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水利志

临清市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遵照《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编纂。 二、本志以通贯古今,详今略古的原则,重点记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下简称新中国)治水活动,上限追溯到公元前602年,下限断至1985年。

出版时间: 1989年12月

目录

封面
临清市水利志
图片
-- 鳌头矶
-- 会通桥
-- 月径桥
-- 临清先锋大桥
-- 卫运河塔湾段
-- 土桥公路桥
-- 胡里庄公路桥
-- 陶屯生产桥
-- 引黄济津新河三里铺闸
-- 郭庄闸
-- 引黄济津入卫涵闸
-- 薛王节制闸
-- 头闸口扬水站
-- 尚店友谊扬水站
-- 《临清市水利志》编纂办公室人员合影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水利条件
-- 第一章 自然概况
-- 第二章 河流
---- 第一节 黄河
---- 第二节 卫运河
---- 第三节 会通河
---- 第四节 马颊河
-- 第三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降水
---- 第二节 河水
---- 第三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旱涝洪灾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涝灾
---- 第三节 洪灾
第二篇 水利工程
-- 第一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卫运河
---- 第二节 会通河
---- 第三节 马颊河
-- 第二章 排灌沟渠
---- 第一节 引黄三千渠
---- 第二节 裕民渠
---- 第三节 尚潘渠
---- 第四节 友谊渠
---- 第五节 黄杨分干渠
---- 第六节 小运河
---- 第七节 胡姚河
---- 第八节 德王河、德王东支
---- 第九节 长顺渠
---- 第十节 车庄沟
---- 第十一节 十八垦沟
---- 第十二节 戴颜渠
---- 第十三节 宅科沟
---- 第十四节 戴水河
---- 第十五节 丁王沟
---- 第十六节 康丁沟
---- 第十七节 三、四级渠道
-- 第三章 河灌工程
---- 第一节 引黄灌溉
---- 第二节 引卫灌溉
---- 第三节 引马灌溉
-- 第四章 井灌工程
---- 第一节 砖井
---- 第二节 机井
---- 第三节 钻机
---- 第四节 井管
---- 第五节 修井
---- 第六节 提水工具
-- 第五章 治理涝洼
---- 第一节 排涝工程
---- 第二节 洼改工程
---- 第三节 台田、条田
---- 第四节 边界排水
-- 第六章 改良碱地
---- 第一节 碱地分布
---- 第二节 改良措施
---- 第三节 李官营改碱
-- 第七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地貌
---- 第二节 平整土地
---- 第三节 治理大沙河
-- 第八章 水工建筑物
---- 第一节 桥
---- 第二节 涵洞、跌水
---- 第三节 闸
-- 第九章 引黄济津
第三篇 工程管理、效益
-- 第一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施工管理
---- 第二节 河道沟渠管理
---- 第三节 机井管理
---- 第四节 扬水站管理
---- 第五节 涵闸管理
---- 第六节 排灌机械管理
-- 第二章 水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水资源概况
---- 第二节 回灌补源
---- 第三节 节水型灌溉
---- 第四节 工业用水
---- 第五节 生活用水
-- 第三章 财物管理
---- 第一节 历代水利经费筹集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利经费
---- 第三节 征收水费
---- 第四节 综合经营
-- 第四章 工程运用
---- 第一节 抗旱
---- 第二节 排涝
---- 第三节 防汛
---- 第四节 抗洪纪实
-- 第五章 效益
---- 第一节 农业
---- 第二节 工业
---- 第三节 人民生活
第四篇 水政、人文
-- 第一章 机构沿革、人事
---- 第一节 前代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当代机构设置
-- 第二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水利学会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三章 治水人物
---- 第一节 前代治水人物
------ 陈瑄
------ 张熏
------ 郑百川
------ 王俊
---- 第二节 当代治水人物
------ 许福增
-- 第四章 水利杂记
编纂始末
水利志编纂领导小组
水利志编纂办公室
临清市水利志各篇章编写人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