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志(卷十)

广州市志(卷十)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志、政府志、政协志、民政志、外事志、人事志、档案志、海关志。

内容时限: 1840-1990

出版时间: 2000年12月

目录

广州市志封面
广州市志版权页
广州市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市志》编审人员/本卷编审人员
凡例
卷十
目录
广州市志插图
人民代表大会志
-- 人民代表大会志插图
-- 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委员会
-- 概述
-- 第一章广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一节性质和职能
---- 第二节代表
------ 一、代表资格和产生
------ 二、代表名额和任期
-------- 相关图表
图:出席市一届各届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1949年)
---- 第三节会议
------ 一、组织机构
------ 二、会议的举行及议事规则
------ 三、历届代表会议
-------- (一)广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相关图表
图:叶剑英市长在市一届各届人民代表会议致开幕词(1949年)
-------- (二)广州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三)广州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四)广州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广州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2.广州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
3.广州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
4.广州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
-------- (五)广州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广州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2.广州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
3.广州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
-- 第二章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性质和职能
---- 第二节选举
------ 一、选民
------ 二、选举方式
------ 三、地方各级国家机关负责人选举
---- 第三节代表
------ 一、代表职权
------ 二、代表活动
---- 第四节会议
------ 一、会议组织机构
------ 二、历届代表大会
-------- (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会议
3.第三次会议
4.第四次会议
-------- (二)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会议
3.第三次会议
4.第四次会议
-------- (三)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扩大)会议
3.第三次会议
4.第四次会议
-------- (四)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会议
3.第三次会议
-------- (五)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会议
3.第三次会议
4.第四次会议
-------- (六)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会议
-------- (七)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会议
3.第三次会议
-------- (八)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会议
3.第三次会议
4.第四次会议
5.第五次会议
6.第六次会议
-------- (九)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次会议
2.第二次会议
3.第三次会议
-- 第三章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性质和职权
---- 第二节办事机构
------ 相关图表
-------- 图:广州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机构设置图
-------- 图:广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机构设置图
-------- 图:广州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机构设置图
---- 第三节常委会的职权活动
------ 一、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 (一)内容与程序
相关图表
图: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分类统计表(1981.9~1990.12)
-------- (二)实施成效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代表议案实施方案一览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员会审议同意由市政府颁布的规章一览表
------ 二、对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监督
-------- (一)监督内容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听取政府、法院、检察院专题性工作报告分类统计表
-------- (二)监督实施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情况统计表
------ 三、制定地方性法规
--------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案处理的信访数和办结数示意图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一览表
------ 四、组织执法检查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大检查情况统计表
------ 五、组织人大代表视察
------ 六、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本机关办事机构领导人员统计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广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统计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人民统计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统计表
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广州海事法院审判人民统计表
------ 七、主持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 八、加强市、区、县人大常委会的联系
------ 九、开展对外友好活动
---- 第四节会议
------ 一、广州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
-------- (一)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
-------- (二)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 (三)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 (四)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 (五)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 (六)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 (七)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 (八)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 (九)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 (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 (十一)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 (十二)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 (十三)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 二、广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1983年7月至1988年6月)
-------- (一)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
-------- (二)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 (三)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 (四)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 (五)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 (六)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 (七)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 (八)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 (九)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 (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 (十一)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 (十二)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 (十三)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 (十四)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
-------- (十五)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 (十六)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 (十七)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
-------- (十八)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 (十九)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
-------- (二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
-------- (二十一)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 (二十二)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二十三)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 (二十四)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 (二十五)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 (二十六)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 (二十七)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 (二十八)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 (二十九)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 (三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
-------- (三十一)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 (三十二)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
-------- (三十三)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
-------- (三十四)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
-------- (三十五)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
-------- (三十六)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
-------- (三十七)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
-------- (三十八)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
-------- (三十九)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
------ 三、广州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1988年6月~ )
-------- (一)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
-------- (二)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 (三)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 (四)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 (五)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 (六)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 (七)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 (八)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 (九)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 (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 (十一)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 (十二)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 (十三)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 (十四)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
-------- (十六)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 (十七)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
-------- (十八)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 (十九)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
-------- (二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
-------- (二十一)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 (二十二)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附录
-------- 一、清朝末年的议事会
-------- 二、民国时期广州市的代议机关
(一)广州市参事会(民国11年至民国13年)
(二)广州市市政委员会(民国14年至民国18年)
(三)广州市参议会(民国21年至民国23年)
(四)广州市临时参议会(民国35年至民国38年)
政府志
-- 政府志插图
-- 政府志编纂委员会
-- 概述
----
----
----
------ 相关图表
-------- 表:广州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速度表
-- 第一编晚清、民国时期广州地方政府
---- 第一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广州府
-------- 相关图表
表:道光二十年至宣统三年广州府知府名录
-------- 附录 外人委员会
------ 第二节粤海道
-------- 相关图表
表:历任粤海道尹名录
------ 第三节广州市市政公所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市政公所主要行政官员名录
------ 第四节广州市市政厅
--------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市政厅组织系统图(民国10年2月)
------ 第五节广州市市政府
-------- 一、组成市政府,设立市政委员会
-------- 二、改行"市长制",撤销市政委员会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市政府组织系统图(民国18年1月)
-------- 专记 广州苏维埃政权
------ 第六节广州特别市政府
-------- 相关图表
图:广州特别市政府组织系统图(民国19年8月)
------ 第七节广州市政府
-------- 一、改隶广东省政府
-------- 二、日军侵占广州后,迁址怀集,政隶行政院
-------- 三、广州光复,迁址回穗
-------- 四、复隶方东省政府
-------- 五、复隶行政院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政府组织系统图(民国27年10月)
图:广州市政府组织系统图(民国37年12月)
表:民国时期广州市历任市长(市政委员长)名表
表: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府(广州特别市政府)历任秘书长名表
-------- 附录伪广州市行政机构
-------- 一、伪广东治安维持委员会
-------- 二、伪广州市公署
-------- 三、伪广州市政府
相关图表
图:伪广州市政府组织系统图(民国30年12月)
表:广州市主要伪行政官员名表
---- 第二章政务要略
------ 第一节市政沿革
------ 第二节市政工程
------ 第三节环境卫生
-------- 一、建设市场
-------- 二、建设公园
-------- 三、造林绿化
-------- 四、整治排水系统
-------- 五、改良公厕
-------- 六、街道清洁管理
-------- 七、防疫和医疗
------ 第四节公用事业
------ 第五节文化教育事业
------ 第六节福利慈善事业
------ 第七节工业
------ 第八节商业和对外贸易
-- 第二编广州市人民政府机构
---- 第一章广州市人民政府
------ 第一节成立初期(1949年10月28日~1949年12月)
--------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系统图(1949年11月)
------ 第二节广州市第一至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期(1949年12月~1952年12月)
--------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表(1949年12月~1952年12月)
------ 第三节广州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1952年12月~1955年1
-------- 相关图表
-------- 图:广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表(1952年12月~1955年1月)
-------- 图: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副秘书长,秘书厅正、副主任名录(1949年10月~1955年1月)
---- 第二章广东省广州市人民委员会
------ 第一节广东省广州市第一届人民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广东省广州市第一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表(1955年1月~1956年11月)
------ 第二节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表(1956年11月~1958年5月)
------ 第三节广东省广州市第三届人民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广东省广州市第三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表(1958年5月~1960年11月)
------ 第四节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届人民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表(1960年11月~1962年11月)
------ 第五节广东省广州市第五届人民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广东省广州市第五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表(1962年12月~1965年2月)
------ 第六节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届人民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表(1965年2月~1968年2月)
表:广东省广州市人民委员会历任正、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名录(1955年1月~1968年2月)
---- 第三章广东省广州市革命委员会
------ 第一节党政一元化的领导机关
--------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革命委员会组织系统图(1969年12月)
------ 第二节政权机关
---- 第四章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七至第九届)
------ 第一节广州市第七届人民政府
--------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系统图(1983年12月)
表:广州市第七届人民政府正、副市长名录(1981年9月~1983年7月)
------ 第二节广州节第八届人民政府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第八届人民政府正、副市长名录(1983年7月~1988年6月)
------ 第三节广州市第九届人民政府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第九届人民政府正、副市长名录(1988年6月~1993年6月)
表:广州市第九届人民政府正、副市长,办公厅主任名录(1981年9月~1993年6月)
------ 专记 广州市军事管制机构
--------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 (二)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 第三编广州市人民政府重要政务
----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 第一节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 一、军事接管
(一)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
(二)成立广州市人民政府
(三)全面接管
-------- 二、人民代表会议与基层政权建设
-------- 三、稳定社会治安秩序
(一)建立治安队伍,进行治安整顿
(二)反动党团登记
(三)打击金融投机
(四)禁毒、禁赌、取缔卖淫嫖娼
(五)赈济失业
-------- 四、抗美援朝
-------- 五、镇压反革命
-------- 六、进行社会改革
(一)土地改革
(二)民主改革
(三)"三反"、"五反"
------ 第二节恢复国民经济
-------- 一、恢复工农业生产
相关图表
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广州工业总产值表
表:广州市工业企业总产值表(按技术发展程度分)
表:广州市工业企业总产值表(按轻重工业分)
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广州市实行劳动保险、公费医疗制度情况表
-------- 二、改善公共设施
-------- 三、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 第三节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 一、文化教育为工农服务
-------- 二、防病、治病
-------- 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章"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第一节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节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节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相关图表
表:"一五"时期全市工业总产值表
---- 第三章"二五"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第一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一、"大跃进"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调整国民经济
-------- 一、调整比例关系
-------- 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 三、压缩城市人口,调整劳动力分配
-------- 四、调整手工业、商业管理体制
-------- 五、调整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 六、国民经济全面好转
------ 第三节安排人民生活
---- 第五章"五五"至"七五"计划时期(1976~1990年)
------ 第一节改革经济体制
-------- 一、改革农村经济体制
(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发展专业户与乡镇企业
(三)撤社建区
(四)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
-------- 二、改革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
-------- 三、改革企业管理体制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三)改革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 四、培育市场体系
(一)副食品市场
(二)水产品市场
(三)粮食市场
(四)生产资料市场
(五)金融市场
(六)技术市场
(七)劳务市场
(八)房地产市场
(九)其他市场
------ 第二节调整经济结构
--------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
-------- 二、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 三、调整工业结构
--------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第三节扩大对外开放
-------- 一、对外贸易
-------- 二、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
-------- 三、劳务输出与对外工程承包
------ 第四节推动科技进步
------ 第五节加速城市建设
------ 第六节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 一、发展文化事业
-------- 二、发展教育事业
------ 第七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八节改善人民生活
------ 第九节加强政府机关建设
-- 第四编广州市人民政府专项政事
---- 第一章参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性质与职责
------ 第三节编制与职级
-------- 一、参事室正、副主任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历任正、副主任名表
-------- 二、参事
(一)任命条件
(二)任职方式
相关图表
表:市人民政府历年任命参事名表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一、政治理论学习
(一)坚持政治学习与加强自身建设
(二)开展统战理论研究
(三)参观学习
-------- 二、参政议政
(一)参加民主改革和各项政治运动
(二)审议政府法规、条例和《政府工作报告》
(三)出席人大、政协会议
(四)开展社会调查,反映社情民意
(五)信息工作
(六)完成政府临时交办任务
-------- 三、开展"三胞"联谊工作
(一)通讯联络
(二)接待活动
(三)主动出访、交友联谊
(四)协助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五)缅怀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 四、征集、撰写、出版文史资料
(一)征集史料
(二)出版刊物
---- 第二章文史
------ 第一节机构
-------- 一、领导体制和领导班子
相关图表
表:市文史馆历任名誉馆长、馆长、副馆长名录
-------- 二、馆员
相关图表
表:市文史馆历年聘任馆员名录
-------- 三、办事机构
------ 第二节活动
-------- 一、撰写和整理文史资料
相关图表
表:1953~1990年广州市文史馆馆员撰写文史资料要目表
-------- 二、著书立说,编辑书刊
相关图表
表:1953~1990年广州市文史馆馆员著作、论文出版刊行举要表
-------- 三、书画和其他艺术创作
-------- 四、参与社会文化教育工作
-------- 五、开展海外联谊活动
---- 第三章来信来访
------ 第一节机构与职责
-------- 一、市人民政府信访机构与职责
-------- 二、市属各级信访机构
-------- 三、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 第二节来信来访来电处理
-------- 一、来信来访
(一)深入基层听取民意
(二)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三)受理群众检举揭发
(四)接纳批评建议
(五)接受申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六)落实各项侨务政策
(七)处理重大、突发性信访
相关图表
表:1950~195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秘书厅信访统计表
表:1972~1981年广州市革委会办事组(办公厅)信访统计表
表:1982~199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信访统计表
表:1988~199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信访立案统计表
表:1981~1990年市领导批阅信件、接待来访统计表
-------- 二、市长专线电话
相关图表
表:1986~1990年市长专线电话统计表
-------- 三、市长专邮
相关图表
表:1988~1990年市长专邮来信统计表
-------- 四、市长接访、约访
------ 第三节信访信息
-------- 一、信访信息工作的发展
-------- 二、信访信息的利用
相关图表
表:1986~1990年信访刊物统计表
政协志
-- 政协志插图
-- 政协志编纂委员会
-- 概述
-- 第一章广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 第一节历届协商委员会
------ 一、第一届协商委员会
------ 二、第二届协商委员会
------ 三、第三届协商委员会
------ 四、第四届协商委员会
------ 五、第五届协商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市协商会历届委员界别人数统计表
表:市协商会历届机构设置情况表
---- 第二节委员会的工作活动
------ 一、协助政府建立和巩固革命秩序
------ 二、推动各界人士参加各项政治运动
-------- (一)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 (二)协助政府镇压反革命
-------- (三)协助政府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 (四)协助政府开展民主改革运动
-------- (五)协助政府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 三、宣传贯彻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一)协助政府实施粮食政策
-------- (二)协助政府推销经济建设公债
-------- (三)协助政府完成基层普选工作
-------- (四)发动市民讨论宪法草案
------ 四、组织各界人士学习
-- 第二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
---- 第一节历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
------ 一、第一届委员会
-------- (一)一届全体委员会议
-------- (二)一届常务委员会议
-------- (三)一届主席会议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组织机构图
------ 二、第二届委员会
-------- (一)二届全体委员会议
-------- (二)二届常务委员会议
------ 三、第三届委员会
-------- (一)三届全体委员会议
-------- (二)三届常务委员会议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会组织机构图
------ 四、第四届委员会
-------- 相关图表
图:1965~1967年广州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组织机构图
-------- (一)四届全体委员会议
相关图表
图:1979~1981年广州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组织机构图
-------- (二)四届常务委员会议
-------- (三)四届主席会议
------ 五、第五届委员会
--------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组织机构图
-------- (一)五届全体委员会议
-------- (二)五届常务委员会议
-------- (三)五届主席会议
------ 六、第六届委员会
-------- (一)六届全体委员会议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组织机构图
-------- (二)六届常务委员会议
-------- (三)六届主席会议
------ 七、第七届委员会
-------- (一)七届全体委员会议
-------- (二)七届常务委员会议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组织机构图
-------- (三)七届主席会议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政协历届委员界别人数统计表
---- 第二节委员会的工作活动
------ 一、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
-------- (一)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讨论和贯彻执行
-------- (二)参与市重要事务的协商讨论和贯彻执行
-------- (三)参与市一级人事安排的协商讨论
-------- (四)对政协的重要事务和民主党派的有关事务进行协商讨论
------ 三、为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
-------- (一)组织各界人士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 (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
-------- (三)参加治理整顿工作
------ 四、加强同"三胞"联系,广交朋友
-------- (一)学习宣传中央对台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
-------- (二)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促进海峡两岸人民往来
-------- (三)广交朋友,增进友谊
-------- (四)引进资金、设备和人才
------ 五、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
-------- (一)参加广州市的法制建设
-------- (二)推进廉政建设
-------- (三)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献计出力
-------- (四)为国家立法和依法治市献计出力
-------- (五)参与治理整顿,推动依法管理企业、依法治税
------ 六、办理委员提案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 (一)提案工作
-------- (二)群众来信来访
------ 七、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
-------- (一)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
-------- (二)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 (三)学习新时期统战理论与"一国两制"方针
------ 八、征集文史资料,出版《广州文史资料》
-------- (二)史料工作大发展的十一年
-------- (三)史料工作的全国大协作
------ 九、兴办文化事业
-------- (一)创办市政协业余外语学校
-------- (二)创办广州业余书法艺术学校
-------- (三)创办《共鸣》杂志
-------- (四)建立市政协诗书画室
-------- (五)创办广州岭海颐老会
------ 十、加强与区、县政协的联系和指导
------ 十一、组建历届委员联谊会
民政志
-- 民政志插图
-- 民政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纂人员
-- 概述
-- 第一编民政机构
---- 第一章建国前的民政机构
------ 第一节晚清时期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广州市民政机构主要领导人名录
---- 第二章建国后的民政机构
------ 第一节机构
-------- 相关图表
表:1949年10月~1990年12月广州市民政局历任行政主要领导人名表
表:1949年10月~1990年12月中共广州市民政局组织历届主要领导人名表
------ 第二节职能和职能部门
-------- 一、建国初期
--------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
--------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相关图表
表:1949年10月~1990年12月广州市民政局直属企业、事业单位变化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人员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广州市民政局荣获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员号人员一览表
表:1990年广州市区、街、镇民政工作人员统计表
-- 第二编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章基层政权组织
------ 第一节区政权
-------- 相关图表
图:1990年广州市各区人民政府职能机构求意图
表:广州市辖县变化情况表
------ 第二节街道办事处
-------- 相关图表
表:1951年广州市各区街道(段)办事处一览表
表:1990年广州市各区街道办事处一览表
------ 第三节乡镇政权
-------- 相关图表
表:1953年广州市乡、镇人民政府一览表
表:1990年广州市镇人民政府一览表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相关图表
表:1983年广州市郊、县人民公社一览表
---- 第二章基层社会组织
------ 第一节保甲
-------- 相关图表
表:民国38年广州市保甲户数一览表
------ 第二节居民委员会(小组)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属区、县居民委员会一览表
------ 第三节村民委员会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属区、县村民委员会一览表
-- 第三编优抚安置
---- 第一章优抚
------ 第一节褒扬烈士
-------- 一、评烈发证
-------- 二、建墓立碑
(一)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义勇祠、纪念碑
(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三)广州公社旧址——广州起义纪念馆
(四)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五)十九路军松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六)东征阵亡烈士墓园
相关图表
表: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烈士墓碑表
表:广州市其他主要烈士墓碑表
-------- 三、立传、编英名录
-------- 四、瞻仰祭扫
------ 第二节抚恤
-------- 一、牺牲、病故抚恤
相关图表
表:1950年享爱抚恤人员一次性抚恤大米发放标准表
表:1955年享爱抚恤人员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表
表:1979年享爱抚恤人中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表:1990年烈属和因公牺牲、病故军属定期抚恤金领取标准表
-------- 二、伤残抚恤
相关图表
表:1950年伤残抚恤标准表
表:1955年伤残抚恤标准表
表:现行伤残抚恤标准表
------ 第三节拥军优属
-------- 一、支援前线
-------- 二、拥军优属活动
-------- 三、群众优待
相关图表
表:1952~1956年烈军属代耕情况表
表:1982~1986年城乡优待金发放情况表
-------- 四、国家补助
-------- 五、生产就业
-------- 六、表彰先进
-------- 七、军民共建
------ 第四节革命老根据地建设
-------- 一、分布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革命老根据地情况统计表
-------- 二、工作机构
-------- 三、建设
---- 第二章退役安置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一、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管理机构
-------- 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建设管理机构
-------- 三、军用供应工作机构
------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一)复转军人安置
(二)退伍军人安置
(三)伤残军人安置
(四)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
------ 第三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
-------- 一、建国前
相关图表
表:民国24年颁布陆军官佐退役俸及赡养金定额表
-------- 二、建国后
相关图表
表:1986~1990年广州市接收安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军用供应
-------- 一、军用供应站
-------- 二、接待和供应工作
-------- 三、平战结合和对外开放
-------- 附记部分地方退休人员的管理
-- 第四编救灾救济
---- 第一章灾害救济
------ 第一节建国前的灾害救济
-------- 一、清代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第二节建国后的市内灾害救济
-------- 一、组织实施灾工作
--------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 三、改革救灾工作
相关图表
表:1979~1990年广州市下拨灾害救济款情况表
------ 第三节支援外地的灾害救济
---- 第二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救济机构
-------- 一、建国前
(一)救济机关
(二)慈善、救济团体
(三)义仓
-------- 二、建国后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旧有的主要善堂、善院、善社情况一览表
------ 第二节慈善义举
-------- 一、赠医施药
-------- 二、施粥施衣
-------- 三、施棺施坟
-------- 四、夏季施茶
-------- 五、兴办义学
------ 第三节城市救济
-------- 一、生产自救
(一)小本贷款
(二)以工代赈
(三)组织生产
-------- 二、临时救济和紧急救济
-------- 三、定期救济
相关图表
表:建国后广州市历次定期救济标准调整情况表
-------- 四、冬令救济
-------- 五、医疗救济
-------- 六、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
相关图表
表:1950~1985年广州市城市社会救济费支出情况表
------ 第四节农村救济
-------- 一、困难户补助
相关图表
表:1983~1988年广州市农村困难户救济费支出情况表
-------- 二、五保护供养
-------- 三、春夏荒救济
-------- 四、扶贫
-- 第五编社会福利
---- 第一章社会福利事业
------ 第一节老人福利单位
-------- 一、普济院、普济堂——惠老院
-------- 二、天主教安老院、两广浸信会安老院——市救济分会第一老人教养院
-------- 三、市生产教养院老人教养所——市救济分会第二老人教养院
-------- 四、市救济分会老人救养院——市民政局老人教养院
-------- 五、回族安老所——市民政局少数民族养老院
-------- 六、市民政局上水老人院——广州市老人院
-------- 七、广州岭海颐老会老年公寓
-------- 八、敬老楼(院)
------ 第二节儿童福利单位
-------- 一、加拿大天主教无原罪女修会圣灵孤儿院、原道慈幼院
-------- 二、美华儿童福利会童光孤儿院——市救济分会第一儿童教养院
-------- 三、美华儿童福利会侨光孤儿童——市救济分会第二儿童教养院
-------- 四、美华儿童福利会世光孤儿院——市救济分会第三儿童教养院
-------- 五、两广浸信会培幼院、美华儿童福利园——市救济分会第四儿童教养院
-------- 六、岭南儿童工艺所、基督教华南儿童教养院——市救济分会第五儿童教养院
-------- 七、公立孤儿教育院、难童教养所——市救济分会第六儿童教养院
-------- 八、市生产教养院第二儿童教养所——市救济分会第七儿童教养院
-------- 九、市民政局沙河儿童教养院——市民政局第一儿童教养院
-------- 十、市救济分会菱塘儿童教养院——市民政局第二儿童教养院
-------- 十一、禺北孤儿院——市民政局第三儿童教养院
------ 第三节婴儿福利单位
-------- 一、加拿大天主教无原罪女修会圣婴婴院
相关图表
图:圣婴婴院的"死仔坑"之一(1951年)
图:市人民法院公审圣婴婴院残害婴孩案大会(1951年)
-------- 二、美华儿童福利会广州育婴院
-------- 三、市救济分会育婴院——市民政局育婴院
------ 第四节残疾人福利单位
-------- 一、瞽目院、盲人学院、健济院
-------- 二、中华基督教会明心瞽目习艺所、中华信义会失明协会女瞽目院——市救济分会第一盲人教养院
-------- 三、两广浸信会慕光女瞽目院——市救济分会第二盲人教养院
-------- 四、市救济分会盲人教养院——市盲人院
-------- 五、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 六、市儿童福利院、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 七、至灵学校
------ 第五节综合性福利单位
-------- 一、市贫民教养院
-------- 二、市救济院——市人民政府救济院
-------- 三、市救济分会第一教养所、第二教养所
-------- 四、市民政局龙洞教养所——市社会福利院
------ 第六节医疗福利单位
-------- 一、城西方便所——广州方便医院
-------- 二、市会馆善堂联合会诊所——市社会公益团体联合会诊所
-------- 三、市民政局防聋治盲诊所
-------- 四、市东升诊所——市东升医院
-------- 五、市社会福利医务所——市社会福利医院
-------- 六、广州益寿医院
------ 第七节社区服务
------ 第八节有将募捐
-------- 相关图表
表:1988~1990年市募委社会福利金立项资助情况表
---- 第二章社会福利生产
------ 第一节沿革
-------- 相关图表
表:1959~1990年广州市属社会福利生产单位移交、裁并情况一览表
------ 第二节管理机构
-------- 一、市管理机构
-------- 二、区街管理机构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一、管理
(一)管理体制
(二)企业整顿
-------- 二、经营改革
(一)"三来一补"项目
(二)内联项目
(三)多种经营
-------- 三、生产设备
-------- 四、生产门类和产品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社会福利生产单位优质产品一览表
------ 第四节保护扶持
-------- 一、国家保护
-------- 二、社会扶持
-------- 三、健全人辅助
-------- 四、特殊照顾
------ 第五节效益
-------- 一、社会效益
(一)扩大民政对象就业面
(二)提高职工素质
相关图表
图:市第一次社会福利生产先代会(1960年)
(三)丰富职工精神生活
-------- 二、经济效益
(一)产值、税利
(二)工资福利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直属社会福利生产单位情况一览表
---- 第三章残疾人社会团体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一、市级团体
(一)广州市盲人聋哑人协会
(二)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历次残疾人代表会议和机构、领导人一览表
(三)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 二、区县团体
-------- 三、基层团体
------ 第二节主要工作和活动
-------- 一、协助安置就业
-------- 二、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 三、宣传残疾人事业
-------- 四、开展特殊教育
-------- 五、关心残疾人生活
-------- 六、组织残疾人文体活动
(一)文娱活动
(二)体育活动
-------- 七、对外交流活动
(一)出访
(二)接访
-------- 八、为残疾人事业筹集资金
(一)募捐
(二)义演
(三)义卖
---- 第四章旧社会公益团体房地产的管理和使用
------ 第一节房地产的处理
-------- 一、登记与整顿
-------- 二、共管、代管、接管
-------- 三、分类归口
(一)移交
(二)征用
(三)调并
------ 第二节房地产的管理
-------- 一、租务整顿
-------- 二、优惠贫民等住户
-------- 三、维修与改建
------ 第三节房地产的改造与使用
-------- 一、合建
-------- 二、自建
-------- 三、商品房建设与房地产开发
------ 第四节为社会福利事业服务
-- 第六编社会行政管理
---- 第一章收容遣送
------ 第一节收容
-------- 一、建国前的收容工作
-------- 二、建国后的收容工作
(一)收容对象与机构
相关图表
表:1949~1990年市民政局收容所、站、"四边"场(点)情况简表
(二)收容做法
(三)处理原则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市民政局收容所、站收容人数统计表
(四)审查和管理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市民政局收容所、站、"四边"场(点)收容人员给养标准表
------ 第二节遣送
-------- 一、建国前的遣送工作
-------- 二、建国后的遣送工作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市民政局收容所、站遣送人数统计表
------ 第三节游民、娼妓改造
-------- 一、游民改造
相关图表
表:收容生产安置单位——自力砖瓦厂(1953年)
表:1950~1963年市民政局生产安置单位情况简表
-------- 二、娼妓改造
(一)建国前的娼妓
(二)建国后的娼妓改造
相关图表
表:市生产教养院被服厂车缝工场(1952年)
------ 第四节临时收容人员的管理
---- 第二章社团登记管理
------ 第一节社团与法规
-------- 一、清代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新中国时期
------ 第二节登记
-------- 一、清代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新中国时期
------ 第三节管理
-------- 一、清代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新中国时期
---- 第三章婚姻登记管理
------ 第一节婚姻法规
-------- 一、建国前的法规
-------- 二、建国后的法规
------ 第二节婚姻登记
-------- 一、登记机关
-------- 二、登记员
-------- 三、登记
(一)国内公民的婚姻登记
(二)国内公民与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婚姻登记
(三)涉外婚姻登记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广州市婚姻登记统计表
------ 第三节宣传、管理
-------- 一、婚姻法规宣传
-------- 二、保护合法婚姻与处理违法婚姻
-------- 三、婚姻登记档案管理
---- 第四章殡葬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第二节行业、队伍
-------- 一、从属行业
(一)寿枋业
(二)寿衣寿具业
(三)仪仗业
(四)乐队
(五)鲜花砌作店
-------- 二、殡殓服务人员
------ 第三节场所、设施
-------- 一、殡仪馆
相关图表
图:市长叶选平(右)等慰问殡葬工人(80年代)
-------- 二、土葬场所
(一)义冢(义地)
(二)庄房
(三)坟场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供广州驻军、警察及殡仪馆使用的主要坟场情况表
表:广州市少数民族、宗教界主要坟场情况表
(四)墓园
-------- 三、火葬场所
(一)火葬场
(二)骨灰楼
------ 第四节殡葬改革
-------- 一、政策法规
-------- 二、统管殡葬行业
-------- 三、推行火葬
相关图表
图:1958~1990年广州市属八区火葬率变化示意图
-------- 四、骨灰撒向大海和骨灰入土植纪念树活动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倡导市民把骨灰撒向大海活动情况表
表:广州市倡导市民开展骨灰入土植纪念树活动情况表
-------- 五、殡葬服务
---- 第五章禁烟禁毒工作
------ 第一节概况
--------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首次禁烟禁毒大会会场(1951年)
------ 第二节戒烟所、戒毒所
-------- 一、广州市禁烟禁毒委员会戒烟所
-------- 二、广州市戒毒收容管教所
外事志
-- 外事志插图
-- 外事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人员
-- 概述
----
----
----
----
-- 上编晚清、民国时期的外事
---- 第一章机构和团体
------ 第一节外事机构
-------- 一、晚清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第二节涉外机构
-------- 一、晚清时期
(一)粤海关
(二)十三行
(三)广州出洋问讯局
-------- 二、民国时期
(一)粤海关
(二)广州大本营侨务局
(三)广州侨务委员会
(四)广州侨务局和广东侨务处
------ 第三节外国驻广州领事机构
-------- 相关图表
表:晚清、民国时期各国驻广州领事机构表
---- 第二章对外交往与交涉
------ 第一节晚清时期
--------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对外交涉
(一)中英议和
(二)英人肇衅和人民抗英
(三)反入城反租地斗争
(四)靖远街事件
(五)黄竹岐案
(六)向英军乞援镇压洪兵起义
(七)美国抗拒禁烟
(八)法国分沾鸦片战争利权
-------- 二、第二次鸦片争中的对外交涉
(一)"亚罗"号船事件
(二)英国再提进城的交涉及攻陷广州
(三)团练局领导的抗英斗争
-------- 三、鸦片战争后的对外交涉
(一)罗亚芬事件
(二)广州绅商社团参与的对外交涉
(三)粤商自治会领导的抗夷斗争
(四)"契约华工"事件的对外交涉
-------- 四、晚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 第二节民国时期
-------- 一、广州政府的外交斗争
-------- 二、广州政府的联俄外交活动
-------- 三、抗日战争后的对外交涉
-------- 四、民国时期对外交往
---- 第三章外国在广州的租地与租界
------ 第一节十三行地区之扩界
------ 第二节洋行租地协议与河南扩界纠纷
------ 第三节沙面租界
-------- 一、沙面租界的划定
-------- 二、列强对沙面租界的经营
-------- 三、列强在沙面的侵略行径
(一)践踏中国主权,干预中国政治
(二)打击民族工业,控制进口贸易,扰乱中国金融
-------- 四、华籍职工与列强的交涉
-------- 五、沙面租界的收回
-------- 附录收回英、法领事馆旧址
---- 第四章广州地方政权为外人把持
------ 第一节外人委员会
------ 第二节日伪政权
-------- 附录日本侵略广州和广州的抗日斗争
------ 第三节粤海关税务司
-------- 相关图表
表:鸦片战争后粤海关税务司名录
---- 第五章外国在广州的经济和宗教、文化活动
------ 第一节经济
-------- 一、开设洋行
-------- 二、设立银行
-------- 三、开办保险公司
-------- 四、经营运输
-------- 五、借款
-------- 六、投资房地产业
------ 第二节宗教文化
-------- 一、西方宗教的传入
-------- 二、教会和教堂
-------- 三、办学校和报刊
(一)办学校
1.神学教育学校
2.普通教育学校
(二)办报刊
1.宗教报刊
2.其他报刊
-------- 四、创办医院和慈善事业
(一)开设诊所,创办医院
(二)办慈善事业
-- 下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外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外事机构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外事办公室历任领导名表
------ 第二节涉外机构
------ 第三节对外团体
------ 第四节外国驻广州领事机构
-------- 相关图表
表:苏联驻广州领事年表
表:波兰驻广州领事年表
表:越南驻广州领事年表
表:捷克斯洛伐克驻广州领事年表
表:美国驻广州总领事年表
表:日本驻广州领事年表
---- 第二章涉外群众活动
------ 第一节保卫世界和平
-------- 一、和平签名运动
-------- 二、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
-------- 三、抗议香港英政府迫害和屠杀中国同胞
-------- 四、谴责印度尼西亚当局反华排华
-------- 五、支持刚果人民的正义斗争
-------- 六、支持古巴人民反侵略斗争
-------- 七、抗议美国U-2型飞机侵犯中国领空
-------- 八、谴责美帝国主义导演的"韩日会谈"
-------- 九、声讨美国飞机轰炸中国货船
-------- 十、抗议苏联武装侵犯中国珍宝岛等罪行
-------- 十一、反对美国侵略柬埔寨和扩大印度支那战争
------ 第二节抗美援朝
------ 第三节抗美援越
------ 专记涉外案件
-------- 一、圣育婴院残害婴孩案
-------- 二、卜力克补交税款案
-------- 三、取缔"圣母军"
-------- 四、福寿康间谍案
-------- 五、取缔反动组织"呼喊派"
-------- 六、七十一人国际性犯罪团伙案
-------- 七、沙玛力·康他纳讪等3人运输毒品案
-------- 八、利密·丹迪努瓦迪翁运输毒品案
-------- 九、沙玛·挽提色拉等3人诈骗案
-------- 十、攀蒂·吉娜旺、国乔·南达走私案
-------- 十一、取缔10个非法传教点
-------- 十二、丹巴·巴哈德、马丹·古龙等诈骗案
---- 第三章对外交往
------ 第一节官方交往
-------- 一、国宾访问广州
(一)外国国宾在穗的参观访问活动
相关图表
表:1954~1990年访穗和经穗的国宾一览表
表:1956~1986年访穗(或经穗)的外国议会代表团一览表
表:1952~1990年记穗(或经穗)的外国政府代表团一览表
表:1955~1979年访穗(或经穗)的外国军事代表团一览表
表:访穗的外国、地区检察官代表团
-------- 二、广州市政府与外国地方政府的交往
(一)改革开放前(1949~1978)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8~1990)
-------- 专记印支三国四方会议
------ 第二节政党交往
-------- 相关图表
表:1954~1988年访穗(或经穗)的外国政党领导人或代表团一览表
------ 第三节民间交往
-------- 一、群众团体互访
(一)工会组织的交往
1.外国工会代表团来访
2.接待外国海员及其家属
3.广州工会组团出访
4.穗、港、澳工会亲谊活动
(二)青年组织的交往
1.与港澳青年的交往
2.与外国青年团体的交往
(三)妇女组织的对外交往
1.穗港澳妇女界的联谊和合作活动
2.国际妇女友好交往
-------- 二、民间友好往来
(一)境外知名人士访穗
(二)广州民间个人出访
------ 第四节专业交往
-------- 一、经贸界交往
(一)进出口贸易
(二)引进外资
相关图表
表:1978~1990年外国在穗投资统计表
(三)引进技术设备
(四)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
(五)对外承包工程
(六)劳务输出
(七)经贸界互访与商品展销
-------- 二、科技界交往
相关图表
表:1982~1990年广州科协对外科技交流统计表
(一)中外科技界的互访和交流活动
(二)举办国际科技会议
(三)派科技人员出国交流和进修
相关图表
表:1984~1989年广州科技人员出国进修情况表
-------- 三、文化艺术界交往
(一)出境交流
(二)境内交流
相关图表
表:1951~1965年访穗的境外文化代表团一览表
表:1952~1985年来广州访问演出的境外艺术团体一览表
-------- 四、教育界的交往
相关图表
表:1981~1990年访穗的外国教育团体一览表
-------- 五、医疗卫生界的交往
(一)人员交流
(二)学术交流
-------- 六、体育界的交往
(一)在穗的国际交流
(二)出国参赛表演
(三)外派传技执教
(四)出国当裁判员
相关图表
表:建国后广州地区裁判员到境外工作一览表
------ 第五节外国家、留学和实习生
-------- 一、外国专家
相关图表
表:1979~1988年在穗外国专家统计表
-------- 二、外国留学生
相关图表
表:历年来穗留学生人数统计表
-------- 三、外国实习生
相关图表
表:1959~1973年在广州的外国实习生人数统计表
---- 第四章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 第一节与九个外国城市缔结友好关系
-------- 一、广州一福冈
福冈市简介
-------- 二、广州——洛杉矶
洛杉矶简介
-------- 三、广州——马尼拉
马尼拉市简介
-------- 四、广州——温哥华
温哥华市简介
-------- 五、广州——悉尼
悉尼市简介
-------- 六、广州——巴里
巴里市简介
-------- 七、广州——里昂
里昂市简介
-------- 八、广州——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市简介
-------- 九、广州——奥克兰
奥克兰简介
------ 第二节友好工作的开展
-------- 一、交流与合作
(一)引进技术与设备
(二)合资办企业
(三)人才交流
(四)其他交流
-------- 二、开展贸活动
---- 第五章外事管理
------ 第一节因公出访管理
-------- 一、出国(境)审批
(一)审批权限及对象
(二)报批办法
-------- 二、办理护理照签证
相关图表
表:1988年10月~1990年市外办颁发护照情况统计表
表:1988~1990年广州市出访人数较多的前10名国家和地区情况表
表:1988~1990年广州市出访人数按出访项目分类表
------ 第二节外国专家管理
-------- 一、召开外国专家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及现场会议
-------- 二、奖励有功的外国专家
------ 第三节其他管理
-------- 一、对外参观点管理
-------- 二、外国领事馆管理
-------- 三、外事、涉外干部培训
人事志
-- 人事志插图
-- 人事志编纂委员会
-- 概述
-- 第一章人事机构
---- 第一节民国时期人事机构
------ 一、市政府人事室(股)
------ 二、市政府直属单位人事机构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人事机构
------ 一、广州市人事局(处)
-------- 相关图表
表:建国后广州市人事局(处)历任主要领导人简表
------ 二、市直属单位人事机构
-- 第二章机构与编制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与管理工作
------ 一、管理机构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历任主要领导简表
表: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历任主要领导简表
------ 二、管理工作
---- 第二节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 一、市级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市级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人员情况一览表
表:1900年广州市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情况表
表:1952~1965年省分配广州市行政编制情况表
------ 二、区、县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各区党政群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一览表
表:1990年广州市各县党政群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一览表
-- 第三章任用
---- 第一节吸收录用
------ 一、民国时期
-------- (一)考试录用制度
-------- (二)市公职候先人应考资格审查委员会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吸收录用条件
-------- (二)录用原则与对象
相关图表
表:1980~1990年广州市吸收录用干部情况表
-------- (三)录用程序及手续
------ 附记
-------- (一)留用旧政府人员
-------- (二)"审干"录用干部
-------- (三)整顿"以工代干"
-------- (四)聘用合同制干部
-------- (五)吸收"五大"毕业生、自费走读毕业生
-------- (六)录用自学成才人员
---- 第二节干部任免
------ 一、民国时期
-------- 相关图表
表:民国35年至民国38年广州市政府及所属机关荐任以上人员送审情况表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任免权限及范围
-------- (二)任免手续及程序
相关图表
表:1949~1990年广州市任免干部职务情况表
-------- (三)培养选拔干部
1.选拔标准和条件
2.培养选拔对象
-- 第四章考核奖惩
---- 第一节考核
------ 一、民国时期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二节奖励
------ 一、民国时期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奖励条件
-------- (二)奖励种类及审批权根
------ (三)奖励旅行
---- 第三节惩戒
------ 一、民国时期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惩戒条件
-------- (二)惩戒种类及审批权限
-------- (三)行政监察
-- 第五章培训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培训管理机构
------ 二、干部教育培训
------ 附记广州市人才培训中心
-- 第六章流动与调配
---- 第一节调配
------ 一、民国时期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调配权限与管理形式
-------- (二)调配的原则和重点
1.市内调整配备干部
2.干部外调查支援国家建设
3.跨地区干部调配
相关图表
表:1957~1990年广州市调配干部情况统计表
---- 第二节大、中专毕业生
------ 一、民国时期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1.工作体制
2.分配原则
3.分配派遗
(1)高校毕业生的分配、派遣
相关图表
表:历年广州市接收高校毕业生情况表
(2)中专毕业生的分配、派遗
-------- (二)大、中专毕业生干部管理
-------- (三)大、中专毕业生干部的使用与调整
-------- (四)大、中专毕业生的教育、培训与选拔
---- 第三节转业军官安置
------ 一、民国时期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工作机构
-------- (二)安置原则和条件
-------- (三)接收安置
-------- (四)安置待遇
1.政治待遇和工资待遇
2.随调家属安置
相关图表
表:1981~1990年广州市军转干部家属随调、随迁情况表
3.住房待遇
相关图表
表:1975~1990年中央、省、市财政拔军转干部住房补助标准表
表:1981~1990年广州市军转干部需安排在房人员情况表
-------- (五)转业干部培训与表彰
1.培训
相关图表
表:1985~1990年广州市军转干部培训情况表
2.表彰
---- 第四节人才智力交流
------ 一、召开人才交流会
------ 二、建立广州市人才中转库
-------- 相关图表
表:1984年8月~1990年广州市人才中转库登记情况表
------ 三、设立广州市社会人才资源库
------ 四、开设广州市人才智力银行
------ 五、成立广州市北秀外资企业人才服务中心
---- 第五节引进国外人才智力
------ 一、工作机构
------ 二、国外人才智力引进
------ 三、派员到国外、港澳对口实习培训
-------- (一)选派原则和条件
-------- (二)外派培训
-------- (三)外派人员外语水平考试
-- 第七章专业技术干部
---- 第一节专业技术干部队伍
------ 相关图表
-------- 表:1985~1990年广州市专业技术干部分布情况表
---- 第二节专业技术干部管理机构
---- 第三节专业技术干部管理
------ 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录用和调整
-------- (一)录用闲散技术人员
-------- (二)调整专业技术干部
-------- (三)放宽搞活科技人才
------ 三、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育、提拔
------ 四、职称评定与改革
-------- (一)职称评定的程序、批准权限
-------- (二)评定职称的依据、条件
-------- (三)职称评定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社会科学系列专业职称评委会设置情况表
表:1981年9月~1983年8月广州市社会科学系列评定职称情况表
---- 第四节专业技术干部待遇
------ 一、专业技术干部家属"农转非"
------ 二、医疗保健
------ 三、浮动工资
------ 四、出国出境
------ 五、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待遇
------ 六、住房及其他待遇
-- 第八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一、民国时期
-------- 相关图表
表:民国22年9月公布的文官官等俸给标准表
表:民国34年10月广州市政府及所属机关文官官等俸级比照表
表:民国38年5月折支银元标准表
表:市政府发给职员房屋租售津贴费标准表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工资管理机构
-------- (二)工资制度
1.建国初期的工资制度
2.1952年工资制度改革
3.1955年工资制度改革
4.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
-------- (三)历次工资调整
---- 第二节福利
------ 一、民国时期
-------- (一)员工福利基金
-------- (二)补助
-------- (三)假期
-------- (四)抚恤
-------- (五)其他福利
1.体格检查
2.家属安置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福利管理机构
-------- (二)福利费的提取、掌管与使用
-------- (三)补助
1.生活困难补助
(1)供给制干部家属供给和路费补助
(2)多子女困难补助
(3)生育补助
(4)干部家属生活困难补助
2.集体福利补助
-------- (四)医疗保健
1.干部公费医疗
2.工作人员家属统筹医疗
3.春节(节日)慰问伤病干部
4.干部疗养
-------- (五)假期
1.节假
2.休假
3.探亲假
4.婚假、丧假
5.病假、事假
6.生育假
-------- (六)抚恤
1.丧葬费
2.抚恤金
3.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 附记
-------- 一、市政府员工福利机构
-------- 二、早期作为集体福利而创办的学校和儿园
-------- 三、干部疗养院所简介
-- 第九章退休、退职、离休
---- 第一节退休
------ 一、民国时期
-------- (一)退休条件
-------- (二)退休待遇
相关图表
表:民国36年国民政府规定的公务员退休金标准表
-------- (三)退休办理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退休条件
-------- (二)退休待遇
1.政治待遇
2.生活待遇
(1)退休费
(2)退休生活补助费
-------- (三)退休办理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部分年份退休干部情况表
-------- (四)退休干部管理
---- 第二节退职
------ 一、退职条件
------ 二、退职待遇
-------- (一)退职费
-------- (二)退职生活补助费
------ 三、退职办理
---- 第三节离休
------ 一、离休条件
------ 二、离休待遇
------ 三、离休干部管理
-- 第十章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
---- 第一节人事干部队伍建设
------ 一、业务培训
------ 二、学历培训
------ 三、岗位培训
---- 第二节业务建设
------ 一、编印人事法规
------ 二、编制干部名册
------ 三、干部统计工作
------ 四、人事工作调查研究
------ 五、人事工作会议
------ 六、人事工作交流
------ 七、建立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 第三节人事信访工作
------ 一、信访制度
------ 二、来信来访处理
-------- 相关图表
表:1985~1990年广州市人事局来信来访情况表
档案志
-- 档案志插图
-- 档案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概述
-- 第一章机关、企事业档案工作
---- 第一节机构与职责
------ 一、民国时期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相关图表
表:企业档案管理理达标定级情况一览表
表:机关档案管理达标定级情况一览表
---- 第二节文书档案管理
------ 一、清理积存文件材料
------ 二、文书立卷归档
------ 三、业务建设
-------- (一)收集文件材料
-------- (二)编制检索工具
-------- (三)档案鉴定
-------- (四)档案编研与公布
-------- (五)档案保管
---- 第三节科技档案管理
------ 一、工业企业科技档案
------ 二、城市基本建设档案
------ 三、农业科技档案
------ 四、科学技术研究档案
---- 第四节专门档案管理
------ 一、公安业务档案
------ 二、诉讼档案
-------- (一)法院诉讼档案
-------- (二)检察院诉讼档案
------ 三、公证档案
------ 四、律师业务档案
------ 五、婚姻登记档案
------ 六、房地产档案
------ 七、会计档案
------ 八、商标档案
------ 九、教学档案
------ 十、艺术档案
------ 十一、病历档案
-- 第二章档案馆事业
---- 第一节机构与职责
------ 一、广州市档案馆
------ 二、区、县档案馆
------ 三、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各级档案馆情况一览表
---- 第二节馆库建筑与设施设备
------ 一、馆库建筑
------ 二、设施设备
-------- 相关图表
表:1990年广州市各档案馆面积与设备情况表
---- 第三节档案管理
------ 一、收集
------ 二、整理
------ 三、保护和保管
------ 四、鉴定和销毁
------ 五、编制检索工具
------ 六、编研
-------- 编研插图
---- 第四节馆藏简介
------ 一、广州市档案馆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全宗名册
表:广州市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和建国后档案全宗名册
------ 二、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 三、区档案馆
-------- 相关图表
表:市属各区档案馆馆藏情况一览表
------ 四、县档案馆
-------- 相关图表
表:市属各县档案馆馆藏情况一览表
-- 第三章档案事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机构与职责
------ 一、管理体制
------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
-------- (一)市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档案局(处)历任主要行政领导名录
表:中共广州市档案局党组负责人名录
表:广州市档案处机构设置及任务表(1961年3月)
表:广州市档案局机构设置及任务表(1989年4月)
-------- (二)区、县档案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档案工作监督指导
------ 一、业务范围
------ 二、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 三、协作组及其活动
---- 第三节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建设
------ 一、建立健全档案行政管理规章
------ 二、依法行政管理
---- 第四节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 一、在职培训
------ 二、专业职务资格评定
------ 三、表彰先进
-------- (一)全国档案系统
-------- (二)广东省及全省档案系统
-------- (三)广州市及全市档案系统
-------- (四)颁发档案工作荣誉证书
---- 第五节档案宣传
------ 一、新闻媒介宣传
------ 二、汇编印发档案利用事例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档案局(处)编印档案利用事便小册子一览表
------ 三、编辑发行《广州档案》
------ 四、举办档案展览
------ 五、开展咨询活动
-- 第四章档案利用服务与效益
---- 第一节利用服务
------ 一、利用情况
-------- 相关图表
图:全国各地利用广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示意图
------ 二、利用制度
-------- 相关图表
图:1979~1990年全市档案馆利用档案人次、卷次统计图
------ 三、开发历史档案
---- 第二节利用效益
------ 一、为机关和企业决策服务
------ 二、服务机关工作
------ 三、为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提供依据
-------- 相关图表
表:落实有影响的港澳台胞、海外华侨房产政策情况表
------ 四、为企业生产服务
------ 五、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服务
------ 六、在涉外合同纠纷中为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服务
------ 七、为办理案件提供便利
------ 八、为解决纠纷服务
------ 九、为科技研究与技术交易服务
------ 十、为编史修志工作服务
-- 第五章档案学术研究、交流与档案专业教育
---- 第一节档案学会
------ 一、学会成立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档案学会历届理事会理事长(会长)、秘书长名录
------ 二、学会建设
---- 第二节学术研究活动及成果
------ 一、组织撰写学术论文
------ 二、召开学术研究会
------ 三、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讲座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档案学会举办学术报告(讲座)情况一览表
------ 四、研究成果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档案学会会员获奖成果一览表
---- 第三节档案专业教育
------ 一、广州大学档案干部专修班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大学档案干部专修班专业课教学计划表
------ 二、中山大学档案学专业
------ 三、广州师范学院成人大专档案专业证书班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范学院成人大专档案专业证书班(89秋班)执行教学计划情况表
---- 第四节档案工作交流
------ 一、国外交流
------ 二、国内交流
-------- (一)协作会
相关图表
表:1985~1990年全国计划单列城市档案工作协作会会议一览表
表:1986~1990年全国沿海开放城市暨经济特区档案工作协作会会议一览表
-------- (二)参观考察活动
-------- (三)档案刊物交流
海关志
-- 海关志插图
-- 海关志编纂委员会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人员
----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机构
------ 一、粤海关监督署
-------- 相关图表
图:清代前期粤海关所辖口岸机构系统示意图(1838)
表:民国3年粤海五十里外常关机构设置表
------ 二、粤海关税务司署
-------- (一)内设机构
-------- (二)分支机构
相关图表
表:民国24年粤海关分卡分所设置情况表
表:民国38年粤海关分支机构设置表
图:民国38年粤海关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机构
------ 一、广州海关
-------- (一)内设机构
-------- (二)分支机构
相关图表
表:1949年10月~1979年广州海关分支机构设置情况表
表:1980~1993年广州海关分支机构设置情况表
------ 二、黄埔海关
-------- 相关图表
图:《粤海关志》中前清粤前关黄埔口图
图:粤海关黄埔支关办公楼,位于黄埔长洲岛平岗山。(1919年摄)
-------- (一)内设机构
-------- (二)分支机构
相关图表
表:1980~1990年黄埔海关分支机构设置情况表
---- 第三节人员配置
------ 一、行政领导
-------- (一)粤海关监督
相关图表
表:粤海关历任监督名录
-------- (二)粤海关税务司
相关图表
表:粤海关历任税务司名录
-------- (三)关长
相关图表
表:1949年10月~1990年广州海关历任主要行政领导名录
------ 二、属员
-------- (一)关吏、关差
-------- (二)职员
-------- (三)干部
-- 第二章运输工具监管
---- 第一节国际航行船舶
---- 第二节来往穗港澳船舶
------ 一、定期班轮
-------- 相关图表
图:广州海关驻洲头咀码头监管点
------ 二、小型船舶
---- 第三节民船、小轮
------ 一、民船
-------- 相关图表
图:部票清康熙二十年(1686)粤海关监署发给英国商船进入广州暂停泊证
图:粤海关外洋船牌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粤海关发给西洋商船的船牌
------ 二、小轮
-------- 相关图表
图:广州海关关员在小型船舶上监管和宣传(1958年摄)
---- 第四节陆、空运输工具
------ 一、火车
------ 二、飞机
------ 三、汽车
-------- 相关图表
表:1861~1931年广州口岸进出口船舶艘次及吨位统计表
表:1932~1949年广州口岸往来国内外进出口船舶及吨位统计表
表:1900~1931年粤海关进出内港航行轮船国籍、艘次及吨位统计表
表:1949~1990年广州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业务情况统计表
表:1980~1990年黄埔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业务情况统计表
-- 第三章货物监管
---- 第一节一般贸易
------ 一、口岸进出
-------- 相关图表
图:广州海关驻新风办事处进出口集装箱货物监管现场(1993年摄)
------ 二、洋货内运
------ 三、土货外运
------ 四、配合反禁运
---- 第二节灵活贸易
------ 一、来料加工、补偿贸易
------ 二、进料加工
------ 三、"三资"企业
---- 第三节非设关地区
---- 第四节对代理报关的管理
------ 相关图表
-------- 图:广州海关驻内港办事处芳村码头监管现场(1992年摄)
-------- 表:1860~1949年粤海关进出口货值表
-------- 表:1864~1949年粤海关进出口金额统计表
-------- 表:1949~1990年广州海关进出口货物监管业务统计表
-------- 表:1980~1990年黄埔海关进出口货物监管业务统计表
-- 第四章物品监管
---- 第一节旅客行李物品监管
------ 一、新中国成立前
-------- (一)出境劳工及移民
-------- (二)港澳旅客
------ 二、新中国成立后
-------- (一)港澳旅客
-------- (二)华侨等旅客
相关图表
表:对华侨等旅客携进重点物品免税限量表
-------- (三)台湾同胞
-------- (四)出国工作和学习人员
---- 第二节邮递物品监管
------ 一、邮袋监管
------ 二、邮包监管
-------- 相关图表
表:邮包进口免税额表
------ 三、关邮协作
------ 四、特快专递物品监管
------ 五、印刷品监管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广州进出口邮包统计表
表:1958~1990年广州进出口印刷品统计表
表:1983~1990年广州进出口音像制品统计表
---- 第三节进出境运输工具服务人员自用物品监管
------ 一、新中国成立前
------ 二、新中国成立后
-------- (一)对来往港澳运输工具服务人员自用物品的监管
相关图表
表:来往港澳地区运输工具服务人员带进物品限量表
-------- (二)对国际航行船舶船员物品的监管
相关图表
表:海关对中国国际航行船舶员携带进境自用重点管理物品的管理情况表
表:海关对中国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携带进出境自用一般物品的管理情况表
表:海关对外籍船舶船员携带进出境自用物品征免税限值、限量表
-------- (三)对飞机乘务人员自用物品的监管
相关图表
表:对民航出国机组人员进出境携带物品管理情况表
表:1955~1990年广州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服务人员统计表
-- 第五章征税
---- 第一节税则
------ 一、钦定税则
------ 二、协定税则
------ 三、国家税则
-------- (一)进口税则
-------- (二)出口税则
------ 四、人民税则
-------- 相关图表
图:广州海关价格中心一角
---- 第二节税项
------ 一、关税
-------- (一)进出口税
相关图表
表:1740~1840年粤海关按钦定税则所征正税比重情况表
表:1862~1928年粤海新关按协定税则征收正税情况表
表:1929~1938年粤海关按"国家税则"征收进出口税比重表
表:1950~1990年广州口岸海关进出口货物关税统计表
-------- (二)鸦片税
相关图表
表:1862~1917年粤海关鸦片税收情况简表
-------- (三)子口税
-------- (四)沿海贸易税和转口税
相关图表
表:1862~1930年粤海关沿海贸易税简表
-------- (五)船舶吨税
-------- (六)物品税
------ 二、附加税
-------- (一)赈灾附加税
-------- (二)浚河捐
-------- (三)进口调节税
-------- (四)杂项税费
相关图表
表:1751~1841年粤海关杂项税费简表
表:1860~1930年粤海关征收各项税钞表
表:1931~1946年粤海关征收各项税钞表
表:1949~1990年广州海关征收关税统计表
------ 三、代征税费
-------- (一)统税、货物税、商品流通税
-------- (二)工商统一税、产品税、增值税
-------- (三)车辆购置附加费
-------- (四)特别消费税
-------- (五)出口商口利润调节税
-------- (六)对台直接贸易调节税
---- 第三节关税计征、退补
------ 一、关税计征
-------- (一)税额
-------- (二)完税价格
-------- (三)程序
------ 二、关税退补
-------- (一)退税
-------- (二)补税
---- 第四节关税减免
------ 一、新中国成立前
------ 二、新中国成立后
-------- (一)法定减免
-------- (二)特定减免
相关图表
表:1984~1985年在广州海关备案的外资企业情况表
图:广州海关业务处办理减免税手续现场
-------- (三)临时减免
相关图表
表:1982~1990年广州口岸海关关税减免税金额表
-- 第六章查缉走私
---- 第一节查缉沿边沿海走私
------ 一、新中国成立前
------ 二、新中国成立后
-------- (一)查缉边境居民、沿海渔民走私
-------- (二)查缉船员走私
---- 第二节查缉货运走私
------ 相关图表
-------- 图:广州海关关艇
---- 第三节查缉行邮走私
------ 一、查缉旅客行李物品走私
------ 二、查缉邮递物品走私
---- 第四节反走私宣传
------ 相关图表
-------- 图:黄埔海关海上缉私队(1990年摄)
---- 第五节走私案件处理
------ 一、走私案件的审理
-------- 相关图表
表:1981~1990年广州海关处理走私案件统计表
表:1981~1990年黄埔海关查获走私案件统计表
------ 二、走私物品的处理
-------- (一)一般物品的处理
-------- (二)特殊物品的处理
------ 三、奖励办法
-- 第七章海关统计
---- 第一节业务统计
---- 第二节贸易统计
-- 专记
---- 河南事件和沙面事件
---- 粤海关关税管理权易手
---- "关余"斗争
---- 省港大罢工时期的粤海关
------ 一、粤海关华员工人参加省港大罢工
------ 二、贝泐封关激怒各界
------ 三、粤海关华人总工会成立及贝泐破坏工会的行为
------ 四、粤海关华人总工会被迫解散
---- 广东率先开征二五附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