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县卫生志

即墨县卫生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上限起自1840年,下限截止1985年,个别内容追溯于前或二、本志以编、章、节为序。节下用数字表示,全书共分八编二十七章九十三节。三、本志编纂采取横排纵述,以横为主,纵横结合的方法。运用志、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综合表述。

目录

封面
即墨县卫生志
题词
图片
-- 即墨县卫生局、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办公楼
-- 即墨县人民医院门诊楼
-- 即墨县人民医院病房楼
-- 即墨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旧址)
-- 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门诊楼
-- 山东省卫生改革即墨现场会会场角
-- 灵山中心卫生院门诊
-- 牛齐埠乡卫生院门诊
-- 即墨县结核病防治院病房
-- 即墨县温泉辽养院外景
-- 即墨县药品检验所
-- 即墨县大信村中心卫生院外景
-- 即墨县长直乡卫生院病房
-- 即墨县大信村中心卫生院病房
-- 即墨县移风店乡卫生院病房
-- 即墨县移风店乡卫生院宣传栏
-- 即墨县丰城乡卫生院旧址
-- 即墨县丰城乡卫生院新建门诊
-- 县人民医院职工宿舍
-- 即墨县卫生局老干部宿舍
-- 县卫生防疫站职工宿舍
-- 卫生村—冢子头门诊部
-- 即墨县太祉庄除氟改水供水站
-- 老中医于孜温著的《医理折衷》(手抄本)
-- 青岛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李秉政在太祉庄公社防氟改水工程竣工典礼大会上讲话
-- 青岛市副市长,施稼声同志1983年12月9日在太祉庄公社除氟改水工程竣工典礼大会上讲话
-- 县政府领导及卫生局、卫生防疫站领导在托儿所给儿童服疫苗
-- 副县长泮善国在给儿童服疫苗
--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站长王茂泽在察看防疫站阅览室
-- 华东区卫生模范—王桂兰
-- 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张鸿生在视察县卫生防疫站疫情室
--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站长王茂泽在了解即墨县的地方病防治情况
-- 县第二人民医院制剂室
-- 全国病毒性肝炎资料汇总会在卫生防疫站会议室召开
-- 县人民医院计划生育门诊
-- 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 卫生村—窑头大街
-- 卫生村—窑头卫生所医生在为村民诊病
-- 即墨县医疗卫生机构分布示意图
目录
《即墨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
《即墨县卫生志》编写人员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概述
第一编 大事记
第二编 机构沿革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机构沿变
---- 第二节 即墨县人民政府卫生(科)局
-- 第二章 党、团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
---- 第二节 团组织
-- 第三章 医疗机构
---- 第一节 私人中西药铺(房)、诊所、医院
---- 第二节 青岛信义会医院即墨分院
---- 第三节 公立医院
------ 一 慈善医院
------ 二 青岛特别市即墨区医院
------ 三 即墨县卫生院
---- 第四节 即墨县人民医院
---- 第五节 即墨县第二人民医院
---- 第六节 即墨县卫生防疫站
---- 第七节 即墨县妇幼保健站
---- 第八节 即墨县药品检验所
---- 第九节 即墨县温泉疗养院
---- 第十节 即墨县精神病防治院
---- 第十一节 即墨县结核病防治院
---- 第十二节 即墨县皮肤病防治所
---- 第十三节 即墨县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
------ 一、王村中心卫生院
------ 二、大信村中心卫生院
------ 三、刘家庄中心卫生院
------ 四、灵山中心卫生院
------ 五、蓝村中心卫生院
------ 六、即墨中心卫生院
------ 七、长直乡卫生院
------ 八、留村乡卫生院
------ 九、段村乡卫生院
------ 十、普东乡卫生院
------ 十一、螯山卫镇卫生院
------ 十二、洼里乡卫生院
------ 十三、七级镇卫生院
------ 十四、瓦戈庄乡卫生院
------ 十五、三里庄乡卫生院
------ 十六、乔家屯乡卫生院
------ 十七、太祉庄乡卫生院
------ 十八、大官庄乡卫生院
------ 十九、石门乡卫生院
------ 廿、丰城乡卫生院
------ 廿一、白庙乡卫生院
------ 廿二、南阡乡卫生院
------ 廿三、牛齐埠乡卫生院
------ 廿四、移风店乡卫生院
------ 廿五、营上乡卫生院
------ 廿六、楼子瞳乡卫生院
------ 廿七、南泉镇卫生院
------ 廿八、段泊岚乡卫生院
------ 廿九、温泉镇卫生院
---- 第十四节 即墨县工厂、学校、商业医务室
---- 第十五节 农村保健站、合作医疗站、卫生所
---- 第十六节 其他医疗机构
------ 一、青岛市工人温泉疗养院
------ 二、青岛市干部温泉疗养院
------ 三、青岛市粮食局职工温泉疗养院
-- 第四章 其他卫生机构
---- 第一节 即墨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共即墨县委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
---- 第三节 即墨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
---- 第四节 即墨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
-- 第五章 群众团体组织
---- 第一节 即墨县中医师公会
---- 第二节 即墨县卫生工作者协会
---- 第三节 即墨县红十字会
---- 第四节 卫生工会
第三编 卫生、防疫、保健
-- 第一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纪要
---- 第二节 卫生宣传
-- 第二章 劳动卫生
---- 第一节 工厂从事有害、毒作业的调查
---- 第二节 工厂、企业、烟尘、水体污染的调查
---- 第三节 放射卫生
-- 第三章 食品卫生
---- 第一节 食品卫生法规
---- 第二节 从事食品单位及人员
---- 第三节 食品卫生管理
-- 第四章 学校卫生
-- 第五章 疫情与传染病的管理
----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
---- 第二节 传染病的管理
------ 一、传染病报告及其范围
------ 二、传染病报告人及报告时限
------ 三、传染病报告网
------ 四、传染病的处理
---- 第三节 预防接种
-- 第六章 常见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
---- 第一节 疟疾
---- 第二节 麻疹
----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第四节 狂犬病
---- 第五节 慢性气管炎
---- 第六节 氟病
---- 第七节 黑热病
---- 第八节 肺结核病
------ 一、普查
------ 二、治疗
------ 三、预防措施
---- 第九节 麻疯病(附头癣病)
---- 第十节 肝吸虫病
-- 第七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普及新法接生
---- 第二节 保护儿童健康
---- 第三节 妇幼劳动卫生
---- 第四节 防治妇女病
---- 第五节 开展计划生育
第四编 医疗
-- 第一章 医疗设施
---- 第一节 房屋
---- 第二节 病床
---- 第三节 医疗器械
-- 第二章 医疗卫生队伍
---- 第一节 人员分布
------ 一、建国前的民间医生
------ 二、建国前的私立医院
------ 三、建国前的公立医院
------ 四、建国后本县的医疗卫生队伍
---- 第二节 培训提高
------ 一、医学继承
------ 二、学校教育
------ 三、短期培训
------ 四、在职、离职进修
------ 五、学术讲座
-- 第三章 技术水平
---- 第一节 内科
---- 第二节 外科
---- 第三节 妇科
---- 第四节 五官科
---- 第五节 放射科
---- 第六节 检验科
-- 第四章 医疗能量
---- 第一节 门诊
---- 第二节 住院
-- 第五章 中医、中西医结合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
第五编 医药
-- 第一章 中草药资源
---- 第一节 建国前中草药资源的记载
---- 第二节 中草药资源现况
-- 第二章 采、种、制药
-- 第三章 药材公司
-- 第四章 药品销售
---- 第一节 中药、中成药
---- 第二节 西药
-- 第五章 药政
第六编 医疗卫生管理
-- 第一章 医院医疗卫生工作管理要求及考核评分标准
---- 第一节 医疗工作
------ 一、门诊工作量
------ 二、开放床位
------ 三、病床使用率
------ 四、病床周转次数
------ 五、出院病人诊断符合率
------ 六、无菌手术感染率
------ 七、医疗事故差错登记
------ 八、病例
------ 九、病房管理
------ 十、门诊治疗室
------ 十一、病房护理
---- 第二节 经济管理
------ 一、收入指标
------ 二、结余指标
------ 三、药品储备定额
------ 四、财务报表
------ 五、医院统计报表
------ 六、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报表
------ 七、财产管理
------ 八、仓库物资管理
------ 九、生活帐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四节 药品管理
------ 一、药房管理
------ 二、毒、麻、限剧药品管理
------ 三、药库管理
------ 四、药品制剂
------ 五、医疗器械
------ 六、医药市场管理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 一、食品卫生
------ 二、劳动、学校、环境卫生
------ 三、疟疾病防治
------ 四、麻疯病、皮肤病防治
------ 五、结核病防治
------ 六、急性传染病管理
------ 七、卫生宣传
------ 八、计划免疫
------ 九、爱国卫生
---- 第六节 妇幼卫生
------ 一、妇女保健
------ 二、妇幼卫生队伍
------ 三、儿童保健
------ 四、门诊和妇幼资料
---- 第七节 农村基层卫生
-- 第二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卫生经费
---- 第二节 工资福利
------ 一、工资待遇
------ 二、卫生津贴、奖金
------ 三、职工住房
------ 四、困难补助
------ 五、离休、退休
------ 六、死亡与抚恤
------ 七、独生子女保健费
-- 第三章 公费医疗管理
-- 第四章 卫生改革
---- 第一节 改革的几项规定
------ 一、浮动工资
------ 二、卫生经费浮动
------ 三、发放奖金的原则
------ 四、医院领导的奖惩
------ 五、自负盈亏
---- 第二节 效益
------ 一、社会效益
------ 二、技术效益
------ 三、经济效益
-- 第五章 医院工作制度
---- 第一节 门诊工作制度
---- 第二节 急诊工作制度
---- 第三节 会诊制度
---- 第四节 手术制度
---- 第五节 查房制度
---- 第六节 医嘱制度
---- 第七节 病例书写制度
---- 第八节 处方制度
第七编 人物
-- 一、传
---- 乔璠
---- 王秀才
---- 管敬仁
---- 史荩卿
---- 车正路
---- 孙学圣
---- 雒中堂
---- 王奎明
-- 二、传略
---- 黄玉衡
---- 黄学孔
---- 于孜温
---- 房炳大
---- 纪(鐰)统
-- 三、名医录
-- 四、模范、先进个人表彰录
-- 五、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录
第八编 附录
-- (一)
---- (1)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即墨县分会诊疗所暂行简章
---- (2)中华民国红十会即墨县分会组织巡回医疗队暂行简章
-- (二)国民党即墨县卫生院民国三十七年一至十一月工作报告
-- (三)即东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会章 (草案)
-- (四)《山东省市集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 (五)即墨县革命委员会“关于城镇卫生管理暂行规定”
-- (六)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
--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
-- (八)即墨县卫生、文教局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规定”(草案)
-- (九)即墨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对路医、游散药商管理”的布告
-- (十)医论
---- 一、“银翘散”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总结
---- 二、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 三、截根术治疗颈林巴结核572例疗效观察
---- 四、现代名医著作索引
-- (十一)单方、验方辑录
-- (十二)即墨县医药、卫生谚语,卫生谜语拾遗
主要资料来源
编后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