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区志

中山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中山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96

出版时间: 2002年09月

目录

封面
中山区志
版权页
中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中山区志》编审人员
《中山区志》采编供稿人员
图片
-- 中山区地理位置图
-- 华灯映照中山广场
-- 大连市中山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 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中山区及接见中山人物
---- 毛泽东主席接见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1951)
---- 毛泽东主席接见大连造船厂足球运动员(1955.10.30)
----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大连火车站(1983.9)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劳动公园观景台(1998.8)
----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和秘书长林伯渠视察大连船渠工厂(1950)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与大连造船工人合影(1955.11)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大连造船厂(1959.6.12)
---- 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在棒棰岛宾馆(1988.8)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视察胜利广场(1998.8.5)
---- 国家主席杨尚昆在劳动公园参加“五一”游园活动(1992.5)
----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迈凯乐商场(1999.10.28)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在滨海路(1992.7)
----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中山区桂林街道(2000.4.24)
--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 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 1978~1996年中山区财政收入与劳动报酬增长情况
-- 名优产品
---- DZ8(D83K)活塞环内外仿铣口机床(大连永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发光涂料产品(大连高新技术商业应用研究所)
---- 全元植物营养素获“金狮奖”、“银狮奖”(大连植物营养研究所)
---- DZ9型活塞环双端面磨床(大连永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CA640机床摩擦片(大连摩擦片厂)
---- 清洁具系列产品(大连滤油器厂)
---- 东鸽牌男风衣(大连东方服装厂)
---- 东鸽牌女风衣(大连东方服装厂)
---- 辽帆牌旗袍(大连旗袍厂)
---- 无硫乳胶指套生产车间(大连昌隆乳胶厂)
-- 水产业
---- 老虎滩渔港
---- 丰富的水产资源
-- 对外开放
---- 中山区代表团与外商洽谈
---- 大连国际服装节巡游表演
---- 外国朋友在中山区
-- 物质文化生活
---- 昔日贫民窟“红房子”今日新式居民住宅区
---- 创建学习型家庭
---- 新华书店为张海迪举办“书与人生”报告会
---- 在劳动公园举办槐花节演唱会
---- 晨练
---- 区街老年秧歌队
---- 广场文化活动
---- 1953~1993年大连歌舞团、大连话剧团所在地
---- 少年足球队苦练基本功
---- 儿童保健操
---- 大连京剧团出国演出与外国友人合影
---- 大连杂技团赴奥地利演出与外国友人合影
---- 与鸽嬉戏
---- 夜景
-- 金融中心
---- 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解放街1号)
---- 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山广场9号)
---- 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市分行(中山路10号)
---- 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中山广场支行(中山广场1号)
---- 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延安路9号)
---- 东亚银行(人民路7号)
---- 中信实业银行大连分行中山支行(中山广场7号)
---- 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中山广场5号)
-- 商贸、旅游、交通、通信中心
---- 青泥洼桥步行商业街
---- 大连商场中央大厅
---- 天津街百货公司美容化妆节开幕式
---- 新盛广场家具市场
---- 友谊商城大堂
---- 大连国际服装节外国服装展示
---- 大连国际博览中心出口商品交易会
---- 高楼林立的人民路
---- 三山岛
---- 棒棰岛
---- 虎滩乐园鸟语林
---- 虎滩乐园虎雕广场
---- 燕窝岭
---- 燕窝岭舰礁
---- 北大桥
---- 友好广场水晶球
---- 大连火车站
---- 大连港鸟瞰
---- 大连电信枢纽大楼
---- 大连港客运站
-- 中山区政府所在地沿革
---- 1946年2月至1946年10月,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中山区友好路124号)
---- 1947年2月至1949年3月,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中山区七一街2号)
---- 1949年3月至1949年8月,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49年8月至1950年初为中山区公所所在地(
---- 栏杆内的空地为1946年10月至1947年2月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47年2月拆除,后为中山区天
---- 1950年初至1950年12月中山区公所,1950年12月至1953年初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中
---- 1955年6月至1983年4月中山区人民委员会、中山区革命委员会、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中山区人
---- 1983年4月至1985年10月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中山区长江路110号)
---- 1953年初至1955年5月,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中山路1号,已折除)
---- 1985年10月至今中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中山区一德街83号)
---- 1946年2~3月寺儿沟区政府所在地,位于七星街45号。1946年3月迁至中山区三八广场2号,原建筑
---- 1946年3月至1959年7月岭前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八一路1号,1959年岭前区政府并入中山区政
-- 中共中山区委历任区委书记
---- 谭松平
---- 沈旭
---- 林海
---- 高更用
---- 王梦贤
---- 胡子珍
---- 杨希萍
---- 许云
---- 马秀山
---- 李宁
---- 刘芝兰
---- 崔全福
---- 鹿道起
---- 李春吉
---- 陈立新
---- 冷相发
-- 中山区人大常委会历任主任
---- 刘芝兰
---- 刘心厚
---- 孙绪孚
---- 鹿道起
---- 李春吉
---- 顾善农
---- 刘兴良
---- 冷相发
-- 中山区人民政府历任区长
---- 刘凤林
---- 潘清平
---- 车长宽
---- 刘星三
---- 韩贵堂
---- 胡子珍
---- 孙建章
---- 杜百升
---- 于功业
---- 王祝新
---- 宫志远
---- 革委会主任高润林
---- 革委会主任李宁
---- 刘芝兰
---- 傅国忠
---- 丛举滋
---- 陈立新
---- 吕功政
---- 金程
-- 中山区政协历任主席
---- 李荣林
---- 吕培汾
---- 马振裕
---- 王黎斌
---- 高春武
---- 张卫东
-- 《中山区志>主审人员
---- 冷相发
---- 金程
---- 薛京利
---- 季振峰
-- 中山区史志办公室编辑、特邀编审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行政建置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二节中山区行政区划
-- 第二章街道概况
---- 第一节春海街道
---- 第二节春和街道
---- 第三节明泽街道
---- 第四节民主街道
---- 第五节天津街道
---- 第六节青泥洼桥街道
---- 第七节昆明街道
---- 第八节枫林街道
---- 第九节桃源街道
---- 第十节葵英街道
---- 第十一节桂林街道
---- 第十二节虎滩街道
---- 第十三节转山街道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水文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水文
---- 第三节海水化学
-- 第三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海域
---- 第二节海洋资源
---- 第三节海产品
---- 第四节野生植物
-- 第四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灾风灾
---- 第二节地震
第三编人 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自然增长
---- 第三节机械变动
---- 第四节密度分布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构成
---- 第二节年龄构成
---- 第三节行业与职业构成
---- 第四节文化构成
---- 第五节民族构成
---- 第六节姓氏构成
-- 第三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计划生育管理
---- 第二节计划生育宣传
---- 第三节优生优育
第四编工业农业
-- 第一章工业体制
---- 第一节国有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私营和个体工业
---- 第四节三资企业
---- 第五节股份制工业
-- 第二章工业行业先进企业和优质产品
---- 第一节工业行业
---- 第二节先进企业和优质产品
-- 第三章中央省市属工业企业
---- 第一节区内中央省属工业企业选介
---- 第二节区内市属工业企业选介
-- 第四章农渔业
---- 第一节农业生产
---- 第二节渔业生产
---- 第三节渔业基地建设
第五编商 业
-- 第一章商业企业
---- 第一节解放前商家
---- 第二节建国后商业企业
-- 第二章区辖商业
---- 第一节商业管理
---- 第二节国有商业
---- 第三节消费合作商业
---- 第四节集体商业
---- 第五节私营和个体商业
---- 第六节港澳台投资商业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购销管理
---- 第二节粮食购销
---- 第三节农副产品购销
---- 第四节日用生活品购销
---- 第五节废旧物资回收
---- 第六节集市贸易
第六编旅游业饮食业服务业
-- 第一章旅游业
---- 第一节旅游景点
---- 第二节旅游服务
-- 第二章饮食业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理发业
---- 第三节浴池业
---- 第四节照相业
---- 第五节旅店业
---- 第六节洗染业
第七编财政税收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机构
---- 第二节财政体制
---- 第三节财政收入
---- 第四节财政支出
---- 第五节财政管理制度
---- 第六节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七节国有资产管理
---- 第八节公债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务机构
---- 第二节税制与税种
---- 第三节税额与税源
---- 第四节税收减免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储蓄
---- 第四节信贷
---- 第五节保险
第八编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三节协调衔接
---- 第四节宏观调控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机构
---- 第二节专业统计
---- 第三节专项调查
---- 第四节统计分析及资料应用
---- 第五节统计基础与质量检查
-- 第三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集市管理
---- 第二节登记管理
---- 第三节监督管理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物价管理与监督
---- 第三节物价指数
-- 第五章技术监督
---- 第一节计量单位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质量监督
-- 第六章审计管理
---- 第一节审计监督
---- 第二节审计调查
---- 第三节内部审计
---- 第四节社会审计
第九编城区建设
-- 第一章市政建设
---- 第一节广场建设
---- 第二节路街建设
---- 第三节公园桥梁排水设施
---- 第四节特色建筑
---- 第五节住宅小区建设
---- 第六节地名管理
---- 第七节建筑业管理
-- 第二章市容美化绿化
---- 第一节环境卫生
---- 第二节绿化
---- 第三节路灯
-- 第三章土地规划
---- 第一节城市规划
---- 第二节土地管理
---- 第三节房地产业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状况
---- 第二节环境监测
---- 第三节环境治理
-- 第五章水电气热
---- 第一节供水
---- 第二节供电
---- 第三节燃气
---- 第四节供热
-- 第六章交通邮电
---- 第一节海运
---- 第二节铁路
---- 第三节公路
---- 第四节公共交通
---- 第五节邮电
第十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章党在中山区域的早期活动
---- 第一节早期工人运动
---- 第二节域内党组织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党领导的抗日斗争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中山区委员会
---- 第一节领导机构
---- 第二节工作机构
---- 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基层党组织
--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中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纪检工作
-- 第四章党务工作
---- 第一节组织工作
---- 第二节宣传工作
---- 第三节统一战线工作
---- 第四节党校教育
---- 第五节党史研究
---- 第六节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七节区委工作概要
第十一编政权政协
-- 第一章权力机关
---- 第一节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行政机关
---- 第一节区政府
---- 第二节街道基层政权
---- 第三节施政纪要
-- 第三章政协机关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历届会议
---- 第三节政协活动
第十二编 民主党派群众团体
-- 第一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民革
---- 第二节民盟
---- 第三节民建
---- 第四节民进
---- 第五节农工党
---- 第六节致公党
---- 第七节九三学社
---- 第八节台盟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中山区总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中山区委员会
---- 第三节中山区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中山区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中山区残疾人联合会
---- 第六节中山区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七节其他群团组织
第十三编民 政
-- 第一章支前拥军优抚
---- 第一节支援前线
---- 第二节拥军优属
---- 第三节抚恤工作
-- 第二章社会福利事业
---- 第一节五保户
---- 第二节老年人公寓
---- 第三节残疾人福利事业
---- 第四节社区服务
-- 第三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应急救济
---- 第二节定期和临时救济
---- 第三节专项救济
---- 第四节抗灾救济
---- 第五节扶贫帮困
-- 第四章安置
---- 第一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退休退职人员安置
---- 第三节城镇下乡人口安置
-- 第五章婚姻管理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婚俗改革
---- 第三节宣传贯彻《婚姻法》
-- 第六章殡葬管理
---- 第一节殡葬改革
---- 第二节陵园墓地
第十四编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力管理
---- 第一节职工队伍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安置知识青年
---- 第四节安全监察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三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补贴奖金
---- 第三节福利待遇
-- 第四章离休退休退职
---- 第一节离休
---- 第二节退休
---- 第三节退职
第十五编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安全保卫
---- 第三节治安管理
---- 第四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五节户口管理
---- 第六节边防管理
---- 第七节交通管理
---- 第八节消防工作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经济审判
---- 第四节复查申诉与人民陪审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民事调解
---- 第四节法律服务与公证
第十六编军 事
-- 第一章机构驻防
---- 第一节军事机构
---- 第二节驻防
---- 第三节拥政爱民
-- 第二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世袭兵制和募兵制
---- 第二节志愿兵役制
---- 第三节义务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 第五节预备役兵役制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民兵训练
----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节民兵作用
-- 第四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人防工程
---- 第二节组织指挥与战备教育
第十七编教育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节校外活动
---- 第五节勤工俭学
-- 第二章特殊教育
---- 第一节孤儿盲聋哑教育
---- 第二节弱智教育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盲教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职业教育
-- 第四章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培训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五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学校管理
---- 第三节经费
---- 第四节驻区高等院校选介
第十八编科学与技术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技团体
-- 第二章科技队伍和经费
---- 第一节专业科技队伍
---- 第二节科技经费
-- 第三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青少年科技教育
-- 第四章科技兴区
---- 第一节业余科技教育
---- 第二节科技咨询与金桥工程
-- 第五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科技成果鉴定
---- 第二节科技成果应用
第十九编文 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管理机构
---- 第二节文化事业机构
---- 第三节文化团体
---- 第四节文化活动
---- 第五节文化设施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
---- 第二节戏剧曲艺
---- 第三节音乐舞蹈
---- 第四节美术摄影
-- 第三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馆图书室
---- 第三节档案
-- 第四章广播影视报纸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节电视
---- 第四节报纸
第二十编卫 生
-- 第一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机构
---- 第二节医疗队伍
---- 第三节医疗设备与服务
---- 第四节中西医结合
---- 第五节医疗制度
-- 第二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防疫机构
---- 第二节预防接种
----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卫生监督监测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幼保健站
---- 第二节妇女儿童保健
---- 第三节妇女病儿童灰质炎病防治
-- 第四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除害防病
---- 第二节城市卫生
-- 第五章卫生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务人员培训晋级
---- 第三节药品药材管理及经费使用
第二十一编体育
-- 第一章学校体育
---- 第一节体育教学
---- 第二节课外体育
---- 第三节业余体校重(网)点校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职工体育
---- 第二节街道居民体育
---- 第三节老年人体育
---- 第四节残疾人体育
-- 第三章竞技体育
---- 第一节球类运动
---- 第二节田径运动
---- 第三节武术游泳运动
-- 第四章体育事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人才培训
---- 第三节体育设施与经费
第二十二编社会生活
-- 第一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居民生活
---- 第二节消费结构
-- 第三章社会风俗
---- 第一节岁时风俗
---- 第二节礼仪风俗
---- 第三节社会新风
-- 第四章宗教
-- 第五章方言俚语
---- 第一节语言
---- 第二节谚语歇后语
---- 第三节流行语
-- 第六章风物传说
---- 第一节红房子
---- 第二节穷汉岭
---- 第三节青泥洼桥
---- 第四节小车大院
---- 第五节狼窝传说
---- 第六节老虎滩传说
---- 第七节棒棰岛传说
---- 第八节大连的传说
---- 第九节老鳖湾
---- 第十节燕窝岭
第二十三编人物
-- 第一章传略
---- 传略一
------ 郭学纯
------ 王永庆
------ 查子香
------ 安承生
------ 宋元德
------ 李成年
------ 张信希
------ 关向应
------ 林月樵
------ 王顺
------ 王仁
------ 赵恩光
------ 简仁南
------ 徐敬之
------ 牟仁先
------ 刘凤林
------ 金之声
------ 曹艺斌
------ 白玉江
------ 胡传久
------ 马秀山
------ 张洪德
------ 鲍静枝
------ 潘清平
---- 传略二
------ 潘澄宇
------ 张本政
------ 刘会川
---- 附传
------ 萨哈罗夫
------ 相生由太郎
-- 第二章名人简介
---- 王云山
---- 王凤檀
---- 王承遇
---- 王福云
---- 王毓玫
---- 丛天
---- 包玉侠
---- 冯申玉
---- 田桂英
---- 乔丹文
---- 任平
---- 孙玉华
---- 邢良坤
---- 刘慕文
---- 杨延君
---- 杨洪基
---- 杨俊峰
---- 杨基厚
---- 李永波
---- 李凤琴
---- 李寿山
---- 李致新
---- 宋兰春
---- 宋世廉
---- 宋和家
---- 张玲
---- 张毅
---- 张廷永
---- 张恩华
---- 张富菊
---- 吴永安
---- 汪榕培
---- 郑冰
---- 郑国基
---- 赵洪恩
---- 徐世政
---- 徐弘
---- 梁守功
---- 高雨声
---- 原道洲
---- 袁晨野
---- 韩玲
---- 黄司
---- 黄淑卿
---- 戚务生
---- 董淑艳
-- 第三章革命烈士名录
-- 第四章各级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录
附录
-- 综合统计资料
-- 区域内国家、省、市机构名录
--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旅大租地条约
----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 历届《中山区志》编纂委员会
修志始末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