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包括财政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分别记述了广州市财政、税务、金融、审计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90
出版时间:
1999年01月
目录
广州市志(封面)
广州市志(版权)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市志》编审人员
凡例
卷九(下)
目录
财政税务志
--
财政税务志(插图)
--
财政税务志编纂委员会
--
概述
----
一
----
二
----
三
--
上编晚清、民国时期
----
相关图表
------
表:民国10~38年(1921~1949)广州市财政收支情况表
----
第一章财政收入
------
第一节税捐
--------
一、娱乐税(捐)
相关图表
表:民国10~38年(1921~1949)广州市财政收入分类统计表
--------
二、花筵捐及附加费
--------
三、车船捐
(一) 车捐
(二) 船捐
--------
四、使用牌照税(费)
--------
五、房捐、土地改良物税
(一)房捐
(二)土地改良物税
--------
六、警费、警捐
(一)警费
(二)警捐
--------
七、筵席税(捐)
--------
八、猪捐、屠牛牛皮税、屠宰税
(一)猪捐
(二)屠牛牛皮税
(三)屠宰税
--------
九、土地税(临时地税、地价税、土地增值税)
--------
十、营业牌照税
--------
十一、契税
--------
十二、营业税
相关图表
表:民国20年(1931)营业税课税标准和税率表
表:民国26年(1937)营业税课税标准和税率表
--------
十三、杂捐杂税
(一)垃圾捐(洁净费)
(二)类溺捐
(三)广告捐
(四)特种娱乐捐、即麻雀捐
(五)其他杂项捐费
相关图表
表:民国10~37年(1921~1948)征收杂项捐费情况表
--------
附录一:国税
一、府县商税
二、禁烟税(禁烟收入)
三、爆烈品专卖及照费
四、印花税
五、煤油汽油特税
六、内地税
七、烟酒税
八、烟酒牌照税
九、统税
十、货物税
十一、所得税
十二、特种营业税
十三、遗产税
--------
附录二:省税
一、厘金(附台炮经费)
二、典税
三、赌捐
四、商业牌照费
五、保险税
七、煤油贩卖业营业税
------
第二节田赋
--------
相关图表
表:民国37年(1948)广州市郊农地科则赋额表
------
第三节其他
--------
一、市产变价
(一)投变庙宇庙尝
(二)寺庵道观变价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1922~1949)其他财政收入情况表
(三)旗产变价
(四)承领骑楼及畸(軨)地缴价
(五)承领废街缴价
(六)濠涌上盖缴价
--------
二、财产孳息
(一)市场租
(二)码头租
(三)房屋吉地租
(四)鱼塘坦地禾田租
(五)屠场使用费(屠场租)
--------
三、杂项收入
------
第四节公债与借款
----
第二章财政支出
------
第一节经济建设支出
--------
相关图表
表:民国10~38年(1921~1949)财政支出分类统计表
------
第二节教育文化支出
------
第三节卫生支出
------
第四节社会及救济支出
------
第五节行政管理支出
--------
一、行政费
--------
二、党务费
--------
三、财务费
------
第六节保安及警察支出
------
第七节补助支出
------
第八节其他支出
------
第九节公务员退休及抚恤费
----
第三章财政管理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预决算
------
第三节金库
------
第四节会计
--------
一、会计科目
--------
二、会计凭证
--------
三、会计财簿
--------
四、报表
------
第五节税务征管
--------
一、征管制度
(一) 招商包征制
(二) 直接征收制
(三) 委托代征制
--------
二、管理方法
(一) 源泉管理
(二) 集中管理
(三) 申报调查管理
(四) 驻栏督征
----
第四章财税机构
------
第一节市财政局
--------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名单
------
第二节市税捐征收处及市税捐稽征处
------
附录:中央和省驻市主要财政税务机构
------
专记:日伪统治时期的财政税收状况
--------
一、财政收入
(一) 税捐
(二) 其他财政收入
相关图表
表:日伪统治时期在广州市征收的国税、省税基本情况表
--------
二、财政支出
(一) 行政费
(二) 教育文化费
(三) 公益费
(四) 建设费
(五) 补助费
--------
三、财政管理
(一) 税收征管
(二) 预算管理
(三) 会计与金库
(四) 财政机构
相关图表
表:伪市政府组织情况表
表:日伪统治时期伪财政局长名单
--------
附:伪省、中央驻市财税机构
--
下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相关图表
------
表:1950~1900年财政收支统计表
------
图:1950~1990年财政收入发展图
------
图:1950~1990年财政支出发展图
------
图:1950~1990年各个时期财政收入构成图
----
第五章财政收入
------
相关图表
--------
表:1950~1990年财政收入分类统计表
------
第一节工商各税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工商各税收入统计表
--------
一、工商业税
(一) 营业税
(二) 所得税
(三) 摊贩业税
(四) 临时商业税
--------
二、货物税
附一:土产税
附二:棉纱统销税
--------
三、商品流通税
相关图表
表:商品流通税税目税率表
--------
四、工商统一税
--------
五、工商所得税
--------
六、盐税
--------
七、工商税
--------
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
九、外国企业所得税
--------
十、营业税
相关图表
表:营业税税目税率表
--------
十一、增值税
--------
十二、产品税
--------
十三、国营企业所得税
相关图表
表:八级超额累进所得税税率表
--------
十四、国营企业调节税
--------
十五、集体企业所得税
--------
十六、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
相关图表
表: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税率表
--------
十七、私营企业所得税
相关图表
表:1989年广州市人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带征率表
------
第二节其他各税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其他各税收入统计表
--------
一、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一) 城市房地产税
(二) 房产税
(三) 城镇土地使用税
--------
二、印花税
--------
三、屠宰税
--------
四、车船使用牌照税、车船使用税
--------
五、特种消费行为税、文化娱乐税
--------
六、利息所得税
--------
七、交易税
(一) 交易税
(二) 牲畜交易税
(三) 集市交易税
--------
八、个人所得税
--------
九、城市维护建设税
--------
十、奖金税、工资调节税
(一) 国营企业奖金税
(二) 集体企业奖金税
(三) 事业单位奖金税
(四) 工资调节税
--------
十一、个人收入调节税
------
第三节特种税和基金
--------
相关图表
表:1982~1990年特种税和基金收入统计表
--------
一、烧油特别税
--------
二、建筑税
--------
三、特别消费税
(一) 彩色电视机(以下简称彩电)
(二) 小轿车(包括吉普车和面包车)
--------
四、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
五、国家预算调节基金
------
第四节农业税与耕地税
--------
一、农业税
(一) 政策与征收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农业税收入统计表
表:农业税实物计算征收数及负担情况表
(二) 社会照顾与灾歉减免
1.社会照顾
2.灾歉减免
相关图表
表:1949~1990年农业税减免税照顾情况表
(三)农林特产征税
(四)地方附加和乡镇自筹
--------
二、耕地占用税
------
第五节企业收入
--------
一、上缴利润
相关图表
表:1982~1990年企业上交利润明细表
--------
二、上缴基本折旧基金
--------
三、其他企业收入
(一)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二) 交回多余流动资金
(三) 资金占用费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企业收入分项目统计表
------
第六节其他收入
--------
一、规费
--------
二、公产
--------
三、罚没
--------
四、契税
--------
五、杂项
--------
六、公债与国库券
相关图表
表:1954~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推销情况表
表:1981~1990年国债完成任务情况表
----
第六章财政支出
------
相关图表
--------
表:1950~1990年财政支出统计表
表:1950~1990年各个时期财政支出构成图
------
第一节上解支出
--------
一、预算上解
--------
二、中央借款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上解支出情况表
------
第二节经济建设费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经济建设费支出统计表(预算内)
表:1955~1990年经济建设费预算外支出统计表
--------
一、基本建设支出
--------
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
三、简易建筑费
--------
四、科学技术三项费用
--------
五、流动资金
--------
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一) 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
(二) 支援农村合作组织组织生产资金
(三) 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
(四) 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
(五) 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
(六) 农村水产补助费
(七) 农业发展专项资金
(八) 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
--------
七、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
(一) 农场事业费
(二) 农业事业费
(三) 畜牧事业费
(四) 农机事业费
(五) 林业事业费
(六) 水利事业费
(七) 水产事业费
(八) 乡镇企业事业费
(九) 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费
(十) 土地管理事业费
--------
八、工业交通和商业部门事业费
--------
九、城市维护建设费
------
第三节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分项支出统计表
表:1951~1990年教育事业费分项支出统计表
--------
一、教育事业费
--------
二、卫生事业费
相关图表
表:1951~1990年卫生事业费分项支出统计表
(一) 医院经费
(二) 卫生院补助费
(三) 防治防疫事业费
(四) 药品检验机构经费
(五) 妇幼保健经费
(六) 科学研究费
(七) 中等专业学校经费
(八) 干部训练费
(九) 合作医疗补助费
--------
三、文化事业费
相关图表
表:1951~1990年文化事业费分项支出统计表
--------
四、科学事业费
--------
五、其他文教卫生事业费
(一)体育事业费
(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费
(三)计划生育事业费
(四) 文物事业费
(五) 地震事业费
(六) 公费医疗经费
(七) 党政群干部训练事业费
(八) 档案事业费
(九) 出版事业费
(十) 中医事业费
------
第四节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分项支出统计表
--------
一、 抚恤事业费(1975年以前称抚恤支出)
(一) 牺牲病故抚恤费
(二) 残废抚恤费
(三) 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补助费
(四) 退伍军人安置费
--------
二、退休退职费和离休费
(一) 退休退职费
(二) 离休费
--------
三、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1957年前称社会救济支出)
(一) 城镇社会救济费
(二) 农村社会救济费
(三) 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费
(四)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经费
(五) 其他救济福利事业费
--------
四、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
--------
五、其他民政事业费
------
第五节行政管理费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行政管理费支出分项统计表
--------
一、行政支出
(一) 个人经费
(二) 公用经费
--------
二、公安、安全、司法、检察支出
(一) 公安安全支出
(二) 司法检察支出
------
第六节其他支出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其他支出分项统计表
--------
一、人民防空经费
--------
二、城镇青年就业费
--------
三、其他部门事业费
相关图表
表:1982~1990年其他部门事业费分项支出统计表
(一) 华侨事业费
(二) 工商管理事业费
(三) 税务费
(四) 统计事业费
(五) 劳改劳教事业费
(六) 旅游事业费
(七) 其他事业费
--------
四、地方外事费
--------
五、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
六、其他支出
(一) 兵役征集费
(二) 军队供应部经费
(三) 干部下放劳动煅炼经费
--------
七、专款支出
------
第七节价格补贴
--------
相关图表
表:1986~1990年财政价格补贴支出情况表
--------
一、粮油价差补贴
--------
二、蔬菜价差补贴
--------
三、居民肉食价差补贴
--------
四、民用煤价差补贴
--------
五、其他补贴
----
第七章财政管理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一、市级管理体制
(一) 由统收统支转为划分收支,分级管理(1950~1957年)
(二) 由下放财权到集中统一,实行"收支持钩,总额分成"(1958~1970年)
(三) 由收支包干转为总额分成为主,加专项分成(1971~1979年)
(四) 由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转为核定上交,超收全留(分成)(1980~1990年)
--------
二、区、县级管理体制
(一) 创建区级财政,两县实行总额分成(1958~1970年)
(二) 重建区级财政,区县实行"定收定支,总额分成,超收奖励"(1971~1979年)
(三) 由"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到"逐年递增,超收全留,欠收自理"(1980~1990年)
--------
三、公社、乡镇财政
------
第二节预算管理
--------
一、预算编制
--------
二、预算执行
--------
三、财政决算
--------
四、总预算会计
--------
五、金库
--------
六、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三节预算外资金
--------
一、财政部门直管的预算外资金
相关图表
表:财政部门直管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表
表:财政部门直管预算外资金支出情况表
--------
二、其他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相关图表
表:预算外资金分类统计表
------
第四节税务管理
--------
一、管理体制
--------
二、管理形式
(一) 行业管理
(二) 区段管理
(三) 各税统管和征管结合
(四) 按行业对口管理
(五) 财税合并,分区征管
(六) 财税分设,税利分管
(七) 专业分工结合分区征管
(八) 市区分工,专业管理
(九) 查、管分离试点
--------
三、征管制度
(一) 税务凳记
(二) 纳税申报
(三) 纳税鉴定
(四) 货运管理
(五) 纳税检查
(六) 违章处理
--------
四、发票管理
相关图表
图:60年代使用的部分销售发票
图:70年代使用的部分销售发票
图:80年代使用的部分销售发票
--------
五、专管员职责
--------
六、对外商投资企业
--------
七、出口退税
--------
八、计划、会计、统计、票证管理
(一) 税收计划
(二) 税收会计
(三) 税务统计
(四) 税收票证
------
第五节企业财务
--------
一、国营企业
(一) 固定资产
(二) 流动资金
(三) 成本费用
(四) 专用基金
(五) 财务体制改革
--------
二、外经企业
(一) 外商投资企业
(二) 境外企业
(三) 出国用汇
--------
三、农场企业
相关图表
表:1972~1990年农场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
------
第六节事业行政财务
--------
一、全额管理
(一) 行政事业单位经费
(二) 公费医疗经费
(三) 中、小学学杂费
(四) 中专、技工学校经费
(五)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
二、差额管理
(一) 艺术表演团体经费
(二) 卫生医疗机构经费
--------
三、自收自支管理
------
第七节会计事务
--------
一、会计管理
--------
二、会计系列职称
--------
三、会计师事务所
相关图表
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会计业务计费标准表
------
第八节财政周转金
--------
一、支农周转金
--------
二、技改周转金
--------
三、企财周转金
--------
四、商贸周转金
--------
五、外经周转金
--------
六、事业行政周转金
------
第九节财政监督
--------
一、财政监察
--------
二、税务监察
--------
三、内部审计
--------
四、利润监交
--------
五、财政税收财务大检查
(一) 财经纪律大检查
(二) 税收财务大检查
----
第八章财税机构
------
第一节市财政局
--------
一、处(科)室设置
--------
二、局属单位
--------
三、区(分)局
--------
四、区财政局
--------
五、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税务)局
------
第二节市税务局
--------
一、处科室设置
--------
二、局属单位
--------
三、分(区)局
--------
四、区税务局
相关图表
图:广州市财政(税务)局系统机构设置图(1990.12)
表:广州市财政局历任局长名录
表:中共广州市财政局党组织历任书记名录
表:广州市税务局历任局长名录
表:中共广州市税务局党组织历任书记名录
------
第三节科研与教育机构
--------
一、财政科研
--------
二、学术团体
(一) 市财政会计学会
(二) 市税务学会
(三) 广州珠算协会
--------
三、职称评定
--------
四、教育机构
(一) 广州财政学校
(二) 市会计函授学校
金融志
--
金融志(插图)
--
金融志编纂委员会
--
概述
----
(一)
----
(二)
----
(三)
------
一、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
二、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三、开拓金融市场,引进竞争机制
------
四、试行企业化管理、经营目标责任制
------
五、拓展国际金融业务
------
六、采用新科技,实现金融业务电子化
--
上编晚清、民国时期广州金融业(1840~1949年)
----
第一章金属货币
------
第一节制钱
--------
相关图表
图:嘉庆通宝(铜钱)和光绪元宝(铜元)
------
第二节铜元
--------
相关图表
图:光绪元宝(广东省造)
图:民国时期的铜元(中间一枚是开国纪念币)
------
第三节银两
------
第四节银元和毫银
--------
一、外国银元
--------
二、广东银元
相关图表
表:广东钱局铸造银元版式系列表
表:广东造币厂机铸五种银元数量表
--------
三、广东毫银
相关图表
表:广东造币厂铸成毫银数量表
------
第五节黄金
--------
一、黄金买卖
--------
二、黄金管制
------
第六节造币厂
--------
相关图表
表:民国时期广东造币厂铸造的银币表
----
第二章非金属货币
------
第一节兑换券和银元票
--------
一、广东官钱局发行的纸币
--------
二、大清银行广州分行发行的兑换券
--------
三、交通银行广州分行发行的兑换券
--------
四、中华民国粤省军政府发行的通用银票
--------
五、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的兑换券
--------
六、广东地方实业银行的兑换券
--------
七、省立广东省银行发行的纸币
--------
八、广东的中央银行兑换券
--------
九、广东中央银行兑换券
--------
十、广东省银行兑换券
--------
十一、广州市立银行凭票
------
第二节法币、金圆券、银圆券
--------
一、法币
相关图表
表:国民政府法币发行累计表(1937~1945)
--------
二、金圆券
--------
三、银圆券
------
第三节日伪发行的纸币
--------
一、日军发行的军用手票
--------
二、伪中央储备银行流通券
(一) 伪中央储备银行流通券的发行和流通
(二) 伪中储券的清理
----
第三章旧式金融业
------
第一节银炉
------
第二节票号
------
第三节银号
--------
一、发展沿革
--------
二、内部组织与管理
--------
三、业务活动概况
--------
四、同业组织及活动
------
第四节典当
--------
一、典当类别
--------
二、典当利率
--------
三、广州市典当同业公会
------
第五节侨批
----
第四章近代金融业
------
第一节全国性政府银行
--------
一、孙中山举办的中央银行
--------
二、中国银行
--------
三、交通银行
--------
四、中国农民银行
--------
五、中央信托局
--------
六、邮政储金汇业局
--------
七、中央合作金库
--------
八、四行联合办事总处
------
第二节地方政府银行
--------
一、广东官钱局
--------
二、广东省银行
(一) 存款业务
(二) 放款业务
(三) 侨汇
(四) 信托业务
(五) 代理公库
--------
三、广州市立银行
------
第三节民(私)营银行
--------
一、广东银行广州分行
--------
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广州分行
--------
三、东亚银行广州分行
--------
四、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广州分行
--------
五、金城银行广州分行
--------
六、聚兴诚银行广州分行
--------
七、国华银行广州分行
--------
八、中国实业银行广州分行
--------
九、和成银行广州分行
------
第四节外商银行
--------
一、汇丰银行
--------
二、麦加利银行(渣打银行)
--------
三、花旗银行(万国宝通银行)
--------
四、东方汇理银行
----
第五章保险
------
第一节民族保险业
--------
一、沿革
--------
二、民族保险机构
(一) 火险联保
(二) 保险公司
(三) 外地保险公司在广州的分支机构
--------
三、人寿会与人寿保险
(一) 人寿会
(二) 人寿保险
------
第二节外商保险业
--------
一、广州第一个暂时性的保险联合体
--------
二、外商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商业保险公司
--------
三、外商垄断广州保险业
------
第三节保险业管理
--------
一、人寿会的管理
--------
二、火险联保组织的管理
--------
三、中外商业保险公司的管理
----
第六章外汇
------
第一节侨汇
--------
一、侨汇方式
--------
二、侨汇变化
------
第二节外汇买卖和管理
--------
一、外汇买卖概况
--------
二、广州银业公市
--------
三、日伪时期的外汇交易
--------
四、抗战胜利后的外汇市场与管理
(一) 外汇市场
(二) 结汇银行
(三) 广州指定银行出口物资贷款银团
--------
五、中央银行管理外汇
--
下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广州金融业(1949~1990年)
----
第七章银行机构
------
第一节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
一、沿革
--------
二、分支机构设置
--------
三、职工人数及结构
相关图表
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历任主管表(1950~1990)
------
第二节工商银行广州市分行
--------
一、沿革
--------
二、分支机构设置
--------
三、职工人数及其结构
------
第三节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市分行
--------
一、沿革
--------
二、分支机构设置
相关图表
表: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机构情况表(1980~1990)
--------
三、职工人数及其结构
------
第四节中国银行珠江分行
--------
一、沿革
--------
二、分支机构设置
--------
三、职工人数及其结构
相关图表
表: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历任主管表(1979~1990)
------
第五节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州市分行
--------
一、沿革
--------
二、分支机构设置
--------
三、职工人数及其结构
相关图表
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州市分行历任主管表(1954~1990)
------
第六节交通银行广州分行
--------
一、沿革
--------
二、分支机构设置
--------
三、职工人数及其结构
----
第八章其他金融机构
------
第一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
--------
一、沿革
--------
二、分支机构设置
--------
三、职工人数及其结构
相关图表
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历任主管表(1951.7~1990.12)
------
第二节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
一、沿革
--------
二、机构
相关图表
表:1985~1990年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历任主管表
--------
三、职工人数及结构
------
第三节金融信托投资机构
------
第四节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五节城市信用合作社
----
第九章货币流通与管理
------
第一节货币流通
--------
一、建立统一人民币市场
--------
二、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旧人民币
相关图表
表:第二套人民币一览表
表:第三套人民币一览表
表:流通纪念人民币一览表
表:第四套人民币一览表
--------
三、广州市历年的货币流通概况
--------
四、改革开放后,广州地区货币流通的变化和特点
相关图表
表:货币周转次数和物价指数(1978~1982)
--------
五、货币投放与回笼
------
第二节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管理
--------
一、现金管理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货币流通状况表(1950~1990)
--------
二、工资基金管理
--------
三、金银管理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人民银行1950年收兑金银外币统计表
----
第十章城乡储蓄
------
第一节储蓄概况
--------
相关图表
表:1950~1990年广州市银行城镇居民储蓄余额
------
第二节储蓄种类
------
第三节储蓄网点分布
------
第四节储蓄利率
--------
相关图表
表: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调整情况表(1951~1990)
----
第十一章工、商、农业贷款
------
相关图表
--------
表:1950~1990年广州地区银行货款情况表(年末余额)
------
第一节工业贷款
--------
一、 改革开放前的工业货款(1949~1978年)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货款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货款
(三)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业货款
--------
二、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货款(1979~1990年)
(一) 改革初期的工业货款(1979~1980年)
(二)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货款(1981~1985年)
(三)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货款(1986~1990年)
------
第二节商业贷款
--------
一、国营商业货款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二) "一五"计划时期
(三) "大跃进"时期
(四)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六) 改革开放时期
--------
二、商业网点设施货款
--------
三、粮油工业货款
--------
四、加强商业信贷管理
------
第三节农业贷款
--------
一、国营农业货款
(一)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国营农业货款
(二) 改革开放后的国营农业货款
1.支持农工商联合企业的经济结构改革和发展
2.支持国营农业种养业和副食品生产基地
3.支持农办工商业
4.开办农业科技开发贷款
5.开办国营农办工商业技改货款及种养业投资性货款
6.做好国营农业企业流动资金统管工作
7.支持国营农业企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
二、集体农业货款
(一) 农业合作化时期
(二) "大跃进"时期
(三)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五) 改革开放时期
1.社队集体农业货款贯彻新的指导方针
2.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促进农村体制改革,活跃城乡经济
------
第四节其他贷款
--------
一、技术改造贷款
(一) 能源、交通运输专项货款
(二) 日用消费品专项货款
(三) 原材料工业专项货款
(四) 医药工业技术改造货款
--------
二、科技开发货款
--------
三、乡镇企业货款
--------
四、供销合作社货款
----
第十二章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与信贷
------
第一节预算支出管理与结算
--------
一、基本建设支出预算
(一) 拨款限额管理
(二) 落实投资控制基建规模
(三) 动员内部资源抵充预算拨款
--------
二、审查建设单位财务决算
------
第二节资金管理
--------
一、预算资金管理
(一) 预算拨款
(二) 拨款改贷款
(三) 基本建设基金
--------
二、自筹基建资金的管理
--------
三、工程款的拨付与结算
(一) 预付备料款
(二) 工程进度款的拨付与结算
(三) 设备购置的拨款管理
--------
四、推行投资包干
(一) 建设单位投资包干
(二) 施工企业造价包干
--------
五、重点项目管理
------
第三节存款与贷款
--------
一、存款
--------
二、货款
------
第四节建筑经济管理
--------
一、建筑安装企业财务管理
(一) 成本与利润管理
(二) 流动资金及货款管理
(三) 审查财务计划与财务决算
--------
二、建筑技术经济管理
(一) 审查工程预、结算
(二) 参与编制工程预算定额、材料单价及费用标准
(三) 参与工程招标投标及标底审查
(四) 商品房售价审查
--------
三、建筑业信用等级评定
------
第五节房改金融业务
----
第十三章保险业务
------
第一节国内财产保险
--------
相关图表
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国内财产保险业务统计(1980~1990)
--------
一、企业财产保险
--------
二、机动车辆保险及第三者责任保险
--------
三、船舶保险
--------
四、货物运输保险
--------
五、家庭财产保险
--------
六、农业保险
--------
七、其他国内财产保险
------
第二节人身保险
--------
相关图表
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国内人身保险业务统计(1980~1990)
--------
一、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
--------
二、简易人身保险
--------
三、团体人身和意外伤害保险
--------
四、养老金保险及其他人身保险
--------
五、建国前人寿保险清偿工作
------
第三节涉外保险
--------
相关图表
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涉外保险业务统计(1985~1990)
------
第四节防灾工作和经济补偿
--------
一、防灾工作
相关图表
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拨付广州市防灾补助费统计表(1981~1990)
--------
二、经济补偿
----
第十四章金融信托业务
------
第一节国内金融信托
--------
一、金融信托管理
--------
二、金融信托投资
------
第二节国际金融信托
--------
一、国际租赁
--------
二、担保见证
--------
三、咨询服务
--------
四、境外投资
----
第十五章外汇业务和管理
------
第一节贸易外汇结算
--------
相关图表
------
表:国际结算业务统计表(1981~1990)
------
第二节非贸易外汇结算
--------
一、侨汇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侨汇收入情况表(1979~1990)
--------
二、外币收兑
相关图表
表: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外币收兑数(1980~1990)
--------
三、外汇兑换券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历年外汇券投放及回笼情况表(1980~1990)
------
第三节外汇调剂
--------
一、企业外汇调剂
相关图表
表: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外汇调剂成交情况表(1981~1988)
表:广州市外汇调剂中心成交情况表(1986~1990)
--------
二、个人外汇调剂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个人外汇调剂成交情况表
------
第四节外汇管理
--------
一、旅游服务业的外汇管理
--------
二、“三资”企业的外汇管理
--------
三、寄售代销的外汇管理
--------
四、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
----
第十六章代理国库
------
第一节经理国家金库
--------
一、机构设置
--------
二、广州分库概况
------
第二节代理公债、国库券
--------
一、代理政府债券
相关图表
表:1950年胜利折实公债认购任务与缴款情况表
表:1981~1990年广州代理发行国库券数量表
表:1987~1990年广州分行代理发行的各种国债数额表
--------
二、政府债券的兑付工作
----
第十七章信贷资金计划管理
------
第一节综合信贷计划
--------
一、综合信贷计划的建立
--------
二、综合信贷计划的编制
--------
三、综合信贷计划的执行与检查
--------
四、广州地区信贷收支概况
(一) 银行存款与贷款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历年银行存款余额表(1950~1990)
(三)银行存款与贷款总余额轧差变化
------
第二节信贷资金管理
--------
一、“统收统支”的信贷资金管理
--------
二、“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
--------
三、“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
(一) 完善归口管理
(二) 划分层次管理
(三) 实行规模(额度指标)和资金双控制
(四) 加强人民银行再贷款管理
(五) 横向资金融通的管理
(六) 加强专项货款管理
(七) 建立健全统计监控制度
(八) 存款准备金管理
------
第三节各项存款
--------
一、企业存款
相关图表
表:1949~1990年银行企业存款利率表
--------
二、储蓄存款
相关图表
表:1949~1990年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表
表:1949~1990年银行华侨储蓄存款利率表
--------
三、财政性存款
--------
四、农村存款
--------
五、信托和其他存款
----
第十八章银行结算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银行账户
--------
一、开立账户
--------
二、账户管理
--------
三、交叉开户
------
第三节结算方式
--------
一、建国初期的探索与实践
(一) 现金结算
(二) 支票结算
(三) 代扣结算
(四) 托收承兑结算
(五) 电、信汇划结算
(六) 押汇结算
--------
二、组织推行新的结算方式
--------
四、改革开放时期银行结算工作
(一) 恢复"委托收款"结算
(二) 改革"托收承付结算"
(三) 恢复"银行汇票"业务
(四) 个体户账户结算
(五) 开办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六) 推行新的结算制度
(七) 开办信用卡
------
第四节同城票据交换
--------
一、银行票据交换制度的建立
--------
二、银行票据交换制度的改革
--------
三、采用新技术进行交换清算
------
第五节联行制度
--------
一、联行制度的建立
--------
二、联行制度改革
----
第十九章金融行政管理
------
第一节建国初期的金融管理
------
第二节金融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
--------
一、金融体制的改革
--------
二、金融机构的管理
--------
三、对金融市场的管理
(一) 证券发行市场
(二) 证券流通市场
(三) 资金拆借市场
------
第三节金融稽核与金融监察
--------
一、金融稽核
(一) 开展多种形式的稽核项目
(二) 查处结合,强化稽核职能
--------
二、金融监察
----
第二十章金融科研和教育
------
第一节职工教育
--------
一、概况
--------
二、员工培训
(一)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员工培训
(二) 广州市工商银行员工培训
(三) 广州市农业银行员工培训
(四) 珠江分行员工培训
(五) 广州市建设银行员工培训
(六) 交通银行广州分行员工培训
(七) 广州市人民保险公司员工培训
--------
三、银行学校
------
第二节金融科研与金融学会
--------
一、金融学会
--------
二、金融科研
------
第三节电脑的应用
--------
一、电脑系统的建立
--------
二、金融电脑应用
审计志
--
审计志(插图)
--
审计志编纂委员会
--
说明
--
概述
----
相关图表
------
图:奖状
----
第一章审计沿革
------
第一节清代广州审计
--------
一、广州府的审计
--------
二、广州海关(分关)的审计
------
第二节民国时期广州审计
--------
一、孙中山任大元帅职时期
(一) 审计机构
(二) 审计处职责
(三) 审计处业务
--------
二、国民政府时期
(一) 审计机构
(二) 职责与工作
------
专记
--------
一、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审计状况
--------
二、日伪时期的审计状况
(一) 日伪广州市政府的审计
(二) 伪广州海关(分关)的审计
------
第三节建国后审计机构和人员
--------
一、政府审计机构和人员
(一) 市级审计机构与人员
相关图表
表:市审计局机关人员历年发展情况表
(二) 区、县级审计机构与人员
相关图表
表:区、县级审计局机关人员历年发展情况表
--------
二、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机构和人员
----
第二章审计管理
------
第一节机关管理
--------
一、审计机关的管理体制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审计局主要领导名表(1984~1993年12月)
--------
二、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和职权
(一) 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
(二) 审计机关的职权
--------
三、制度建设
--------
四、廉政建设
(一) 制订为政清廉的规章制度
(二) 加强民主监督,发挥特约审计顾问和特约审计员的作用
(三) 设立监察员
------
第二节业务管理
--------
一、审计工作程序
(一) 审计准备
(二) 审计实施
(三) 审计终结
--------
二、审计工作的计划管理
--------
三、审计统计工作
--------
四、法制建设
(一) 制度地方性审计规章制度
(二) 开展执法检查
----
第三章财政金融保险审计
------
第一节财政审计
--------
相关图表
表:1984~1993年财政决算情况统计表
--------
一、审计机关对同级财政审计
(一) 试审阶段
(二) 经常性审计阶段
--------
二、市对区、县(市)财政审计
(一) 试审阶段
(二) 全面开展审计阶段
--------
三、乡镇财政审计
------
第二节金融保险审计
--------
一、金融保险单位财务收支审计
--------
二、金融业务审计
(一) 在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二) 银行信贷计划执行审计
--------
三、保险业务审计
----
第四章企业审计
------
第一节财务收支审计
--------
一、工交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一) 地方工交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二) 中央、省在穗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
二、商、粮、贸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一) 地方商粮贸财务收支审计
(二) 对外贸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
(三) 中央、省在穗商贸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
--------
三、基建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一) 施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二)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
第二节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议及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
一、 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一) 工交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二) 商粮贸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三) 基建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
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
第三节经济效益审计
--------
一、试审阶段
(一) 对工业公司供销经理部审计
(二) 对化工厂热电站工程审计
(三) 对市饮食服务公司属下10家饮食企业审计
--------
二、“两个延伸”审计阶段
------
第四节基本建设项目审计
--------
一、基本建设自筹资金审计
--------
二、基建项目开工、复工审计
--------
三、重点(大中型)工程项目审计
------
第五节股份制企业审计
--------
相关图表
图:审计监督理论研讨会
----
第五章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
第一节定期审计
------
第二节不定期审计
--------
一、教育经费审计
--------
二、罚没收入审计
--------
三、环保资金审计
----
第六章外资运用审计
------
第一节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
--------
一、 三港项目(2207-CHA)审计
--------
二、电大/短大项目(1411-CHA)审计
--------
三、新沙港项目(1845-CHA)(2877-CHA)审计
--------
四、第四、五工业信贷项目(2783-CHA 1763-CHA)、(3075-CHA)审计
--------
五、广东农业开发项目(2307-CHA)审计
------
第二节欧共体援助奶类发展项目(EEC)审计
------
第三节境外企业审计
------
第四节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审计
--------
相关图表
表:1987~1993年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财务收支审计情况表
----
第七章专项审计
------
第一节公用资金审计
--------
一、财政补贴资金审计
(一) 蔬菜补贴资金审计
(二) 冻肉补贴资金审计
(三) 粮食专项补贴审计
--------
二、农业资金审计
(一) 菜地建设费审计
(二) 育林资金审计
--------
三、城市建设资金审计
------
第二节行业审计
--------
一、化肥审计
--------
二、糖烟酒调价审计
--------
三、施行社行业审计
--------
四、一次性削价处理商品审计
--------
五、粮食、供销、商业亏损挂账审计
--------
六、制糖行业亏损审计
------
第三节违纪专项审计
----
第八章审计调查
------
第一节企业改革审计调查
--------
一、工交企业调查
(一) 企业办劳动服务公司调查
(二) 贯彻企业法的调查
(三) 搞活大中型企业的调查
(四) 综合改革试点企业调查
(五) 股份制试点企业调查
--------
二、商业企业调查
(一) 企业横向联营调查
(二) 商贸企业承包、租赁调查
(三) 转换经营机制调查
--------
三、外贸企业调查
(一) 外贸企业状况调查
(二) 外贸"以进养出"调查
(三) 外贸体制改革情况调查
--------
四、基本建设调查
(一) 停缓建项目调查
(二)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许可证调查
(三) 基本建设新开工项目调查
------
第二节管理审计调查
--------
一、财政管理调查
--------
二、金融管理调查
(一) 城市信用社调查
(二)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信贷调查
(三) 信托投资公司搞本系统本单位基本建设调查
--------
三、企业经营管理审计调查
(一) 引进技术设备调查
(二) 被外商拖欠货款调查
------
第三节外资运用审计调查
--------
一、三资企业调查
--------
二、借用外债调查
--------
三、境外企业调查
----
第九章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
第一节内部审计
--------
相关图表
表: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统计表(1984~1993)
表:广州市内部审计机构受表彰情况表(1984~1993)
--------
一、财务收支审计
--------
二、承包企业经营审计
--------
三、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
四、经济效益审计
--------
五、专项审计
------
第二节社会审计
--------
一、接受委托财务收支审计
--------
二、承办经济案件、纠纷鉴证
--------
三、承办企业承包经营和乡镇企业审计
--------
四、办理注册资金验证和审计咨询、建账建制业务
--------
五、受聘担任常年顾问
----
第十章科研和培训
------
第一节科学研究
--------
相关图表
表:市境外企业研讨会
--------
一、开展科研活动
相关图表
表:科研论文获有关出版社收入专辑出版目录
--------
二、组织、推荐审计论文评选
相关图表
表:获奖论文选录表
--------
三、开展审计学术交流
--------
四、编辑出版审计文集、《广州审计》刊物
------
第二节教育培训
--------
一、培训机构
--------
二、培训内容
(一) 普及审计知识
(二) 岗位培训
(三) 学历培训
(四) 审计专业(广播电视大学)教育
--
附录审计重要文选
----
(一) 广州市审计处暂行章程
------
第一章组织
------
第二章职权
------
第三章职员
------
第四章任务
------
第五章附则
----
(二) 广州市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议的暂行办法
----
(三) 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
------
第一章总则
------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
第三章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权
------
第四章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程序
------
第五章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
------
第六章附则
----
(四) 广州市全民所有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
(五) 广州市审计工作有员廉洁细则
----
(六) 广州市境外企业审计监督办法