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体例横排竖写,以横为主竖中有横的方法编写。全志分十七章,二、本志采用述、记、志、表、图、录、传等形式、以志为主体。一般用语体文叙述,为行文简要,偶尔涉及文言,引用文言文资料,则照录原文。
内容时限:
1912-1986
目录
封面
滦南县教育志
教育志编辑领导小组
教育志编辑组
题词
--
史东开
图片
--
滦南县文教局
--
一中教学楼
--
滦南县第一中学
--
中学生在做化学实验
--
一中印刷厂之一角
--
滦南县职中
--
职中学生在上专业课
--
职中师生在生产基地
--
滦南县长宁中学教学楼
--
长中学生课外在阅览室
--
长中奶牛
--
滦南县胡各庄中学
--
胡中学生在上思想教育课
--
胡中与老山前线建立了联谊活动,校长曹荫轩接受老山前线35165部队赠送的锦旗
--
程庄乡中学
--
程庄乡中葡萄园
--
程庄乡中学在上技术课
--
滦南县实验小学教学楼
--
实小王老师在举行一年级语文公开课
--
实验小学四、五年级中队活动
--
实小肖作文老师在做课外辅导
--
滦南县长宁小学
--
长小田秋敏老师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讲语文课
--
长小孙福江、季书田老师制做的第三代幻灯机
--
滦南县麻湾中心小学
--
麻湾小学学生在上德育课
--
麻湾小学学生在上技术课
--
艾庄子满族小学范业宽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
艾庄子满族小学学生课下活动
--
艾庄子满族小学学生在浴池洗澡
--
滦南县直幼儿园
--
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吃午饭
--
幼儿园的孩子们课下活动
--
孩子们做游戏
--
基本无盲县证书
--
普及初等教学证书
--
滦南县高考成绩优秀唐山市教委奖给坐中一座
--
滦南县各类学校分布图
序言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教育大事记
第三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一、县级文教机关沿革
------
附录:各股(室)职责
------
附表:(一)、清末至民国34年滦县劝学所总董、教育局(科)长一览表
------
(二)、国民党滦宁县教育科长表
------
(三)、滦南县教育局(科)长一览表
------
(四)、滦南县文教局各股室负责人表
----
二、区、乡级文教机构沿革
------
附表:1、建国前滦南县(丰滦、滦县)区(工委)教育助理名录
------
2、建国后区(工委)教育助理、总校长一览表
------
3、乡(公社)中心校长(文教干部)一览表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一、县文教局
----
二、镇(区级)、乡(镇)文教室
--
第三节 党群组织
----
一、中国共产党滦南县文教委员会及基层党组织
------
附录:滦南县文教党委成员
----
二、教育工会
--
第四节 学校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管理分工
--
第五节 学籍管理
第四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发展概况
----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
----
二、国办县直幼儿园
----
三、工厂办幼儿园
----
四、个人办幼儿园
------
附表:滦南县幼儿教育发展情况表
--
第二节 教材和课时安排
--
第三节 师资来源、经济待遇和培训
----
附表:滦南县农村学前班教师基本情况表
----
附录:(一)、县直第一幼儿园简介
----
(二)、方各庄乡学前班简介
第五章 初等教育
--
第一节 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
一、建国前的小学
------
(一)、私塾
------
(二)、民国前期的小学
------
(三)、日伪小学
------
(四)、抗日小学
------
(五)、国民党时期的小学
------
(六)、教会小学
------
(七)、私立小学
----
二、建国后的小学
------
(一)、全日制小学
------
(二)、耕读小学
------
(三)、民办小学
------
附几所学校简介:
--------
(一)、实验小学
--------
(二)、胡各庄中心小学
--------
(三)、长宁中心小学
--------
(四)、大顾庄中心小学
--------
(五)、艾庄子满族小学
--------
(六)、麻湾中心小学
------
附表:(一)、建国后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表
------
(二)、一九八六年小学基本情况表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附表:(一)、民国元年小学科目时间表
----
(二)、民国二十六年度小学课程表
----
(三)、1952年《小学教学计划》
----
(四)、1955年《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
----
(五)、1963年《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
----
(六)、1972年小学课程设置及每周课时计划
----
(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
(八)、滦南县小学1984——1985学年度教学计划
--
第三节 学制
第六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学的建立与发展
----
一、抗日中学
----
二、县区中学
------
附几所学校简介
--------
(一)、滦南县第一中学
--------
(二)、胡各庄中学
--------
(三)、长宁中学
------
附表县区中学党政干部——览表
----
三、乡(镇)中学
------
附:程庄乡初级中学简介
------
附表:乡(公社)初级中学历任校长(负责人)表
----
四、民办中学
------
附表、(一)一九八六年中学基本情况表
------
(二)、滦南县普通中学发展情况表
--
第二节 学制、教学计划和校历
----
一、学制
----
二、教学计划
------
附表:(一)、抗日中学课程比重表
------
(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1950年度)
------
(三)、中学教学计划(1952年度)
------
(四)、1956年~1957年度中学授课时间
------
(五)、1963年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
------
(六)、1965年~1966年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
------
(七)、1972年中学课程设置及每周课的计划
------
(八)、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
------
(九)、1981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
(十)、1981年全日制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
------
(十一)、唐山市全日制中学1983年~1984年教学计划
----
三、校历
------
附表:(一)、1985年~1986年度第一学期校历表
------
(二)、1985年~1986年度第二学期校历表
--
第三节 普通中学的育人成果
----
附表:(一)、滦南县普通中学毕业生数
----
(二)、“文化大革命”前大专招生录取人数表
----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大专招生录取人数表
----
(四)、1977年以来历年高考大中专上段人数表
第七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初级师范教育
----
附表:滦南县初级师范学校发展表
--
第二节 中级师范教育
----
附表:(一)、滦南县师范学校发展表
----
(二)、二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
--
第三节 教师在职进修学习
第八章 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一节 民办初级农业中学
----
附表:(一)、滦南县初级农业中学发展情况表
----
(二)、滦南县1965年初级农业中学花名表
--
第二节 耕读中等技术学校
--
第三节 国办农业技术学校
----
附录:农业技术中学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意见表
----
附:滦南县农业技术中学简介
--
第四节 渔业技术中学
第九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教育
----
一、民众教育
----
二、冬学
------
附录:丰滦联合县政府为具体实施冬学教育的指示
----
三、常年民校
------
附表:滦南县业余教育发展表
----
四、乡技校和村业校
------
附表:(一)、1986年乡农民技校基本情况表
------
(二)、乡技校各班课程设置及教学时数
------
(三)、村业校各班课程设置及教学时数
------
附录:青坨营乡农民技术学校简介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三节 干部教育
--
第四节 “五·七”学校
--
第五节 广播电视教育
----
一、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滦南分校
----
二、电视中专班
----
三、电大工作站
--
第六节 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
--
第七节 私人办学
第十章 教师
--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
----
附表:中小学教师发展情况表
--
第二节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
附表:(一)、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
(二)、普通中学教师学历情况
--
第三节 教师的政治地位
----
附表:(一)、中共滦南县委党代表名单
----
(二)、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人民大会代表名单
----
(三)、市、县政协委员名单
----
(四)、小教三级、中教五级名单
----
(五)、河北省“园丁奖”获得者名单
----
(六)、1986年“六种奖”获得者和先进生产者名单
--
第四节 教师工资
----
附表:滦南师范1952年薪金承领表
--
第五节 教师福利待遇
----
附表:教职工退职、退休、离休统计表
第十一章 政治思想教育
--
附录:(一)、《中学生守则》
--
(二)、《小学生守则》
--
(三)、《师范生守则》
第十二章 学校体育卫生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一、体育课
----
二、课外体育活动
----
三、体育教师队伍
----
四、运动场和器材
----
五、体育竞赛
------
附表:滦南县1986年中、小学田径最高纪录表
----
六、体育班和业余体校
--
第二节 学校卫生
----
一、学校卫生管理
----
二、卫生和知识教育
----
三、学生健康检查
第十三章 教学研究
--
第一节 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附表:教研室历任主任一览表
--
第二节 教研室主要职责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式
----
附表:参加教育学会人员花名表
--
第四节 教研成果
第十四章 考试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考试
--
第二节 建国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一、建国后17年间的招生考试
----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招生制度
----
三、恢复统一招生制度
------
附录:(一)、考试程序
------
(二)、考场规则
--
第三节 河北省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
----
一、考试专业
----
二、报考条件
----
三、报名手续
----
四、考试办法
----
五、学历、使用、待遇
--
第四节 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考试
--
第五节 师范学校招生考试
--
第六节 中学招生考试
--
第七节 小学招生考试
--
第八节 组织领导
第十五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附表:滦南县财政收入与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比较表
--
第二节 经费支出
----
一、工资
----
二、补助工资
----
三、职工福利费
----
四、离退休人员用费
----
五、人民助学金
----
六、公务费
----
七、房屋修缮费
----
八、设备购置费
----
九、业务费
----
十、民办教师补助费
------
附表:(一)、滦南县民国18年至民国23年学费支出表
------
(二)、滦南县教育事业费支出表
第十六章 勤工俭学
--
附表:滦南县1982至1986年中小学勤工俭学收入统计表
第十七章 人物传略
--
周暻
--
张遇清
--
李永春
--
靳玉如
--
项来慧
--
鲁大树
--
刘逵
--
陈顾学
--
吴绍舟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