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全面记述伍家岗区域内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86-2005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目录
封面
伍家岗区志
图片
--
伍家岗区行政区划图(2002年)
--
宜昌市伍家岗区卫星影像图(2009年)
--
伍家岗区地貌图
--
伍家岗区交通图(2005年)
--
1978年1月7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左二)视察中南橡胶厂
--
1991年7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左二)视察宜昌棉纺厂
--
1996年10月2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中)视察三峡移民生活情况
--
1997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左)视察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
--
199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中)视察湖北新丰化纤工业有限公司
--
200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中)在伍家岗区视察
--
2001年7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前右)视察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
2004年9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中)视察长江防汛抗洪工作
--
2002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中)在伍临路社区慰问困难群众
--
2007年8月14日,湖北省省长罗清泉(中)在伍家岗区视察
--
2004年5月24日,中共宜昌市委书记李佑才(前左二)视察宜昌劲森照明电子有限公司
--
2005年4月20日,中共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有明(左三)在伍家岗区委书记蔡建国(左四)、区长张鹏
--
20世纪80年代的伍家岗
--
2005年的伍家岗
--
20世纪80年代的宜昌港口
--
2005年的宜昌港口
--
20世纪80年代的沿江大道
--
2005年的沿江大道
--
2005年的五一广场
--
20世纪80年代的五一广场
--
2005年的天然塔
--
20世纪80年代的天然塔
--
2005年的伍临路
--
20世纪80年代的伍临路
--
天湖休闲度假旅游区(2005年10月17日摄)
--
五一广场(2010年4月摄)
--
世界和平公园(2010年4月29日摄)
--
王家河公园(2010年4月29日摄)
--
龙盘湖(2002年11月摄)
--
天然塔(2007年11月5日摄)
--
现代业观光园
--
革命烈士纪念碑(2010年4月30日摄)
--
土门机场(2010年7月8日摄)
--
1672年铸造的霍尔锚(2008年3月25日摄)
--
长江中上游分界处(2008年3月25日摄)
--
1923年建造的英国油罐(2008年3月25日摄)
--
宜昌大撤退纪念碑(2009年4月7日摄)
--
江晖景苑(2007年11月5日摄)
--
东方名都(2006年11月1日摄)
--
国际大酒店(2009年6月19日摄)
--
廊桥水岸(2009年6月19日摄)
--
中南二号(2009年11月15日摄)
--
金江银座(2007年摄)
--
江山风华别墅区
--
宜万铁路长江大桥(2011年5月16日摄)
--
火光特大铁路桥群(2009年4月15日摄)
--
汉宜城际铁路灵宝铁路桥(2010年4月30日摄)
--
宜黄高速立交桥(2005年9月9日摄)
--
夷陵长江大桥(2002年9月6日摄)
--
临江溪大桥(2009年9月2日摄
--
宜昌东站(2011年5月4日摄)
--
轮船客运总站(2010年4月29日摄)
--
宜港第五码头(2004年7月7日摄)
--
东山大道五一广场段(2010年7月19日摄)
--
夷陵大道伍家岗段(2009年4月7日摄)
--
大公桥客运站(2009年4月7日摄)
--
沿江大道延伸段(2008年7月10日摄)
--
城东大道安琪酵母段(2008年12月19日摄)
--
宜黄高速公路伍家岗收费站(2010年4月30日摄)
--
宜黄高速公路伍家岗段(2009年3月14日摄)
--
酱品厂生产的产品
--
皮件厂生产的皮箱
--
清真食品厂生产的糕点
--
制扇厂生产的折扇
--
岩矿工艺厂生产的工艺品
--
炉灶厂生产的西陵牌节煤炉
--
晓日皮革生产的皮衣
--
自行车零件九厂生产的零部件
--
第二针织厂生产的棉衫
--
湖北省著名商标“猴王”牌气保焊丝
--
湖北省著名商标“峡光”牌钢球
--
湖北省著名商标“飞”牌叉车
--
湖北省著名商标“中字”牌橡胶输送带
--
湖北省著名商标“中字”牌橡胶输送带
--
中国驰名商标“安琪”
--
湖北省著名商标“喜旺”
--
湖北省著名商标“溢美堂”
--
湖北省著名商标“康普力星”
--
湖北省著名商标“乐厨”
--
湖北名牌产品“燕狮”牌CHQ气动开铁口机
--
裕波纺织生产线(2005年8月24日摄)
--
猴王焊丝生产车间(2008年4月3日摄)
--
燕狮科技数控机床(2005年摄)
--
劲森电子现代化生产线(2007年4月11日摄)
--
中南橡胶集团生产线(2007年8月29日摄)
--
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2010年11月1日摄)
--
上图:2000年汉宜村养鸡场饲养的肉鸡
--
中图:2005年伍家乡柑橘大丰收
--
下图:1995年联丰村千头生猪养殖场
--
左上图:2004年伍家乡池塘养鱼
--
左下图:2001年前坪奶牛基地
--
右上图:2005年共同村农家乐
--
右下图:1997年共谊村蔬菜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
--
汽车贸易城(2004年5月31日摄)
--
金桥蔬菜市场(2005年11月22日摄)
--
港口物流(2006年3月24日摄)
--
宝塔河粮油市场(2006年3月16日摄)
--
宜美家超市(2006年2月1日摄)
--
五一农贸市场(2003年摄)
--
康莱特商城(2010年7月23日摄)
--
2008年1月8日,宜昌市第一个村民集中安置小区东城花园建成
--
2005年5月12日,李家湖社区开展“扶残助残有你有我”募捐活动
--
2003年9月21日,“公民道德从我做起”万人签名活动现场
--
2005年11月30日,伍家岗区失地农民专场招聘会
--
2004年7月,伍家岗区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换届选举动员大会
--
宜昌市图书馆(2009年6月24日摄)
--
2006年3月,科技专家到伍家乡为橘树诊断病因
--
惠民医院(2010年4月29日摄)
--
伍家乡农民舞龙队(2006年9月27日摄)
--
杨岔路小学教学综合楼(2010年6月29日摄)
--
1993年,各中小学普遍开展实验教学
--
宜昌市污水处理厂(2007年11月5日摄)
--
2010年11月30日,《伍家岗区志》终审会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
2004年12月,伍家岗区第一届地方志编纂工作动员大会
--
2008年7月16日,伍家岗区志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
编纂成果
--
部分荣誉
伍家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伍家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伍家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伍家岗区志》编辑部
《伍家岗区志》承编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名表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篇 区域建置
--
第一章 位置面积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区域面积
--
第二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自然状况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生物资源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旅游资源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洪涝灾害
----
第二节 旱灾及其他灾害
第三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总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文化程度构成
----
第四节 职业构成
----
第五节 城乡结构
----
第六节 婚姻状况
--
第三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第四章 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
----
第一节 政策法规
----
第二节 节 育措施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
第四节 人口管理
第四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规划
----
第一节 城市测绘
----
第二节 详细规划
--
第二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梁渡口
----
第三节 排水防涝
--
第三章 环境卫生
----
第一节 清扫保洁
----
第二节 垃圾清运及设施设备
----
第三节 环卫管理
--
第四章 园林绿化
----
第一节 园林建设
----
第二节 街道绿化
----
第三节 单位绿化
----
第四节 郊区绿化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源监理
----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防治
----
第三节 排污收费
----
第四节 环境管理
--
第六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规划与布局
----
第二节 公用设施建设
----
第三节 住宅建设
----
第四节 文明村文明住宅小区选介
--
第七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住宅建设
----
第二节 非住宅建设
----
第三节 物业管理
----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五节 建筑队伍简介
--
第八章 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供水供电
----
第二节 交通运输
----
第三节 邮政电信
第五篇 工业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部省市属企业
----
第二节 区属企业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机械装备与零部件制造
----
第一节 电工电器
----
第二节 焊接材料
----
第三节 纺织机械
----
第四节 通用机械
----
第五节 通用基础件
----
第六节 日用机械
----
第七节 仪器仪表
--
第三章 纺织品与服装制造
----
第一节 棉纱与棉布
----
第二节 纺织原料
----
第三节 服装
----
第四节 其他纺织品
--
第四章 化工产品与原料制造
----
第一节 橡胶制品
----
第二节 化工原料
----
第三节 塑料制品
----
第四节 焦炭与煤气
----
第五节 日化用品
----
第六节 其他化工
--
第五章 酵母酵母衍生物与食品制造
----
第一节 酵母和酵母衍生物制品
----
第二节 保健酒与啤酒
----
第三节 糖果糕点
----
第四节 乳制品
----
第五节 无水柠檬酸
----
第六节 生猪屠宰
----
第七节 调味品
--
第六章 建筑材料制造
----
第一节 水泥
----
第二节 混凝土制品
----
第三节 建筑陶瓷
----
第四节 装饰材料
----
第五节 浪板瓦管材与玻璃制品
----
第六节 砖与砌块
--
第七章 造纸印刷与纸质制品
----
第一节 造纸
----
第二节 印刷
----
第三节 纸质制品
--
第八章 电子元器件制造
----
第一节 企业沿革
----
第二节 主要产品
----
第三节 技术创新
----
第四节 营销渠道
--
第九章 炼钢与金属制品
----
第一节 普通钢材
----
第二节 冷弯型钢与冷轧带钢
----
第三节 铁合金
----
第四节 钢管
--
第十章 其他行业
----
第一节 电力蒸汽生产与供应
----
第二节 药品制造
----
第三节 皮革制品
第六篇 商贸旅游
--
第一章 区属商业
----
第一节 商业网点与市场分布
----
第二节 区直企业改革改制
----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
----
第四节 商品购销
----
第五节 饮食
----
第六节 住宿
----
第七节 其他服务业
----
第八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市属商业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企业选介
--
第三章 物资流通
----
第一节 流通体制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三节 储运
----
第四节 企业简介
--
第四章 供销合作社
----
第一节 供销社机构与经营
----
第二节 企业管理与企业改革
--
第五章 粮食商业
----
第一节 粮食购销
----
第二节 油脂购销
----
第三节 储存与加工
----
第四节 粮食企业选介
--
第六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景点
----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管理
第七篇 农村经济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种子化肥与新技术推广
----
第五节 经营与管理
--
第二章 林特业
----
第一节 林特资源
----
第二节 果树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养殖
----
第二节 疫病防治与检疫
----
第三节 畜牧业经营与管理
----
第四节 畜牧企业选介
--
第四章 渔业
----
第一节 养殖面积与渔业种类
----
第二节 库塘养殖
----
第三节 经营与渔政管理
--
第五章 水利水电
----
第一节 水利水电建设与管理
----
第二节 农田水利工程
----
第三节 农村电网管理与改造
----
第四节 防汛防洪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推广与应用
----
第二节 农机服务与管理
--
第七章 农村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农村承包合同管理
----
第二节 农村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减轻农民负担
----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五节 村务公开
----
第六节 化解村级债务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八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体制与结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与发展
第八篇 财税审计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国家税务
----
第二节 地方税务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财政金融审计
----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
----
第三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四节 工商企业审计
----
第五节 基本建设工程预决算审计
----
第六节 审计调查
----
第七节 审计改革
----
第八节 审计机构
--
第四章 金融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保险
----
第三节 证券
第九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经济结构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速度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二章 计划
----
第一节 计划制定实施
----
第二节 项目审批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制度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资料汇编
----
第四节 统计管理
--
第四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工资福利
----
第三节 社会劳动保险统筹
----
第四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
第五节 安全生产管理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耕地保护
----
第二节 土地审批
----
第三节 地籍管理
----
第四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六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产权界定与登记资产评估
----
第二节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管理
----
第四节 管理体制
--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合同管理
----
第五节 经济监督检查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八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招商引资
----
第二节 项目建设
----
第三节 对口支援
----
第四节 投资服务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第十篇 政党社团
--
第一章 中共宜昌市伍家岗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要政纪略
----
第四节 纪检监察
----
第五节 政法工作
----
第六节 组织建设
----
第七节 宣传教育
----
第八节 统战工作
----
第九节 机构编制工作
----
第十节 政策研究
----
第十一节 机要保密工作
----
第十二节 档案史志工作
----
第十三节 党校工作
----
第十四节 机关工委工作
----
第十五节 信访工作
----
第十六节 信息化建设
----
第十七节 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
--
第三章 人民团体
----
第一节 伍家岗区总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伍家岗区委员会
----
第三节 伍家岗区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伍家岗区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 伍家岗区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 伍家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七节 伍家岗区残疾人联合会
第十一篇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伍家岗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选举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行使职权
----
第五节 议案办理
----
第六节 调查视察
--
第二章 伍家岗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政务纪要
----
第三节 会议决策
--
第三章 法院检察院
----
第一节 法院
----
第二节 检察院
--
第四章 政协伍家岗区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政协会议
----
第三节 提案办理
----
第四节 主要活动
第十二篇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侦查
----
第三节 户政管理
----
第四节 治安管理
----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
第六节 消防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六节 检察技术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工作
----
第二节 案件执行
----
第三节 审判监督
----
第四节 立案信访工作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公证
----
第四节 安置帮教
----
第五节 律师工作
----
第六节 法律援助
----
第七节 司法机构
第十三篇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组织
----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驻军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政治工作与国防教育
----
第三节 民兵军事训练
----
第四节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
----
第五节 值勤与维护社会治安
----
第六节 抢险救灾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机构
----
第二节 征兵工作
--
第四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防工程建设与利用
第十四篇 教育
--
第一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初中教育
----
第四节 高中教育
--
第二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公办职业教育
----
第二节 民办职业教育
--
第三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教育
----
第二节 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
第三节 企业职工教育
--
第四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湖北三峡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三节 其他
--
第五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学校
----
第三节 教师
----
第四节 经费
----
第五节 督导
----
第六节 教育教学研究
----
第七节 教育技术装备
----
第八节 勤工俭学
--
第六章 学校选介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小学
----
第三节 中学
第十五篇 科技
--
第一章 科技规划
----
第一节 规划制定
----
第二节 规划实施
--
第二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获奖成果
----
第二节 成果管理
--
第三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学术活动
----
第二节 科普活动
--
第四章 科技交流与合作
----
第一节 技术协作
----
第二节 技术交易
--
第五章 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研单位及科技型企业简介
第十六篇 文化体育
--
第一章 文化场所
----
第一节 文化馆站
----
第二节 文化市场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二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文化活动
----
第二节 民间文化
----
第三节 文化管理
--
第三章 民间技艺
----
第一节 彩扎工艺
----
第二节 龙狮竞技
--
第四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艺创作
----
第二节 文艺团队
--
第五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竞技体育
----
第三节 体育设施与管理
第十七篇 卫生
--
第一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健康教育
----
第二节 城市卫生
----
第三节 农村卫生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防疫保健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计划免疫
----
第三节 学校卫生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
第三章 医疗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中医中药
----
第三节 西医西药
----
第四节 医疗单位选介
--
第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
----
第一节 初级卫生保健
----
第二节 服务机构
----
第三节 队伍
----
第四节 主要工作
--
第五章 农村卫生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业务培训
----
第三节 医疗帮困
--
第六章 卫生管理
----
第一节 医政药政管理
----
第二节 医疗保健制度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第十八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双拥工作
----
第二节 抚恤优待
----
第三节 退役士兵安置
----
第四节 赈灾救济
----
第五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六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七节 社会福利
----
第八节 婚姻登记
----
第九节 殡葬管理
----
第十节 勘界地名管理
----
第十一节 民间组织管理
----
第十二节 移民
----
第十三节 组织建设
--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三节 思想道德建设
----
第四节 打击社会丑恶现象活动
--
第三章 民俗方言
----
第一节 民俗
----
第二节 方言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收入
----
第二节 城镇居民收入
第十九篇 街乡概况
--
第一章 大公桥街道办事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经济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事务
--
第二章 万寿桥街道办事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经济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事务
--
第三章 宝塔河街道办事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经济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事务
--
第四章 伍家岗街道办事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经济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事务
--
第五章 伍家乡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经济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事务
人物
--
一、人物传略
----
王篆
----
郭新柔
----
陈本金
----
高志航
----
杨国茂
----
邱开明
----
王钧予
----
易朴
----
杜汉镒
----
方成宽
----
王华
----
黄声笑
----
鄢国培
----
侯明章
----
徐宏刚
--
二、人物简介
----
吕紫剑
----
谭炳炎
----
张光明
----
赵德钧
----
杜远金
----
杜吉祥
----
李世新
----
吴怀亮
----
范庭元
----
艾光忠
----
高秉翠
----
杨永安
----
罗勤新
----
胡优昌
----
鲁知文
----
王重农
----
朱世华
----
陈如意
----
鲁永木
----
张其海
----
陈华远
----
王镇
----
陈振华
----
李广佳
----
戴丽莉
----
甘茂华
----
汪国新
----
李国树
----
王金玉
----
郭兴宽
----
许先林
----
李子龙
----
邹开元
----
黄自平
----
丁铁栓
----
姜跃塔
----
曾维松
----
闵秀全
----
冉隆群
----
俞学锋
----
冯绪旋
----
廖达凤
----
杨自会
----
蔡建国
----
陈显清
----
侯满厚
----
汪家发
----
徐爱国
----
杨智
----
张鹏
----
袁鹏
----
伍爱群
----
陈娟
----
魏轶力
--
三、人物名表
----
(一)先进工作者
----
(二)专业技术人员
附录
--
一、文件选录
--
二、文献辑存
--
三、诗文选辑
--
四、劳动号子选录
--
五、志书评审
编后记
索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