
肖树伦
------
黄存喜
------
刘尚孝
------
杨柏文
------
龙启云
------
黄友珍
------
谌业武
------
刘上升
------
润青华
------
王凤君
------
阎继功
------
卫文辉
------
王辉尧
------
胡永嘉
------
李万权
------
陈志昌
------
马德富
------
罗安金
------
许祖荣
------
李洪书
------
黄存书
------
张崇跃
------
汪林兰
------
戴文学
------
唐汝梅
------
赵国超
------
陈星照
------
胡礼刚
------
陈 云
------
郭国强
------
骆洪贤
------
邹基伦
------
徐永昌
--
第三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资制度
----
第二节工资调整
----
第三节福利
第二十四篇教育科技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学宫书院义学私塾
----
第二节普通教育
----
第三节专业教育
----
第四节成人教育
----
第五节教师
----
第六节教育行政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科技体制改革
----
第三节科学普及和科技服务
----
第四节其他科技活动
----
第五节科研成果
第二十五篇卫生医药
--
第一章机构经费人员培训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费
----
第三节人员培训
--
第二章公共卫生、防疫、保健
----
第一节公共卫生
----
第二节防疫
----
第三节保健
--
第三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制度
----
第二节医疗技术
--
第四章医药
----
第一节中草药
----
第二节西药
----
第三节药政管理
第二十六篇文化体育
--
第一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机构
----
第二节文学艺术
----
第三节图书档案
----
第四节广播电影电视
----
第五节文化市场管理
----
第六节文物名胜
----
第七节旅游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设施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群众体育
----
第四节体育竞赛
第二十七篇习俗方言宗教
--
第一章地方风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礼仪习俗
----
第三节传统节日
----
第四节迷信禁忌
--
第二章少数民族习俗
----
第一节苗族习俗
----
第二节布依族习俗
----
第三节仡佬族习俗
----
第四节回族习俗
----
第五节少数民族节日
--
第三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谚语歇后语熟语
----
第四节一些常用词的特殊用法、语法
----
第五节县内布依族说汉语的一些特点
--
第四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三节天主教基督教
第二十八篇人物
--
一、明、清时期人物
----
平坝籍人物
------
卫兰
------
谭泮
------
黄宇
------
朱表
------
黄运昌
------
黄运清
------
陈达道
------
陈万镒
------
张守仁
------
陈法
------
何深
------
陈浩
------
陈庆升
------
陈淑秀
------
焦子明
------
刘光满
------
梅万先
------
黄鸣珂
------
刘芳云
------
周培芳
------
周老杠
------
陈锴
------
陈钰
----
外籍人物
------
金镇
------
何瑛
------
韩永琦(韩允琦)
------
张一鋈
------
朱由棣
------
卢大济
------
丁秉刚
------
黄 亮
------
谢梦弼
------
田起虬
------
陈嘉祚
------
徐玉章
------
刘祖宪
------
吴德溥
------
戴永清
------
了 尘
--
二、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物
----
伍英
----
陈纯斋
----
吴永鑫 吴志超 吴行中
----
曹润群
----
王叔度
----
曾叔凡
----
谭南杰
----
黄伯容
----
汪荣
----
张有谷
----
李尚铭
----
朱敬民
----
曹绍华
----
黄性阶
----
撒二明
----
孙铭勋
----
邹慧珍
----
安余轩
----
张玉臣
----
马愚初
----
刘迪光
----
孙树昌
----
杨中全
----
王顺珍
----
胡志才
----
戴荣
----
杨陈先
----
赵子厚
--
三、革命烈士
----
张恒兹
----
陈蕴瑜
----
李建华
----
刘宪武
----
冯业根
----
王晋声
----
王咸义
----
靳炎
----
许荣贵
----
刘继功
----
宫斌
----
张芝田
----
汪礼昏
----
左应林
----
张德玉
----
许祖华
----
黄明坤
----
杨书勤
----
吴学昌
----
陈荣
----
艾俊西
----
易运昌
----
韦必强
----
罗树先
----
赵国先
----
周明之
----
张治
----
戴国彬
----
肖永明
----
郑钦荣
----
常怀金
----
陈德一
----
肖学恒
----
刘汉祥
----
刘汉翼
----
刘一彰
----
罗琪
----
曾树清
----
谢子能
----
张玉祥
----
张妹哥
----
罗顺昌
----
杨显寿
----
汪国书
----
朱德成
----
黄志雄
----
陈泽邦
----
张绍奎
----
郭堂金
----
兰绍明
----
黄荣武
----
曹炳福
----
徐江成
----
田荣
----
徐树云
----
左应林
----
张开华
----
郭汝俊
----
罗振华
----
徐廷兴
----
秦荣华
----
胡珍礼
----
杨绍舟
----
肖维健
----
王开国
----
陈条凡
----
陈福明
----
韩发祥
----
周念喜
----
吴小祥
----
肖树清
----
马武臣
----
肖维慧
----
朱宽云
----
杨友才
----
杨兴茂
----
金钟如
----
杨厚全
----
王志祥
----
黄学米
----
黄启积
----
张启发
----
陈达贵
----
陈华强
----
禹廷美
----
王治国
----
徐云龙
----
马应凤
----
王兴华
----
王廷俊
----
张明其
----
王兴仁
----
刘玉和
----
张国兴
----
杨成发
----
陈举
----
陈先友
----
鲍成林
----
朱启学
----
朱玉品
----
宋兴贵
----
郭庆福
----
王松宾
----
张德玉
----
刘廷安
----
夏顺连
----
章金友
----
柏志安
----
陈启富
----
付兴有
----
许祖华
----
王沛贤
----
王梦秋
----
张盛文
----
冯正华
----
艾华栋
----
田应广
----
潘国祥
----
杨文正
----
肖绍学
----
周光佑
----
许荣贵
----
刘继功
----
刘世伦
----
靳炎
----
周凌霄
----
陈更生
----
陈辉
----
杨雨时
----
王咸义
----
刘宪武
----
王凤武
----
开运昌
----
黄廷芳
----
晏培生
----
杨禄生
----
吴仁
----
王晋声
----
刘思仁
----
李建华
----
宋家南
----
王福云
----
陈白全
----
刘凤武
----
夏占科
----
虞发林
----
冯业根
----
张芝田
----
李宗德
----
席国华
----
樊吉民
----
宫斌
----
陈廷儒
----
汪礼昏
----
熊炳蔚
----
韩勇明
----
冯德胜
----
张士庆
----
黄明坤
----
杨书勤
----
张剑玉
----
庄华正
----
宗正理
----
宋景礼
----
孙尔山
----
吴培生
----
张显文
----
冯正华
----
刘美兰
----
吴兴强
----
毛屏卿
----
杨长生
----
王正平
----
王治
----
陈德玉
----
何辑恒
----
陈吉书
----
鲁光荣
----
王国栋
----
周银先
----
朱炳楠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