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东西湖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统一的原则,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东西湖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本志是东西湖区的首修志,记事时间上溯到事物的发端,下至2000年;为了记述事物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大事记及个别内容和重要图片的时限延至2008年。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目录
封面
东西湖区志
上卷下卷
目录(下卷)
第十六篇 中国共产党
--
第一章 中共东西湖区委组织机构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二章 党的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中共东西湖农场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中共东西湖区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区委中心工作
----
第一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四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节 违纪查处
--
第五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领导班子建设
----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党员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六节 知识分子工作
--
第六章 思想建设
----
第一节 思想政治宣传教育
----
第二节 政治理论教育
--
第七章 统战工作
----
第一节 落实统战政策
----
第二节 民主党派工作
----
第三节 海外联谊工作
--
第八章 政法工作
----
第一节 政法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二节 指导协调政法系统
----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九章 党校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干部培训与学历教育
--
第十章 党史资料征编
----
第一节 资料征集
----
第二节 资料编研
第十七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东西湖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产生与构成
----
第二节 历届东西湖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第二章 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常委会组成人员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工作制度
----
第四节 履行职权
第十八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围垦建场前的人民政权机构
----
第一节 解放前人民政权机构
----
第二节 解放后至建场前人民政权机构
--
第二章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派出机构
--
第三章 区人民政府施政纪要
----
第一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四章 政务政事
----
第一节 会议制度
----
第二节 公文处理
----
第三节 行政事务
--
第五章 法制建设
----
第一节 行政执法
----
第二节 清理规范执法文件
----
第三节 执法监督
----
第四节 法制宣传
--
第六章 外事
----
第一节 外事活动
----
第二节 友好城市往来
--
第七章 侨务 对台事务
----
第一节 侨务
----
第二节 对台事务
--
第八章 信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制度建设
----
第三节 信访处理
--
第九章 民族宗教事务
----
第一节 民族事务
----
第二节 宗教事务
--
第十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接收档案与馆藏档案
----
第三节 档案保护与利用
--
第十一章 地方志工作
----
第一节 资料征集
----
第二节 志书编修
第十九篇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政协东西湖区委员会
----
第一节 委员的构成及产生
----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
第二章 区政协常委会
----
第一节 组成人员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工作制度
----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议
--
第三章 主要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学习
----
第二节 政治协商
----
第三节 调查研究
----
第四节 民主监督
----
第五节 提案工作
----
第六节 文史工作
第二十篇 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
--
第一章 民主党派东西湖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西湖区工作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东西湖区支部委员会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东西湖区支部委员会
----
第四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东西湖区支部委员会
----
第五节 九三学社东西湖支社
--
第二章 人民团体
----
第一节 东西湖区总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东西湖区委员会
----
第三节 区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区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 社会团体
第二十一篇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惩治犯罪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七节 安全保卫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八节 检察技术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执行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八节 立案信访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律师
----
第五节 公证
----
第六节 帮教与安置
----
第七节 法律服务
第二十二篇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机构
----
第一节 驻军机构
----
第二节 地方武装机构
----
第三节 人民武装机关
--
第二章 兵役 战事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战事
--
第三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国防知识教育
----
第二节 军民共建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武器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第四节 政治教育
----
第五节 以劳养武
----
第六节 战备执勤
--
第五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人防教育
----
第三节 人防工程
----
第四节 防空战备
第二十三篇 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
--
第一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力
----
第三节 劳动就业
----
第四节 工资
----
第五节 劳动保护与服务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干部队伍
----
第三节 干部调配
----
第四节 编制管理
----
第五节 干部工资福利
----
第六节 人才交流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失业保险
----
第三节 医疗保险
第二十四篇 民政
--
第一章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 居(村)委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社会救助
----
第一节 赈灾
----
第二节 济困
----
第三节 扶贫
----
第四节 助残
----
第五节 收容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
----
第二节 福利院
----
第三节 福利企业
----
第四节 福利经费募集
--
第四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五章 社会事务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殡葬管理
----
第三节 勘界与地名管理
----
第四节 社团管理
第二十五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组织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研单位
----
第三节 科协职能与专业技术学会
----
第四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技培训
----
第二节 科技宣传
----
第三节 科技应用
----
第四节 科技协作
----
第五节 科技服务
----
第六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三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 农牧渔业科技成果
----
第二节 工业科研成果
----
第三节 科研论文
--
第四章 科技规划与市场
----
第一节 科技规划
----
第二节 科技市场
第二十六篇 教育
--
第一章 蒙馆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教学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保教工作
----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教育
----
第三节 小学学校选介
--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教育
----
第三节 中学学校选介
--
第五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技术学校
----
第二节 驻区中专学校
----
第三节 专业与教学
----
第四节 中等专业学校选介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教育
----
第二节 技术培训
----
第三节 成人中专教育
--
第七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学历教育
----
第二节 驻区高等院校
----
第三节 老年教育
--
第八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学校管理
----
第三节 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
第四节 经费与设施
----
第五节 教育督导
----
第六节 社会力量办学及管理
第二十七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设施
----
第一节 影剧院
----
第二节 歌舞厅
----
第三节 文化馆、站
----
第四节 图书馆、室
----
第五节 书店
--
第二章 文艺团体
----
第一节 演出团体
----
第二节 文艺社团活动
--
第三章 文化活动
----
第一节 培训
----
第二节 文艺演出
----
第三节 文学创作
----
第四节 书画摄影
----
第五节 文化下乡
----
第六节 其他活动
--
第四章 文物
----
第一节 古迹
----
第二节 文物珍品
--
第五章 广播 影视 报刊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电视
----
第四节 报刊
--
第六章 文化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物管理
----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四节 电视管理
第二十八篇 卫生
--
第一章 医疗机构
----
第一节 私立诊所
----
第二节 卫生所
----
第三节 医院
----
第四节 医院选介
--
第二章 医疗设备与技术
----
第一节 医疗设备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节 医疗从业人员
--
第三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疾病防治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 食品 饮水 放射防疫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农村初级保健
--
第五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卫生监督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章 卫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政管理
----
第三节 药政管理
----
第四节 医疗制度管理
--
第七章 东西湖区红十字会
----
第一节 红十字会救助
----
第二节 义务献血
第二十九篇 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章 疫区疫情
----
第一节 解放前疫区疫情
----
第二节 解放后疫区疫情
--
第二章 血吸虫病预防
----
第一节 灭螺
----
第二节 管水管粪
----
第三节 防护宣传
--
第三章 血吸虫病治疗
----
第一节 患者查治
----
第二节 耕牛感染查治
--
第四章 防治机构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专业机构
第三十篇 体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学生体育
----
第二节 职工体育
----
第三节 老年体育
--
第二章 竞技体育
----
第一节 举办竞技体育比赛
----
第二节 参加区外竞技体育竞赛
----
第三节 承办竞技体育比赛
--
第三章 队伍与训练
----
第一节 体育队伍
----
第二节 体育训练
--
第四章 体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育运动设施管理
----
第三节 体育经营管理
第三十一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居民消费
--
第二章 精神文明创建
----
第一节 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
第二节 文明城镇建设活动
----
第三节 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
第四节 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
第三章 民间习俗
----
第一节 岁时节令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禁忌
----
第五节 称谓
--
第四章 方言俚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土语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 歇后语
--
第五章 姓氏宗族
----
第一节 姓氏
----
第二节 宗族
----
第三节 宗谱
--
第六章 民族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
--
第七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天主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第五节 道教
第三十二篇 艺文
--
一、唐宋
--
二、元明
--
三、清
--
四、中华民国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十三篇 人物
--
一、人物传
----
朱襄
----
张之光
----
张士彦
----
刘朝阙
----
张京
----
张三异
----
汪僎
----
张伯琮
----
刘嘉泳
----
刘家谟
----
张叔珽
----
张坦麟
----
张坦熊
----
汪大豫
----
刘传曾
----
冯礼藩
----
刘传莹
----
赵敦谦
----
黄光崇
----
刘世仲
----
戴者香
----
潘天钟
----
汪昶
----
傅和尚
----
刘世佑
----
张行简
----
潘光义
----
密昌墀
----
潘德海
----
刘歆生
----
李凤高
----
赵石桥
----
曾广大
----
张松樵
----
刘家俭
----
李介侯
----
孙武
----
张洪山
----
高国洪
----
罗良斌
----
沈志贤
----
肖雅棠
----
肖厚生
----
张若柏
----
郑香亭
----
周大觉
----
郭宗燮
----
魏席儒
----
黄志全
----
朱永泰
----
刘松山
----
李伯儒
----
戴震
----
高国恕
----
周绍濂
----
吴良月
----
高光游
----
黄涤生
----
朱世金
----
刘慕琨
----
王海山
----
周凤池
----
黄泽广
----
刘伟
----
李格非
----
肖雾英
----
周源卿
----
密加凡
----
魏杏云
----
周法云
----
朱玖
----
童启刚
----
李仁初
----
蔡静安
----
周元白
----
胡一禾
----
黄振之
----
詹财斌
----
段光德
----
彭茂功
----
林正汉
----
张昌干
--
二、人物录
----
陶述曾
----
袁兴明
----
王嘉善
----
王旭坤
----
涂允威
----
汪品三
----
饶民太
----
魏廷槐
----
姚雪垠
----
张子由
----
田振东
----
张体学
----
伍能光
----
周欣山
----
冀晨曦
----
方敬之
----
冉启法
----
王永亮
----
杨春衡
--
三、人物表
大事记
--
先秦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
--
宋
--
元
--
明
--
清
--
中华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录
--
一、 境域历史情况沿革表
--
二、 文存
索引
编后记
《东西湖区志》编写及编务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