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张村志

城张村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城张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565-2005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目录

封面
城张村志
《城张村志》编纂委员会
《城张村志》编审人员
题词
-- 原淄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庆甫
-- 原淄川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孝祥
图片
-- 村碑
-- 村委(社区)办公楼
-- 村委(社区)大门
-- 村(社区)“两委”成员,左起:朱俊国、程兆德、赵新利、袁辉春、孙涛
-- 1994年4月,城张村第四届村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图为村民代表分组讨论村1994——1996年
-- 《城张村志》编纂委员会
-- 《城张村志》编辑
-- 中共淄川区委书记王树槐(前左三),区政府副区长李兰珉(前左一)视察村旧村改造建设
-- 村”两委”成员深入现场,商讨村庄规划建设
-- 2005年8月,村“两委”召开旧村改造规划设计论证会
-- 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上党课
-- 2003年7月,村全体党员参观解放战争中央驻地西柏坡
-- 1995年7月,村全体党员参观马鞍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 1990年6月25日,组织党员参加中共淄城镇委员会举办的庆“七一”“党员之声”演唱会
-- 物业管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 物业管理人员检查配电设施
-- 检修配电设施
-- 社区物业管理中心
-- 辛勤的清洁工
-- 城张小学
-- 教学楼
-- 1990年“六一”儿童节,村小学学生表演文艺节目
-- 村幼儿园
-- 1986年7月.村投资扩建幼儿园落成典礼
-- 幼儿园里“祖国的花朵”们在玩乐
-- 区人大副主任张凤玲(前排左三)接见村参加淄川区第九届“长寿杯”、第七届“社管杯”太极拳剑个人表演赛全
-- 1994年5月,村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参加镇团委举办的交谊舞比赛
-- 2005年5月,村健身活动站舞蹈队参加市第四届“长寿杯”老年健身球操比赛队员合影
-- 2005年,村健身活动站舞蹈队应邀参加市妇联举办的庆“三八”“巾帼风采”健身舞表演赛
-- 村健身活动站舞蹈队展练
-- 2001年,庆“三八”双人背、顶球、赛跑比赛
-- 2004年,庆“三八”跳绳比赛
-- 1993年春节,村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举办“新春乐”文艺晚会
-- 1995年”五四”青年节,村篮球协会组织村直企业单位进行篮球友谊赛
-- 1991年元宵节,村扮玩队上街表演传统节目《墙头记》
-- 1994年3月,村团支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 1998年庆”三八”村女青年参加淄城镇妇联举办的家庭文化系列文艺演出
-- 繁华整洁的大街
-- 村居一角
-- 全民健身工程:健身设备(部分)
-- 1953年,城张村文娱宣传队合影
-- 1970年,城张村文娱宣传队合影
-- 鲁星电器安装队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挥施工
-- 即将竣工的110KV土湾变电站工程
-- 放线
-- 正在施工的10KV七里线路
-- 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接线
-- 淄川隆烨电镀厂
-- 厂长胡玉莲在车间指导生产
-- 工人在车间操作
-- 电镀煤矿液压支柱
-- 电镀车床配件
-- 淄川通用电器厂
---- 淄川通用电器厂
---- BP2型频敏变阻器
---- BP1型频敏变阻器
---- BP4型频敏变阻器
---- TC—15T球磨机自耦减压起动柜
---- KMPGJ—380KW/6KV高压综合起动柜
---- XJO1.2型自耦减压起动柜
-- 淄博市淄川电器开关厂
---- 微机中心
---- 电器元件装配线
---- 公司办公大楼
---- 写字楼一角
---- 检测试验中心
---- 成套电器装配车间
-- 1976年8月,城张大队民兵连120名基干民兵参加太河水库—干渠会战工程,奋战一年零八个月时间,提前
-- 城张大队民兵连军事训练坚持劳务结合,提高军事素质。图为1973年春基干民兵排在田间劳动,休息时间练习
-- 城张村旧村改造规划——鸟瞰图(2005年)
-- 城张小区修建性规划图(2005年)
-- 村(居)获得的部分荣誉
---- 1983年9月,村民张玉梅一家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五好家庭”光荣称号
-- 淄川区域张村地图

中共城张社区总支部委员会、城张社区居民委员会关于编纂《城张村志》的决定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人口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位置境域
---- 第二节 村庄由来
---- 第三节 隶属沿革
---- 第四节 街道 小巷 河流 小溪 石桥 园林
-- 第二章 人口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姓氏
---- 第三节 人口变化
---- 第四节 性别构成
---- 第五节 人口密度
---- 第六节 人口普查
---- 第七节 安置搬迁户
---- 第八节 村民名录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三节 章程
第二篇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党务工作制度
---- 第三节 党的组织生活
---- 第四节 支部(总支部)工作
---- 第五节 党员代表
---- 第六节 党员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青年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及工作
---- 第四节 工会
---- 第五节 少年组织
第三篇 村政建设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旧行政建制
---- 第二节 日伪时期行政建制
---- 第三节 国民党政权行政建制
---- 第四节 村公所
---- 第五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六节 生产队
---- 第七节 生产大队
---- 第八节 村民委员会
-- 第二章 人民代表
---- 第一节 村民代表
---- 第二节 镇人民代表
---- 第三节 区人民代表
-- 第三章 规章制度
---- 第一节 村规民约
---- 第二节 财务管理制度
-- 第四章 村政工作
---- 第一节 民兵建设
---- 第二节 组织生产
---- 第三节 民政民事
---- 第四节 治安保卫
---- 第五节 缔结姊妹村
---- 第六节 物业管理
第四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农民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集体所有制
-- 第二章 收益分配
---- 第一节 互助组收益分配
---- 第二节 初级社收益分配
---- 第三节 高级社收益分配
---- 第四节 人民公社收益分配
-- 第三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土地
---- 第二节 粮食作物种植
---- 第三节 经济作物种植
---- 第四节 蔬菜种植
---- 第五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七节 肥料
-- 第四章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 整平土地
---- 第二节 农田水利
-- 第五章 农具农机
---- 第一节 传统农具与改良农具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
--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植树造林
---- 第二节 经济树木
-- 第七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大牲畜
---- 第二节 家畜
---- 第三节 家禽
---- 第四节 养蚕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第五篇 工业 商业 建筑业
-- 第一章 私营手工业
---- 第一节 酿酒业
---- 第二节 榨油
---- 第三节 弹花坊
---- 第四节 木匠铺
-- 第二章 生产队副业
---- 第一节 条编组
---- 第二节 电器维修部
---- 第三节 油坊
---- 第四节 醋坊
-- 第三章 村(大队)企业
---- 第一节 村(队)企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村办企业概况
-- 第四章 民营工业
---- 第一节 淄川城张压塑厂
---- 第二节 淄川电器开关厂
---- 第三节 淄博宁泰电器有限公司
---- 第四节 鲁星电焊机厂
---- 第五节 淄博市淄川通用电器厂
---- 第六节 淄川区淄城鲁星电器安装队
---- 第七节 淄川川大织带厂
---- 第八节 淄川隆烨电镀厂
---- 第九节 淄川乾阶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 第十节 华通电器配件厂
-- 第五章 商业 服务业
----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 私营个体服务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服务业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新兴民营商业服务业
-- 第六章 灵雨桥蔬菜批发早市
-- 第七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瓦工
---- 第二节 城张村知名瓦工简介
---- 第三节 建筑队伍
第六篇 交通
-- 第一章 街道 公路
---- 第一节 街道
---- 第二节 公路
-- 第二章 运输工具
---- 第一节 传统运输工具
---- 第二节 运输机械
-- 第三章 货运 客运
---- 第一节 货运
---- 第二节 客运
第七篇 村庄建设
-- 第一章 公共设施建设
---- 第一节 生产队公共建设
---- 第二节 城张村(大队)公共建设
-- 第二章 住宅建设
---- 第一节 旧村住宅
---- 第二节 新村建设
---- 第三节 旧村改造
-- 第三章 配套设施
---- 第一节 配电设备
---- 第二节 生活用电
---- 第三节 供水
---- 第四节 通讯
-- 第四章 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第三节 环境绿化
第八篇 科技 教育 文化 体育 卫生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熟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村庄锣鼓
---- 第二节 春节扮玩
---- 第三节 剪纸艺人
---- 第四节 农家演唱艺人
---- 第五节 文艺宣传队
---- 第六节 元宵节挂灯
---- 第七节 广播
---- 第八节 电影
---- 第九节 电视
---- 第十节 图书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全民健身
---- 第三节 赛事与表演活动
-- 第五章 卫生
---- 第一节 针炙先生
---- 第二节 保健站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四节 妇女病防治
---- 第五节 健康领导小组
第九篇 人民生活 习俗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消费
-- 第二章 民俗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第二节 法定节日
---- 第三节 婚嫁
---- 第四节 丧葬
---- 第五节 喜俗
---- 第六节 礼仪
---- 第七节 称谓
---- 第八节 陋习流弊
---- 第九节 忌讳
---- 第十节 方言 谚语 歇后语儿歌
-- 第三章 移风易俗
---- 第一节 喜事新办
---- 第二节 丧葬改革
第十篇 荣誉
-- 第一章 集体荣誉
-- 第二章 个人荣誉
-- 第三章 家庭荣誉
人物
-- 张殿梓
-- 程兆亮
-- 朱贻堂
-- 杨志业
-- 高绪德
-- 李连吉
-- 徐永庆
-- 程衍孝
-- 祝守桂
-- 朱俭修
-- 司衍春
-- 周京水
-- 杨志信
-- 袁长河
-- 朱元修
-- 胡以华
-- 刘守业
-- 朱贻明
-- 杨志瑞
-- 张玉梅
-- 孙迎禄
-- 许在永
-- 胡以宝
-- 杨玉珍
-- 胡以泉
-- 王守翠
-- 刘荣森
-- 朱俊国
-- 袁辉春
-- 程兆德
-- 孙涛
-- 赵新利
-- 贾如龙
-- 程宪水
-- 胡玉莲
-- 杨志礼
-- 杨志滨
-- 袁长江
-- 胡义德
-- 闫其洪
-- 朱贻圣
-- 杨志光
-- 谭继顺
-- 周廷珂
-- 杨志祥
-- 胡以成
-- 赵义明
-- 杨玉珍
-- 曲本良
-- 王广东
-- 高生利
-- 朱俊文
-- 高生泰
-- 周廷民
-- 胡以杰
-- 杨 林
-- 孙 俊
-- 谭庆祥
-- 程兆刚
-- 谭 勇
-- 杨静玉
-- 程宪礼
-- 胡以庆
-- 王广明
-- 司艳声
-- 赵本喜
-- 杨 杰
-- 杨 庆
-- 杨於冰
附录
编后记
斑斑村貌·融融民风·浓浓乡情——聊作《城张村志》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