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志(上册)

贵阳市乌当区志(上册)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存真求实”和“详今略古、着重近现代、突出当代”的基本原则,全面记述和反映乌当区域内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目录

封面
贵阳市乌当区志上册
贵阳市乌当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贵阳市乌当区地方志编委会编纂室、办公室
图片
-- 乌当区行政区划图
-- 乌当区城区图
-- 乌当区行政中心(燕子冲)
-- 中共乌当区委、乌当区人委办公楼
-- 中共乌当区委办公楼
-- 乌当区人民政府办公楼
--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字
-- 1991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前中)到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视察
-- 1996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右一)考察金关工业区
-- 1988年,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左一)在乌当区农村视察
-- 1987年2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东风镇(左二)、偏坡乡(右一)访问农户
-- 1993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左一)到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察
-- 1995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中)到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察
-- 1995年12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前右一)到南方汇通公司考察
-- 1996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前右一)到东风镇考察
-- 1997年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前左一)考察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2000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左一)同新添寨各族人民一起过年
-- 2000年3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前中)在乌当区考察特色农业
-- 科学技术部授予乌当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牌
-- 1991年建成的新天电子工业园
-- 1994年建成的火炬大厦
-- 1997年组建的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振华集团利用先进设备生产高科技产品
-- 中国振华集团扩散炉
-- 新天精密光学仪器公司光纤传感器、显微镜、望远镜
-- 贵阳万江机电公司汽车电机生产线
-- 贵阳新天药业有限公司
-- 贵阳三联乳业公司奶品车间
-- 始建于2000年的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
-- 2003年12月7日,中共贵州省书记钱运录(前中)考察农业科技园区
-- 花卉大棚
-- 农业科技园示范田
-- 阿栗杨梅
-- 永乐艳红桃
-- 永乐果蔬批发市场
-- 无公害莲藕生产基地
-- 新场筑新绿茶
-- 百宜天麻
-- 百宜辣椒
-- 大塘河水电站(1959年由东风人民公社建石坝,经加固后1967年发电)
-- 云锦电站(1957年8月建成发电)
-- 乌当引水工程(1944年6月竣工)
-- 农田机耕
-- 人民公社时期的拖拉机站
--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机械
-- 偏坡布依族碓(捣米的器具)
-- 乌当传统产业——草席编织
-- 2000年拓宽改造后的新添寨一角
-- 1980年的新添寨街景
-- 乌当振华广场
-- 1998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的新添寨立交桥
-- 1994年建成的云锦水厂
-- 云雾山无线接受接收发射台(海拔1659米)
-- 乌当区邮政局
-- 1993年乌当区税法宣传
-- 中国农业银行乌当区支行(1993年建成)
-- 1965年、1993年、2000年的职工宿舍
-- 人民公安队列比赛
-- 乌当区布依山寨
-- 金华镇七月米花场
-- 新添寨镇新庄村苗族
-- 新堡乡布依族铜鼓和簸箕画
-- 乌当区第二届百花艺术节
-- 文艺演出
-- 卡堡苗族花棍舞
-- 舞龙表演
-- 东风镇文化活动中心
-- 2000年6月,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副省长龙超云到水田镇视察计划生育工作
-- 送文化下乡演出队
-- 乌当区卫生防疫站
-- 区少年宫红蜻蜒艺术团
-- 乌当区人民医院住院部
-- 乌当中学教学楼
-- 乌当区少年宫
-- 1996年6月,美国密执安州教育考察团在永乐职中
-- 1966年竣工的百花湖风景区(1989年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 香纸沟古法造纸作坊
-- 相思河风景区(2000年评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 香纸沟风景区(2000年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 鱼洞峡风景区(1996年评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 1997年建成的情人谷风景区
-- 石笋水库风景区
-- 1991年建成的新天温泉公园
-- 偏坡乡大寨银杏古树
-- 明代“洪边八景”之一(螺岩飞瀑)
-- 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乌当来仙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建的乌当协天宫,又名财神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乌当惜字塔,又称字库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建的后所祖师庙,又名古林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的洛湾万松阁,现名方经寺
-- 大堡猫猫山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灰烬化石(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清代道光十年(1830年)罗吏古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建的乌当桥,又名洪济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建的永乐古城堡
-- 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建的马场三孔桥,又称大老桥(市级丈物保护单位)
-- 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的朱昌古城堡石刻“朱昌城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明代北衙石拱门
-- 喇平宣抚司治所古遗址(经历宋、元、明、清朝)
-- 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的川祖庙,又名佛山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建的普渡桥,又名二郎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民国年间建的狮子坝小修院
-- 清代普渡桥两头的古驿道路
-- 1936年1月红二军团文告:“庆祝中央红军胜利告工农群众”(新场乡罗绍兰保存,其子罗庆忠1983年献
-- 1935年4月5日,红三军团百宜指挥部旧址
-- 1935年4月,红军长征路过百宜书写的标语:“红军绝对不杀敌方投诚官兵”(百宜乡邓月清家墙上,区级文
-- 黄连小学岩壁上的抗日标语“还我河山”(1941年春,中共黄连地下临时党支部书写)
-- 中共贵州省地下工委1935年北衙隐蔽点
-- 1951年11月7日,贵筑县乌当区北衙村庆祝土改胜利大会
-- 中共乌当区委1960年办的《乌当通讯》
-- 1952年,贵筑县商业营业许可证
-- 1958年8月24日,《贵州日报》刊发了贵州省第一个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成立的消息
-- 2007年7月18日,《贵阳市乌当区志》审查验收会
-- 2002年,贵阳市辖区六区地方志主编月例会召开
-- 地区志编撰人员在审志稿
-- 地区志编撰人员在审志稿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沿革
-- 第一章 政区沿革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政区
---- 第二节 民国时政区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区
-- 第二章 现行政区
---- 第一节 新添寨镇
---- 第二节 东风镇
---- 第三节 金华镇
---- 第四节 朱昌镇
---- 第五节 水田镇
---- 第六节 羊昌镇
---- 第七节 永乐乡
---- 第八节 新场乡
---- 第九节 百宜乡
---- 第十节 下坝乡
---- 第十一节 新堡布依族乡
---- 第十二节 偏坡布依族乡
---- 第十三节 野鸭乡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矿藏
-- 第二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主要气候要素
----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能资源
-- 第四章 土地、生物资源
---- 第一节 土地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植物
---- 第四节 动物
第三篇 人口民族宗教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控制
-- 第二章 民族
---- 第一节 汉族
---- 第二节 苗族
---- 第三节 布依族
---- 第四节 其他少数民族
---- 第五节 民族工作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第四篇 综合经济
-- 第一章 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现价)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与执行
---- 第二节 经济协作
---- 第三节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
----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集贸市场
---- 第二节 个体经济的发展与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
-- 第六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机构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资料
---- 第四节 统计法律法规监督与实施
-- 第七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地籍
---- 第二节 农地规划
---- 第三节 城镇基准地价
---- 第四节 建设用地
第五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国有工业
-- 第二章 区属企业
---- 第一节 造纸
---- 第二节 化工
---- 第三节 机械制造
---- 第四节 电力工业
---- 第五节 其他
-- 第三章 驻区企业
第六篇 高新技术产业
-- 第一章 基础设施及支柱产业
---- 第一节 基础设施
---- 第二节 支柱产业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企业及上市公司
---- 第一节 高新技术创新服务
---- 第二节 市场融资
-- 第三章 重点企业介绍
---- 附录
第七篇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产业构成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农业企业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 第四节 建筑施工企业
---- 第五节 商业、餐饮及其他服务业
-- 第二章 乡镇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安全管理
---- 第三节 生产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三章 企业选介
---- 第一节 生物制药企业
---- 第二节 冶炼企业
---- 第三节 建材企业
---- 第四节 橡胶、食品、机电企业
第八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解放后的土地所有制
---- 附录一
---- 附录二
-- 第二章 农村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演变
----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
-- 第三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养殖业
---- 第四节 蔬菜
---- 第五节 农技推广
-- 第四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具、农机
---- 第二节 农机修造与营销
-- 第五章 农村工作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工作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工作
第九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林地资源状况
---- 第二节 森林资源分布及林种结构
---- 第三节 珍稀动植物
-- 第二章 营林造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造林
---- 第三节 绿化建设
---- 第四节 林副产品生产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封山育林
---- 第二节 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四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林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木材采伐与审批
---- 第三节 林业“三定”、山林权属管理
---- 第四节 林业资源保护
-- 第五章 林业技术培训、技术试验
---- 第一节 技术培训
---- 第二节 技术试验
第十篇 水利
-- 第一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饮水工程
-- 第二章 水库建设
---- 第一节 建库进程
---- 第二节 勘测设计
---- 第三节 施工
---- 第四节 工程效益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第二节 用水管理
---- 第三节 经费管理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第十一篇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规划与建设
---- 第一节 城乡规划
---- 第二节 城市建设
---- 第三节 乡村、集镇建设
---- 第四节 建筑管理
-- 第二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市容与环卫
---- 第二节 市政与绿化
-- 第三章 房产开发管理及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拆迁管理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第三节 污染治理及防治规划
---- 第四节 环境调查与功能区划分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