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志(下册)

遂宁市志(下册)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册记述了遂宁市的政治、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封面
遂宁市志(下册)
目录
第十六篇 综合经济
-- 第一章 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遂宁经济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遂宁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第四节 社会总投资
---- 第五节 社会总消费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消费
---- 第三节 居住及环境
---- 第四节 储蓄与保险
-- 第四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计划实施
---- 第四节 投资管理
---- 第五节 经济信息
-- 第五章 物资流通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物资分配与供应
---- 第三节 经营方式
---- 第四节 物资市场
---- 第五节 物资回收与利用
-- 第六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监督
---- 第三节 审计管理
-- 第七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机构
---- 第二节 专业统计
---- 第三节 普查
---- 第四节 抽样调查
---- 第五节 统计咨询与服务
---- 第六节 统计队伍和设施建设
-- 第八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集市贸易
---- 第三节 企业注册监督管理
----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商标广告监督
----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
-- 第九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计量监督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质量监督管理
---- 第五节 计量测试 质量检验
-- 第十章 物价
----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权限
---- 第二节 监督检查
---- 第三节 非商品收费
---- 第四节 商品价格
-- 第十一章 对外及对港澳贸易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对外及对港澳贸易
---- 第三节 招商引资与三资企业
---- 第四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第十七篇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所有制变革
---- 第二节 经营体制变革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二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全面推进改革
---- 第二节 企业改革
---- 第三节 股份制改革与上市公司
---- 第四节 计划、投资体制与价格改革
---- 第五节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 第六节 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七节 流通体制改革
---- 第八节 劳动用工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九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第十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第十一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第十八篇 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政策研究
---- 第三节 纪检监察
---- 第四节 政法工作
---- 第五节 组织工作
---- 第六节 党校培训
---- 第七节 宣传教育
---- 第八节 精神文明
---- 第九节 统一战线
---- 第十节 中共党史研究
---- 第十一节 保密信访
---- 第十二节 市直工委
---- 第十三节 区(县)委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工商联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遂宁市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遂宁市委员会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遂宁市委员会
----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遂宁市委员会
----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遂宁市委员会
---- 第六节 遂宁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遂宁地方组织
----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遂宁地方组织
---- 第三节 中国青年党(青年党)和民主社会党(民社党)遂宁地方组织
第十九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遂宁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代表
---- 第二节 历届会议
-- 第二章 遂宁市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常委会主要工作
-- 第三章 区(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市中区人大常委会
---- 第二节 船山区人大常委会
---- 第三节 安居区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蓬溪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 射洪县人大常委会
---- 第六节 大英县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篇 政府
-- 第一章 遂宁郡 州府
---- 第一节 遂宁郡
---- 第二节 遂州
---- 第三节 遂宁府
-- 第二章 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 第一节 专署机构 职能
---- 第二节 政务活动
-- 第三章 遂宁分区(专区)专员公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务
-- 第四章 遂宁市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政务
---- 第四节 其他工作
-- 第五章 遂宁市各区(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遂宁市市中区人民政府
---- 第二节 船山区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安居区人民政府
---- 第四节 蓬溪县人民政府
---- 第五节 射洪县人民政府
---- 第六节 大英县人民政府
第二十一篇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政协遂宁市委员会
---- 第一节 委员
---- 第二节 历届历次会议
-- 第二章 政协遂宁市常委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议
---- 第三节 主席会议
-- 第三章 政协主要工作
---- 第一节 政治协商
---- 第二节 民主监督
---- 第三节 提案办理
---- 第四节 活动开展
-- 第四章 区(县)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市中区政协
---- 第二节 船山区政协
---- 第三节 安居区政协
---- 第四节 射洪县政协
---- 第五节 蓬溪县政协
---- 第六节 大英县政协
第二十二篇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机关
---- 第一节 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保安司令部
----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遂宁军分区遂宁警备司令部
---- 第三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遂宁市大队、支队
---- 第四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二章 驻军
---- 第一节 清代驻军
---- 第二节 民国驻军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
-- 第三章 驻遂部队建设
---- 第一节 军事工作
---- 第二节 政治工作
---- 第三节 后勤保障
---- 第四节 拥政爱民
-- 第四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
---- 第三节 县武装大队 警卫营县中队
-- 第五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民兵政治教育
-- 第六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兵役机构
---- 第三节 兵员征集
---- 第四节 预备役制
---- 第五节 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
-- 第七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防空机构
---- 第二节 防空设施
---- 第三节 人防工作
-- 第八章 重大战事
---- 第一节 清代民众起义
---- 第二节 军阀之战
---- 第三节 旷继勋部队起义
---- 第四节 人民解放战事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剿匪平暴战事
第二十三篇 群团
-- 第一章 遂宁市总工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劳动技能竞赛及表彰奖励劳模
---- 第三节 维护职工权益
---- 第四节 开展职工文体活动
-- 第二章 共青团遂宁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各时期主要工作
-- 第三章 遂宁市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演绎
---- 第二节 各时期工作
-- 第四章 遂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学术交流
---- 第三节 金桥工程
---- 第四节 科学普及
---- 第五节 咨询服务
---- 第六节 青少年科普教育
-- 第五章 其他团体
---- 第一节 遂宁市青年联合会
----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 第三节 农民团体
---- 第四节 遂宁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第五节 遂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六节 遂宁市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七节 遂宁市红十字会
---- 第八节 遂宁市老龄工作委员会
---- 第九节 遂宁市归侨侨眷联合会
---- 第十节 遂宁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
---- 第十一节 遂宁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十二节 遂宁市私营企业协会
第二十四篇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国内安全保卫
---- 第四节 侦查破案
---- 第五节 预审 看守 监管
---- 第六节 治安行政管理
---- 第七节 收容审查、劳教与犯罪少年管教
---- 第八节 公安法制
---- 第九节 交通管理
---- 第十节 消防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刑事检察
---- 第四节 职务犯罪检察
---- 第五节 执行监督
---- 第六节 控申检察
----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官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七节 立案 信访 审判监督
---- 第八节 申诉 复查
---- 第九节 执行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律师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 基层基础工作
---- 第六节 司法鉴定
---- 第七节 法律援助
---- 第八节 审计 监察
第二十五篇 民政
-- 第一章 基层政权及基层组织
---- 第一节 基层政权
---- 第二节 基层组织
---- 第三节 村(居)民自治
-- 第二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优待
---- 第二节 抚恤 褒扬
---- 第三节 拥军优属活动
---- 第四节 安置工作
-- 第三章 救灾救济
---- 第一节 救灾
---- 第二节 救济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福利事业
---- 第二节 社会福利机构
---- 第三节 五保工作
---- 第四节 社会福利资金的筹集
-- 第五章 婚、葬改革
---- 第一节 婚姻登记管理
---- 第二节 殡葬改革
-- 第六章 地名、社团管理与勘界
---- 第一节 地名管理
---- 第二节 社团管理
---- 第三节 勘界
第二十六篇 人事
-- 第一章 机构编制管理
---- 第一节 机构编制
---- 第二节 机构改革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形式
---- 第二节 安置分配
---- 第三节 录用招聘
---- 第四节 行政人员管理
--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福利
---- 第三节 奖金补贴
---- 第四节 离退休(职)
-- 第四章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 第一节 基本状况
---- 第二节 分级分类管理
---- 第三节 调整使用
---- 第四节 专家管理
---- 第五节 职称职务
---- 第六节 人才交流
第二十七篇 劳动保障
-- 第一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统招统配
---- 第二节 劳务输出
---- 第三节 下岗再就业
-- 第二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劳动配置
---- 第三节 技工培训
---- 第四节 劳动仲裁
---- 第五节 劳动监察
---- 第六节 女职工劳动保护
-- 第三章 工资
---- 第一节 工资制度
---- 第二节 工资调整
---- 第三节 奖励工资
---- 第四节 津贴 补贴
-- 第四章 社会保险
---- 第一节 企业职工劳动养老、工伤、生育保险
---- 第二节 基本医疗保险
---- 第三节 失业保险
---- 第四节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
---- 第五节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
第二十八篇 教育
--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塾馆
---- 第一节 县学
---- 第二节 书院
---- 第三节 塾馆
-- 第二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特殊教育
-- 第三章 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教育
-- 第四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 第二节 遂宁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三节 四川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遂宁分院
---- 第四节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遂宁分院
---- 第五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民众教育
---- 第二节 农民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第六章 教育宗旨 学制
---- 第一节 教育宗旨
---- 第二节 学制
-- 第七章 教育教学
---- 第一节 思想教育
---- 第二节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
---- 第三节 实验、电化教学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 第四节 科技创新教育
---- 第五节 教学方法
---- 第六节 教育教学研究
-- 第八章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培训
---- 第三节 教师管理
---- 第四节 教师待遇
-- 第九章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教育经费使用
---- 第三节 教育经费管理
---- 第四节 学校基建和设备
-- 第十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学校管理
---- 第三节 教学管理
---- 第四节 招生管理
第二十九篇 科技
-- 第一章 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科技人才
---- 第二节 科技管理
-- 第二章 科技兴工
---- 第一节 科研活动
---- 第二节 科技示范
---- 第三节 技术创新及高科技
---- 第四节 民营科技企业
-- 第三章 科技兴农
---- 第一节 农业先进技术
---- 第二节 农业示范工程和科技园区
----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第四节 技术综合开发
第三十篇 文化艺术
-- 第一章 文化艺术机构
---- 第一节 演出团体
---- 第二节 群众艺术馆与文化馆、站
---- 第三节 图书馆
---- 第四节 文物管理所 博物馆
---- 第五节 书店
---- 第六节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与网点
---- 第七节 艺术学校
-- 第二章 文艺创作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艺术创作
-- 第三章 文化活动
---- 第一节 演出
---- 第二节 电影发行放映
---- 第三节 社会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民间文化活动
---- 第五节 文化学术交流
-- 第四章 文物
---- 第一节 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节 馆藏文物
-- 第五章 文化市场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第三十一篇 报刊 广播 电视
-- 第一章 报刊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报纸
---- 第三节 期刊
-- 第二章 广播
---- 第一节 无线电收音
---- 第二节 有线广播网
---- 第三节 广播传输系统
---- 第四节 广播宣传
-- 第三章 电视
---- 第一节 无线电视
---- 第二节 有线电视
---- 第三节 电视传输系统
---- 第四节 电视宣传
-- 第四章 广播电视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行业管理
---- 第三节 基础设施管理
---- 第四节 宣传管理
---- 第五节 音像管理
---- 第六节 服务经营
第三十二篇 地方志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地方志机构
---- 第二节 修志队伍
-- 第二章 修志业务
---- 第一节 地方志编纂
---- 第二节 修志指导
---- 第三节 业务培训
-- 第三章 地情资料工作
---- 第一节 旧志整理
---- 第二节 地情资料
---- 第三节 咨询服务
---- 第四节 资料工作
第三十三篇 卫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防疫保健机构
---- 第三节 医疗机构
---- 第四节 其他医药专业机构
-- 第二章 设施
---- 第一节 房屋
---- 第二节 病床
---- 第三节 仪器设备
-- 第三章 队伍
---- 第一节 分布
---- 第二节 构成
---- 第三节 医学教育与科研
---- 第四节 医疗技术
-- 第四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地方病
---- 第三节 计划免疫
---- 第四节 卫生监督监测
-- 第五章 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老年保健
-- 第六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除害灭病
---- 第二节 群众卫生
---- 第三节 卫生宣传
---- 第四节 改水改厕
-- 第七章 医政
---- 第一节 卫生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医疗市场管理
---- 第三节 血液管理
---- 第四节 处理医疗事故
-- 第八章 药政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药品生产监管
---- 第三节 药品经营监管
---- 第四节 药品使用监管
---- 第五节 药品市场监管
第三十四篇 体育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群众体育组织
-- 第二章 基础设施
---- 第一节 体育系统场地设施
---- 第二节 学校、机关、企业和农村体育设施
-- 第三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体育
---- 第三节 农村体育
---- 第四节 军事体育
---- 第五节 伤残人体育
---- 第六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七节 协会体育活动
-- 第四章 举办竞赛
---- 第一节 专、县运动竞赛
---- 第二节 市内举办的运动竞赛
---- 第三节 承办省级运动会
---- 第四节 承办全国(或分区)比赛
-- 第五章 业余训练
---- 第一节 业余体校
---- 第二节 体育训练
-- 第六章 参加比赛
---- 第一节 参加省青少年运动会
---- 第二节 参加省和全国比赛
第三十五篇 社会风俗
-- 第一章 宗族 家庭
---- 第一节 宗族
---- 第二节 家庭
-- 第二章 衣食住行
---- 第一节 衣食
---- 第二节 住行
-- 第三章 礼仪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抚育
---- 第三节 寿辰
---- 第四节 丧葬
---- 第五节 交际
-- 第四章 岁时节日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第二节 法定节日及重大节日
-- 第五章 生产习俗
---- 第一节 农事
---- 第二节 工匠
-- 第六章 流通习俗
---- 第一节 集市
---- 第二节 店铺
---- 第三节 存贷典当
-- 第七章 民间组织
---- 第一节 袍哥 青帮 丐帮
---- 第二节 其他民间组织
-- 第八章 崇信习俗
---- 第一节 奉祀
---- 第二节 庙会
-- 第九章 社会风气
---- 第一节 恶习
---- 第二节 新风
-- 第十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俚语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 歇后语
第三十六篇 宗教 少数民族
-- 第一章 宗教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宗教工作
---- 第三节 宗教概况
-- 第二章 少数民族
---- 第一节 构成
---- 第二节 分布
---- 第三节 习俗
---- 第四节 民族工作
第三十七篇 名胜 旅游
-- 第一章 风景名胜
---- 第一节 山水
---- 第二节 园林
-- 第二章 文化古迹与纪念地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寺庙
---- 第三节 古建筑
---- 第四节 古陵墓及出土文物
---- 第五节 书画 石刻 雕塑
---- 第六节 纪念地
-- 第三章 旅游
---- 第一节 服务设施
---- 第二节 旅游管理
第三十八篇 人物
-- 概述
-- 一、历史人物传略
---- (一)英烈
------ 杨闇公
------ 苟祥珂
------ 旷继勋
------ 许本达
------ 彭耀峰
------ 何超群
------ 胡基准
------ 段显明
------ 文学海
------ 段定陶
------ 周均时
------ 蔡梦慰
------ 于渊
------ 刘骏达
------ 苏文
------ 伍先华
------ 吕祥璧
------ 何艳菊
------ 王刚
------ 周林志
---- (二)党派
------ 李蜀君
------ 王子度
------ 冷绍成
------ 卢子鹤
------ 谭卫根
------ 杨裕
------ 傅茂清
------ 王叙五
------ 蒋仁风
------ 吴汉家
------ 曾光扬
------ 李俊烈
------ 庞凤举
---- (三)行政
------ 席书
------ 黄珂
------ 陈讲
------ 杨澄
------ 杨最
------ 李仙根
------ 张鹏翮
------ 张顾鉴
------ 罗锦城
------ 王懋昭
------ 李雨生
------ 黄绶
------ 段晋炤
------ 何久海
------ 李兴元
------ 黄伦坤
------ 孟德才
------ 李浩生
------ 杨尚昆
------ 袁守成
------ 邹国光
---- (四)军队
------ 夏鲁奇
------ 吕大器
------ 税梯青
------ 李家钰
------ 冯真武
------ 周维干
------ 李树骅
------ 税维诚
------ 柳义文
------ 李汎山
------ 贺诚
------ 吴肃
------ 尹继先
---- (五)农工
------ 陈孟侠
------ 刘善良
------ 刘悦廷
------ 何鼎钦
------ 冉青荣
------ 何成福
------ 杨邦润
------ 陈长华
------ 温茂萱
------ 王精益
------ 徐得亲
------ 刘孔庸
------ 沈远清
---- (六)商贸
------ 万宗伯
------ 杨典章
------ 李披芳
------ 王武林
------ 张柱石
------ 哈玉珍
---- (七)科技
------ 邹和尚
------ 王灼
------ 谢东山
------ 李实
------ 刘光谟
------ 薛琴访
------ 尹文霖
------ 蒋明谦
------ 林继平
---- (八)文化
------ 陈子昂
------ 黄峨
------ 吕潜
------ 张问陶
------ 杨继端
------ 奚大壮
------ 杨素兰
------ 敬隐渔
------ 杨重岳
------ 罗小凤
------ 黄云程
------ 李凡丞
------ 肖保山
------ 何春山
------ 曾绍父
------ 邓楠
------ 唐彬如
------ 刘成基
------ 段虚谷
------ 姚福甡
------ 孙竹篱
------ 罗成泰
------ 田雨梅
------ 陈全波
------ 王辛
------ 钱五元
------ 张仁杰
------ 任礼成
---- (九)教育
------ 张九宗
------ 李青芝
------ 纪大经
------ 衡绣章
------ 郭汝成
------ 全干卿
------ 李朗升
------ 雷特起
------ 罗绍暹
------ 周允俺
------ 李乃实
------ 傅若仙
------ 田鹓雏
------ 何耀淳
------ 周宇澄
------ 欧克纯
------ 税国祯
------ 刘显华
------ 阳西垣
------ 王家诚
---- (十)医卫
------ 唐德府
------ 王焕章
------ 陈寿庵
------ 任墨卿
------ 补晓岚
------ 陈洁清
------ 杨琼林
------ 徐立三
------ 徐麟书
------ 徐秉钧
------ 任子述
------ 蒲湘澄
------ 卢权镒
------ 毛太和
------ 杜顺福
------ 邬守璞
------ 彭宝卿
------ 彭定之
------ 郭受先
------ 彭履祥
------ 李培基
------ 郭冥阶
------ 谭昭文
------ 冉品珍
------ 方国梁
------ 罗伯笙
------ 唐成德
------ 王临轩
------ 王南谷
------ 王成章
------ 刘云波
------ 刘少林
------ 文琢之
------ 李绰成
---- (十一)宗教
------ 克幽
------ 船子德诚
------ 清福
------ 大忍
------ 易心莹
------ 成元
------ 长念
------ 黄渥泽
---- (十二)附录
------ 袁如杰
------ 蒋述法
-- 二、当代人物简介
---- 邓昌友
---- 李家顺
---- 李国栋
---- 李小宁
---- 何训田
附录
-- 一、建立遂宁市的批复
---- 国务院关于四川省设立绵阳、广元、 遂宁三个省辖市的批复
-- 二、启用遂宁市人民政府印章的通知
---- 遂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启用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印章的通知
-- 三、调整有关区(县)行政区划的批复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蓬溪县行政区划设立大英县的批复
---- 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遂宁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
-- 四、新县志综录
---- 遂宁县志
---- 射洪县志
---- 蓬溪县志
-- 五、《遂宁县志·序》摘录
---- 民国18年(1929)版《遂宁县志》序一
-- 六、考辨
---- 广汉、黄虎、通泉故城考
---- 清雍正皇帝表彰张鹏翮一生功绩颁布的圣旨其文字内容辑录
-- 七、市委、市政府关于编纂《遂宁市志》的通知
---- 中共遂宁市委办公室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遂宁市志》编修工作的通知
-- 八、遂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人员名单
---- 遂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任主任委员(以任职时间为序)
---- 遂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任副主任委员
---- 遂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顾问
---- 遂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任委员(以任职时间为序)
-- 九、《遂宁市志》编纂委员会人员名单
---- 《遂宁市志》编纂委员会历任主任委员(以任职时间为序)
---- 《遂宁市志》编纂委员会历任副主任委员(以任职时间为序)
---- 《遂宁市志》编纂委员会历任委员
---- 《遂宁市志》总编
---- 《遂宁市志》常务副总编
---- 《遂宁市志》副总编
---- 《遂宁市志》工作人员
---- 《遂宁市志》初稿主要编写人员名单
---- 遂宁市地方志办公室人员名单
---- 遂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遂宁市志》通审人员
---- 四川省市州志审查验收小组《遂宁市志》审稿人员
-- 十、遂宁市全国劳动模范名单
-- 十一、遂宁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单
-- 十二、遂宁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