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院史(1952-1985)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院史(1952-198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是一所为我国航空工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她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中专和大学两个时期。在从1952年建校到1978年4月改建为学院前共26年的中专时期,学校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成功的办学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改为大学后的8年,学院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内容时限: 1952-1985

出版时间: 1987年09月

目录

封面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院史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院史编辑委员会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院史编委会办公室
图片
-- 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校部办公室(1952)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大门(1 985)
-- 1957年前建成的教学大楼
-- 学院新区一瞥(1985)
-- 校友赠匾(1982)
-- 《南昌航校》报创刊号(1958)
-- 《南昌航院》报创刊号(1981)
-- 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为建校十周年题词(1962)
-- 苏联专家与专家工作办公室人员合影(1956)
-- 科技成果鉴定会(1984)
-- 学生在进行数控车床编程实习(1985)
-- 大礼堂(1984)
-- 家属住宅偻群(1985)
-- 学生阅览室(1983)
-- 力学实验室在进行光测实验(1985)
-- 实验室一角——电子探针室(1984)
-- 环境工程楼(1985)
-- 学院成立暨开学典礼(1978)
-- 学院主要领导人召开部分老教师座谈会(1981)
-- 赵紫阳、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全国新产品展览会展出的校办工厂生产的长江750A型摩托车(1983)
-- 三十周年校庆暨科技报告会(1982)
-- 学生文艺汇演(1981)
-- 田径运动会开幕式(1982)
-- 学院部分领导同志合影(1985)
-- 院史编审领导小组在研究工作
目录
前言
概述
第一编 中专时期(1952~1978)
-- 第一章 初创阶段(1952~1954.8)
---- 第一节 汉口航空工业学校的筹建
------ 一 艰苦创业
------ 二 领导班子
------ 三 组织机构
------ 四 师资队伍
------ 五 招生工作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一 培养目标
------ 二 专业设置和教学建设
------ 三 教学管理
------ 四 教学质量
----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
------ 一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二 思想状况
------ 三 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四 建党工作
---- 第四节 迁校
------ 一 迁校原因
------ 二 迁校前的基建工作
------ 三 迁校过程
-- 第二章 稳定发展阶段(1954.9~1957)
---- 第一节 学校领导
---- 第二节 学习苏联办学经验
------ 一 聘请苏联专家
------ 二 主要收获
------ 三 经验教训
---- 第三节 学校的发展
------ 一 学生人数
------ 二 教职工队伍
------ 三 基建工作
------ 四 设备情况
---- 第四节 党的建设
------ 一 第一、二届党员大会的召开
------ 二 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三 肃反及整风运动
-- 第三章 教育革命阶段(1958~1960)
---- 第一节 体制与组织机构
------ 一 隶属关系的变动
------ 二 组织机构
------ 三 学校规模
------ 四 处理“洪峰”学生
---- 第二节 教育革命
------ 一 教育革命的开展
------ 二 “拔白旗”
------ 三 教学改革
---- 第三节 勤工俭学
------ 一 目的与作法
------ 二 开展情况
------ 三 评价
---- 第四节 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 一 “南昌会议”
------ 二 升格为专科学校
------ 三 被定为重点学校
------ 四 支援新校建设
---- 第五节 体育工作
---- 第六节 政治运动和第三、四届党员大会的召开
------ 一 反浪费、反保守运动
------ 二 “反右倾”斗争
------ 三 “三反”整风运动
------ 四 第三、四届党员大会的召开
-- 第四章 调整提高阶段(1961~1966.5)
---- 第一节 学校的调整
------ 一 延长学制
------ 二 撤销“专科”’校名,恢复中专建制
------ 三 关于学校的“四定”
------ 四 稳定学校隶属关系
---- 第二节教学工作
------ 一 提出《关于学校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
------ 二 教学管理
------ 三 师资队伍建设
------ 四 教材建设
------ 五 实验室和图书馆
------ 六 改进教学方法
------ 七 培养质量的调查
------ 八 教学改革
---- 第三节 建校十周年
------ 一 校庆活动情况
------ 二 回顾与展望
----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
------ 一 召开第五~八届党员大会
------ 二 落实政策
------ 三 思想政治教育
------ 四 设立政治部
---- 第五节 精简工作
------ 一 精简对象
------ 二 精简情况
---- 第六节 校办工厂
---- 第七节 文体活动
-- 第六章 由中专向大学过渡阶段(1976.10~1978.5)
----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
------ 一 领导班子状况
------ 二 开展“三大讲”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一 教学管理
------ 二 教学质量
---- 第三节 生产、技术革新和科研
------ 一 生产
------ 二 技术革新和科研
---- 第四节 筹建学院
------ 一 酝酿过程
------ 二 初步方案
------ 三 师资准备
---- 中专时期结束语
------ 一 成绩
------ 二 经验与教训
第二编 大学时期(1978~1985)
-- 概述
-- 第一章 改建学院阶段(1978.4~1978.1 2)
---- 第一节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成立
------ 一 规模与领导体制
------ 二 培养目标
------ 三 领导班子与组织机构
------ 四 师资、教学资料与实验室
------ 五 后勤工作
------ 六 招生工作
------ 七 学院成立暨开学典礼
------ 八 评价
---- 第二节 “揭、批、查”工作
------ 一 “揭、批、查”情况
------ 二 平反、纠正冤假错案
-- 第二章 初步发展阶段(1979~1982)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一 院领导班子
------ 二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一 教学管理
------ 二 师资队伍
------ 三 教材和图书资料
------ 四 实验室建设
------ 五 学位工作
------ 六 首届本科毕业生质量
---- 第三节 科研工作
------ 一 科研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 二 科研项目
------ 三 学术交流
------ 四 科技咨询服务
---- 第四节 职工培训与成人高等教育
------ 一 职工培训
------ 二 电视大学教学班
------ 三 夜大学
---- 第五节 校办工厂
------ 一 实习教学
------ 二 生产
------ 三 新品研制
------ 四 其他
---- 第六节 后勤工作
------ 一 基本建设
------ 二 总务工作
------ 三 大集体企业——红光机械厂
---- 第七节 思想政治工作
------ 一 统一认识
------ 二 群众组织工作
------ 三 进一步落实政策
------ 四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五 品德评等评语制度
------ 六 德育教育
---- 第八节 体育工作
------ 一 组织领导
------ 二 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 三 群众性体育活动
------ 四 成绩
---- 第九节 子弟学校
------ 一 简况
------ 二 教学情况
---- 第十节 三十周年校庆
-- 第三章 探索改革阶段(1983~1985)
---- 第一节 班子调整和机构改革
------ 一 院级班子调整
------ 二 机构改革
------ 三 处级班子调整
------ 四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及定编放权
----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
------ 一 改革思想政治工作体制
------ 二 整党
------ 三 发展党员
------ 四 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 五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第三节 教学工作
------ 一 教学业务改革
------ 二 新专业设置
------ 三 教学管理
------ 四 师资队伍
------ 五 教材建设
------ 六 实验室和图书馆
------ 七 教学质量检查
---- 第四节 科研工作
------ 一 研究生工作
------ 二 科研管理
------ 三 科技咨询服务
---- 第五节 教学实习与生产
------ 一 教学实习
------ 二 生产
---- 第六节 成人高等教育
------ 一 夜大学
------ 二 电视大学教学班
------ 三 函授学习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第七节 后勤工作
------ 一 总务工作
------ 二 基建工作
------ 三 红光机械厂的发展
---- 第八节 工资改革
---- 第九节 一九八五年底学院概况
附录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大事记(1952~1985)
-- 一九五一年
-- 一九五二年
-- 一九五三年
-- 一九五四年
-- 一九五五年
-- 一九五六年
-- 一九五七年
-- 一九五八年
-- 一九五九年
-- 一九六O年
-- 一九六一年
-- 一九六二年
-- 一九六三年
-- 一九六五年
-- 一九六六年
-- 一九六七年
-- 一九六八年
-- 一九六九年
-- 一九七0年
-- 一九七一年
-- 一九七二年
-- 一九七三年
-- 一九七四年
-- 一九七五年
-- 一九七六年
-- 一九七七年
-- 一九七八年
-- 一九七九年
-- 一九八0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二年
-- 一九八三年
-- 一九八四年
-- 一九八五年
-- 附表1 校名变更表
-- 附表2 历任正、副党委书记、校、院长
-- 附表3 专业设置情况表
-- 附表4 历年教职工人数表
-- 附表5 历年学生人数表
-- 附表6 历年支出教育、科研、基建经费(万元)表
-- 附表7 大学时期历年固定资产情况表
-- 附表8 历年编写教材出版情况表
-- 附表9 校办工厂历年生产情况表
-- 附表10 中专时期历届党员大会概况表
-- 附表11 学院历年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表
-- 附表12 学院历年获省、部级荣誉称号、院级劳动模范名单
-- 附表13 教学计划
-- 附表14 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教育计划
-- 附表15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教学计划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