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客观准确记述三八里村的历史和现状。本志断限起始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建水师营,下限至2009年末。为贯穿历史,相关内容适当上溯。本志卷首列概述、大事记。主体以编、章、节为结构,横排门类,纵述历史,详今略古,详异略同。附录主要辑存本村历史资料,图表、图片随文编排。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目录
封面
三八里村志
《三八里村志》编纂委员会
《三八里村志》编纂人员
图片
--
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三八里村行政区划示意图
--
三八里村党委书记 康瑞洪
--
2007-2009年党委班子成员:委员张荣江、张荣波,书记康瑞洪,委员蒋玉梅、郭清松
--
新一届党委班子成员:委员张荣江、张荣波,书记康瑞洪,副书记张晓清,委员郭清松
--
换届选举大会
--
党员行使民主权利
--
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委员郭清松,主任康瑞洪,副主任张国财
--
村民代表大会
--
村务公开
--
动迁居民代表向村委会赠送锦旗
--
三八里村民委员会
--
二龙山春色
--
居民小区
--
南山水库
--
村道
--
郭水路
--
建设中的三八里新村
--
分年货
--
分股红
--
村学生专用车
--
老年节
--
残疾人座谈会
--
大连宏顺重工有限公司
--
大连国兴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大连鹏腾机械制造厂
--
大连龙锐重工有限公司
--
旅顺海亮新型建材厂
--
大连国城水产品有限公司
--
苹果丰收
--
张明升种植的红冠苹果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
--
大樱桃喜获丰收
--
蔬菜温室大棚
--
养猪场
--
花圃
--
消夏文艺晚会
--
田径娱乐运动大会
--
康瑞伟荣获’95尊龙杯全国农民歌手演唱大赛银奖
--
坐落在三八里村的旅顺亿达文体中心
--
吴国宝摄影作品<农家日子唱着过>荣获全国摄影大赛二等奖
--
春节大秧歌
--
龙引泉碑
--
二龙山堡垒碑
--
盘龙山东堡垒碑
--
日俄战争时期的二龙山堡垒
--
盘龙山西堡垒碑
--
盘龙山北堡垒碑
--
全国劳动模范 王朋森
--
省劳动模范 张秀兰
--
市劳动模范 康瑞洪
--
市劳动模范 董云波
--
市劳动模范 赵月英
--
市劳动模范 冷玉珍
--
市劳动模范 蒋立富
--
区劳动模范 张国柱
--
区劳动模范 张恩锡
--
区劳动模范 高月明
--
荣誉
--
<三八里村志>评审会人员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自然环境与行政建置
--
第一章 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山川地貌
----
第三节 气候土壤
----
第四节 动物植物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区域概况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村落历史
----
第四节 族源家史
----
第五节 村屯地名
第二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发展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四节 行业职业构成
----
第五节 姓氏构成
第三编 党政群团
--
第一章 村党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党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党组织活动
----
第四节 党员队伍
--
第二章 村政权
----
第一节 村组织沿革
----
第二节 村政工作
----
第三节 治保民调
--
第三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共青团
----
第二节 妇代会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农会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五节 工会
第四编 农村经济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粮食生产
----
第三节 水果生产
----
第四节 蔬菜生产
----
第五节 耕作方式
----
第六节 农业机具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牧饲养
----
第二节 禽畜品种
----
第三节 生猪、鲜蛋收购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植树造林
----
第二节 苗圃
----
第三节 护林防火
--
第五章 企业
----
第一节 企业沿革
----
第二节 村办集体企业
----
第三节 合资经营企业
----
第四节 企业体制改革
----
第五节 民营企业
第五编 乡村建设
--
第一章 道路交通
----
第一节 人行古道
----
第二节 村道
----
第三节 农耕作业道
----
第四节 公路
--
第二章 供水供电
----
第一节 供水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章 广播通讯
----
第一节 有线广播
----
第二节 通讯
第六编 村民生活
--
第一章 收入
----
第一节 经济总收入
----
第二节 人均收入
--
第二章 生活消费
----
第一节 衣着
----
第二节 食粮
----
第三节 住房
----
第四节 出行
----
第五节 家庭用品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医疗保险
----
第三节 福利
--
第四章 民政事务
----
第一节 扶贫帮困
----
第二节 社会捐助
----
第三节 兵役
第七编 文化 教育 卫生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文化体育设施
----
第三节 文化活动
----
第四节 历史遗迹遗址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扫盲识字班
----
第三节 私塾 普通学堂公学堂
----
第四节 农业中学
----
第五节 农业技术学校
----
第六节 三八里小学
--
第三章 卫生保健
----
第一节 村卫生所
----
第二节 环境卫生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妇女保健
----
第五节 儿童保健
----
第六节 计划生育
第八编 民俗乡情
--
第一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饮食居住
----
第二节 服饰用品
----
第三节 传统生活
----
第四节 岁时习俗
----
第五节 民间传说
--
第二章 方言土语
----
第一节 土语
----
第二节 歇后语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 称谓
--
第三章 奇闻轶事
----
第一节 人物故事
------
一、徐文华
------
二、徐云亭
----
第二节 乡村往事
第九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略记
----
康瑞洪
----
高月明
----
张国柱
----
王朋森
----
张恩锡
----
张秀兰
----
蒋立富
----
伦志义
----
赵月英
----
张国本
----
张龙升
----
冷玉珍
----
董云波
--
第二章 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名录
附录
--
报刊摘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